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分析

2017-04-26 07:44
当代经济 2017年8期
关键词:特色产业人口云南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分析

于楣,白琳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云南 德宏 678400)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历来是全省乃至是全国最贫困、最落后的地区,而在资源禀赋的影响下,又无法复制或借鉴中东部地区的经验实现大规模的工业化,唯有充分挖掘自身优势资源走特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产业,方能促进地区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实现全面小康。

人口较少民族;特色产业;发展

基金课题:项目名称:云南省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研究——以德宏州为例;项目标题: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项目编号:2014y531。

一、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概况

云南省是我国少数民族最多的边疆省区之一,共有25种世居少数民族,哈尼族、白族、傣族、傈僳族、拉祜族等15个民族为云南省特有,2014年全省少数民族人口数达1534.92万,占全省人口总数的33.4%。按照全国人口总数在20万以下的民族为人口较少民族的统计标准,云南省共有普米族、怒族、布朗族、基诺族、独龙族、德昂族、阿昌族和景颇族8个人口较少民族,其中景颇族、独龙族、怒族、德昂族、基诺族更是“直过民族”(即从原始社会末期或奴隶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到2013年末这8种民族全省总计只有42.27万人,仅占全省总人口数的0.9%。虽然人口总量少,但其覆盖面比较大,涉及8个州市,大多居住在边境一线农村地区,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交错居住的特点。受历史、自然、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这些民族、地区发展基础差,自我发展能力弱,社会发育程度低,“等、靠、要”思想极其严重,历来都属于云南社会经济发展中最弱势的群体、最贫困的地区,收入水平远低于全国、全省乃至当地平均水平。如德宏州的3种人口较少民族,就一直没有能够摆脱贫穷落后的面貌,虽然从反映地区民众生活水平的恩格尔系数来看,德宏农村地区已经基本达到了小康(2010-2013年分别为0.49、0.48、0.44、0.40),但实际上不少村寨才刚解决了温饱问题,是被平均到了小康。

表一 201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较表

二、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的必然性

所谓特色是指源自品质与规模的“优势”,是要根植于区域自身条件的、由区域或民族所秉承的一种“独有”和“区别于其他”的优势,也就是独一无二之“魅力”,它是一种历史的积淀、文化的传承,是由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特定环境所决定。特色产业就是以“特”制胜的产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长期发展过程中所积淀、成形的一种或几种特有的资源、文化、技术、管理、环境、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形成的具有国际、本国或本地区特色的核心市场竞争力的产业或产业集群,“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是其本质特征。由于是“我”最擅长的产业,是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因此是有市场竞争力的产业。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民族、文化等资源,为其发展特色产业及产业链提供了条件。

1、自然、文化资源丰富且不可或难以复制,但开发利用难度大

云南省位于祖国西南边陲,总面积38万多平方公里,与四川、贵州、广西、西藏相邻,与缅甸、老挝和越南接壤。全省地势由北向南呈阶梯状分布,地貌种类繁多,山地多,平坝少,且山高谷深,高差悬殊,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立体气候等特点,全省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在20~25℃,最冷月份8~10℃,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干湿分明,无霜期长。云南还是中国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高低等植物种类繁多,几乎全国其他各地发现的种类都可以在云南找到。兽类、鸟类动物特别是珍稀濒危种类繁多,中国有记录的1257种鸟类中,有114种只在云南能见到。全省矿产资源丰富,种类较为齐全,目前已发现各类矿产142种,占全国已发现(171种)的83.04%,已探明储量的有86种,其中能源矿产2种,金属矿产39种,非金属矿产45种。

云南省的自然资源优势明显。但客观地讲,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区却没有多少资源优势。如德宏州,人口较少民族多聚居在山区,耕地多为中低产田;林地多在高山峡谷中,一旦利用很难再生,国家对其开发利用控制也极其严格;虽然矿产资源丰富,但受区位限制,勘探开采的难度很大,对新技术要求也高,如果在现有条件下盲目开发,不但不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还很有可能造成对现有资源的破坏,导致恶性循环。这些因素直接导致了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产业发展是难上加难。由此可见,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的地区并不具备发展传统优势产业的条件,只有另辟蹊径,走特色发展之路,方能促进其快速发展、跨越发展。

2、长期以来的封闭落后形成了特色产业发展的“后发优势”

所谓“后发优势”,也常常被称作“落后得益”“落后的优势”“落后的有利性”等,是美国经济史学家亚历山大·格申克龙(Alexander Gerchenkron,1904-1978)在总结德国、意大利等国经济追赶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于1962年创立的,是后起国家在推动工业化方面的特殊有利条件,这一条件在先发国家是不存在的,是与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长期封闭、落后,留下了一片未受现代工业污染的青山绿水和保存相对完整的古朴民风,这对发达地区来说是十分珍稀的资源,成为当地发展绿色农业、现代旅游业、现代服务业等的重要资源依托。同时,在绿色发展、绿色GDP等日益受到重视的今天,后发展也能让政府有关部门,充分吸取一些发达地区先污染后治理的教训,制定科学可持续的发展战略。

三、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发展特色产业是增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发展动力和增加群众收入的关键所在。但是在其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多问题,最主要的是特色产业还只是处于培育发展阶段,只是初步形成了种养规模,尚未形成精深加工与销售的延伸产业链,而且产业发展中的经济附加值少、科技含量低、管理粗放等问题也比较突出。特色产业发展中也面临着农户科技水平低,自身投入能力不足,支持产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等困难。

1、特色产业结构单一,科技含量低,经济附加值少

改革开放以来,在各级政府、社会各界的大力帮扶之下,在各族群众的不懈努力之下,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产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群众生活水平大大提高。但综观这些产业,仍然是集中在第一产业,以“靠天吃饭”的传统种养业为主,农户承担着价格波动、产品滞销、政策变动等市场风险,产品“三多三少”,即初级农产品多,高档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农产品少;质次农产品多,高质量农产品少;传统农产品多,创新农产品少,产品附加值小,品牌影响力弱,已远远不能满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市场的需要,市场竞争力和整体带动能力不强,难以形成大农业、大商品、大产业的发展格局。

2、农户自身的投入能力不足,社会问题较为突出

由于经济基础差,农户自身投入产业发展的能力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经济投入能力不足。除基诺族因得益于西双版纳强大的旅游资源而人均收入水平高过全省水平外,云南其他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收入只能满足生活必需,加之传统观念中的小农思想、原始平均主义等的影响,他们对收入往往缺乏计划与预算,无法在产业发展中投入更多;二是技术、人力资源投入的不足。在都市现代生活方式的吸引下,在各级政府为促进农民增收而大力鼓励农民外出务工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之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中具有较高文化素质和开拓精神的群体纷纷外出务工,在逐渐适应了外面的生活方式之后,都不愿意再回家乡。同样,落后的家乡也无法吸引大中专学生毕业后回乡发展,较之中部地区,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的“空心村”问题更加复杂和严峻:除了因留守的村民多为老弱病残幼,无法承担太多的劳作,无法掌握现代的科技知识、技术手段之外,边境农村地区沉渣泛起的“黄、赌、毒”和“艾滋遗孤(老),等社会问题十分严重,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地区的安定和谐。

3、基层组织涣散,缺少团结干事的氛围,更缺少产业发展的带头人

在对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走访、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基层组织得力的村寨,村容村貌好,凝聚力强,反之,十分涣散。在村寨中的能干人纷纷外出务工,或只顾专注于自家产业发展的情况下,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产业发展可以说是举步维艰,普通群众虽说有发展产业的热情,但缺少市场眼光,也没有太多的可利用社会资源和获取信息的能力,往往只能采取跟随策略,模仿他人,往往形成一哄而上、一哄而散式的发展,几经失败后,也不再有发展产业的热情与想法。精干有力,有奉献精神的村寨带头人对于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而言,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

4、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经济基础薄弱

云南交通极为落后,虽然在近几年交通条件大为改善,但路网密度低,等外路比例大,远远落后于中东部地区。如德宏州至今不通铁路,高速公路里程短、覆盖少、长期以来,不仅群众出行极为不便,企业的物流成本也极高,在工业领域除个别项目以外与中东部地区基本无竞争优势可言。无工不富,工业的极不发达带来的是社会经济基础的薄弱,吃饭财政,地方经济发展的资金投入能力严重不足,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也十分有限。

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对策和建议

人口较少民族特色产业的形成与发展,既有内在机制的自发推动,又有外在条件的驱动和吸引。由于区位、资源禀赋、资本积累、人力资源状况和民俗传统不同,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要想发展根植于区域自身条件的、由区域或民族继承的具有先天继承性的特色产业,除了要考虑特色的凝练之外,还应清醒地认识到,特色只是一种产业发展的手段和途径,并不是产业发展的目的,特色产业发展的最终目的还是在于占领市场,按经济规律办事依然是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要发展特色产业,实现跨越发展,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大基础建设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条件

任何产业的发展都依赖于便利的交通、及时有效的信息沟通、便捷的社会公共服务等,而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决定了其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落后性,长期以来的贫穷落后也决定了其教育、卫生等社会公共事业发展的落后性,形成发展中的短板。在国家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的理念下,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应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投入,发动当地群众投入到各项建设事业中,投工投劳,用自己的双手改变自己的生活,努力改变家乡的面貌,既为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也为当地群众更多更好地分享改革成果。而参与家乡建设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改变群众“等、靠、要”思想的过程。

2、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提高群众的产业参与能力

要想富口袋,须先富脑袋,“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改变地区面貌须从改变人的精神面貌入手。对于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而言,他们既缺乏劳动脱贫的“智”,更缺少一种通过自身努力脱贫的“志”或“智”。所以,治愚不仅是要扫除文盲,提高识字能力和文化水平,更重要的是要改变人们落后的精神面貌,转变人们落后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各级政府应加大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教育投入,有效提高劳动力素质,把丰富的人口资源转化为丰富的人力资源,提高他们发展产业、参与产业的能力,除了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外,更应加大对农村职业教育的投入,大大发挥职业教育体系的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大量的有用之才,彻底改变传统教育体制下毕业的学生“种地不如老子,养鸡不如嫂子”的状况,让学生进城能务工,回乡能劳作,并逐渐成长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头羊和中坚力量。还应灵活多样地到农村举办各种实用技术的短训、培训,将教育延伸到田间地头,让更多的群众能够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

3、认真分析自身的资源特色,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产业

特色产业与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资源、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多样的资源特色,决定了其产业发展必须是因地制宜,客观上讲也是不可复制的。具体说,可以选择发展以下特色产业:

(1)林下经济。就是借助林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优势,发展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下旅游等多种产业,形成立体复合的生产经营模式,实现农林牧各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经济共赢。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多聚居于山区,本来就拥有丰富的森林、山地、动植物等资源,在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后,森林覆盖率更是大大提高,具有发展林下经济的良好的资源条件。比如德宏景颇族、德昂族聚居区可以大力发展野生菌和森林蔬菜种植,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地稳妥发展辣木、石斛、草果、砂仁、胡椒、绞股蓝、滇皂荚、重楼等中草药的种植,在林间套种咖啡、茶叶等经济作物,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开展种植、科研、生产和营销,有效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可以发展采集业,采集当季的野菜、野生菌等并在初加工后,通过合作组织或由专人负责将其外销,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还可以发展林下养殖,在林下半人工环境中散养鸡、鸭、鹅等家禽,发展野生动物如竹鼠、蛇类、孔雀、野猪等的驯养繁殖。

(2)民俗文化旅游。旅游业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具有先导和带动的双重作用,是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协调发展,利用自身优势产生内生发展动力的最佳结合点,也是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特色产业、生态经济、绿色经济的交叉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相对封闭,民风民俗较为独特,自然风貌较为完整。在中国人均收入达到一定的水平、社会总体进入“互联网+”时代以后,旅游需求更是日益旺盛,自驾游、短途游、驴友自助游等出游方式正在日益大众化。人口较少民族可趁势而上,深入挖掘民族传统文化、历史文化、宗教文化、民族工艺品和民族特色餐饮文化,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业,加速发展特色农业观光旅游、民俗体验旅游等,加快发展民族民间工艺品、民族餐饮、节庆会展、文艺演出、动漫创意等产业,实现旅游业“吃、住、行、游、购、娱”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带动作用。

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大外宣力度,以吸引更多的旅游者和投资者,解决景区建设资金投入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旅游资源开发的监管,避免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性开发、掠夺性开发,协调好各方利益,强化原住民对旅游的认同感,让其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受益者、坚定的支持者。此外,应对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旅游资源进行总体规划,在避免景区雷同和同质性竞争的同时,完成对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发挥区域性旅游的整体优势。

(3)“特色+绿色”的种养业。云南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区由于多地处边远,交通不便,不具备大规模种养业发展的条件和比较优势,只能发展特色种植、特色养殖,不单要扩大种植养殖的数量以形成规模,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更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以高质的产品赢得市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是其发展的核心。

首先,应加大水利设施、交通设施的财政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工作、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和农民技术培训工作,提高农牧业发展中的科技含量,将农业的靠天吃饭状态转化为依靠技术进步上;其次,推动农产品加工工业的发展,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应加强对传统农业的改造,注重农业加工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如“无公害农产品认证”“绿色食品认证”等,强调“绿色、无污染”生产。鼓励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族农场和社会资本发展不同产业、不同类型、不同功能、不同模式的现代农业庄园,将基础好、条件优、有规模、上层次的庄园打造成高端精品庄园,围绕农业承载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加快观光休闲农业建设,以此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4)养老、避暑(寒)等现代服务业。云南具有“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特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候鸟式的养老、避暑(寒)等需求日益旺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优良的空气、环境和相对较低的消费水平等,对这些有候鸟式迁移需求和想法的群体无疑具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应抓住这一有利的发展机遇,开发中医养生、康复疗养等医疗服务类旅游产品,打造康体休闲和健身服务品牌,开发天然保健养生产品和民族医药,推广民族民间医药技术,发展生态养生产业,开发特色生物保健养生旅游、森林养生食品、森林运动项目,推动建立药膳养生产业研发基地,支持相关健康产品的研发制造和应用。为此,必须加快医疗、家政等服务业的发展,加大相关设施建设的力度,促进村容村貌的整治与建设,增强对银发消费者的吸引力。

4、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精神文明带动物质文明建设

目前,在在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精神生活的缺失已成为影响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持续、和谐发展的一大重要非经济因素。由于没有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部分农民,特别是青壮年农民,有了更多的空余时间,无所事事,赌博成风已不再是个案。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农村经济社会建设的领导核心,农村党员作为骨干力量,应该充分发挥其战斗堡垒和先锋带头作用,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将村民凝聚起来、组织起来,积极探索产业发展的路子,为村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增收渠道,让村民有事做,以先进的文化助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彻底改变乡村的落后面貌。

5、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人口较少民族地区城乡和谐发展

城镇化,即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农业地域转化为非农业地域、农业活动转化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按照国家统计局的“城镇化率=城镇常住人口数/总常住人口数”的计算口径,2014年我国的城镇化率已达54.77%,而云南省只有42%,德宏州只是39.98%。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不能只是着眼于减少农民,而应以增加市民为根本,让转化为非农业人口的群体能够在城市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能够获得发展。为此,地方政府应深化改革,简政放权,提高服务意识,加大对非公经济的扶持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简化市场准入手续,促进非公经济在数量、规模上有质的飞跃,增强其实力,促进进城农民的市民化。

6、加大禁毒防艾工作力度,为产业发展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

云南人口较少民族多生活在边境一线,毗邻臭名昭著的“金三角”,不少人本来就有吸食鸦片的传统陋习。改革开放以来,吸毒贩毒又死灰复燃,甚至泛滥,产生了诸如吸毒致贫、社会不稳定、艾滋遗孤(老)等诸多的社会问题,沉重地打击了群众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已严重影响到了地区的和谐稳定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必须打好禁毒防艾的人民战争。反思已执行很多年的新农村建设驻村指导员工作制,不能说没有成效,但如果能通过指导员将村民发动起来,形成禁毒防艾的内生机制和动力,可能会有更好的效果。

五、结束语

总之,只有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找出自己的优势资源所在,科学定位本地方、本民族最有特色的经济领域和产品,在政府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在社会各方的大力帮扶下,在人口较少民族群众自己不懈的努力下,就一定能实现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飞速发展,促进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1]朱玉福:人口较少民族特色经济研究[J].广西民族研究,2008(2): (139-145).

[2]韩斌:人口较少民族自我发展能力现状与提升路径[J].学术探索,2014(3):(45-48).

[3]德宏州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责任编辑:周瑞华)

猜你喜欢
特色产业人口云南
安徽宿州灵璧县:多措并举发展特色产业
《世界人口日》
人口转型为何在加速 精读
海归“新农人”投身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云南茶,1200年的发现
云南邀您来“吸氧”
新店:健身器材特色产业“化蛹成蝶”
云南是你避暑的最佳选择
一图读懂云南两新党建
西海岸:特色产业振兴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