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秋贵
【摘要】基于学生发展的需求,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对学生实施人文教育,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质,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实施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就很值得每一位数学教师去进行研究。本文主要从课堂教学、数学训练、数学故事、研究性课题四个方面来阐述人文教育的途径。
【关键词】人文教育 途径 渗透 课堂教学 数学训练 数学故事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153-02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产物,也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纵观数学发展的历史,每一个新的发现、新的创造、新的思維、新的理论无不闪耀着人文精神的光辉。因此数学教学必需注意科学和人文精神的整合,即不仅要对学生进行知识、方法与能力方面的科学教育,而且要充分挖掘数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德育功能、美育功能;要强化数学课堂的文化建设,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意志与素质方面的人文教育,使学生具有健全的人格,远大的抱负和勇于追求真理的精神。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途径实施人文教育:
1.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
例如:“数列”一章中,教材在三个地方提到了引言里的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的故事,恰当地利用这条线索,能把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求和公式等有机地串联起来。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教师要善于在课堂教学中开发教材内在的功能,挖掘数学自身的魅力,给学生以“数学美”的感受,展现数学的广泛应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力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与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探究的欲望,进而产生钻研数学的兴趣。
从更高层次上说,激发学生求知的原动力,也就是激发学生对“真善美”的强烈追求。对“真善美”的追求能丰富人的生活内涵,提高人的生活质量与品位,而发展与升华对“真善美”的追求,使之系统化和理性化正是人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
2.在数学训练过程中融入人文教育
数学之所以为数学,是因为它有独具特色的推理、演算或证明。数学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显著区别是在学习数学(即推理、演算、证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学习数学的过程,应当是克服困难、锻炼意志的过程。“如果在学校里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他的数学教育就在最重要的地方成功了”(波利亚语)。当学生获得成功的时候,数学老师添一把“柴”,可以使学生享受成功的喜悦,能够培养他对事业的锲而不舍的追求;数学老师泼一盆“水”,可以使学生从浮躁中猛醒,多一点理性的成熟,是“添柴”还是“泼水”,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关键是要掌握好火候。
在不断纠正错误的过程中,数学老师注意启发引导,就是很好的崇尚真理、不懈探求真理的品质教育,这时,订正题目就不再是简单的订正思路、订正方法、订正结果,而是“订正”思想了。
即使是在课堂答问的过程中,也有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劳动的教育,也体现了数学的合作性与民主性。当前的教学实践中大力提倡的“数学交流”、“良性互动”、“研究性学习”等都体现了合作与民主精神,由数学文化所折射出的合作与民主精神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这种精神的养成对于学生的终生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利用数学家的故事和数学史进行人文教育
数学家奋斗的历程,是一个个严谨治学、上下求索、百折不挠、勇于进取的典范,是一座座献身科学造福人类的丰碑,实践证明:学生崇拜数学家,对数学史有着浓厚的兴趣。灿若星河的数学家和魅力四射的数学史,曾经吸引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热爱数学、钻研数学、献身数学。今天,我们更应把这些珍贵的人文教育史料奉献给学生,给他们以遐想、榜样和力量,鼓励他们去探索、发现、迎接新的挑战。
4.利用研究性课题实施人文教育
时至今日,由研究性课题引发的研究性学习因其鲜明的时代性、深刻的探究性、全程的开放性和极富魅力的创造性而深受广大师生的欢迎。恰当地设计、运用研究性课题,可以使其成为进行人文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
例如研究“多面体欧拉公式的发现”这一课题,由“直观——验证——猜想——证明——应用”层层推进,步步深入,追随着大数学家欧拉的足迹进行探索研究,不仅能掌握关于多面体的欧拉公式的来龙去脉,了解欧拉传奇的一生,更重要的是体会发现的艰辛,学会治学的态度,掌握研究的方法,从而提升自身的人文素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张奠宙,梁绍君.中学教材中的“数学文化”内容举例.
[3]单墫,李善良.数学:人的发展中不可缺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