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变化之我见

2017-05-04 21:03陈秋容
中学理科园地 2017年2期
关键词:现代技术非智力因素课改

陈秋容

摘 要:当前,数学课程改革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种挑战,她给数学教学教研带来了一股飓风,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新的要求。

关键词:课改;非智力因素;情感教学;现代技术

引言

课程改革给数学课堂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义务教育的新的数学课程和教材从2003年下半年开始已经在全国普遍实施和使用。课改无论是对老教师还是新教师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九年义务教育的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从注重考试到全面发展,这个转变牵涉到教育的方方面面,包含个人的才干和道德修养,要实现这个目标,单凭编辑出版几套新教材是远远不够的,这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共同探研,努力实践。[1 ]现根据这十几年来教学的体验,来谈谈我个人对新课改的几点教学看法。

1 课改对课堂的要求的转变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场所,对于课改来说,如何充分利用好课堂四十五分钟,这显得尤为重要。素质教育提倡“减负”,以前大部分学校实行的是六天制,可现在学校实行五天制工作,致使每门学科总学时减少,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惑。会感到课时紧,教学任务重,为了缓解这种压力,以下几点很关键。

(1)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

多数教师都是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其实进行教学活动的根据应是教学要达到的标准。明确陈述的目标有助于引导学生的学习。奥苏贝尔指出“当教学目标能够实现时,我们将期望他们会促进有意义的学习,从而促进学习的长期保持。”因此,在备课时要围绕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对课本教材进行必要的处理,让教材为我所用,因材施教,必要时实施分层教学,让每个程度的学生都能“吃饱,吃好”。例如平行四边形的引入这一课,整章都建立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所以在引导学生时要注意从一般到特殊,在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并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平移,从而达到锻炼学生思维的目的。矛盾的解决推动着事物的发展。从而引申到现实生活中,教育学生当遇到矛盾时,也要勇于面对,促进矛盾的转化和解决,学会类比,同时也就提高了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联系教学内容,创设生活情境

数学来源于生活,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善于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存在,感受数学的趣味产生亲切感。例如,在教学“相似的图形” 时,让学生小组交流课前收集到的不同的相似图物。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資料:“尺寸不同的照片”,“五星红旗上大小不等的两颗五角星”……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不仅形成了良好的数学活动氛围,而且真正具有启发性。当然要良性发挥这种效果,需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内容太过单一,缺乏思考余地;一看就懂,一想就知,缺乏挑战性,无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二,知识太过深奥,脱离了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付出努力依然无法解决问题,或者只有极个别学生能够理解,这样会伤害学生的积极性,甚至厌烦学数学。

(3)根据具体内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每一堂课都有每一堂课的教学任务,目标要求。教学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教学对象的改变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数学教学的方法很多,对于新授课,我们常常采用谈论法来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基础较弱的学生常无法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听着听着就走神,造成思维衔接不上,答非所问,久而久之,学习困难更大。另外由于压力较大,不敢去向老师请教,怕被认为“笨”,对学习数学存在一定的困难性。这些都要求我们教师细致地疏导,增强学生的信心,在教学中,实行“低起点,多归纳,勤练习,快反馈”的课堂要求。把问题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提问,使学生有成就感,同时慢慢喜欢上数学。我还让他们自由结对子,这些学生怕问老师,但可以鼓励他们问自己的好伙伴,互帮互助。另外还可以结合课堂内容,灵活采用谈话,读书指导,作业,练习等多中教学方法。俗话说:“教无定法,贵要得法”。只有让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体,才能有效的提高学习成绩。

(4)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应用多媒体

今天,我们已步入了全新的信息时代。21世纪的教育是一种五彩缤纷的信息化教育。应用现代化技术是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教育改革的需要。有一位教育哲学家曾经说过:“现代教育一是现代教育本身,一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现代教育技术,即计算机及其网络的信念指导下的使用。计算器和计算机已经深刻地改变了数学世界。它们不仅影响到什么数学是重要的,而且也影响到如何教数学,做数学。例如,计算机能够显示和操作像三维的形状复杂的数学对象。抓住技术的变化趋向,及时地感知到初中生应该以一种信息思维来接受新知,现代化教学方式一是能有效地增大每一堂课的课容量,二是减轻教师板书的工作量,使教师能有精力讲深讲透,三是直观性强,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四是有利于回顾和小结。在课临近结束时,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同时通过在瞬间跃然“幕”上,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本堂课的内容。

2 课改注重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在教学中发现,所谓的数学学业上的弱生,绝大多数智力并不差,甚至有些还特别聪明,上课思维活跃,可见非智力因素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这些学生往往学习习惯不好,包括书写马虎,思想态度随便,因此老师在教学上要善于培养以下几个因素:

(1)情感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信心

列宁曾说过:“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要善于运用情感原理,把广大学生吸引到教师周围。教师要有正确的教育思想,认识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别是学困生由于在学习上屡遭失败,使他们心灵上受到了严重的“创伤”,甚至失去了学好数学的信心和勇气。要克服这种心理,就要求教师与之多交流,多鼓励帮助,给他们创设成功感,让他们也能体会到成功的欢乐,点燃学生学好数学的希望之火。在教学中,重视运用成功原理。采取低起点,小步子,多活动,快反馈的方法,将教学目标按由易到难,由简到繁,由已知到未知的原则分解成若干递进层次,把握住学困生的每一次,哪怕是一点的成功,让学生在成功的喜悦中形成乐学的氛围。

(2)手脑并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现在的初中生,由于家庭条件较优越及家长的包办代替,动手能力较差,这给数学的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教师可以适度地让学生动起来,制作简单实用的教学工具。比如讲立体图形的展开图时就可以让学生先制作好一个纸板做的立体图形,每个小组安排做一个,如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都把自己做的模型展成平面图形,互相探讨,就能很好的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再如在研究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时,可以分别剪两个三边对应成比例,两角相等,两边成比例,夹角相等的三角形,通过测量演算得出结论。这样制作教学工具,直观、具体,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巩固了教学效果,一举两得。

(3)借助生活实际,提高应用能力

知识来源于实际,知识也能应用于实际。课改对这一点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加强了与生活的联系,讲授应用题时就更注意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像储蓄问题,像拦河坝修水库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讲授时要透彻,引导学生认识分解身边的数学模型。数学只有回到生活中去,才会显示其价值,学生只有回到生活中去运用数学,才能真实地展示其数学学习水平。如教师讲解“按比例分配”应用题后,要求学生在家帮助妈妈煮饭。要求学生按1:1.2放水煮饭,看一看煮出来的饭怎样。再想一想如果煮稀饭,米和水的比例该进行怎样的调整,多次实验,最后得出结论,煮稀饭按怎样的米和水的比例最为恰当。这样的活动体现了“小课堂”特点,在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的同时又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用于現实。”荷兰教育家弗赖塔尔的话告诉我们:数学得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归于生活,学生们自觉注意到生活中出现的各种数学关系,软化了数学的刻板和刚性,也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数学的有趣,有用,有情……

3 我眼中的课改的利弊

发展是人类历史进步的动力,改革是必然的,在改革的过程中,利与弊是并存的。新课程改革也不例外。传统教学是按知识的逻辑顺序,先概念,性质(定理,公式),操作步骤,再例子,最后是学生模仿解体,即“理论+例子+练习”的模式,着眼点在知识本身,它与人的认识规律恰好不符。而新课改淡化形式,淡化概念,淡化纯文字叙述 [2 ]。符号本身是不变的,理论要联系实际。只要明白能准确地运用就可以,对文字叙述不宜规范到只有一种,甚至可以允许学生自创表达形式与符号。摈弃形式理论,注重实质,这不仅是发展学生智能的需要,也是掌握知识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

当然,我们也感觉到了一些负面的存在,学生的口算能力明显下降。数学是运算要求高的学科,运算能力是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之一。学生在小学阶段应用数学中,相应运算的难度,运算步骤都有所增加,口算和心算能力有一定的基础。到了初中。数学教学从原始的纸笔计算转到计算器和计算机,学生过多地依赖于这些计算工具,很简单的计算(用口算很快就可以解决的)也要搬出计算器,更有甚者觉得现在练习时算不算无所谓,到考试再认真计算就可以了,常常看题而不做题,懒动手,长此以往,做题速度减慢,导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下降。但我们可喜地看到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意识到这些问题,正在想方设法扭转这种情况,例如从2017年开始中考不允许带计算器,要求学生口算,笔算。

总之,要搞好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还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还需要我们老师不断地学习学习再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对问题和方法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究,感受数学美。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刘绪田,高延凤.试谈数学如何提高课堂效率[J].科技信息:科技教育版,2006(1s):88.

[2]牛海霞.德育工作如何适应课改[J].课程教育研究,2014(15).

猜你喜欢
现代技术非智力因素课改
定格动画中现代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论现代信息技术资源运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的魅力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