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红春
【摘 要】本文从中学教材中鲁迅作品的人物形象、特殊环境、反语运用、特殊句式、爱憎感情、批驳对象等六个方面来阐释用比较法教学该类作品的可行性,并进行深度的探讨,让这种教学法的思维方式在新课堂中再展独特魅力。
【关键词】比较法 有效教学 鲁迅作品 独特魅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1B-0031-03
人们常说语文教与学中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由此可见鲁迅文章的难教难学是人所共知的。其实,认真探究教材还是能找到可循的规律的,世间万物皆有正反好坏、美丑善恶、长短高低、上下左右等区别,这些都是在比较中获得的。中学语文教材中鲁迅作品分量不小,亦有其独特之处,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是从如下几方面比较展示其独特魅力的。
一、比较鲜明人物形象,突出其深层内蕴
人物是推进故事情节发展的主体。教学《故乡》时,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文中深刻地刻画的“我”和闰土、杨二嫂三个人物形象,特别提醒学生品味对闰土精雕细刻的描写:他少时认识各种鸟兽和贝壳,能装弶捕鸟,勤看护瓜地,会月夜刺猹,还是认识鬼见怕和观音手等见多识广的勤劳偶像,他心中满是无穷无尽的稀奇事,我们彼此毫无隔膜,他那健康、活泼、能干、热情、机灵、勇敢、天真、朴实的劳动人民子弟形象令“我”佩服之至。作者在字里行间倾注了满腔的爱,此时闰土是“我”心中的“小英雄”。二十多年过去,“我”回到故乡所见到的中年闰土却截然不同:头戴毡帽,身穿棉衣,浑身瑟索,手提纸包,烟管随身,手粗皲裂,酷似松皮,眼睛红肿,嘴唇微动,却无声响,圆脸灰黄,皱纹深密,全然不动,憔悴凄凉,衰弱迟钝,自卑麻木,犹如石像,且“我”他已隔了一堵厚墙。一位饱经压迫、备受摧残的贫困农民的形象令人心酸,此时他已成为“木偶人”。让学生在讨论中悟出:闰土的命运是当时广大贫困农民的共同命运,闰土的遭遇反映旧中国黑暗社会的现实。作者通过外貌、语言和行动的对比描写表达了对现实的极度愤慨和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文中不管是对闰土从“小英雄”到“木偶人”的刻画,还是对杨二嫂前后生活的对照,闰土与杨二嫂两个典型的不同,“我”和闰土、宏儿和水生这两对长幼关系的对比,都揭露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势力的残酷剥削和压榨,是导致中国农村经济日趋破产,广大劳动人民生活日益贫困的总根源,深刻地提出了农民问题的重要性,喊出了要改变国家的命运,必须改变整个腐朽的社会制度的心声。教学其他篇目也一样,讨论《孔乙己》时,将其形象前后变化对比,穿长衫和短衣帮的人物身份对比,孔乙己和丁举人命运前后的对比,得出本文的主旨表达的是封建科举制度的戕害和人间冷酷无情的打击;讨论《藤野先生》时,将“我”和“清国留学生”的对比,洋溢着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比较特殊环境,深化文章主题
特殊环境比照可有力地深化文章主题。品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充分利用两个不同环境让学生对比并进行精彩段落仿写,前部分写在百草园的快乐生活,作者用绘声绘色的语言展现了一幅绚丽多彩的乐园图景,描写了在这美丽的大自然怀抱中儿童的喜悦心情;后部分写三味书屋的烦闷生活,描绘了封建私塾的迂腐枯燥。百草园的欢乐气氛与三味书屋的枯燥气息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作者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教学《社戏》时,可将美丽富饶的江南水乡夜景与百草园对比,通过这逼真的景物描写来对比出“我”对江南水乡的热爱,对农家的依恋和亲情,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品讀《故乡》一文将记忆中的故乡与现实目睹的故乡进行对比,有力地突出了现实中每况愈下的变化的故乡,深刻反映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残酷蹂躏下日趋破产的旧中国农村的残酷的社会现实。此外,品读《藤野先生》时,作者从东京到仙台,从仙台回北京,写赴仙台途中对日暮里和水户的深刻印象,这些环境的对比品读都可理清作者爱国主义思想这条内在的线索。同时,精段仿写也可提升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
三、比较反语手法,领悟表达效果
反语即说反话,说者实欲表达之意与字面意思恰好相反,作为反帝反封猛士的鲁迅在作品中特别是杂文中灵活巧妙地运用,极具感染力和战斗力。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文本,引领学生品悟反语,《藤野先生》中“正人君子”旨在辛辣讽刺那些为军阀政客张目而自命“正人君子”的文人。“实在标致极了”这句反语与本段前后用的对比反衬、白描、比喻和夸张等手法的综合运用,有无比辛辣的讽刺效果,字里行间渗透着先生那颗嫉恶如仇的拳拳报国之心。还有《“友帮惊诧”论》中运用反语来加强语气。如“好个国民党的‘友邦人士!”深刻地揭示二者的关系,一针见血,入木三分,饱含着强烈的讽刺。此外,《纪念刘和珍君》一文为了给中外反动派以有力控诉与鞭挞。写“三一八”惨案使刘和珍等热血爱国青年惨死在中外反动派之屠刀下。鲁迅悲愤填膺,长歌当哭。用文字“当三个女子从容地辗转于文明人所发明的枪弹的攒射中的时候,这是怎样的一个惊心动魄的伟大啊!中国军人屠戮妇婴的伟绩,八国联军惩创学生的武功,不幸全被这几缕血痕抹杀了”来祭奠,其中的“文明人”一词,既讽刺帝国主义者们是制造杀人武器的罪魁祸首,同时也揭露封建军阀拿了帝国主义枪弹来杀害青年女子的血腥暴行,他们的“文明”实际上是野蛮的同义词。用“伟绩”“武功”来控诉封建军阀滥杀无辜,帝国主义嗜杀成性、惨无人道的暴行。对此类反语的品悟,旨在了解其鞭辟入里,刳刺入骨,无情地向敌人掷出了一把把锋利的匕首,给一切反动势力以无情揭露和猛烈抨击的表达效果。
四、比较特殊句式,突出独特魅力
鲁迅作品特殊词句屡见不鲜,在教学中宜用质疑点拨法领会其表达的独特效果。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的“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孔乙己》中的“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论雷峰塔的倒掉》中的“大约是怀着嫉妒罢,—— 那简直是一定的”中的“似乎”和“确凿”、“大约”和“的确”、“大约”和“一定”等三组词,先引学生质疑,每组中的词不是犯了前后矛盾的语病吗?让学生讨论展示后点拨:不,作为语言大师,鲁迅当然不会在几篇文章中同时出此败笔。其实,只要结合语境细心品读,仔细揣摩,我们不难发现,这表面看似矛盾,实则有其特殊用意,正是鲁迅遣词造句独具匠心所在。像“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这句话根据小说中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发展,可以得出结论,孔乙己被摧残致死是必然的,因此,鲁迅用了“的确”一词。然而,孔乙己的“死”是通过作品中另一人物“我”的推测(未得证实)来点出的,又属或然,所以又用了“大约”这个词。本来并不相容的一对副词“大约”和“的确”,却巧妙运用在同一个句子里,把复杂深刻的意思表达得淋漓尽致。
另一种是独句段的强调作用。为适应题旨情境之需而使独句成段,能起强调作用。独句段的特点有简洁明快,引起联想,产生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鲁迅作品中不乏一个句子构成的自然段,看其内容并非必须独立成段,而作者刻意为之,为获取独特表达效果而让其独自成段。在《狂人日记》中:原来也有你!这一件大发现,虽似意外,也在意中:合伙吃我的人,便是我的哥哥!
吃人的是我哥哥!∕我是吃人的人的兄弟!∕我自己被人吃了,可仍然是吃人的人的兄弟!
为揭露封建礼教利用伦理关系吃人这一血的事实,作者特将三句感叹独立成段。以使其似影视中连续映现之特写镜头,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此处独句成段很好地体现出鲁迅“揭出病苦,引起疗救注意”的创作意旨。《拿来主义》一文为阐明主张,也特让“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独立成段,以告读者,必须树立辩证分析的态度,从文化遗产中有批判、有选择地“拿来”对我们有用有益的東西。
还有更简洁的独句段,《论雷峰塔的倒掉》结尾段“活该”和《狂人日记》结语段“救救孩子”有异曲同工之妙。两个段都是为了表示强调,突出所要表达的内容,特意独立出来,充分显示出作者的反封建思想。“活该”作为结句,嘲讽地批判了制造镇压之塔的罪魁祸首法海,表达了鲁迅和人民一样,对取得胜利的欢欣和对法海受到应有惩罚的快乐之情。“救救孩子”发出了普天下人的共同心声。
五、比较爱憎感情,实现情感熏染
爱憎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认真品读可受其熏染。引领学生反复品读《故乡》、《藤野先生》,通过社会制度造成人物的前后变化和藤野先生与“清国留学生”的对比,体现其爱憎感情。读鲁迅前期叙议结合的杂文《论雷峰塔倒掉》,紧扣作者爱憎感情这条线索,步步深入地领会作者彻底反封建精神的这一主题。文从“雷峰塔倒掉了”写起,用“听说”的反复使用,强调作者对此事并不关心;用“破破烂烂”描写未倒的雷峰塔以及用“并不见佳”来评价“雷峰夕照“的真景,反映作者对雷峰塔倒掉并不可惜的态度。接着叙述了一个关于雷峰塔的民间传说—— 白蛇娘娘的故事。结尾处特别指出:“白蛇娘娘终于中了法海的计策,被装在一个小小钵盂里了。钵盂埋在地里,上面还造起一座镇压的塔来,就是雷峰塔。”这里作者通过介绍故事,已点明“雷峰塔”是镇压善良人民的“镇压之塔”。此时作者对塔的厌恶之感便不言而喻了。第三段通过议论方式直抒胸臆—— 唯一的希望就在这雷峰塔的倒掉。并再次表明“看见这破破烂烂的塔,心里就不舒服。”即使后来得知里面没有白娘娘,但心里仍然不舒服。足见对这“镇压的塔”已憎恶至极。后两段抒发了塔倒塌后,普天下人民的欣喜之情,又用事实证明了:塔倒完全符合人民群众的愿望。紧接着剖析了法海“招是搬非”的卑劣心理,讲述了法海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的结局。对此,作者议论说:“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很满意。”表达了鲜明的爱憎感情。接着,作者对吴越间吃蟹习俗生动有趣的一段描绘,似乎是题外话,岂不知这正痛快淋漓地表达了对法海终遭可耻下场的无比欢愉和欣慰。文章最后两段,先是叙述了白蛇娘娘和法海禅师的最后处境,接着用反问的句式发表议论,对法海这一荼毒生灵的恶势力的代表,作了辛辣的讥讽和嘲笑。结语用“活该”二字单独成为强调段,是议论也是抒情,集中表现了人民对胜利的欢呼,极有力而又幽默地凸现出对法海专横时的轻蔑和憎恶,说明一切封建卫道者的下场如此,罪有应得。从如上分析得知,作者强烈而鲜明的感情,决不仅仅是对白蛇娘娘和法海的爱憎。作者借白蛇娘娘的形象来赞扬为争取自由和幸福而决战到底的反抗精神,借反面典型法海来揭露封建统治阶级镇压人民的残酷本质,面对“雷峰塔倒掉”的欢欣正表现出了打破旧中国的封建思想束缚的愿望和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六、比较批驳对象,挖掘课文深意
教学鲁迅散文作品,抓住大部分都是记录他人生遭逢社会的变革和家庭的日渐败落,透过个人生活具体生动展示当时中国的风习和社会情状,(下转第69页)(上接第32页)是温馨回忆与理性批判的现实主义佳作的对比品析,例如《朝花夕拾》等。他的小说也一样,主要侧重于对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形象塑造来体现这些小人物在社会大舞台上的表演,深刻揭示社会制度或社会现象,从而起到以点带面,以小见大的作用。如闰土、孔乙己、祥林嫂、阿 Q 等,我们在教学中可以跟其他阶层人物进行比较教学。杂文则使我们看到的是他如何揭露国民劣根性的批判及对社会的攻击性批评居多。《“友邦惊诧”论》一文中,为了批驳谬论,在痛斥帝国主义侵略和瓜分中国的反动实质时,连用三个“不惊诧”和一个“惊诧”,形成强烈而鲜明的对比。这尖锐有力的对比,剥落了“友邦”的画皮,深刻地揭露了反动派“友邦”的阶级本性,使敌人现出原形。又如文章批驳国民党反动势力时,也采用了对比的手法:对“友邦”处处惟命是从,对爱国青年不惮镇压、诬陷和杀戮,活脱脱一个帝国主义的忠实奴才。写于 1934 年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为批驳抗日前途悲观、鼓舞民族自信而写的,也可通过有无自信力来对比教学。
总之,比较法教学形象鲜明,强化思维,具有可操作性的特点。通过纵横比较,可积累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其综合能力;可深入挖掘文本内涵,培养学生锐意求新的能力;可让学生由量变到质变,提高其写作能力。既能使学生对课文的感悟与理解逐步加深,加速对其情感的熏染,又可引发丰富的联想,活跃横向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辨别能力及提高鉴赏水平,最终实现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了解社会、熏染情感等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凤斌.试论鲁迅杂文中的反语运用[J].承德民族师专学报,2001(8)
(责编 罗汝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