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启儿
【摘 要】本文针对语文课堂中普遍存在的“去知识”、“去技能”、“去训练”,以及“目标虚化,内容泛化,教学活动非语文化,教师作用弱化”的现象,提出“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的观点。如何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本文用大量实例,从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目标细化,把准语言文字学习目标;深挖文本,挖掘语言文字价值点;读写结合,实现语言文字运用增值。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文字;运用;语文素养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课文的目标和内容须聚焦于“语言文字运用”,突出“实践性”、“综合性”特点。语文课程内容十分丰富,语文教学可以因教师的差异而异彩纷呈,但教学目标和内容必须围绕一个核心,即以语言文字运用为中心。只有重视对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训练,才能回归语文的本真,真正让语文成为语文,并最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那如何聚焦语言文字运用,让语文课堂返璞归真呢?
一、目标细化,把准语言文字学习目标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内涵,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统一。因此,制定细化的目标,能有效提高学习的效能。
立足于文本的语言形式,制定符合年段特点的语言学习目标,制定科学、具体、可操作的学习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做到潜心会文,反复朗读,体会汉语言的特点,并遵循教学过程,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课文,再依据教学目标选取、重组教学内容,明白每节课要“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用什么训练”、“为什么训练”,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引领学生在每一课时都能有所学,有所感,有所得。
二、深挖文本,挖掘语言文字价值点
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训练,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语言文字训练的编排体系,安排相应的重点训练项目,达到一课一得的教学功效。
(一)挖掘语言之美
好的语言,往往会冲破其常规用法而凸显人物的心境、心绪和心态,以传达出作者敏锐的语言感受力和独特的表现力。所以说,一篇文章中关键的字、词、句,甚至是标点,都是不容忽视的。低年級古诗儿歌《小池》、《咏柳》、《雪地里的小画家》、《柳树醒了》……以和谐的音韵美、鲜明的节奏感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语言范例。中高年级《匆匆》、《秋天的雨》、《桂林山水》、《搭石》、《桥》等课文以优美的形式、鲜活生动的语句,散发着语言艺术的瑰丽光彩。叶圣陶《荷花》(三年级下册)中“冒”字的传神,《颐和园》(四年级上册)中“滑”字的轻灵……堪称一绝的语言元素,在语文教材中比比皆是。
(二)挖掘表达形式之美
纵观语文教材,作者运用丰富的表达形式选词造句、连句成段、谋篇布局,抒发情感。《桂林山水》(四年级上册):“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整齐有韵律的排比句,描绘出如诗如画的漓江特点。
(三)挖掘篇章结构之美
“结构”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如《桥》(五年级下册),文章写老汉在指挥村民过桥时,把一个挤在前面的“小伙子”从队伍里揪出来,让他排到后面去,结果小伙子被洪水冲走了。老汉与小伙子是什么关系?只有读到文章结尾我们才心头一震,原来老汉与小伙子是父子关系,读者无不为之动容。这就是作者在布局谋篇上的独具匠心,让读者有一种“意外”的震撼。
三、读写结合,实现语言文字运用增值
叶圣陶老先生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师除了要挖掘教材中语言文字的价值点外,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这些价值点,并让其增值。把读写结合起来,从而提高语言文字的有效运用,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理解迁移,学习遣词造句
选入教材的文章大多文质兼美,如何运用文中这些灵动、传神、细腻的字眼?教师应努力捕捉,并引导学生在读中比较、揣摩、玩味,使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中感悟作者遣词造句的高超技能,从中积累语言,习得方法。如《搭石》(四年级上册)中有一句:“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把原文的虚词“无论、只要、一定、直到”删掉,让学生对比朗读,体味到上了年岁的人调换搭石的认真细致与作者用词的精当准确,了解虚词在表情达意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感悟上了年岁的人身上蕴含的爱幼的美德。通过挖掘、引导,培养学生用慧眼捕捉课文遣词造句背后的精彩,引导学生学会发现、品析、欣赏那些优美的、充满灵性的词句,学习和体会作者遣词造句、表情达意的方法。
(二)感悟模仿,学习表达方法
领悟表达方法是学习语言的主要内容,是提高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能力的重要手段。如让学生反复品读《临死前的严监生》(五年级上册),感受同样写“摇头”和“伸出两指”,作者在描写上是否一样;引导学生抓住严监生的动作、神态描写,想象他的心理活动,体会严监生心理变化过程(失望——焦急、生气——绝望);引导学生学习作者通过人物动作神态的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最后,让学生想象还有哪些诸亲六眷前来问候,猜测严监生伸出两指的意思,运用人物描写方法刻画严监生的反应。
课文的模仿迁移写作,就是语言文字运用增值点的有效实现。学生通过感悟、模仿,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理解表达方法,并学会了运用。
(三)改写延伸,学习谋篇布局
改写是一种创新的语言实践过程。针对教材中的课文,改人称、改题材、改文体都能激发学生写的热情。针对不同文体,让学生展开想象,换成自己的思路进行表达。像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可引导学生想象陆游创作这首诗的经过,然后编成一个小故事;《草原》一课,针对“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两句诗所描绘的情境,让学生展开想象。这样的训练,让学生深刻理解的同时,又让学生在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上得到锻炼。
同時,还可通过言语实践作业延伸课堂学习。如《颐和园》(四年级上册),课文前后照应,按地点转移的顺序写,学习课文后,可让学生模仿这样的篇章布局,写一处喜欢的旅游景点。学习《火烧云》后,利用傍晚时间观察火烧云的变化,根据自己的观察按时间顺序写一篇观察日记……这样充满趣味的作业,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巩固语言文字,发展语文能力。
(四)想象补白,升华语言文字运用
教材中有不少课文的结尾言虽尽,意未穷,此时,可指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进行练笔,延伸课文情节。教材中还有一些课文内容作者仅用简短的词句带过,此时,可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以便学生从另一个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情和理解。还有些课文,在不影响主题和主人公的形象的前提下,给读者留下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的艺术空白,此时,可利用这一空白启发学生的想象,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进行“补白”。如《山中访友》(六年级上册)第五自然段运用了拟人手法,以及“你好!_____________的_____________,你________?”的句式,读起来亲切自然、活泼清新,有着诗一般的韵律与情怀。教学时,先让学生发现这一语言表达特点,然后模仿句式进行想象说话练习。在此基础上,再抓住课文中“只有作者对山中朋友的问候而没有山中朋友的回应”这一空白点,再次进行句式模仿拓展训练。针对问候的句式,设计出不同身份的回答者,进行回应式的表达。这不仅有句式上的模仿,更有内容上的适切性要求。如此层递式训练,既是对课文内容的补白,也是对语感的培养,还有助于语言思维和言语表达能力的提高,从而实现语言文字运用增值。
语文素养的获得和提升必须以“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为基础和根本。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充分考虑如何利用教材这一载体,让语文课堂回归“语文味”的本真,让语文的工具性落在实处,在培养和发展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爱平.聚焦语言文字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素养[J].山西教育教学,2015(06).
[2]王俊玉.浅谈学生文学素养的培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1).
[3]董学慧.读写结合,构建高效课堂[J].小学教学参考,201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