王秀明+赵学娇
摘 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实施以来,已实现大规模普及推广,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针对问题探讨相关对策,希望能对该工程的可持续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0-0158-03
1 远程教育的内涵
关于远程教育的定义被广泛认可和接受的是由远程教育专家德斯蒙德·基更提出的,他在其《远程教育基础》一书中对远程教育的描述是[1]:
1)在教与学的全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处于相对分离状态;
2)教育组织通过规划、准备学习材料以及为学生提供支助服务来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
3)以各类技术媒体作为课程内容的载体,通过此将教师和学生联系起来;
4)提供双向通信并鼓励学生交流对话,使学生从对话中受益;
5)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与学习集体处于相对分离的状态,学生通常是接受个别化教学而非集体教学,但并不排除为了教学和社会的目的,组织必要的集体面授交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自推广实施以来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扩展了学生的文化视野。但当前农村现代远程教育资源运用并不理想,除少部分农村学校把远程教育资源深入到教学中外,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远程教育设施处于闲置状态,该工程在继续推进农村教育信息化方面受到严重挑战。
2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问题
硬件设备老化缺乏,软件资源配套不足
1)在硬件设备方面,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配置的电脑、投影仪等设备经过多年运转,在不同程度上出现损坏或者运行障碍,且部分设备现已被淘汰而无法更换;另一方面,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只有一个多功能教室,但是有十几到二十几个班,有限的设备无法满足众多师生的需要[2]。
2)在软件资源方面,部分地区的决策部门出现重视硬件设备、轻视软件资源的现象,导致远程教育的软件资源配套不足,比如:与农村中小学教学内容配套且适合的软件资源相对缺乏;农村中小学校的软件资源共享性低,利用率也比较低;等等。
相关部门人员对现代远程教育认识不足
1)部分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领导搞形式主义,以得到硬件设备为主要目的,而忽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支持下的教学实践活动,缺乏对农村中小学生远程教育的全面系统规划,这严重阻碍了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2)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对现代远程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他们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愿意改变,故不注重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此外,边远农村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进行远程教育中来[3]。
师资力量不足,培训效果不理想 师资是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设立的首要前提。我国大多数农村中小学缺乏信息技术教育的专业教师人才[4]:
1)教师信息技能培训不足,部分农村中小学教师还不会运用信息化环境进行备课和教学;
2)学校缺少既能应用远程教育资源又能维修网络设备的教师,致使部分设备损坏后不能及时维修,或维修费用过高;
3)农村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师技术水平偏低且人数有限,不能满足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需要。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培训缺乏长期系统的培训计划,主要表现为:部分培训只走过场,形式化倾向严重;部分培训缺乏系统性和规范性;部分培训的内容偏离实际教学需求;还有部分培训政出多门,重复培训现象较多。这些因素阻碍了现代远程教育在农村中小学的推广传播。
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较低 农村中小学生学习条件相对较差,长期接受传统教育,不重视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另外,中小学生心智还不成熟,自律性比较差,加之缺乏监管,部分农村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学习,容易偏离课堂组织,容易沉迷于网游、聊天等与课程教学无关的内容,从而偏离远程教学的初衷。这导致的结果是师生都不重视这门课,进而导致学生不会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能运用课件自主学习,因而不能很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
保障机制不健全
1)经费难以维持与保障。一方面,农村远程教育资金来源有限,缺口很大,其主要靠政府公共财政支持,民间投入较少;另一方面,远程教育设备的更新周期快,运行成本较高,特别是今后的硬件和软件的更新添置,经费来源无着落,这对比较贫困的农村地区更是个新难点。
2)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大部分农村中小学能够建设远程教育设备和配备相关的软件资源,但是缺乏对设备和资源的良好管护,农村中小学校设备的使用和资源登记,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等方面管理不完善。
3)缺乏对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对教师运用远程教学的情况缺乏监督,也没有奖惩激励,所以很多教师依然用传统方式进行教学。
3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策
适时更新增加硬件配置设备,加强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
1)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投资,适时更新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硬件设备配置,保证每个班级都能配备优质的信息化设备和网络设施。同时,增加农村中小学校的多功能教室,满足当地师生的远程教学需求。
2)国家或省级的相关部门应组织专业人员不断研发与中小学教学同步且适合农村教学的教育资源,为避免重复建设,应对农村中小学校统一配发,各地市也应建设一批适合当地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资源,加强农村中小学校软件资源配套设施建设。农村中小学软件资源的建设要做到:
①质量与数量并举;
②立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状况,针对青少年心理认知特点,使农村远程教育资源适应学生的需要;
③加强已有资源的整合、共享和利用,重视资源的接收和利用,把远程教育资源的利用与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方式相结合。
提高对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认识
1)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项目学校的管理者要充分认识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实施的重要意义,应完善相关的政策,鼓励和引导师生自主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在广大教师中形成对资源学习和使用的良好格局,以提高农村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的有效性。
2)指导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新传统的教育观念,树立现代教学思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其在“知识观”“教师角色定位”“教学环境”等方面对传统教育理论有重大的突破。可以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来指导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三种模式环境下的教与学。
提高师资素质,加大师资培训力度
1)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机制。各省统一规划协调各培训项目,避免培训的内容雷同,且保证培训机构的规范性。制订长期的培训计划,切实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学的能力。此外要建立省、县(地市)、乡(校)三级培训机制,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信息技术教学的能力,让更多的教师从培训中收益。
2)制定系统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要充分考虑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状况,且注重不同培训项目的衔接,要考虑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接受能力,制定与其相适宜的培训内容,同时尽量避免培训内容的重复,保障较高的培训效果。
3)建立有效的考核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教师培训的考核应采取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办法。让考核不合格的教师继续参加下一期培训,并把培训成绩列入教师年终评比的参考指标,激励教师认真培训学习,提高其运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技能。
提高学生对信息化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 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实施,农村中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信息化教学,从学校领导到教师都应该重视信息技术这门课的教学管理,让学生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通过现代远程教育进行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学习,促使其较快地适应信息化环境。但同时要加强对学生自主运用网络资源进行学习的监管,避免学生沉迷于网络多样化的娱乐信息中。
建立长效机制,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1)建立长效运行的经费保障机制。
①可由信息技术教育经费中列出一定比例费用,用于设备维护和资源建设;
②建立县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专项基金;
③呼吁社会组织投资;
④可由学校自行筹措部分资金;
⑤政府协调供电和电信部门对农村中小学校的用电、用网给予优惠,降低学校现代远程教育资源的运行成本。
2)建立设备和资源的有效管理机制。完善设备和资源登记、使用制度,数字资源接收、存贮和共享制度,明确管理工作职责,有章可循;安排专人负责设备和资源的管理和维护,对设备和资源的使用做好记录,并定期检测维修;建立一支由教育局信息中心技术人员、学校管理教师与信息员组成的技术服务队伍,及时排除设备应用故障,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
3)建立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的检查与考核制度。教育行政部门和农村中小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检查和考核制度,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进行检查和考核;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将教师参加培训和应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纳入教师的年终考核、职称评定的评价体系中,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 结语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发展任重道远,相关的政府部门、各项目学校及在校师生都应行动起来,重视农村教育的信息化发展,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从而实现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的提升、我国教育机会的均等。
参考文献
[1]丁兴富.远程教育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慧,刘中青.农村远程教育工程应用现状及思考[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8):36-38.
[3]康学谦.对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的几点思考[J].才智,2015(20):108.
[4]付晓华.农村信息技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12):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