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英
[摘要]有效的习作教学指导,能提高习作教学质量。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要定好目标,让学生快乐写作;奠定基础,让学生积累素材;发挥特长,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科学指导,全面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关键词]目标;基础;特长;指导;习作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2001202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人们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但一直以来,学生真正进行创造性写作了吗?那么,教师怎样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更有实效性呢?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总结,认为应该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确定目标,快乐习作
如果教师对学生的期望过高,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让学生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中去表达,他会做得更好。每次新接手一个班级,我都会定好目标,让学生快乐写作:“学习一个阶段之后,回忆最近发生的事情。最近,我们大觉寺附近不是刚刚赶过庙会吗?大家肯定玩得很尽兴,把你的所见所闻全写下来吧!”学生一听就高兴了,心想:“这个有什么难啊?我们每个人都赶过庙会,玩得很开心。”学生一高兴,作文就写得很投入。那次,连以前教师公认不会写作文的学生竟然写出很好的文章,可见让学生有主动表达的欲望是很关键的。
然而,有的教师喜欢让学生去背作文,尤其是一些和语文课本相切合的作文题目。如果学生将这些范文背好了,那就可以輕松应对考试了。殊不知,这样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而且学生一味地模仿或照搬,时间久了,思维会受到限制,再加上教师的苛刻要求,无形中给学生套上了枷锁,使学生对习作产生恐惧感与厌倦感,一写作文就按套路出牌,做重复的事情。为了得高分,好多学生假话、空话、套话连篇。例如,让学生写“我的妈妈”时,很多学生写道:“我生病了,我家离医院很远,妈妈背我去医院,到医院时,她已经汗流浃背……”;写一件令人难忘的事时,学生就写扶盲人过马路……久而久之,学生便没有自己独特的思维,也就没有自己独特的想象力。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教师应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因此,习作教学中,教师应把握目标,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手书我心”。同时,教师要提倡自由表达,多给学生搭建一些平台。例如,多在班级里举办演讲比赛、诵读比赛、抢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有话可说,自然而然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
二、奠定基础,积累写作材料
苏轼的名句“厚积而薄发”,意思是只有经过长时间积淀才能尽情地发挥。对于习作教学来说,教师要想学生的文章熠熠生辉,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足够的积累,这样才会写出好文章。
1.语言根基要牢固
作文就是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读的书多了,笔尖自然会涌出大量的才思。因此,只有语言根基牢固了,学生有了足够的语言积累,才会下笔有神,写出好的文章。
为了解决语言素材少的问题,教师可以让学生广泛涉猎,多进行阅读积累。基于此,我让每个学生建立一个积累本,然后给自己的积累本取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并在封面和封底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有时我和学生在课堂上一起积累语言素材,比如歇后语、名人名言、描写人物及描写景物的精彩段落;有时我让学生自己去积累语言素材,不管走到哪里,随身携带积累本,随时随地记录;有时我让家长与孩子进行亲子共读,一起去找出精彩的段落并记录下来,对于一些特别精彩的句子可以直接背下来……久而久之,学生就会积累很多丰富的素材了。
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好句、好段的积累,而且是将别人的东西内化为自己东西的一个过程,还是思想的认识过程和提升过程。当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学生的文笔就会大有长进,妙笔生花。
2.丰富作文材料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只有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学生才能写出好文章。那么,教师该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语言积累呢?我觉得坚持写日记的方法比较有效。要写好日记,应从哪些方面入手呢?我觉得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认真,把每天过得充实有意义,这是前提。认真生活,认真做事,一天下来把当天发生的事情像过电影一样在脑子里全部过一遍,从中筛选出一些让你难忘的事情去写。二是坚持,每天都写,决不偷懒。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写作也是如此,天天写,天天练,文笔会越来越好,就会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习作之路。
写日记既是在记录自己成长的足迹,又是在积累语言,锻炼表达能力。同时,写日记会利于学生高效地进行写作,可以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只有坚持不懈,笔耕不辍,学生的思维才会变得越来越活跃。
三、发挥特长,重视独特感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 。”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凡是自己的亲眼所见、亲耳所闻、亲心所感,都可以把它写到作文中去,淋漓尽致地去书写自己的生活,说真话,吐真情。只有这样,学生的作文才能多姿多彩,才有活力和才有灵性。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在写作过程中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要将这些美丽的错误转化为学生美好的优点,即使他们的文章暂时不完美,教师也要给予鼓励并做出发展性评价,允许学生在习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乃至偏差。平时教师批改作文,总习惯把学生的习作改得面目全非,使学生不愿意看教师给出的作文评语。因此,我认为教师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欣赏习作,尽量做到多鼓励,少批评。例如一个作文水平较差的学生突然用了一个好词,中等水平的学生其作文技巧有所提高,对这些情况,教师都要及时进行表扬,增强学生的习作信心和勇气,让他们的习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四、科学指导,提高写作技能
指导和训练小学生写好作文,教师要在题目上多加引导。例如,拿到一个作文题目,教师先让学生好好审题,找出题目的关键字眼。以《一件难忘的事》为例,这个题目的关键词就是“难忘”,让学生紧紧围绕“难忘”去写,把令自己难忘的原因写出来就行了。倘若作文的命题过大,会让学生难以把握主次,容易出现作文泛泛而谈、空洞的现象。又如,写《环保》为主题的作文,不要让学生以《环境保护》为题,因为这个题目太宽泛,要引导学生从小的角度去命题,如《小鸟的哭诉》《鱼儿的悄悄话》等。所谓新而有趣,是指命题要有新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使学生一看题目就兴趣盎然,增强学生的写作欲望。
开拓学生的思路,是指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的关键。基于此,教师要指导学生朝两个方面努力:一是学会比较分析,变生活内容为写作内容;二是训练条理思维,变生活思路为写作思路。例如,写《一次难忘的跳绳比赛》,教师可做以下启发:“请同学们写清楚比赛的全过程,重点写几位同学的跳绳跳得多以及他们为什么能跳这么多。”进行习作指导时,教师应做大范围、大方向的指导,以免束缚学生的想象与思维。
总之,习作教学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因此,教师应耐心指导学生进行写作,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质量。
(责编蓝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