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学生自学能力浅谈

2017-04-26 20:48祝艳霞
关键词: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祝艳霞

【摘要】《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要着眼于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素质教育要求学生学会求知,《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规定使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基本方法,养成自学语文的习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学 自学能力 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2-0090-02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教师讲;自能作文,不待教师改。老师之训练必做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

首先,培养自学的能力,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中,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负责学。教学即教师对学生进行的单向的培养活动,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学围绕教转。学生只是机械地跟着教师学,教师完全控制着学习知识的数量,内容,以及学习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热情。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慢慢养成习惯,当他们进行有效的自学时,也就是在某种意义上讲已经实现了教学过程的变革。

其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可引导学生形成更高的志向水平。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正处于对知识的渴望、求索以及积累的阶段,通过教师引导的自学实践能让其发现,他们不仅是新知识的接收者,更是新知识的主动获取者。

再次,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让其掌握“终身学习”的有效手段。语文作为百科之母,只有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才能使他们学好语文乃至其他领域的科学知识,成为真正新型、全面的人才。

既然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如此重要,那么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努力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

一、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长期以来,“满堂灌”的语文教学模式使学生在“严师”的控制下形成了“等、靠、要”的被动心态,课堂气氛沉闷和程式化,忽视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在课堂上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没有时间进行思索,阻碍了学生自主能动性的发挥。著名文学家、教育家林语堂先生曾指出,“学校应该像一处坚果丰富的丛林,任猴子到它想爬的树上去选取和摘食,然后荡一个秋千,跳到别的枝头去。

如教授《归园田居》一课,教师可采用“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所谓“131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就是以导学案为自学的蓝本,然后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最后展示成果。

第一步,让学生初读课文,在导学案的基础上,探讨“从何归”“归何处”“归如何”。

第二步,鼓励学生进行讨论:

(1)从“误落尘网中”“久在樊笼里”讨论从何而归?

(2)从“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句探讨归向何处?

(3)从“方宅十余亩”到“虚室有余闲”句探讨归后如何?

在这一环节,学生可以找搭档讨论,也可以参加到别人的讨论之中,提出经过思考得出的个人见解,以及对别人的答案提出不同看法。

第三步,让学生对文章的中心思想与作者的人生观进行小结或论述,以加深并巩固其所学的内容。如:

1.我们为什么要追求远离尘世、宁静安谧、淳朴自然的境界?

2.陶渊明内心恬静的追求对生活在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化的现今生活有何意义?

如此一来,通过变换教学模式,教师的讲只作为一条辅助线贯穿在教学活动之中,而不是自顾自的“导演”和“主演”。关键是,教师成功构建了和谐、民主、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学生可以自由表达和自主探究,发展其搜索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动手、动脑、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得真知。自学也就成功地作用于教学的整个环节之中。

二、指点行之有效的自学方法

1.圈点法

第一步,初读,即在读第一遍时,由于对文章还很陌生,阅读的重点在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它的整体脉络,做到“哑巴吃汤圆——心中有数”。作标记时可以使用红、蓝铅笔和一套自己爱用的符号圈点、勾画出文章的要点、难点和疑点,为下一步学习打好基础。

第二步,重读整理,即依据第一遍读时所作的各种符号复习要点,攻读难点,思考疑点。经过这番攻读,先前初读时勾画或圈出的难点、疑点此刻不再是疑难点;开始时确定的某些要点此时也可能感到不是太重要的了。

2.眉批法

指导学生利用眉批法,在书本的上下左右空白处写上自己每次阅读时的感受与心得,主要解决评价文章的局部性问题,每篇眉批可写上4处左右。其中包括对文章肯定性、欣赏性的见解,还包括质疑性、否定性的揣摩,更包括疑惑性、拓展性的想象,均可以记下。

3.范例练习法

教师可以在安排学生独立学习之前寻找、提供与课文内容结构相近、写法相似的范例。通过多次类似强化训练,便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进而产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势头。同时,教师也需要认真考虑学生独立学习的时间和内容是否跟学生的水平和自学能力相吻合的问题,安排时间的长短、内容的难易均要有个梯度。在这一实践过程中,适度鼓励学生自主一番,包括自选文章、自定水准、作自我评定或针对某文章某段落自问自答,适时地提醒学生去逐步地提高自己,并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各种不同体裁结构的文章。

三、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

1.培养课前预习的习惯。在每天新课之前,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以上所讲的自学法进行预习,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作个初步的识记与思考。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会有相应地提高。

2.培养认真听讲的习惯。学生认真倾听教师的讲解,在听的过程中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保证了课堂教学活动有效地进行。

3.培养练习巩固的习惯。不管学生多认真地去学习语文知识,关键还在于如何理解分析所学的内容并加以融会贯通。因此,必须培养学生练习巩固的习惯,除了认真做作业和思考所学,方法还有很多等。

4.培养自我检测的習惯。这一习惯作为学习活动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对学习进程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控制作用。平时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检测: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出题自测;教师点拨,学生矫正或学生之间互考互评,教师做好裁判等。

综上所述,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学生自身学习的需要,也是适应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莫慧兰.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理论版,2006(Z2):9

[2]闫孟莲.高中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途径浅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145-146

[3]李明华.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2(6):22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语文教学培养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