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玉龙
习近平主席2013年10月21日在欧美同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上指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一、数学思维的养成与学生的实践操作是相辅相成的
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是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兴趣是创新的源泉。农村小学教学设备简陋,要想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实践操作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数学知识的加深,知识点都会变得比较抽象,大多学生不太容易理解,因此会对数学缺乏兴趣。利用学生“好奇、好胜”的心理,从学生喜欢参与的角度出发,给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让他们在自己动手探索的过程中,把抽象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觉感知,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获得对数学的理性认识。在教学生“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时,先让学生在课前准备好的硬纸板上剪成各种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然后课堂即兴布置学生用胶带按照自己的兴趣把几个图形拼成一个不规则的图形。
二、发展学生思维离不开实践操作
积极思维是学生创新的必备前提。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操作,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些联系起着两方面的作用。手使脑得到发展,使他更加明智,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创造的,聪明的工具,变成思维工具和镜子。”在实践操作过程中,每个学生既要观察、分析、比较,还要进行抽象、概括,从中激发自己的发展思维。如在教学生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联系与区别时,首先利用学具要求学生结合生活感知,然后观察、触摸长方体,正方体,感觉它们的外在表象,然后要求学生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纸盒展开,用直尺测量有关棱长,算一算有关面的面积,比一比,议一议。让学生们全程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独立总结,发表看法,这时,学生会各显神通,整個课堂气氛也会非常活跃。通过观察、测量、比较悟出正方体其实就是长、宽、高都相等的特殊长方体。全班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操作,完全感知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堂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因为学生的实际操作,变得丰富而多彩。这种内在与外在的结合、脑手联动的过程一定会使学生们的思维有一个良好的发展。
三、学生创新需要实践操作
由于实践操作能让学生在“玩”中激发学习兴趣,在“说”中促其思维的特点或优点。因此,一个人的实践操作是其实现创新的有效途径。那么在小学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呢?如何培养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呢?一切创新知识都离不开实践的检验。所以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实践操作。如教学 “圆周长时”,教学前可以布置学生用自己的方法给圆形纸片测量直径和周长, 这时大家会有非常多的想法,有说用细线的,有说用铁丝的,还有说滚动转圈的。这时教师在收集了部分测量结果后,顺势要求学生用自己测量的周长和直径相除,得出结果后学生之间互相比较就会发现有一个定值,这就是圆周率。然后同学们讨论,归纳总结可得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由于学生对实践操作感兴趣,又结合学生的好奇心,因此学生在完成作业的同时,也会去独立思考。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注重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就谈不上思维意识的培养,更谈不上创新意识的发展。(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新建区流湖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