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真正的老师,不仅仅要保持爱心、包容、尊重。在我看来,更重要的一点,即是怀揣良知和责任心,即担当!
——题记
面对学生,我的心常常会涌动着什么。
面对学生,我会情不自禁地流下喜悦的泪水,也会淌下几滴忧伤的泪水。
我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对学生的爱心不是为师者附加的道德,而是发自内心的良知。
我常常看到,你也常常看到,一个教师身兼两个班的教学任务,其中一个是“特色班”,另一個是“普通班”。我们爱的天平是否发生了倾斜?我们是否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特色班”,而有意无意地忽略“普通班”这一群体的存在?对这一群体的忽略无疑是对鲜活生命的漠视。此刻,我们的责任缺位了,我们的平等缺位了,我们的良知缺位了,我们的担当不在了。
请你稍稍回想一下,在你所带的班级,当出现顽皮的孩子,当孩子常常犯错误时,和风细雨的教育有,暴风骤雨的训斥也有。然而,你是否产生过把这些孩子赶回家的念头?
和风细雨是爱,暴风骤雨未必不是爱,而赶孩子回家的念头是否在推卸教师理应承担的责任?
当下的教育,我们是否过多地关注了孩子的分数?甚至把关注的视点全然地放在分数上,目中无“人”,心中更无“人”,我们的良知和责任何在?我们的担当哪儿去了?
良知、责任、担当乃教育的必须。一个没有良知、责任和担当的教师是否能让他的学生获得良知、责任、担当?没有良知、责任和担当的教育,就如同池塘没有碧水。
我始终相信教育的良知、责任和担当,一定能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蒙昧的双眼带来清明,给无助的心灵带来期望……
身为人师,我们是否应该理性地拷问:面对那些“学困生”,我们会不会因为心灵的日渐麻木而对之熟视无睹,我们的很多行为是否正意味着良知、责任和担当的缺席?良知、责任和担当一旦缺席,教育势必沦为训斥与不断的埋怨。
一棵树也许滋养不了万物,但它能够滋养自己的每一片叶子,养熟自己的每一枚果子。一个有良知、有责任感、敢担当的老师,理应采取更加谨慎的态度,用理性的方式善待每一个孩子。
以漠然的姿态对一些孩子,是否因为心中没有梦想,胸中没有信念?教育的理想引领着教育的行动,有怎样的教育理想就决定着你将采取什么行动。如果你的心中装的仅仅是好生,那么你只能做一个教书匠。心中装着所有的学生,思考着我们的教育,这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的担当!
忽然想到一个哲人的话:“永远不要哀叹,像树叶一样用一生绿着,最后成熟一个金色的梦。”这是关于一片叶子的名言,我想,更是关于每一个大写的“人”的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