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王钰涵
摘要:摆手舞是我国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文将关注在“非遗”保护的大环境下,酉阳土家族摆手舞进校园的教育传承方式。通过在酉阳新溪小学实地调查、采风以及问卷调查,了解摆手舞的传承现状并对现有的摆手舞教育传承模式进行研究分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摆手舞 教育传承 现状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J7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03-0137-04
2001年10月,重庆市人民政府在渝府〔2001〕259号文件同意将酉阳命名为“摆手舞之乡”。2008年6月,国务院批准土家族摆手舞(酉阳摆手舞)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①2014年12月,在酉阳政府和多方努力下,重庆市文化委将酉阳新溪小学设立为“摆手舞传承教育基地”。②至此,酉阳摆手舞开始正式得到重视,并予以保护与传承。酉阳政府通过这一系列举措以期改变“非遗”传承后继无人的局面。2016年末,我们调研小组来到重庆酉阳新溪小学进行田野考察,对新溪小学在摆手舞教育传承的现状进行调查。
一、对教育传承的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新溪小学摆手舞的传承方式、开展情况、成效等方面进行,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如下:
(一)传承方式
1.政府重视对传承人的保护
政府为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原生性的土家族摆手舞,土家族摆手舞在2008年被列为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政府设立了田景仁、田景民两位国家级传承人,并对传承人给予经济补助,保障传承人的生活。
在田景仁、田景民两位国家级传承人相继去世后,重庆市政府、市非遗中心高度重视,对酉阳土家族摆手舞进行适当政策倾斜,在2014年一次性批准了4个土家族摆手舞市级传承人,对传承人给予经济补助,通过开展专题培训、授徒传艺等多种形式加强“非遗”传承人的培养。
2.学校支持摆手舞的教育传承
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承的基础,要让每个孩子都学会土家摆手舞,最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土家摆手舞纳入学校教育中去。酉阳新溪小学成为“摆手舞传承教育基地”后,学校领导十分重视,开设了摆手舞课程,聘请摆手舞市级传承人田景银老师任教,开启了摆手舞教育传承的模式,有助于广泛地推广土家摆手舞,并进一步对其进行保护与传承。
(二)开展情况
1.课程形式多样
新溪小学成为“传承基地”后,学校开设了摆手舞课程。校方将每周二第六节课设为摆手舞课;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开展;课程跨班跨年级,面向全校一至六年级学生以及学校不会跳摆手舞的老师,学生以自愿的形式参加。
摆手舞教学以课外兴趣小组的形式在新溪小学操场开展,主要伴奏乐器是传承人田景银老师敲响的锣和鼓,学生们以田老师为中心,围成圆圈,参与人数众多时,则围成多个以田老师为中心的同心圆,在重复的“咚咚锵-咚咚锵-咚锵咚锵咚咚锵-”的节奏中以走圈的形式跳摆手舞。平时的课程教学活动多是以这样的形式开展的。除此之外,还有摆手舞课间操的活动内容。这是由酉阳职教中心专职体育教师冉文念用时三个月创编而成的一套集原生土家摆手舞和健身操为一体的一部韵律操。③新溪小学对摆手舞的教学和推广十分重视,2015年,学校将酉阳县本地创编的这一套摆手韵律操纳入到学生课间操当中,既希望学生能强身健体,又希望通过长期的文化渗透,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的一种细水长流的方式。
2.教师授课情况
①传承人进校园
学校教育作为文化传播的一大阵营,作为身负传承重任的传承人老师把目光也投到了学校教育中。摆手舞传承人田景银老师在2014年12月来到新溪小学开始了教授摆手舞课程的工作。
②学校老师逐渐接受摆手舞的传承教育
新溪小学的老师大多都是酉阳本地人,他们很理解学校开展的摆手舞传承课程,因为土家族摆手舞是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瑰宝,它不是物質的存在,而是需要人去学习,需要人这个载体去传承、发扬。所以,课外活动时间新溪小学是切实地在开展摆手舞教学,而不是所谓的挂个名然后上语文课,能看出老师们是切实的在支持摆手舞的传承。
据我们调研小组了解到,新溪小学全校老师都会跳摆手舞,甚至在课外活动时会协助田景银老师一起教授摆手舞。所以现在新溪小学越来越多能够教授摆手舞的老师被培养起来。
(三)开展成效
学校被设为“摆手舞教育传承基地”后,在2015、2016连续两年都举行了校园摆手舞大赛,比赛内容是在原生性摆手舞基础上进行编排,按年级分成六个组,学校根据编排内容以及表演水平对其进行评分并为优秀队伍颁奖。通过比赛,学生熟练地掌握了摆手舞的基本动作及其韵律,并认识到学习摆手舞的必要性。
校方对优秀队伍颁奖鼓励师生,既增强了师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激发了土家族师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现状分析
摆手舞的教育传承虽然在传承方式、开展情况、成效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结合问卷调查分析,仍存在观念、课程、教材、教学方法、师资、相关条件等六个方面的问题。现总结如下:
(一)对传统文化重视程度不够
学生缺乏文化自觉。在问及新溪小学高年级学生为什么来学习摆手舞时,只有16%的学生是因为自己爱好,而选择是跟随同学来学习和丰富课余生活的占了很大一部分。从新溪小学的学生在学习目的上体现出来的观念,并没有意识到学习土家摆手舞的重要性,最初多把摆手舞课当成可有可无的一门课。在学生课后练习情况调查中,有4.5%的学生是完全不练习的,一星期累计练习时间在3个小时以上的只有9%。由此可见,学生在课后的重视程度不够,练习时间太少。
(二)课程基础薄弱、体系不健全
1.开设时间晚,课时少
首先开设摆手舞课程的时间晚,2014年摆手舞才走进校园,现在也才两年时间。摆手舞作为一门课程基础还很薄弱。此外,该课程是一周一次,从针对学生的问卷调查来看,有41.1%的同学希望一周上两次摆手舞课,有40.2%的学生希望一周上摆手舞课三次及以上。
2.课程体系不健全
①无教学大纲
新溪小学的摆手舞课程的教学方向、内容等全靠传承人老师一人掌控,没有专业机构,教委等出台相关课程大纲。
②无课标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摆手舞课程没有规范的课标,整个课程体系随意性比较强。
③无课程评价考核体系
摆手舞课程的开展,没有课程考核,难以直观看到课程开展的成效;另没有考核,老师学生将失去一定的压力和动力,课程的发展就难以得到推动。
(三)缺乏师资的培养
缺乏传承人和专业音乐教师。从传承人被国家、市政府保护起来就可以知道,真正原生性摆手舞的传承人真的很少,少到需要被冠名保护起来。所以,从传承人来看,师资严重缺乏。在针对新溪小学教师问卷中,有17%的老师认为影响这门课教学的原因是没有专业音乐老师。笔者在新溪小学调研期间也了解到,像新溪小学这样的乡村学校,几乎是没有专业音乐老师的。除了田景银老师以外,都是其他科目的老师学会了摆手舞,现学现卖来教学生。
(四)交流活动受限
经费不足,40%的老师认为这是制约摆手舞教育传承发展的重要因素。据笔者了解到,学校曾想置一套服装,在有活动比赛演出时会更加出彩,可是由于摆手舞的集体性特征,参与人员数量多,最后由于经费这件事情也没有办成。
在针对教师的问卷上可以看到很多手写的建议:希望政府加大投入,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不搞形式,不搞应对;希望多开展培训,提高对“非遗”的认知,加大“非遗”传承力度。
三、解决对策
根据上述在新溪小学的实地调查与问卷调查中反映出的问题,为更好的推广摆手舞的教育传承,本文提出如下对策:
(一)树立民族音乐文化自尊观念、新型教育观
在多元化的音樂文化格局中,我们以海纳百川的态度对待不同种族、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音乐文化,但我们始终应尊重我们自己有乡土特色的本民族、本地区的音乐文化。树立对本民族音乐文化的自尊观念,增强文化自信,从中取其精华,在保持其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将其发扬光大。
教育要因材施教,更可以因地制宜。如在新溪小学,可以将摆手舞纳入必修课,甚至酉阳县都可以将其纳入必修课。与诗词歌赋同等重要的文化精粹为什么不能纳入必修课呢?所以各学校、教委可以结合各地区民族音乐文化生态的实际,尝试跳出框架,树立新型民族音乐文化教育观。
(二)完善摆手舞课程体系
1.拟定教学大纲及课标
教学大纲的拟定将规范摆手舞课程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其纳入必修课,并长久的“存活”于学校教育中奠定了基础。
拟定课程标准将为教材编写、教学以及教学评价提供一个参考,将降低课程实际操作中的随意性,也为课程发展指明了方向。
2.完善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有利于促进学生上课的质量以及老师的教学质量,既然将摆手舞纳入课程,那么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应跟上来。土家摆手舞的教学评价应对以下两个部分进行评价:第一,对任课教师的评价应从专业素养以及教师素养方面进行考核。对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能否有效地进行教学进行评价;对是否具备积极传承土家摆手舞的态度进行评价。第二,对学生进行评价。要求学生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平时表现必然要占一定比例,学习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贵在坚持;其次要求学生能正确表现土家摆手舞的基本动作;更进一步是要知道“为什么”,知道每个动作的含义以及摆手舞的历史渊源。
(三)提升对师资的培训
更多地引入传承人进入到学校教学,将原汁原味的传统土家摆手舞更多的传承给下一代。郊区、乡村的学校尽可能引进音乐舞蹈专业老师,有专业的支持可以更好的发展土家摆手舞。高校可招收摆手舞等传统音乐舞蹈专业学生。这将为土家摆手舞课程培养专业对口的老师,其次这将刺激中小学对摆手舞的学习,还可以选择摆手舞来考大学,极大的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
(四)加大社会各级对摆手舞教育传承的支持
1.政府
政府加大对摆手舞教育传承的投入以及对各学校的扶持力度,同时加强监管机制,严格杜绝腐败。
政府利用其职能举办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活动,扩大对摆手舞的宣传力度,增强民众意识,让民众更加理解与支持学校内部的教育传承方式。
2.借助社会办学力量培训师资
在学校教育中传承摆手舞,师资是关键,传承人毕竟只有几位,师资缺乏是学校教育中的一大问题,本文此前提到的建议在高校设立相关专业,成效较慢。除此之外,长期借助社会力量举办短期有效的师资培训是成效较快的一项举措。
3.向社会各界发出倡议
倡议音乐舞蹈家们,多多关注摆手舞在学校的发展,关心摆手舞的教育体制建设;倡议教育部、各地教委因地制宜开展教学,结合传承人的授课情况,为摆手舞课程编写教材并出版;并配以相应的DV电子出版物;倡议各基层老师更多地理解摆手舞教育传承模式,在课程安排上可以做出更多的协调;倡议各位学生家长支持土家摆手舞的教学,摆手舞也是这片土地上文化的精粹,让你们的小孩去接手传承的重任吧!
五、结语
摆手舞作为音乐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它现在还“活”在我们身边,社会各界助一臂之力,完善摆手舞教育传承体系,大到法律法规,政策支持,再到教材编写,师资培训,小到场地建设,服装购置,舞蹈创编。作为本土学校,也要继续因地制宜,坚持贯彻“本土化”教学理念,认清摆手舞传承现状,利用本地资源优势,不断完善摆手舞教育传承体系,增强文化自信。完善整个体系的每一小步,都是对教育传承的一个巨大推动,都让摆手舞更久、更好的“活”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坚信,在不久的将来,土家族朋友们人人都知道:我是土家人,我会摆手舞!
注释:
①国务院/文化部《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②酉阳在线“酉阳摆手舞传承基地——可大乡新溪小学”。
③记者吴雁:酉阳图网“摆手韵律操——民族舞蹈和体操的结晶”。
参考文献:
[1]张世威,张陵.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发展的安全审视——以重庆酉阳土家族摆手舞为个案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1).
[2]甘绍成,杨明辉.将音乐类非遗项目引入中国传统音乐教学体系的思考[J].音乐探索,2015,(03).
[3]王耀华.中国民族音乐[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8.
[4]张天彤.高师音乐教育与民族音乐传承[J].中国音乐学,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