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婷
摘 要:德育课成绩评定是整个德育课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对前期教学工作的检验。然而,原有的考试方法已经不适用新教材的要求,如重理论、轻实践。德育课成绩评定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改革。笔者从事德育课教学多年,针对这一问题有着长期深入的思考,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的德育课考核方法。笔者采用平时考查、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努力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
关键词:德育课;成绩;考核模式;综合能力
30年来,我既讲述过《政治经济学》《哲学》,又讲述过《法律基础知识》,而今则讲授新编教材《德育》。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新编教材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培养学生能力上都比原来的教材前进了一步;“通俗易懂,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学生普遍这样反映。新编教材不但可以帮学生“坚定人生信念”,而且反映了社会的实际要求,同时,帮助学生认识到社会主义发展不仅需求技术精湛的劳动者,更需要思想品德高尚的劳动者。这一切的改革无疑给学校的德育课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伴随着教材的改革,一些问题也暴露出来。“穿新鞋走老路”的考试方法已经不适应新教材的要求,不管是学校还是教师都迫切需要一种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式的考核方法。如何搞好职业技术院校德育课的成绩评定,是摆在所有德育课教师面前的主要问题,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呈现出来以供大家借鉴。
考试的目的是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学生的学习成绩应当结合学生的考试结果和平时的学习情况来判定。根据这种精神和我校的实际情况,我采用平时考查、理论考试和实际考核相结合的办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一、加强基础知识的训练
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学生好胜心理强,有时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学生争着发言;有时学生因教师没有让他回答问题而沮丧,甚至对教师产生意见。我就利用学生的这些心理特征,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中。
1.课堂提问需要竞争
每讲完一个章节后,我都给学生留一定量的思考题,所提问的题尽量能承上启下,温故而知新且富有思考性,下次讲新课前都要复习提问。例如,德育第五章讲完后,我让学生思考:“目前你具备了哪些职业素质?提高职业素质的意义?”这对讲述新课“职业道德的内涵、作用”奠定了基础。检查旧课时,先指定学生回答,同时要求其他学生准备补充。根据学生回答情况恰当地利用表扬的方法,坚持当堂记分当场公布并累积到总分中。在实践中我体会到:课堂教学也需要竞争,竞争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便于我们及时检查学生理解掌握知识的情况,训练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
2.课室讨论发言也需要竞争
新编德育课教材中课堂讨论部分很多,由于我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在讨论中往往控制不了课堂讨论气氛。有时,讨论的结果和讨论的目的相差甚远,课堂讨论成了课堂自由谈。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讨论前让学生事先做好准备,再在课上进行讨论。例如,“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的讨论题是: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职业道然规范吗?试举例分析说明。有的学生从道德的内涵、作用方面说明社会主义发展需要职业道德。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市场经济用金钱管理社会。两种观点,两种交锋。最后,学生归纳出:社会之所以发展,就是因为有一批无私奉献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学生针对不同的观点,交锋争辩,讨论激烈,达到了预想的结果。而我则对发言者的分析水平和发言次数做了详细记录,且不失时机地做出表扬和打分,将分数记入期末成绩总评中。这样,不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其加深理解,巩固记忆,而且能使教师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觉悟、理论水平和分析说明问题的能力,逐步提高学生的讨论水平。
3.把竞争机制引入检查书面作业中
德育课需要有适当的练习作业,这是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途径。然而,有的教师对学生的书面作业往往既不打分,也不在课堂上进行讲评,因而学生很容易忽视对作业的检查。这学期我坚持把学生完成的书面作业和要求写的讲演稿、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等作业打成分数并记录成绩册,将作业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在课堂上讲评。总之,在平时考查时,如果确立平时成绩为30%,那就把30%的总分分为若干部分进行积分。
竞争并不是优胜劣汰,而是“有三分好就鼓掌”,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激石成火、激人成才”的目的。通过运用激励的办法,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进取性,提高了学生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理论考试的方法要解决
期末考试是检查学生半年来对所学基础知识系统掌握和运用情况的体现,也是检查教學工作质量的一个重要依据,它促使学生将平时学习的知识加以系统巩固。因此,它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1.传统的考试方法亟待解决
传统的考试方法往往注重知识的应答,对运用能力则考查得甚少,形成了重记忆轻理解、重重复轻创新、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觉悟、重第一课堂轻第二课堂的现象。统一的答案和评分标准等,严重抑制了学生的创造力的发挥。当然,对于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我们要求学生必须牢固掌握。然而,传统考试方法忽视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这不能不说是传统考试方法的失败。针对新教材德育课的特点,我相应地提高了分析、说明、理解问题的分数。例如,在社会主义时期要不要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请简要说明。实践证明,这种试题不但能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这样既提高了认识,又注意了行为,达到了德育课的教学目的。
2.在考试方法上采取灵活性和统一性相结合的方式
(1)要精心设计试卷
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考、考什么内容、怎样考。其次,做到试题不偏不怪,难易适度,由易到难,形成梯度,拉开档次(不超出教学大纲和新编教材的范围)。再次,试题紧扣形势,引导学生思考现实感较强的问题并且做到答案准确、唯一。让大部分学生的学习成绩在70~80分之间,而且试题偏重理解,防止死记硬背的现象。
(2)采取学生自命题的方法
教师可以让每个学生上交一份试题和标准答案。期末试题可以从这些试题中优化而来。这样,学生在搜集试题和整理标准答案的过程中不但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自己也可以得到学习和提高。特别是当学生看到自己整理的试题出现在期末试卷中时,欢喜的心情是可想而知的,因此,这一方法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充分运用口试的方法
口试在期末考试中应占一定的比例,因为它更能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水平。但由于种种原因,口试一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因此,我抽出一定时间安排学生口试。在口试中我事先拟定若干题目让学生抽签回答,并结合实际情况刨根问底,从而测试出学生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这样,既杜绝了闭卷考试中的不真实现象,还能考查学生的真实能力,启发学生思维。
总之,考试不管采取什么样的形式一定要以教育学生、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要根据不同的考试目的来选择考试方法。
3.试卷讲评课要有目的、有步骤、有准备地进行
(1)讲评课上坚持以鼓励为主
试卷分析一般包括:试题分析、答卷情况分析和成绩统计。在阅卷进程中,教师必须有选择、有重点地将那些紧扣题意,理论和实际联系紧密,分析深入,甚至有创见的答案记录下来,以备在讲评课上宣读或张贴。对于成绩差的学生,也不要动辄斥责、讽刺、挖苦,要热情地帮助学生分析原因,指明方向,坚定信心。只有这样才能达到鼓励后进生的目的。
(2)在讲评课上要坚持以启发为主
讲评不只是教师單方面的活动,应是师生共同讲评。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式,启发学生思维,特别是对于考查运用能力的重点题目,教师应引导学生自己动脑,辨别正误,分析原因。这样,不但提高和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而且使学生在学习方法和认识水平上有所提高。
三、充分体现知、行的统一
1.行为考核是德育课成绩评定的基础
德育课与其他专业课不同,它是融知识、能力、思想觉悟为一体的。这就是说,要寓思想教育于各种教学、各项活动之中。因此,考查学生不仅要看他掌握多少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看他的实际表现。然而,一个学生实际表现的好坏,是考卷不能反映出来的。
2.实践考核是德育课成绩评定的目的
理论离不开实践,实践为理论提供依据,可以使理论更丰富、更完善。而单一式考试方法重理论轻实践。因此,在这学期的德育课成绩考核中,我把实践的分数合并到期末总评成绩中,令每学期一次的实习活动为实践能力的打分提供依据。每次实践结束,我都采取学生自己打分、小组讨论、教师评定的方法,确立学生的实践分数。这样能使学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以后进入社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四、恰当地做出期末成绩评定
学生期末德育课成绩应是平时考核成绩、理论考试成绩、实际水平成绩的综合。平时考核成绩包括: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发言、书面作业(讲演稿、小论文、社会调查报告);理论考试成绩又包括:笔试、口试;实际水平成绩则包括:行为考核成绩和实践考核成绩。如果采取3:4:3,那就把各项所得分累计起来构成学生的德育课成绩,其方法多种多样,应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学生的德育课成绩要既能反映学生上德育课的情况,又能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杜绝出现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的现象。
总之,德育课成绩评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应当采取立体式、全方位、多层次考核。但不管如何,德育课成绩评定要做到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才能使德育课成绩评定有利于教与学;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一批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新型人才;才能充分发挥考试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它必须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同时改革,否则难以达到教材改革的目的。因此,教师一定要积极探索评定成绩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