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迎春+张婉玥
摘 要:本文结合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特点,将翻转课堂引入到会计教学实践活动中,对会计课程课前学习、课中教学以及课后考核三个环节进行探讨,以期达到课程内容的翻转,全面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养。
关键词:翻转课堂;会计教学;教学设计
一、引言
翻转课堂的核心在于翻转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吸收知识在课前,内化知识在课堂,巩固和强化知识在课后,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Felder and Silverman(1998)整合心理学、Kolb经验学习等多个理论,将学习特点分为4个维度8个层面:信息加工(活跃型/沉思型)、感知(感悟型/直觉型)、输入(视觉型/言语型)、理解(序列型/综合型)。在前期研究中,对我校会计专业学生调查后,分析发现会计专业学生偏向于感悟型和视觉型,还发现会计专业女生偏向于序列型。因次,本文拟结合会计专业学生以上特点,旨在引入翻转课堂来进行课程改革探索,以期能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予会计教学一个新的可能。
二、翻转课堂在会计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课前预习——授课内容学习与思考
利用翻转课堂教学,首先要完善学生课前对于教学视频的学习,将学生按其学习风格分为4~5人一组,这个小组会存在于整个课程的授课过程中(分组遵循互补原则,旨在通过不同学习风格的学生的相互影响,可以使其从别人身上学到一些学习特质)。也可以建立一个学习交流平台,在该平台上,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前视频的学习,以自律、他人监督以及课程本身的监督机制实现对于课前学习的监督。同时,在该平台上也留出空间来给学生进行问题的提出和解答,同一小组的学生首先可以在内部进行相互的答疑,尚未得到解答的问题,可以与其他组的学生进行交流,或者向教师进行提问,最后会对视频教学内容做一个简易小测验(半个小时计时),以检测学生理论知识学习效果。
2.课上讨论——答疑与知识内化
整个翻转课堂中另外一个重点部分——知识内化过程,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学生学习掌握的牢固程度,因此不容忽视。与传统课程不同,课堂的主要任务是答疑和知识内化过程,对于所有学生的参与度必须有一个很好的把握,因此课堂教学采取任务驱动模式。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其最主要的特点是以任务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能够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有助于提高学习者自主探究与协作学习的能力,最终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鉴于学生在课前对本节课所涉及的内容已进行了学习,因此课堂内容就变成答疑和知识内化。首先是教师补充讲授。由于视频不可能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完全相符,因此教师在上课时要针对视频中与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不符的地方做补充讲授,并就视频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问及小测验中反映出来的问题进行答疑,或者是选择直接在知识内化环节中穿插答疑。课堂知识内化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进行引导和交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以此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课后考核——累进式考核方式
传统的教学中会计考核主要是结合考勤、平时作业、期末考试三者反映学生表现的。考勤只能代表学生的到课情况,并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平时作业由于是学生私下完成,舞弊的可能性比较高;期末考试只是就重点知识点进行卷面考核,并不能反映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运用情况。虽然每个细节都存在不足,但对于翻转课堂的课程考核仍具有借鉴意义。本文认为,会计翻转课堂教学的考核应以小组综合报告考核为主,并加入个人平时表现,包括學习交流平台上记录的教学视频及测试完成情况,课上活动参与情况等,因此,考核成绩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学生课下学习的积极性与完成情况,可利用学习交流平台的跟踪统计功能获取相关数据,包括学生观看视频课件后的提问数量等;二是学生在不同课堂活动中表现的活跃程度,包括是否积极提问,与教师交流等方面;三是期末考核的表现,包括卷面测试成绩,实践操作能力。通过以上累积式考核方式,提高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参与度。
四、结束语
总之,翻转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知识面和各种能力提出了更多和更高的要求,准备工作做在课前,并将教学内容、教学资料网络化、视频化,便于学生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学习。课堂上对各种问题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学生学习效果进行全方位考核,全面提高学生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卢强.翻转课堂的冷思考:实证与反思[J].课程与教学,2013(8):91-97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1(5):46-51
[3]宋迎春,熊丹尼,张婉玥.网络时代学习风格对会计教学方法影响的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5(15):72-74
作者简介:宋迎春(1977— ),女,湖北黄冈人,会计学博士,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会计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