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教“日积月累” 提高课堂有效性

2017-04-26 20:22许艳坤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17年3期
关键词:日积月累有效课堂语文素养

许艳坤

【摘 要】在新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安排了“日积月累”的小栏目,旨在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同时让学生了解、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精髓,丰厚文化的积淀,受到思想、情感的熏陶,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本文从“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三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

【关键词】小学语文;日积月累;语文素养;有效课堂

“日积月累”是人教版教材“语文园地”中一个靓丽的版块,它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版块,却包含着非常丰富的语文资源,对学生的语言积累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在现实的“日积月累”教学中,却存在形式单调、内涵单薄、运用单板等问题。如何改善“日积月累”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学有兴趣、学有实效、学以致用,让学生不断积累丰厚的语文素养呢?本文从“三巧”入手,对“日积月累”的教学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希望能最大效能地开发其教学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自主地积累语言、主动地拓展运用语言的能力。

一、巧搭支架,理解“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的教学需要教师选择合适的方法来进行。笔者结合个人教学经验,提出以下几个有效可行的方法。

1. 故事演绎,领略情节美

“日积月累”的内容看似单薄,实则厚实,背后多有典故,哪怕一词一句,只要深入探讨,就会发现趣味无穷。在学习对联时,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中,就能让学生在感受对联趣味性的同时,对对联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中的回文联时,在导入环节中,笔者给学生讲了“斗鸡山上山鸡斗”对“龙隐洞中洞隐龙”的故事。

相传古时有位秀才去桂林斗鸡山游玩。不知不觉吟出一句上联“斗鸡山上山鸡斗”,但他却怎么也对不出下联来。正当他绞尽脑汁之时,忽然来了一位白发长者,来者正是他的启蒙老师。师生二人一番叙旧之后,秀才方说出内心之惑。老师对他说:“你的上联是回音对,正读反念,其音其义都是一样。”秀才问老师可有佳对?老师说:“我刚才游了龙隐洞,何不以此来对!”于是念道:“龙隐洞中洞隐龙。”当笔者讲完故事,学生还余兴未了,这时可趁势让学生练习:“脸映桃红_______,风摇柳绿_______。海上飞燕_________,江内行船__________。”

学习对联对学生来说并非易事,因为对联在生活中不为常见,因此学习起来较为困难。但在上述案例中,教师用故事导入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对联,收获良好的效果,用同样的方法可以学习其他对联。

2. 诗画相融,享受意境美

“日积月累”中,有许多优美的诗句,对仗工整、意境优美,在理解、背诵时随机穿插一些优美的音乐和插画,让学生在优美的意境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如在三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积累的是描写田园风光的诗句:“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教学时,可用画译诗,让学生找找白鹭,寻寻黄鹂,猜猜鸡鸣,在生活的趣味中感受田园的美好,再配以轻柔的背景音乐,学生就能很自然地吟诵出诗句。

3. 音韵合拍,体验韵律美

日积月累的内容大多朗朗上口,富有音韵。因此在积累这样的语言时,可以运用拍手、踏歌等形式,以节拍显示语言的节奏感。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花名歌”的教学,笔者把这首歌谣变成一首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正月( ),你拍二,我拍二,二月( )”。学生学得兴趣盎然,两三个回合下来就把歌谣熟记于心了,而且通过填空的形式,很快就掌握了这首花名谣写法上的特色,学有余力的孩子还能利用这种形式编写新的花名谣。

二、 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日积月累”安排在每篇课文之后的园地,大部分教师在教学时往往按部就班,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进行教学。其实,“日积月累”是前面知识学习的提炼与补充,和文本起到了一种较好的互补作用。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具有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意识,巧择时机,勾连“日积月累”。

1. 单元导读时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教学主题是“初识鲁迅”。本单元的“日积月累”安排了鲁迅的五句名言。笔者发现其中的一句是:“只看一个人的著作,结果是不大好的;你就得不到多方面的优点……”这正是学校图书馆墙上贴着的名言。上课时,笔者用多媒体出示了这句话,并让学生朗读。细心的学生马上就说在图书馆见过。笔者再适时导入:“这是鲁迅劝勉大家‘多读书,读好书的名言。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有太多的理由需要走近鲁迅,认识鲁迅。”这样自然而然的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形成教学高潮,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课文学习时

很多“日积月累”是为了配合单元主题而安排的,它与课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教师要全面把握教材,尝试前后融会贯通,将“日积月累”的教学融于课文学习中,这样的积累效果会更好。如第六册园地四中的“日积月累”内容是“聚精会神、学而不厌、坚持不懈”等描述学习精神的成语。在学习了《鱼游到了纸上》后,笔者即时引入“日积月累”,引导学生用上其中的词来形容这位青年。如此巧妙地把“日积月累”的学习融入课文学习中,既能让学生在课文学习中积累名言,又在积累语言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可谓一举多得。

3. 单元习作时

新课标第二学段习作目标中有这样一条表述:“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因此,在单元习作时,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尝试运用“日积月累”中的歇后语、诗句、名言,让习作增色。

有位学生在介绍班级“捣蛋大王”时用上了不少歇后语,读来让人觉得有趣,如寫他在门口探头探脑观察老师的“敌情”,忽然发现老师来了时,引用了“孙悟空大闹天宫——慌了神”;在介绍他虽然调皮,但也有细心的一面时又用上了“张飞穿针——粗中有细”。这样的习作风趣幽默,又有内涵。

三、 巧设活动,运用“日积月累”

1. 小练笔活动

“日积月累”中大多数都是名言、诗句和词语等,对于这些语言的积累,如果仅仅只是简单机械式的记忆,那就失去了语言运用的价值。教师应立足于“学语文、用语文”的理念,通过巧妙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将积累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把它运用到写作中去,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这也是“日积月累”的终极目标。

如第十册第七单元的习作是写一个特点鲜明的人,而本单元“日积月累”是“文质彬彬、虎背熊腰……”等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四字词语,在教学中,教师就结合这些词语引导学生写人。通过这些词语的交流沟通,学生对人物特点把握得更加准确了。这样一来,既丰富了积累的形式,又把积累的句子运用在自己的习作当中。

2. 小创意活动

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黄金时期,仅仅对教材中提供的材料进行积累是远远不够的,而“日积月累”中的内容也只不过是起到一个引领的作用,教师可以多引导学生做这一类的积累。

如人教版六年级上册中的“日积月累”推荐了有关环保方面的宣传语。在教学时,笔者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让学生当一次“广告创意总监”,以这几条标语为主题,设计一个公益广告。对于这富有挑战性的建议,学生立马来了兴趣,课堂气氛也一下子活跃起来。一个个富有创意的小短片呈现在了大家的面前。语言的积累,不仅仅是字词句篇的积累,同时也是思想的积累、认识的积累。这样的教学,把积累和学生的生活相结合,学生学得活,记得牢,从而增强了教学的实效性。

总之,语文作为母语,学习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学习资源丰富多彩。在教学中,应努力把握好每个“日积月累”的内容、方法和要点,循着“日积月累”这条线索,有针对性地加以充分运用,合理挖掘,适度拓展,促使学生养成平时学习和积累的良好习惯,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理解、鉴赏、感悟、内化,在积累中运用,在运用中积累,从而促进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参考文献

[1]林友深.语文教学中“日积月累”方法的探讨[J].广东科技,2010(02).

[2]郑苏芳.呼唤“日积月累”教学的变脸[J].中小学电教,2011(08).

[3]毛玲斐.日积月累有效提高[J].学周刊,2012(06).

[4]黃筠洁.“日积月累”板块的有效策略[J].小学时代,2013(11).

猜你喜欢
日积月累有效课堂语文素养
行走在积累与运用之间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有效课堂评价策略的建构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乐巧妙三招解日积月累教学之困
基于新课程标准的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