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亮,郑念军,卢晓辉,李 晟,郑荣强
ZHAO Liang1,2, ZHENG Nian-jun3, LU Xiao-hui4, LI Sheng2, ZHENG Rong-qiang3
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
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研究
赵 亮1,2,郑念军3,卢晓辉4,李 晟2,郑荣强3
ZHAO Liang1,2, ZHENG Nian-jun3, LU Xiao-hui4, LI Sheng2, ZHENG Rong-qiang3
为了解我国优秀女子7人制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的跑动能力,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对国家女子橄榄球队12名主力运动员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5场比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14 min的比赛中跑动距离为1 191.67±162.46 m,其中,休息与走占34%(405.33±64.53 m)、慢跑占28%(334.33±47.82 m)、中低速跑占9%(109.3±14.57 m)、中高速跑占15%(176.33±23.12 m)、高强度快速跑占6%(74.91±33.65 m)、 冲刺跑占8%(91.67±14.64 m),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约为1:0.5,最大速度为6.97±0.38m/s,平均速度为66±4.36 m/min,冲刺跑5.62±0.58次;不同位置的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没有明显差别;与国外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相比,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跑动能力方面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7人制橄榄球;女子;跑动能力;时间-运动分析
7人制橄榄球(以下简称“橄榄球”)在2016年奥运会上首次被列为正式比赛项目。橄榄球是在长100 m、宽70 m的场地内按照比赛规则完成手传、脚踢、扑搂(tackling)、司克兰(scrum)等技术动作的同场对抗类项目。按照规则,橄榄球比赛通常为上、下半场各7 min,决赛阶段的比赛为上、下半场各10 min,中场休息为2 min。从体能特征的角度看,橄榄球比赛中以突破、变向、转身、扑搂、支援接球为主的技术以及多种攻防战术都是建立在运动员往返跑动能力的基础之上,因此,跑动能力是影响比赛胜负的关键因素。目前,国际上对橄榄球项目跑动能力的研究通常使用全球定位技术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进行时间-运动分析(time-motion analysis),记录各个位置的运动员在上、下半场的跑动情况,根据运动员在不同速度区间内的跑动距离、平均速度、最大速度、冲刺跑的次数等指标,了解运动员当前的竞技能力水平,进而指导下阶段的训练和比赛[8,12,13]。相关研究结果显示,英式橄榄球运动在场上的冲刺跑(Sprint)和高强度快速跑(high-intensity running)对比赛的胜负有重要影响[11,13]。
我国7人制橄榄球运动开展较晚,2013年被列为全运会正式比赛项目。2014年亚运会,以山东队为主体组建的我国女子橄榄球队首次获得亚运冠军。从国内看,我国橄榄球体能训练方面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并且没有对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比赛跑动能力的研究,因此进一步加强相关科研工作,有助于提高我国女子橄榄球项目的科学化训练水平[2-6]。
本研究利用GPSports Systems SPI 10运动监测系统对备战2016年奥运会国家女子橄榄球集训队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比赛的5场比赛进行监测,通过对反映跑动能力的数据进行时间-运动分析,为中国女子橄榄球队本阶段的训练效果提供参考依据,为教练了解运动员在比赛中的竞技能力水平提供客观、准确的信息,使教练员以此为参考调整下阶段的训练计划,对运动员实施有针对性的个体化体能训练,从而提高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运动员共12人,其中前锋5人、后锋7人,年龄23.75±2.56岁,从事专项时间4.55±1.64年,身高170.75±5.13 cm,体重67.33±5.23 kg。
2.1研究仪器及使用
本研究使用GPSports SPI 10运动跟踪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个人定位单元(HPU Units),定位单元工作站,装个人定位单元的运动背心及心率带。比赛前用笔记本电脑通过定位单位工作站对个人定位单元进行测试设置,将相应编号的个人定位单元的输出数据名称设置为运动员姓名,将某速度区间及冲刺跑最低测量值设置为研究所需。运动员在上场前穿好装有个人定位单元的运动背心并佩戴心率带,此时开始通过GPSports SPI 10运动跟踪测试系统监测并记录数据。比赛结束后2 min,停止数据采集,取下个人定位单元,放回定位单元工作站,用笔记本电脑通过定位单元工作站选取上、下半场时间段内的跑动数据作为分析用数据。
2.2研究内容
对备战2016年奥运会国家女子橄榄球集训队参加2015年IRB世界橄榄球巡回赛美国站的5场比赛进行全程监控,对反映运动员跑动能力的指标进行时间-运动分析,并对6个位置的重点运动员在打满全场比赛情况下的数据进行分析。
2.3跑速划分标准
国外部分文献采用了几种速度区间划分方式对橄榄球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进行了研究,具体划分方式如表1所示[8-13]。
表1 本研究国外文献采用的跑动速度区间划分Table 1 List of Classif cation of Speed Range from Foreign Literature
根据国外对橄榄球运动员跑动能力的区间划分,并参考我国其他同场对抗球类项目的研究,确定本研究的速度区间划分标准及其所对应的场上活动形式(表2)[1,7]。
2.4数据统计
将截取的比赛时间数据上传网上服务器(www.spiiq. com),通过GPSsports SPI 10的专用软件生成监测报告,然后将经筛选的数据通过SPSS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对上、下半场的数据和前锋、后锋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
3.1运动员跑动能力
表2 本研究速度区间划分及对应比赛中的活动形式Table 2 List of Classif cation of Speed Range Corresponding to the Game Activities
由表3可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参赛运动员跑动总距离为1 191.67±162.46 m,跑动距离的范围为1 020 m~1 343 m,最大速度为6.97±0.38 m/s,平均速度为66±4.36 m/min,平均每人完成5.62次冲刺跑。
表3 本研究全队整场比赛基本跑动情况Table 3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f the Team
由表4可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参赛运动员整场比赛里,在不同速度区间的具体跑动情况。
表4 全队整场比赛具体跑动情况Table 4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n Ranges ofSpeed of the Team on the Game
由表5可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参赛运动员上、下半场比赛的跑动情况。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中国队上、下半场的平均速度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5 全队上、下半场比赛跑动情况Table 5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f the Team on the 1stand 2ndHalf Game
表6 各速度区间跑动距离占上、下半场比赛跑动距离百分比情况Table 6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n Ranges of Speed of the Team on the 1stand 2ndHalf Game
由表6可知,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参赛运动员在比赛上、下半场里完成不同速度区间跑动的比例情况。
3.2.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能力
表7为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打满全场比赛的情况下的具体跑动情况。独立样本的t检验显示前锋和后锋的高强度快速跑距离存在显著性差异。
3.3不同场上位置的重点运动员个体跑动能力分析
课题组对打满全场的重点队员的跑动能力进行了分析,并据此对下一阶段的训练提出建议。
LXX是我国女子橄榄球队主力前锋运动员,场上主要司职1号位,也是前锋中的主要得分手。由表8可知,她是前锋中速度最快的一名运动员,并且也是全队体力最好、场均跑动距离最高的运动员。她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1 618.4 m、平均速度达到90 m/min、最大速度达到8.3 m/s,场均完成7.6次冲刺跑,最高冲次跑达到10次,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215.2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84 m,场均冲刺跑距离为158.8 m。整体看,该名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皆高于我国女子橄榄球前锋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国内顶尖的橄榄球前锋运动员。
表7 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的整场比赛跑动情况Table 7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f Players at Different Positions on the Game
YXX是我国女子橄榄队前锋运动员,主要司职场上2号位。她是队里的跑动距离最短且平均最大速度最低的运动员,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为1 153.5 m、平均速度达到71.5 m/min、最大速度为7.4 m/s,场均完成4次冲刺跑,最高冲次跑达到7次,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237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88 m,场均 冲刺跑距离仅为14 m。该位置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主要参与司克兰、顶抢等低速情况下的高强度对抗活动,在未来的训练中应进一步增强该队员的跑动能力,以适应比赛中全攻全守的技、战术特点。
ZXX是我国女子橄榄球队后锋运动员,主要司职场上4号位。她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1 505.5 m、平均速度达到88.75 m/min、最大速度达到7.7 m/s,每场比赛都完成9次冲刺跑,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215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164.5 m,场均冲刺跑距离达到90.5 m。整体看,该名运动员的速度及冲刺跑动能力皆高于我国女子橄榄球后锋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一名场上发挥比较稳定的优秀后锋运动员。
YXX是我国女子橄榄球队主力后锋运动员,主要司职场上5号位,也是比赛中的整个队伍的指挥官。她是后锋中速度最慢的一名运动员,并且也是全队中完成冲刺跑最少的运动员。她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1 425 m、平均速度达到84.25 m/min、最大速度达到6.9 m/s,场均完成3次冲刺跑,最高冲次跑仅达到4次,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196.5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101.5 m,场均冲刺跑距离达到36 m。整体看,该名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皆低于我国女子橄榄球后锋运动员的平均水平,但是,该位置运动员在场上的作用主要是传球并指挥队伍完成战术,因此,不能仅用跑动能力的数据评价该位置运动员的比赛表现。
JXX是我国女子橄榄球队主力后锋运动员,主要司职场上6号位,也是比赛中主要得分手之一。她是后锋中速度排第二的运动员。她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1 563.33 m、平均速度达到91.5 m/min、最大速度达到7.8 m/s,场均完成6.33次冲刺跑,最高冲次跑达到10次,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249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117.67 m,场均冲刺跑距离达到126.33 m。整体看,该名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皆高于我国女子橄榄球后锋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国内优秀的橄榄球后锋运动员。
SXX是我国女子橄榄球队主力后锋运动员,主要司职场上7号位,也是场上的主力得分手。她是后锋中速度最快的一名运动员,并且也是全队速度最快、冲刺能力最强的运动员。她平均每场比赛跑动距离达到1 429.5 m、平均速度达到80.25 m/min、最大速度达到8.6 m/s,场均完成10.5次冲刺跑,最高冲次跑达到11次,场均中高速跑距离为203.5 m,场均高强度快速跑距离为95 m,场均冲刺跑距离达到全队最高的205.5 m。整体看,该名运动员的整体跑动能力皆高于我国女子橄榄球后锋运动员的平均水平,是国内顶尖的橄榄球后锋运动员。
表8 重点运动员比赛跑动情况Table 8 List of Running Information of the Key Players on the Game
4.1我国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比赛中的跑动特点
由表4所示的全体整场比赛跑动情况看,随跑动速度的提高和活动强度的增大,跑动的距离基本是呈递减的趋势。但是,其中进行中高速跑(14.1~18.0 km/h)和冲刺跑(>20.0 km/h)的距离皆高于中低速跑(12.1~14.0 km/h)和高强度快速跑(18.1~20.0 km/h)。这与Suarez-Arrones等人对国外女子橄榄球运动员跑动能力的研究结果一致,这可能说明,优秀橄榄球运动员在比赛中较多使用中高速跑和冲刺跑。Higham等[8]人的研究显示,国外优秀运动员场均完成高强度快速跑(18.1~20.0 km/h)的距离占到整场比赛移动距离的19%,冲刺跑(>20.0 km/h)的距离占到整场比赛移动距离的11%。而我国运动员在这两个速度区间内的跑动距离仅占总跑动距离的6%和8%。Suarez-Arrones等[13]人的研究在6个速度区间的划分基础上,又将其进一步划分为低强度活动(0.1~0.6 km/h)与中高强度活动(>8.0 km/h),并将完成低强度活动的距离与完成高强度活动的距离的比值定义为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work-to-rest ratio),说明,运动员每跑动1 min需要休息0.4 min。该研究显示,外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为1:0.4,且跑动距离达到1 556.26±189.3 m。相比之下,我国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约为1:0.5,跑动距离为1 191.67±162.46 m,明显低于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数值,这可能说明,在跑动能力方面我国运动员与国外优秀运动员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通过表5数据可以看出,上半场比赛的指标均值皆优于下半场,这可能说明,运动员在下半场出现了体力下降的情况。通过对上、下半场的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只有平均速度具有显著性差异,这可能说明,平均速度的下降导致了跑动距离的下降,其原因可能也是因为运动员体力下降。通过对比表6中显示的上、下半场中各速度区间的跑动距离占上、下半场总跑动距离的百分比,可以发现,尽管下半场的平均跑动距离皆低于上半场,但是,下半场走动或休息占半场总跑动距离的比例高于上半场,且冲刺跑占半场总跑动距离的比例也高于上半场。这两点可能说明,运动员在下半场的体能下降,所以走动或休息的时间增加。从影响比赛结果的高强度快速跑和冲刺跑所占的比例来看,下半场的数据没有明显下降,这可能说明,体力的下降并没有影响到运动员发挥自己最高水平的跑动能力,且说明教练员通过换人取得了应有的效果,使得整队的跑动能力保持在相对稳定的水平。Suarez-Arrones等[13]人的研究也比对了上、下半场比赛的数据,其结果显示,尽管上半场的数值均优于下半场,但是,统计学检验显示其各项指标的差异不具有显著性,这可能说明,优秀的橄榄球队在比赛中不但跑动距离更长,且通过换人可以使上、下半场的全队跑动能力不产生明显下降。
对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比赛的时间-运动分析,可以为研究橄榄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以及制胜规律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还能在体能训练方面提出很好的建议。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全场14 min比赛中移动总距离人均1 000~1 400 m。个别运动员最高跑动距离达到1 600 m,尽管每个运动员平均每分钟的移动距离不足100 m,但是,Suarez-Arrones等[13]人的研究显示,橄榄球运动在比赛场上超过75%的时间里其心率达到超过80% Max HR的状态。该研究认为,7人制运动员在场上完成高强度快速跑和冲刺跑能力,即无氧供能下的跑动能力,是取得比赛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可能说明,橄榄球项目供能特点是在有氧无氧混合供能的前提下更偏重无氧供能。因此,应注重通过高强度的间歇训练,在提高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基础上使其整体跑动能力得到提高。
由表7可知,后锋运动员的最大速度、冲刺跑次数、休息或走的距离、高强度快速跑距离、冲刺跑距离的数据皆高于前锋运动员,特别是后锋运动员在场上完成高强度快速跑、冲刺跑的平均距离达到了前锋运动员的近1.5倍。在橄榄球比赛中,中国队通常采取3个前锋4个后锋的安排,前锋运动员通常比较高大且对抗能力强,该特点有利于形成司克兰、发边线球时争夺球权、以及向对方底线推进,而后锋运动员具有脚步灵活、速度快、变速能力强的特点,该特点有利于横向传球拉开空间后突破对方防守。独立样本t检验显示,前锋和后锋运动员在“高强度快速跑距离”这个指标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这可能说明,后锋运动员在比赛中完成的高强度快速跑更多。从整体看,不同位置的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跑动能力没有明显差别,这可能反映出当今橄榄球运动普遍具有全攻全守的技、战术特点,对各个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要求都很高。
通过对表8中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数据进行比较,发现,1号和7号位置的运动员完成冲刺跑的次数更多且距离更长,这说明,两个边路的运动员在比赛中有更多的机会完成长距离的冲刺,这也符合橄榄球运动的技、战术特点。7号位置的后锋运动员在跑动距离相对较短且平均速度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其最大速度、平均冲刺跑的次数及平均冲刺跑的距离皆高于其他位置的运动员,这说明,该名运动员善于调整自己的比赛节奏并把握时机,从而使自己的跑动效率明显高于其他位置的队员。基于此发现,本研究认为教练员和科研人员在未来的训练中可基于GPS评价运动员的跑动效率。
橄榄球比赛中,运动员在场上的活动方式与其技术特点及全队战术使用密不可分,因此,其跑动情况并不能完全反映其整体跑动能力。值得考虑的是,比赛中的擒抱(tackle)、拉克(ruck)、冒尔(maul)、司克兰(scrum)也会在较慢的跑速甚至静止的状态下形成激烈的身体对抗活动,从而极大的消耗体能。本次监控结果显示,位于场地两侧的运动员往往完成快速跑动的距离较长,而主要参与支援、传球的运动员的快速跑动距离则较短。因此,将来应该结合具体技、战术应用更准确的来评价运动员的跑动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设计高强度对抗与快速奔跑相结合的体能训练方法与手段。
4.2对应用GPS研究7人制橄榄球的展望
备战2016年巴西奥运会的中国女子橄榄球集训队自组建之初就非常重视学习国外的先进训练经验。澳大利亚是当前在15人制橄榄球、7人制橄榄球以及13人制橄榄球领域都处于世界顶级水平的国家,它将GPS大规模应用在橄榄球训练及科学研究上,使其本国的橄榄球俱乐部拥有大量的数据进行对比、监测运动员的状态,并评估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本研究将GPS首次应用于我国橄榄球队,实现了对比赛负荷情况有效监控,且为教练员评价运动员的竞技能力提供了客观数据。但是,初次研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国际上,对7人制橄榄球的研究通常将GPS和心率带配合用,但是,由于橄榄球比赛的高度对抗性,比赛中会出现心率带松动的情况,从而使采集到的心率数据和跑动数据无法对应,因此,本研究没有探讨心率变化的情况。
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教练组的需求,本研究认为未来的研究可以从以下3个方面开展:1)是通过掌握我国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比赛跑动能力,可以有针对性在训练过程中为运动员施加个性化的体能训练,结合体能训练的测试指标,认识和探索有助于提高橄榄球运动员跑动能力的体能训练方法体系。2)在日常训练中如何认识和使用每堂训练课所采集的运动员的跑动和心率数据,尝试将GPS和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对橄榄球运动员进行机能监控及负荷调控。3)从技、战术的角度深入认识场上不同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能力,将技、战术分析系统和GPS分析相结合,探索7人制橄榄球比赛的制胜规律。
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在场上比赛跑动距离为1 191.67±1 62.46 m,其中,休息与走占34%、慢跑占28%、中低速跑占9%、中高速跑占15%、高强度快速跑占6%、 冲刺跑占8%,运动员的工作休息比约为1:0.5,最大速度为6.97±0.38 m/s,平均速度为66±4.36 m/min,其下半场的平均速度明显低于上半场。与国外运动员相比,我国运动员可能存在一定差距。
除平均高强度快速跑的距离外,前锋和后锋运动员在比赛中的总跑动距离、最大速度、冲刺跑次数、休息与走的距离、慢跑的距离、中低速跑的距离、中高速跑的距离、冲刺跑距离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整体看,不同位置的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的跑动能力没有明显差别,这可能反映出当今橄榄球运动具有全攻全守的技、战术特点,对各个位置运动员的跑动能力要求都很高。
[1] 部义峰.优秀女子足球运动员跑动能力与比赛效果关联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4,50(2):3-9.
[2] 黄亚茹,郑红军,潘峰,等. 高住低训对国家男子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的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2007,43(6):59-62.
[3] 刘博. 浅谈如何进行英式橄榄球体能训练[J]. 新课程学习(中),2014,(6):130-131.
[4] 刘云斐,程公,白莹. 我国优秀女子橄榄球运动员体能特征与评价体系的构建[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1):121-124,132.
[5] 任满迎,张志强,姜旭明. 我国优秀七人制橄榄球运动员现场体能综合评定方法的建立与体能特征的初步研究[C]//中国体育科学学会.2013年全国竞技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摘要集,2013:2.
[6] 孙连海. 浅谈橄榄球体能训练及周训练方法[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6):247.
[7] 袁凌燕,闫琪. 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比赛负荷特征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2,02:45-49.
[8] HIGHAM D G,PYNE D B,ANSON J M,et al. Movement patterns in rugby sevens:effects of tournament level,fatigue and substitute players[J]. J Sci Med Sport,2012,15(3):277-282.
[9] GRANATELLI G,GABBETT T J,BRIOTTI G,et al. Match analysis and temporal patterns of fatigue in rugby sevens[J]. J Strength Cond Res,2014,28(3):728-734
[10] ROSS A,NICHOLAS G,CRONIN J. Match analysis and player characteristics in rugby sevens[J]. Sports Med,2014,44(3):357-67.
[11] ROBERTS S P,TREWARTHA G,HIGGITT R J,et al.The physical demands of elite English rugby union[J]. J Sports Sci,2008,26(11):825-833.
[12] SUAREZ-ARRONES L J,NUNEZ F J,PORTILLO J,et al. Running demands and heart rate responses in men Rugby Sevens[J]. J Strength Cond Res,2012,26(11):3155-3159.
[13] SUAREZ-ARRONES L J,NUNEZ F J,PORTILLO J,et al. Match running performance and exercise intensity in elite female rugby sevens[J]. J Strength Cond Res,2012,26(7):1858-1862.
Research on Running Ability of Elite Female Rugby Sevens Players in China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running ability of Chinese elite female rugby players competing in rugby sevens matches. Time-motion analyses (global position system) were performed on data of 12 elite female rugby players during 5 competitive matches in series of IRB international tournament in USA. Data revealed that players covered an distance of 1 191.67±162.46 m per game (14 min). Over this distance,34% (405.33±64.53 m) was spent standing and walking,28% (334.33±47.82 m) jogging,9% (109.3±14.57 m) cruising,15% (1 76.33±23.12 m) striding,6% (74.91±33.65 m) high-intensity running,and 6% (91.67±14.64 m) sprinting. The players’ work-to-rest ratio was about 1:0.5. The maximal speed,average speed and number of sprints over the game were as follows:6.97±0.38 m/s,66±4.36 m/min and 5.62±0.58 sprints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demands of running ability on our elite female rugby players at different position. Comparing with foreign elite female rugby sevens players,there were likely disadvantages in running ability of our players.
rugby sevens;female;running ability;time-motion analysis
G849.2
A
1000-677X(2017)04-0048-06
DOI
10. 16469/j. css. 201704006
2015-07-12;
2017-02-21
国家体育总局科研课题(2014A006);山东体育学院院级课题(141101)。
赵亮,男,讲师,硕士,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运动训练,E-mall:15403031@qq.com。
1. 天津体育学院 研究生部,天津 300381;2. 山东体育学院 竞技体育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2;3. 山东体育科学研究中心,山东 济南 250102;4. 中国农业大学体育与艺术教学部,北京 100083
1. Tianjin University of Sport,Tianjin 300381,China;2. Shandong University of Sport,Jinan 250102,China;3. Shandong Research Center of Sport Science,Jinan 250102,China;4.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