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语教学的途径

2017-04-26 22:46常璐
青春岁月 2016年23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阶段国家、社会、公民最新的价值观风向标。中央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国民教育,这就要求要利用好学校这一阵地积极做好价值观教育工作。初中语文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和课程优势,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核心价值观充分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本文尝试寻找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语文教学的途径,以期对初中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有所帮助。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初中语文教学;融合;途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目前现阶段国家、社会、公民最新的价值观风向标。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语文教学过冲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要清晰地认识到落实在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观与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这是对语文教师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和教育教学水平的直接考验。

一、爱岗敬业,以身作则,用实际行动做好表率

教师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教师本身品德高尚,为人师表,才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成为学生的表率。如果教师本身品行低下,对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便无从谈起。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完善教师职业道德准则,健全教师入职资格准入制度,增强教师自身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真正做到学为人师,行为示范。

在《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里面对爱岗、敬业做了明确规定,这是对每个中学校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对教师职业精神的体现,也是教师的立教之本。敬业是对每个行业的从业者的职业操守的要求,中小学语文教师也是如此。敬业要求教师在自身的工作岗位上将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心无旁骛。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做到这点,就无法安于教育事业。教师要做到敬业,首先就必须发自内心地热爱教育事业,甘为人梯,潜心从事教育教学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珍惜每一堂课的教学,不断学习,将现代教育技术充分运用到教学中去;其次,教师要不断创新,不断丰富和更新教学内容,及时挖掘教材关键内容,教学中要做到深入浅出,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同时教师还要关注每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一视同仁,不歧视、不体罚,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对学生的教育要做到“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利用各种机会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增強学生的自信心。

二、热爱国家,提升能力,筑牢学生的爱国思想

国家是公民个人坚强的后盾,国家的命运和个人的命运息息相关,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了国家富强、民族独立,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我们今天的和平生活。无论从国家命运还是民族发展来说,爱国都是我们每个公民最基本的情感,最基本的价值观念,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中语文教师要胸怀祖国,在教育事业中始终要将国家的情感、民族的命运融入到语文教学中去。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紧密结合语文课程的特点,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比如在《白杨礼赞》中,让学生学习到中国人民的坚强与朴质;在《南京大屠杀》中,让学生强烈感受到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民族使命感;在《两弹元勋邓稼先》中,学会让学生感受科技的进步带给祖国强大的意义,只有祖国强大,才能使得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从而教育学生努力学习,用自己的聪明才智报效祖国。

三、诚实守信,始终如一,用诚信教育规范学生的言行

孔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墨子曰:“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行者行不果。”顾炎武说:“生来一诺比黄金,哪肯风尘负此心。”“言必信,行必果”、“一诺千金,一言百系”、“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等俗语都是提倡人要讲“诚信”。人无信不立,诚信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初中学生正是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不免会与社会产生或多或少的接触,当今社会上的一些不良环境和道德下滑等因素,不可避免会对初中生带来消极影响,造成少数学生也学会了言行不一、考试作弊、欺骗他人等不良行为的产生。语文教师要清醒地认识到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的重要意义,要把诚信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和日常管理中去,以课堂教学为契机,将语文课堂搭建成学生思想道德成长的舞台,充分挖掘初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诚信的教育故事,将诚信人物和诚信故事孕育于语文课堂之中。比如初一语文上册的《<世说新语>二则》的《期行》中就是教育学生“诚信”是立世之本,诚信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一重要意义,从小做一个守诚信的人。还有《乘船》这篇课文也是教育学生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要讲诚信,否则别人也就不再相信自己,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程度会越来越低,社会道德风尚就会逐渐下滑。语文教师就要抓住这篇课文的教育契机,让学生明白诚信的重要性。同时,在写作教学中,语文教师可以以“诚信”作为话题让学生进行写作,也可以让学生讲讲自己身边的诚信故事,利用各种时机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

四、友好和善,和谐共存,用友善思想引领学生成长

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倡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价值准则,它是对以往友善理念的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品德高尚的人时,要见贤思齐,虚心学习;在面对他人的缺点、过失时,要给予包容和谅解,并善意地提醒和提供帮助。古往今来,很多圣贤都很重视友善教育。孔子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强调仁爱和友善。孟子主张“无辞让之心,非人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结合具体的课堂教学任务将友善思想融入其中,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室中张贴友善标语、教人向善的宣传画等,营造良好的友善氛围;在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发表个人不同的见解,使得教与学有机融合;要善于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宣扬鼓励学生向上向善的点滴行为,积极开展帮扶后进生的活动,培养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良好品德。同时,语文教师还可以在作文教学中以友善为主题进行写作训练,鼓励学生充分挖掘身边的友善典型,自我熏陶感染,从而培育正确的道德情操,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下时代精神的体现和要求,学校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阵地,应该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语文课程的学科特点和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其中;初中语文教师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要认识到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寓教于乐,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理念潜移默化地感染熏陶学生,帮助初中学生形成积极正确的价值观。

本文为2016年湖北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初中语文教材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为:16Y097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办公厅. 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DB/OL]. 新华网, 2013.

[2] 冯学渊, 詹光平.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途径初探[J]. 新课程研究: 下旬, 2013(3).

【作者简介】

常璐(1984—),女,湖北钟祥人,硕士学位,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教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途径
求解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三种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新课改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之我见
在高校有效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探索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用“分拆”法探索数列不等式放缩裂项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