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媛媛 何慧兰
【摘 要】本文针对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现状,分析“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并提出“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与建议,以实现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绿色发展。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 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034-02
一、我国高校创新创业现状
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以1997年清华大学举办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作为开始标志。随后,国家陆续出台相关政策文件,大力发展我国创新创业教育。以《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颁布为标志中国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即由主动自发探索、实验、实践到政府大力推动、努力实施的阶段,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研究再到实践推动的两个飞跃。
据2011年《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显示,有76.7%的在校大学生认为自主创业能够实现自我价值,创业兴趣较高。据另一调查显示,2011年全国本科毕业生中,仅有0.9%的比例选择自主创业。同时,国家有关部门统计,中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仅为1%左右,与全世界国家学生的平均创业成功率10%相差甚远。有差距才会有动力,才有上升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指出,有58.3%的被调查者希望通過项目双选、资金支持等方式来支持创业,有49.7%的被调查者希望得到有关创新创业的相关专业培训。新形势新要求,在不断改进原有创新创业模式的基础上,探索新型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多种教育方式相结合成为必然的选择。
二、“互联网+”与创新创业教育
国务院在《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指导意见》中,对“互联网+”创业创新提出了新的具体要求。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也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由此可见,国家对于创新创业工作越来越重视,在互联网2.0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成为重要的民生工程。
“互联网+”拓展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内容。到2014年6月底,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27亿,较2013年底增加2699万人。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逐步提高,由2013年的81%提升至83.4%。从年龄分布来看,20-29岁年龄段手机网民占比最大为33.4%,从学历分布来看,大专及以上学历人群在手机网民中的所占比例为21.6%。由此可见,大学生是我国手机网民的主力军。
三、“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
(一)“立体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构建
1.学生要提升自身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创新创业知识结构不仅要具有专业知识、经营管理知识还应具备相关法律知识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多学科的融合构成创新创业的知识结构。大学生除通过课堂授课接受知识外,还可以通过图书馆、社团活动等来丰富自身。通过各种比赛,可以增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锻炼其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为以后能进一步实施创业做准备。最后,提高自身心理素质。
2.高校要积极配合创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方式,设置合理的创新创业系列课程。加大创新创业学分的比例,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进行全面改革。立足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着眼于创新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的想融合,把创新创业的理念和内容融入专业教学计划,使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整个本科教学过程。其次,加大“双师型”教师人才引进力度。具有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是创新创业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加大教师进企业实习锻炼的力度,为教师进行科研和社会调查提供机会,同时聘请公司、企业的技术骨干与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指导学生实践,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3.社会要营造一个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环境。优化创新创业融资体系。创业关键问题是资金支持,仅仅靠学校的创新创业计划项目的创业基金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要加大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资金扶持力度,加大信贷宣传力度,研究制定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性贷款,对大学生自主实行的创业实行免税政策、提供各项创新创业补贴等为高校大学生创业提供资金保障。其次,加强创业基地、科技孵化园等项目建设。
(二)“网络创业”模式兴起
大数据时代的来临,给大学生创业提供了新的契机和更多的平台。如今,互联网彻底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当中,大学生创业往往由于资金问题而望而却步,而网络创业的低成本甚至是零成本受到了众多大学生的青睐。在各种网络销售平台开店或者当客服,成为众多大学生的首选之一。网络客服工作,简单易上手,上班时间自由,按照业务量提成,通过与买家网络沟通推销介绍产品,赚取利润。还有的大学生毕业即成“威客一族”。
四、“互联网+”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对策与建议
(一)突破传统教育模式,构建“创新创业云”系统
2010年起,我国为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创新创业的需求,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的相关任务。虽然社会、高校对创新创业模式进行了改革,但“市场引导”的核心依旧未改变。这种依托于市场导向的传统思维模式下的教育往往造成创新创业的一窝蜂、范式单一等现象,因此预测“互联网+”创新创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提高创新创业教育的预见性会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充分利用“互联网+”网络智能化、服务化等特点构建“创新创业云”系统,将数据存放在信息云上,实现创新创业数据的共享和互通。
(二)促进与专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提高创新创业专业化
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专业教育决定了他的知识结构和思维习惯,传授给学生的是知识技能,这些知识技能基本决定其创业初期的方向。而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长期的系统性工程,主要培养学生对社会发展趋势的认知与理解,培养创业意识,提升预测未来和应对未知的能力。创新创业教育要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
(三)建立健全创新创业相关法律体系,规避风险
在依法治国的社会背景下,依法创新创业是加速我国创新创业发展的重要措施,发展创新创业教育更离不开法律体系的保护。随着中国“互联网+”行动的开展,中国正在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学生创新创业中因法律问题导致创业失败的案例,也促使我们认识到法律法规教育同样是提升创新创业续航力的重要保障之一。高校创新创业法律教育的着眼点并非局限于学生掌握创业法律知识,更应该从宏观的角度看到其对整个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自觉形成法律意识。
(四)建立个性化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首先,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改革,构建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加大创新学分所占比例,强调专业化个性化教育,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个性化教育的关系,实现专业能力与职业素养齐头并进。其次,加大各级各类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开展工作。一方面,以培养专业技能为向导开展学科竞赛,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以大学生科技园、产业孵化基地、创新创业学院为依托,以项目立项的形式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学校提供一定的项目经费和场所,营造创新创业的风气和氛围。最后,开设特色专业拓展课程,拓展技能培训平台。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实践来获得经验提高自身创造力,做到“教、学、做”三者合一。
综上所述,“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给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带来了新的契机和发展,高校应积极主动让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互联网+”大背景相融合,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跨越式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首份全国大学生创业调研报告发布[DB/OL](2011-03)[2016-08-11].http://www.ccyl.org.cn/newscenter/ten-dency/201103/t20110309_455787.htm.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13-2014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调查研究报告[EB/OL].(2014-08-26)[2016-08-11].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3]胡爱祥,孙少哲,杭祝智.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及策略研究[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2011(11)
【基金项目】2015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立项项目“网络教研的采纳行为与教师教学能力提升的关系研究”
【作者简介】曾媛媛(1983— ),女,江西樟树人,硕士研究生,广西科技大学科学研究管理处工程师,研究方向:教师教育,高等教育管理;何慧兰(1994— ),女,广西北海人,广西科技大学财经学院2013级学生。
(责编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