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立巧
问题导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通过师生甄选问题,并经过合作探究,最终实现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增进课堂教学的效益。这一教学模式的本质,是要将教学内容问题化,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揭示学生认知过程中的矛盾,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程度,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结合教材进行二次开发,采用问题导学模式,帮助学生温习旧知,找准学习起点,促进新知的正向迁移,实现数学课堂的高效性。
一、找准生长点,促进正向迁移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新知学习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经验基础上的,因此,教师要勤于钻研教材,深人挖掘教材内容,根据教材内容设计有效问题,找准新知学习的生长点,唤醒学生的旧知,在巩固旧知的同时,为新知学习铺路搭桥。
在苏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有余数的除法》中,教材例题设计有三个步骤,首先让学生试一试,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得到“余数要比除数小”这一结论,最后再进行巩固识记。在教学实践后,笔者发现这一设计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学生对余数比除数小的认识较为肤浅,容易形成负面迁移;其二是没有将学生所学旧知有机联系起来,导致新旧知识缺少衔接。
在教学时,笔者将例题进行了重新设计,分为三个步骤:①先呈现例题,然后让学生用小棒分一分,并说出自己的方法。②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做法和想法,自主完成竖式计算,并根据计算步骤说清每一步的意义。③要求学生重新尝试列式计算,将例子中的每盘装3个,改成装4个,再让学生展开比较,对所列算式进行观察。学生通过比较之后获得感悟,认为“余数要比除数小”。
这样的教学设计,笔者充分利用教材例题,放大习题设计的重点,找准新知生长点,使思维越来越接近课堂探索的规律,实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二、定准提取点,积累感性经验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学概念是—个重点内容,也是核心内容。如何才能让学生深入理解概念的本质呢?笔者认为,教材的呈现是静态的,缺少过程演绎,因而学生难以获得深刻领悟,此时教师要带领学生经历动态的生成过程,深入感受和体验,从而积累丰富的感性经验。这里可以有两种方法:其一,化静为动。如教学《问题解决策略——一一列举》时,笔者设计如下导学问题:①让学生自学,思考:18+2求的是什么?请你自己填好表格。②你能用画图来列举吗?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方法?③计算在每种列举状态下的面积,你有什么发现?④如果换成24根栅栏,你将会如何列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从静态的教材呈现中进行动态参与。其二,充实教学过程。教材中的推理和演绎,大部分都减少了一些过渡环节,因而学生理解时会有难度。此时教师要充实过程,让学生参与其中,由此获得数学思想的内化和渗透。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笔者针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多方面充实。先出示教材主题图,而后引导学生思考:想一想,要求出两种商品的总价,你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根据商品内容,列出算式25x50+35x50。此时笔者追问:你还有别的方法吗?学生经过讨论后认为,可以用(25+35)x50进行计算。笔者让学生猜想:你认为这两个算式的结果一样吗?为什么?请验证。学生计算验证后,很快得到结论,并借助这一结论,推理出符号化的数学表达。通过这样的过程,教材内容得到充实,学生经历了问题猜想、验证、结论、符号化四个完整的过程,使乘法分配律的规律获得了内化。
三、导学关键点,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在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因为理解上的偏差,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及时介入,进行关键点的引导,并设计相关的变式练习,这里既要有强化练习,也要有反例的思辨练习,让学生在思辨中提高免疫能力,同时透过现象把握本质,进一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三角形》时,笔者根据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设计了这样的练习:下列三组线段,你认为能围成一个三角形吗?为什么?(A.3、4、5;B.5、5、2;C.6、6、6)笔者先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出理由,而后进行两方面的拓展,一是引导观察,理解并深刻把握三角形的判断方法;二是通过前面的例题,改变其中一条边,从而深刻理解三角形三边关系这一规律。在学生的认知范围中,多数学生认为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就是其中一组的两边之和,而不是任意两边之和。针对这个认知误区,笔者在练习中不断改变中边的长度,进而促使学生突破已有认知。这样设计的原则,是不改变长边和短边,而是改变中边,这样学生就会聚焦两边之和,从而对这个范畴有更深入的探究,有效减小了学习难度。
总之,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从自学人手,巧用问题导学,抓好课堂导学环节,同时也要紧扣教材,以教材为依托,从教材中深入挖掘,以此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責编 林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