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

2017-04-26 11:00岳建军
体育科学 2017年4期
关键词:体力全民卫生

岳建军

YUE Jian-jun

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研究

岳建军

YUE Jian-jun

通过对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与机制进行研究,为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体育的“资产通用性”是融合发展的前提,体育、卫生与医疗业面临的困境是寻求融合发展的动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的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是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内在机制:1)理念层面注重“与医生同行”、“运动是良医”等推广;2)组织层面呈现合作、内设、转化等方式融合发展;3)战略与策略层面注重围绕以体力活动促进为中心,结合各个行业特性构建一个共同体;4)技术层面构建了体力活动生命体征、临床3级诊断、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监控、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等系统。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经验,对我国2016—2020年《全民健身计划》以及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等方面提供了借鉴价值与启示意义。

全民健身计划;融合;体力活动;健康中国

在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提出推进建设健康中国的目标,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强调“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同时,2016年8月,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强调“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发展”;同年10月,《“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发布,强调要将促进健康的理念融入公共政策制定实施的全过程,共建共享,加强各部门各行业沟通协作,形成促进健康的合力。加强体医融合和非医疗健康干预,发挥全民科学健身在健康促进、慢性病预防和康复等方面的积极作用。这意味着“十三五”期间,全民健身成为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而全民健身工作纲领性文件《全民 健身计划》也迎来了新的发展阶段。因此,全民健身与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必然要求将其置于国民经济、文化、社会等发展的综合体系之中,在新的阶段需要与医疗、卫生等深度融合发展,更需要多元主体协同治理,以冲破思想观念束缚,破除利益固化藩篱,清除体制机制障碍。然而,体育部门缺少与医疗、卫生等部门顺畅沟通和协同发力的平台与渠道,跨界整合和协同推动的能力明显不足[1,11],各运行主体之间也缺少统领协调机制,理论层面也缺乏研究予以指引[4]。

美国全民健身工作由公共健康、医疗保健、教育等9大社会领域组织协同运作,充分吸收利益相关者参与、协调利益冲突、形成了持续合作的伙伴关系,走得是一条多元主体去中心协同治理的道路。2016年,美国全民健身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试图通过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融合发展,为医疗卫生服务直接减压,为人民群众创造出更多的健康福祉。因此,本研究对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中体育与卫生医疗在理念、组织、战略策略和技术4个层面融合发展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提供参考。

1 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历程

1979年,美国联邦政府最大的卫生机构——卫生部(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HHS)成立,统管医疗卫生与体育事业,负责制定民众健康与体力活动政策。1960—1978年,美国在医疗保健上的花费迅速增加,从270亿美元增长到1 920亿美元,平均每年增加700%,耗费了国家GDP的9%,且几乎没有用在预防疾病上[22]。在此背景下,卫生部意识到运动促进健康、预防疾病的重要性,于是每隔10年发布一轮《健康公民》(Health People)报告,目前已经发布了《健康公民1990》《健康公民2000》《健康公民2010》《健康公民2020》。《健康公民》的出台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民的健康意识与健康水平,但是,并没有有效地解决国民健康问题。2005年,美国儿童青少年肥胖率为16.1%,成年人为33.9%,到2009年分别增加到16.9%与35.3%[9]。2008年,美国卫生部发布了《美国体力活动指南》(2008 Physical Activit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主要用于向政策制定者、医疗卫生工作人员、健身专家提供政策与运动处方制定的依据,并向民众提供体力活动建议与指导。然而,无论是《健康公民》,还是《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均缺乏可操作性[35],因此,迫切需要一个专门的计划、策略和措施促进国民体力活动。2010年,美国颁布了第一个《国民体力活动计划》(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NPAP)。从第一个NPAP颁布后,5年来美国成年人(18岁以上)不参加任何体育锻炼的人的比例持续降低,经常参与中等强度体力活动的人口比例相比2009年增加了11.5%[23]。2016年,美国在2011—2015年NPAP全方位的评估基础上,由各个组织组成的国民体力活动计划联盟颁布了2016—2020年NPAP。

图1 美国 《国民体力活动计划》 发展历程示意图[17]Figure 1.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Development

2 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理

2.1体育业“资产通用性”成为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

资产通用性是指在不牺牲某项资产本身价值的前提下,该项资产可以直接或者花费较小的转换成本与相关产业的其他资产互补使用或结合的程度,资产通用性越强,资产转换成本就越低,该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生的程度就越高[12]。体育领域中健身业、康复业等对卫生医疗业具有较强的资产通用性。适量的体力活动对慢性病的预防功效已经得到证实,运动防护师、体能训练师对运动员损伤的治疗与康复必不可少。随着卫生医疗业从传统的治疗疾病和护理病人的服务方式向预防、治疗、护理和康复一体化的综合服务体系转变,每年参加体育中心和健康俱乐部运动保健项目的人数都在持续增加(表1)。

2.2体育、卫生与医疗业面临的困境成为其寻求融合发展的内在动力

表1 美国2005—2015年每年参加健身中心与健康俱乐部运动保健项目的人数[23]Table 1 The American Participation in the Fitness Center and Health Club Each Year

体育对美国方方面面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美国拥有超过2亿的体育人口[38],这个庞大的基数也给体育事业带来了一系列的困扰,其中,运动损伤就是一个阻碍青少年参与体育的较大因素;加之缺乏安全的锻炼环境,使得近年来青少年体育参与水平明显下滑[13]。美国有6 000多万青少年运动员,每年有260万青少年因运动损伤需要进入急诊室接受治疗,而这仅是青少年群体,这也使得运动损伤防护师成为美国体育领域最热门的职业。因此,体育业发展面临的困难需要与医疗业深度合作,以便提供人力、技术等用于运动损伤防护与治疗方面的支持。反过来,医疗业已经坚信体力活动对病人康复的功用。近年来,美国临床医疗也增加了物理治疗、运动医学、心脏康复等服务。当今传统的以治疗为主的医疗服务体系已不能解决美国民众的健康问题,其迫切需要与体育健康行业合作,构建完善的健康医疗服务体系与平台。

对卫生业来讲,相关研究表明,近年来慢性病患病数量激增,患结肠癌、心脏病、骨质疏松症、中风等疾病的病患有31%是由于体力活动不足导致的[19]。2015年平均每人要在卫生医疗上花费13 700美元,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这些迫使卫生业开始转变发展思路——预防大于治疗,正如《黄帝内经》所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相关研究同时表明,70%的慢性病是医治不好的,而体力活动具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提高新陈代谢能力、降低甘油三酯聚集、控制脂肪增长等慢性病的防治功效[14,36]。因此,近年来,卫生业开始持续制定政策与方案以促进民众体力活动参与水平。体育作为体力活动促进最为重要与有效的工具,无疑成为卫生业寻求融合发展的最佳伙伴。而体育业也需要与卫生业合作构建体育参与监控系统,搭建大数据平台,以作为政策决策的依据[30]。

2.3《国民体力活动计划》的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成为推动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关键因素

2007年,受疾病防控中心的资助,来自体力活动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疾病防控中心和非营利实体的代表共同组成了统筹委员会,统筹委员会组织结构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其不断降低入会门槛,吸纳利益相关部门或个人的加入。统筹委员分为3级架构,其核心是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二级部门为18个合作伙伴组织,三级部门由300多个热衷于促进体力活动的组织和个人组成。统筹委员的性质不是联邦政府的产物,是一个政府民间合伙运作的产物。NPAP治理模式的显著特征是各个组织跨界整合民主协商处理相关事务。2016—2020年NPAP更加注重去中心自组织化,个人、组织以及政府机构都是计划实施的主体,并且成立多元委员会,注重体力活动参与主体的多元化融合[30]。正是这样的组织结构与治理模式,统筹委员才能够打破行业间的壁垒,寻求体育与卫生医疗业协同配合,融合发展。

3 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内在机制

3.1理念层面

3.1.1与医生同行(Walk with a Doc)

2005年,美国哥伦布市心脏病科医生David Sabgir苦于无法有效地在临床环境内改变患者生活方式,于是,David Sabgir邀请他的病人和他一起在附近的公园散步,同时探讨步行的功能、健康生活方式等 话题,随即吸引了上百人参与。从那以后,与医生同行便开始广泛流传开来。2009年成立专门的行政机构,吸收相关的医生与患者加入其中,现在与医生同行已经风靡全美国,乃至全球,拥有广泛的群体基础。同时,步行被美国军医署(Surgeone General of the United States)认定为是最有效地促进健康的方法之一。美国NPAP非常重视与医生同行理念的推广,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65岁以上老年人从医生得到有关体力活动方面建议所占的比例从2005年的43.7%,上升到2014年的51.3%[31],儿童青少年从2002年到2010年增加了27%[32]。

3.1.2运动是良医(Exercise is Medicine,EIM)

2 007年底,美 国医学会(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AMA)和运动医学会(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ACSM)联合提出“运动是良医”的理念[18]。起初EIM的目的就是在医疗系统内证实体力活动对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的效果,进而在医疗系统内使体力活动成为慢性病预防与治疗的正式组成部分[37]。近年来,随着医疗系统以及相关系统对EIM理念的认识,有43个国家正在推广这一理念。美国NPAP更是非常重视EIM理念的推广与运用,并规定将其纳入临床诊断工具之中,用于强化医疗人员对病人体力活动的评价与促进。为体育及医疗人员编写了《运动是良医——体能与健康专家行动指南》(Exercise is Medicine?Health and Fitness Professionals’ Action Guide),以促进体育系统与医疗系统融合发展,同时,搭建运动专家与医卫人员合作关系,为患者提供体质健康评估、体力活动计划与运动处方制定等内容。

3.1.3体育是工具

体育有利于健康是一个被广泛接受与认同的研究结论,世界各地概莫能外,并且历史悠久。19世纪,英国开始盛行将体育与健康联系起来,成为一个重要的教育思想[15]。1995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运动医学会联合提出,成年人每天至少保持30min以上的身体锻炼。然而,此类研究以及运动指南之中的体育实质上指的是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它与体育(sport)还是有区别的,体力活动、身体锻炼或运动也不是“体育”的专利。《美国体力活动指南》将体力活动分为基本体力活动和健康促进体力活动,分别指低强度的日常活动和中等及其以上强度的体力活动,通常该指南中的体力活动指的是健康促进的体力活动。同样,美国NPAP更是将体育作为体力活动促进的重要工具(sport is important vehicle to increase level of physical activity),并认为体育是美国NPAP之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33]。美国NPAP中卫生保健业与体育业的融合,正是基于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健康理念,可以说是体力活动作为三者之间融合的纽带,也是融合的前提。美国NPAP中公共卫生业甚至提出,将体力活动与疾病预防、健康促进等量投入,并认为,卫生业是促进体力活动的至关重要的行业。

3.2组织层面

组织或者机构融合一般分为4种模式,重组、转化、内设和合作[3]。联盟组织又称为联盟战略,也就是一种跨界合作的模式。最早由美国管理学家罗杰·奈格尔提出,“被认为是组织间为实现各自的战略目标,追求长期竞争优势而达成交换彼此间互补性资源,改变双方或多方的经营方式,互相整合,携手控制共有体系的部分,共享利益共担风险的长期合作安排”[7]。美国NPAP联盟是计划实施与运行的最高组织机构,是由各个领域全国性社会组织构成,其理事会成员是由25个合作伙伴组织代表和体力活动领域的专家构成,其中,体育、医疗、卫生领域的组织就有22个。NPAP联盟中有政府性组织,如: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但多数是非政府组织,如:美国癌症协会、美国运动医学学会等。新周期,联盟将会在疾病与预防控制中心设立体力活动与健康办公部门,用于强化社会各个领域组织跨界融合的能力。在美国NPAP组织联盟跨界合作的背景下,各个组织内部又涌现出内设、转化等融合模式,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融合体系。

3.2.1美国运动医学学会(ACSM)

1954年ACSM成立,距今63年,吸纳了世界各地共计90多个国家,4.5万多名临床医生、体质健康专家等在内的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运动医学、运动促进健康领域的研究及其推广工作。ACSM凭借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不断地吸纳医疗卫生领域人员融入其中。同时,ACSM还积极与政府机构、医疗卫生机构合作,如:与CDC合作,推出了《ACSM运动测试与处方指南》,为内科医生、理疗师、健康教练、护士等提供指导,实现运动体系与医疗体系融合。ACSM与医疗卫生组织合作构建职业认证体系,如,与美国癌症协会(American Cancer Society,ACS)组织合作,构建癌症患者运动教练职业认证,指导其依据患者的体质状况、制定相应的运动处方与康复计划。此外,ACSM还与医疗机构联合,对医生、医护工作人员等,开展运动损伤与康复的短期培训。

3.2.2美国国立卫生院(NIH)

美国国立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下设有27个研究机构,主要研究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其中许多研究机构都涉及有运动与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并且积极参与体力活动促进与推广,如: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National Heart,lung and Blood Institute,NHLBI)、国家癌症研究所(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NCI)、癌症与遗传研究部(Division of Cancer Epidemiology and Genetics,DCEG)等。NHLBI从体力活动的类型、方法、风险等7个方面,进行健康促进的研究与推广。NHLBI开展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营养的项目(Ways to Enhance Children’s Activity&Nutrition,We Can ?),推出《体力活动与心脏指南》等,为民众提供体力活动与营养、心脏养护等方面的指导。NCI与DCEG联合致力于体力活动与癌症治疗方面的研究,制定最佳体力活动量与类型。NIH所属的疾病预防办公室(Offi ce of Disease Prevention,ODP)研究与推广的重点聚焦在体力活动评价方法、影响因素、干预的效果等。NIH还出版了大量体力活动促进健康的相关书籍,如:《运动与骨骼健康》《体力活动与体重控制》《儿童与父母的体力活动与健康膳食》等,推动民众科学地进行体力活动,从而促进身体健康。此外,美国NPAP还要在NIH设立办公机构,负责所有研究机构的资金协调与监控,用于资助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方面的研究。

3.2.3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

随着民众患肥胖、心脏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数量的持续增加,公共卫生部门与机构开始由疾病治疗转向疾病预防,走“体卫融合,以体促卫”的转型发展道路。公共卫生政府机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智库团等开始转向持续增加体力活动的研究、监控、促进项目构建、评估、培训等。这种体卫转化融合模式的显著特征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1)增加体力活动促进的投入,使其与健康促进投入等量,NPAP资助CDC以及各种卫生组织构建的体力活动研究与促进项目。2)增加人力资源投入。CDC联合HHS,通过预防研究中心(Prevention Research Centers,PRCS),支持并资助公共卫生硕士博士项目,具体内容包括体力活动与健康课程教育、短期培训、远程训练等。3)CDC持续资助并促进PRCS、体力活动政策研究网络(Physical Activity Policy Research Network,PAPRN)等健康研究机构,加大政策促进体力活动的实证研究,以便于加快“以体促卫”的转型发展。4)成立全国卫生体力活动从业者协会(National Associa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Practitioners in Public Health,NSPAPPH),定期召开全国性体力活动会议,制定策略计划、培训从业者核心能力等。

3.3战略与策略层面

NPAP联盟意识到,全民健身计划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9大社会领域有效地协同推进与实施。为此,NPAP联盟制定了统领全局的优先发展战略:1)成立以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为主体的全民健身计划办公机构,行使NPAP协同推进的领导权;2)构建全民健身计划实施监控系统;3)制作全民健身活动报告;4)促进各层级成功策略与经验的推广;5)开展全国健身项目;6)支持国家、地方、社区NPAP的实施与推广;7)资助NPAP实施的组织与个人(表2)。与5年前的计划相比,2016—2020年NPAP增加了两条战略,更加注重评估的价值、体力活动促进项目策划、各个州体力活动促进与治理的灵活性。美国NPAP正通过总体战略、策略与措施形成一个协同推进的体系,既统筹国家层面,又兼顾地方层面,既顾及发挥部门积极性与灵活性,又考虑到协同配合。同时,7大优先发展战略自然也强化了体育与卫生医疗业的融合。

表2 美国2个5年 《国民体力活动计划》 优先发展战略Table 2 Two Five-Year Priority Strategy of the American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美国 《国民体力活动计划》在策略层面更注重体育与卫生医疗业的融合发展。在医疗业首先规定体力活动评价与干预先行,其次,加大宣传力度,寻求合作,注重专业人才培养。卫生业积极与体育部门合作,构建体力活动监控系统,为NPAP实施提供决策依据。体育业强化体育作为体力活动促进的工具,围绕体力活动促进构建一个共同体,以强化部门间的治理能力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体育、卫生与医疗业都在寻求与其他部门的合作,围绕体力活动促进,配置人力、物力资源,建立相关制度与体系,共同推进体力活动预防慢性疾病的工作。

表3 美国2016—2020年 《国民体力活动计划》 实施策略Table 3 Content of 2016-2020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3.4技术层面

3.4 .1体力活动生命体征系统

生命体征(Vital Sign)是用来判断病人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通常包括:呼吸、体温、脉搏和血压4大体征。而体力活动生命体征(Physical Activity Vital Sign,PAVS)是将体力活动情况纳入到临床诊断,与4大体征共同用于判断病人病情轻重和危急程度的指征,常用于临床3~4 min的问诊与建议过程中,美国NPAP非常重视体力活动生命体征的应用与推广[25]。相关研究表明,各种用于临床的体力活动生命体征对于减轻心脏病、中风等疾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有较好疗效[28,39,40]。随着临床实践,虽然用于评价体力活动情况的工具逐渐丰富,如:PAVS、PAC、RAPA、PAAT等(表4)。但是,筛选一种效度与信度较高的体力活动评价工具,成为卫生医疗系统急需解决的问题[27,29]。Glasgow等推荐RAPA作为成人体力活动测量工具,但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较大的难度[20]。目前,美国临床主要采用PAVS用于临床体力活动诊断。PAVS由美国英特蒙顿医疗股份有限公司推出,与其他生命体征一样,作为正式指标记录在患者电子健康档案之中。PAVS通过专门的电子软件计算出患者每周中等及以上体力活动的时间,并与体力活动指南中规定的成人中等及以上强度体力活动时长150 min/周相对照,进行诊断患者体力活动情况。目前,凯撒医疗集团与英特蒙顿医疗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在各自的电子健康档案中将运动生命体征(Exercise Vital Sign)与体力活动生命体征进行了整合。同时,美国NPAP将向所有医疗系统持续推广体力活动生命体征,作为医生与患者交流病情的必备,这也为体医融合提供了重要的工具。

表4 临床体力活动生命体征评价工具Table 4 Clinical Vital Signs and Phy sical Activity Life Evalua tion Tool

3.4.2临床3级诊疗系统

传统医疗理念是诊断与治疗疾病、减轻病痛,随着对病症致因认识的逐渐深入,医疗系统开始在疾病自然史的早期进行干预。这些干预包括:免疫接种、药理干预、行为疗法、潜在疾病筛查等,经常被划分为3个诊疗阶段,即初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而体力活动正是通过生命体征融入这3个诊疗阶段的。医疗系统初级预防阶段主要对小儿麻痹症、流行性感冒等进行疫苗接种。在此阶段,医生会建议那些体力活动不足的青少年儿童,减少观看视频时间,增加体育运动量与强度,并向其讲解体力活动的益处,如:减少动脉中脂肪储存,降低心血管患病风险等。二级预防阶段是在疾病与生命体征明显异常出现前期,也可以说是疾病最佳治疗期,筛查出病症,如:乳房癌、子宫癌、直肠癌等。在此阶段,内科医生就要对这类人群重点强调要多运动、控制体重等,并给出相应地运动处方。三级预防是在患病期,医生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相关体育锻炼,达到运动康复目的,如:膝关节炎患者,医生先进行运动康复,尝试逐渐取代关节转换手术。与初级预防相比较而言,三级预防在促进患者体力活动参与水平方面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而在二级与三级预防之间的“地带”是医疗系统促进体力活动的重要阶段(图2)。在此“地带”只有四分之一的美国患者报道称,医生会给他们运动的建议与处方,更多的是接受医疗救治服务[24]。

3.4.3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监控系统

儿童青少年是全民健身工作的重点,为了能够全方位促进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参与积极性,美国NPAP委员会在加拿大活跃健康儿童(Active Healthy Kids Canada,AHKC)评估系统基础上,经过专家共同探讨后修改而来[21],为相关部门制定体力活动促进政策和策略服务。美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估指标体系分为两级,一级为主要指标体系,由10项指标组成,分别为:体力活动量、久坐时长、往返学校方式、运动队参与、日常玩耍、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家庭与同龄人影响、学校体育课、社区和建成环境场地、政府投入与策略(表5);二级指标主要是一级指标的细化,如:年龄、种族、社会经济、性别等,而大数据来源于妇幼卫生局、国家营养与健康等部门的联合提供。

图2 临床诊断护理与体力活动干预融合示意图[34]Figure 2 Integration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Nursing and Physical Activity Interventions

表5 美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评估[16]Table 5 American Children Physical Activity Report Card System

3.4.4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项目促进系统

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项目(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s,CSPAP)是基于社会生态学模型支撑,由CDC联合美国最大的体育教育与健康专业组织——体育教育与社会健康(Society of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ors,SHAPE),于2009年共同构建与实施。这也是CDC在全美50个州开展的肥胖、糖尿病、心脏病等防控工作重点,主要集中在健康环境的改善方面,包括日常生活、工作场所、学校、社区等。CSPAP通过对中小学领导、教师、学校医务护士等人员进行专业系统地培训,全面掌握CSPAP内涵、技术与操作方法,促使学生从“我不得不运动”到“我要运动”转变,达到每天60 min体力活动标准,进而养成终身体育锻炼习惯、培养运动技能与自信。CSPAP需要体育、卫生等多部门协同动作、融合发展,其中,高质量的体育教育是根基,教师、父母、社区相关人员积极参与是关键,校内外体力活动是重要组成部分(图3)。

图3 综合性学校体力活动项目架构图Figure 3. Structure of 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Program

4 对我国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启示

4.1理念层面达成共识是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先决条件

“理念就是事物的本质,是万物的本源”,理念是一种积极的、能够指导实践活动产生所期待结果的思想认识或观念看法,具有认识、指导、激励和文化价值[2]。正因如此,体育与卫生医疗业的理念融合是实现深度融合的必要前提[10]。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经济与生活水平比较低,传染性疾病占主导,看病治病当然是医疗系统的职责,而体育部门主要抓运动锻炼,再加上我国卫生部门与体育部门各自为政,各司其职,就如同两驾马车在各自的轨道上行驶,互不干扰。随着经济与生活水平提高以及现代化快速发展,人口特征与疾病谱发生显著变化,慢性疾病开始抬头,现代文明病大行其道,成为我国居民致死致残的首要原因[6]。然而,现在的医疗理念是“坐堂行医,等人看病”,“前不防,后不管”。正如著名心血管专家胡大一教授所言,许多慢性病可以通过运动加以治疗改善,但医生出于机构(个人)利益的考量而采用高昂的医疗手段,不会给患者进行运动康复治疗的建议,造成卫生医疗普遍存在的“供给诱导需求”现象。同样,体育部门长期重视奥运争光战略,已经形成了特有的顶层设计,单线推进管理与运行模式,而群众体育是一个需要去中心网络化的管理与运行模式,面对后者,政府显得“力不从心”。

卫生医疗与体育两大系统各自症结解决需要在理念上达到一致。若不在理念上达成共识,不想到一块,注定将无法走到一块,也不可能产生期待的结果。庆幸的是,“运动是良医”、“大医治未病”等理念开始在医疗卫生系统流传开来。在医疗卫生系统推进“运动是良医”、“与医生同行”等理念,可以缓解长期以来困扰医疗系统看病难、看不起病等问题,促进医疗卫生系统绿色发展。而体育部门推行体育是工具,借助医生权威,促进百姓体育锻炼水平,进而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可喜的是,《“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营养学会膳食宝塔等相继将体力活动列入其中,而《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也推行运动是良医的理念。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北京体育大学等正在致力于运动是良医的理念推广。2016年在上海举行的运动促进体质健康全国会议上,医疗卫生系统与体育融合发展也初步达成共识。

4.2机构与组织有机结合为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创造空间

我国体育、卫生与医疗机构长期以来都是独自存在的,各成系统,各自为政,诚然,这种格局有一定的历史必然性与使命性,曾在各自核心领域起到甚至会一直起到关键作用。但是,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社会问题呈现新的特征,对单个机构系统的挑战越来越大,迫使机构与组织融合发展的诉求越来越强。慢性病的防治与康复、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等问题的本身就涉及社会的各个方面,单一部门组织只能通过协同治理、融合发展才能系统妥善地处理好。

美国体育、卫生医疗组织机构的合作、内设等融合方式为我国提供了些许借鉴经验。前期通过体育与卫生医疗合作办学,培养能够真正具有临床资格的运动保健与运动康复方面的人才。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应加强吸收卫生医疗人员入会,围绕全民健身与慢性病防治进行相关培训、等级认证等,使其发展壮大,成为类似ACSM的社会组织。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科学研究所凭借强大的科研优势,可以内设专业机构,进一步扩展运动保健、运动损伤防护等方面业务,同时向全民健身领域推广。先进的医疗系统甚至可以专门设置运动治疗门诊,推广运动是良医的理念,促进全民健身参与水平。比如,解放军总医院就开设了全国首家慢性病运动治疗门诊,并在2015年11月正式运营。卫生系统应调整机构设置与投入,逐渐加大对全民健身活动的投入,这既是顺应《“健身中国2030”战略规划》要求,同时也是解决疾病防治问题的有效途径。有学者甚至建议将群众体育增强体质的工作由卫生保健部门来抓[5],这在健康中国建设背景下更需要机构协同配合、融合发展。

4.3有效融合策略是推进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保障

策略是根据具体形势发展制定的行动方针和方法,不同于对策、措施和手段。追溯全民健身工作的开展,从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到《全民健身计划(2010—2015年)》,再到《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计划理念与内容从初期的体育系统内部治理,到越来越注重坚持开门写计划和联动写计划,征求各个部委、社会单位与民众意见。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虽然作为健康中国建设的重要支撑,但可以看到计划的内容还是局限于系统内部,并没有实质性推进策略,更没有提出与卫生医疗系统融合策略。正如Lancet发表的文章中谈到,新周期我国的全民健身计划并未设定健康目标,干预力度有限,尤其针对缺乏体育锻炼和患有慢性病的人群,未将个人、社会及环境等因素纳入考虑范围,仅能作为一个简单的健身倡议[26]。

事实上早在10年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原卫生部)疾病预防控制局、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和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共同发起了“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这项运动以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为突破点,以创建健康社区、学校、医院、企业,推广健康大使、培训家庭健康管理员等形式,调动居民自觉养成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健康素质。直到现在“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运动依然在进行着,但缺少与体育系统融合发展策略。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推出,卫生医疗系统开始注重慢性病患者体育锻炼,甚至中国营养学会在“膳食宝塔”中也强调适当地体育锻炼。常州在市体育医疗科研所基础上建立了一所现代化体育医院。可见,当前正是体育寻求与其他部门进行融合发展的最佳时期,理应积极主动谋求与卫生医疗部门合作,共同将全民健身工作置于国家战略背景下。从各自行业特性与优势出发,以促进体力活动为共同目标,整合资源、制定有效促进策略,推进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改变过去强调医疗卫生改革,大多数社会成员只能被动等待而不能参与其间的局面,如:围绕如何改善医疗条件,改革医疗卫生的体制机制,降低药品耗材等下了很大的功夫[8]。除此之外,借鉴美国经验,在医学院校,加大体力活动干预相关的培训课程,注重医学院校学生运动干预慢性病的方法与能力的培养。

4.4融合技术成为推动体育与卫生医疗业融合发展的重要前提

体卫医业技术融合是指体育业与卫生医疗业在双方相关标准规范的要求下,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做出的规划设计。体卫医业技术融合是双方业务融合的基础条件与前提,而标准规范是技术融合的基础,规则设计是技术融合的实施手段。从体育事业来看,适用于我国各行各业的全民健身指南尚处于空白,正因如此,新周期《全民健身计划》强调全民健身指南的研制。运动保健与康复职业人员培训与认证体系缺乏标准化与规范化,需要在健康中国背景下重新认识与调整相关职业人员培训与认证体系。卫生医疗业并不重视体育锻炼的推广与促进,传统慢性病治病思维或许将长期形成惯性作用,导致体育与卫生医疗融合技术设计与开发缺乏动力。美国《国民体力活动计划》从体力活动生命体征到疾病诊断系统,再到体力活动监控系统,融合了体育、卫生与医疗等多个领域。我国一方面需要继续强化体育业科学健身研究与推广;另一方面,应该积极与卫生医疗业寻求融合技术的研制,如:将体力活动纳入生命体征之中,将体力活动融入慢性病临床诊断系统之中,构建体力活动监控系统等。实质上是在疾病自然发生史中最佳时机地融合体力活动干预。

[1] 鲍明晓. “十三五”我国体育发展战略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2):1-6.

[2] 别敦荣,王严淞. 普及化高等教育理念及其实践要求[J].中国高教研究,2016,(4):1-8.

[3] 程亮.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发展新路径探究[J].中州学刊,2015,(4):78-82.

[4] 房斌. 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构建的发展路径及对未来发展趋势的探究[J].体育与科学,2011,32(5):44-48.

[5] 韩丹,杨士宝. 关于“全民健身”纳入“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思考[J].体育与科学,2008,29(1):47-53.

[6] 李贞玉,孔祥金. 我国慢性病防控的制度性缺陷与应对策略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 (21):3915-3917.

[7] 刘力钢.战略管理:可持续发展观点[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21.

[8] 卢元镇. 全民健身:健康中国的有力支撑[J].中国卫生,2016,(9):25-26.

[9] 王郓,李敏.中、美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比较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12):31-38.

[10] 杨树安. 推动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EB/OL]. http:// sports.people.com.cn/n1/2016/1111/c22155-28852262.html.

[11] 杨桦,任海.我国体育发展新视野:整体思维下的跨界整合[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4 (1):1-8.

[12] 郑高明.产业融合发展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0:68.

[13] ASPEN INSTITUTE. Sport for All,Play for Life:A Playbook to Get Every Kid in the Game,2015 [EB/OL]. http://aspen project play .org /sites/ default /files/Physical Literacy Aspen Institute. pdf.

[14] ANDERSEN L B,HARRO M,SARDINHA L B,et al. Physicalactivity and clustered cardiovascular risk in children:A cross-sectional study [J]. Lancet,2006,368(9532):299-304.

[15] COLQUHOUN D,KIRK D. Investigating the problematic relationship between health and physical education:An Australian study [J]. Phys Educ Rev,1987,10(2):100-109.

[16] DENTRO K N,BEALS K,CROUTER S E,et al. Results from the United states’2014 report card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J].J phys act health,2014,11(4 Suppl1):105-12.

[17] EVENSON K R,SATINSKY S B. Sector activities and lessons learned around initial implement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J]. J Phys Act Health,2014,11(6):1120-1128.

[18] Exercise Is Medicin [EB/OL].http://www.exerciseismedicine. org/.

[19] GARRETT N A,BRASURE M,SCHMITZ K H,et al. Physical inactivity:Direct cost to a health plan [J].Am J Prev Med,2004,27(4):304-9.

[20] GLASGOW R E,ORY M G,KLESGES L M,et al. Practical and relevant self-report measures of patient health behaviors for primary care research[J]. Ann Fam Med,2005,3(1):73-81.

[21] GRYA C E,LAROUCHE R,BARNES J D,et al. Are We Driving our kids to unhealthy habits? results of the active healthy kids canada 2013 report card on physical activity for children and youth[J]. Int J Environ Res Public Health,2014,11(6):6009-6020.

[22] HARPER A E. “Healthy people”:Critique of the nutrition segments of the Surgeon General’s report on health promotion and disease prevention [J]. Am J Clin Nutr,1980,33(7):1703-1712.

[23] Healthy People 2020[EB/OL].http://www.healthypeople.gov.

[24] HONDA K. Factors underlying variation in receipt of physician advice on diet and exercise:Applications of the behavioral model of healthcare utilization [J]. Am J Health Promot,2004,18:370-377.

[25] KRAUS W E,BITTNER V,APPEL L,et al. 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A call to action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a science advisory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J]. Circulation,2015,131(21):1932-1940.

[26] LI F,YU L,ZHU W,et al. China’s challenges in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nd fitness[J]. Lancet,2016,388(10051):1278-1279.

[27] MATTHEWS C E,MOORE S C,GEORGE S M,et al. Improving self-reports of active and sedentary behaviors in large epidemiologic studies[J]. Exerc Sport Sci Rev,2012,40(3):118-126.

[28] MARUTHUR N M,WANG N Y,APPEL L J. Lifestyle interventions reduc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results from the premier trial [J]. Circulation,2009,119(15):2026-2031.

[29] MATTHEWS C E,AINSWORTH B E,THOMPSON R W,et al. Sources of variance in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levels as measured by an accelerometer [J]. Med Sci Sports Exerc,2002,34(8):1376-1381.

[30]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Alliance [EB/OL]. http:// www. Physical activity plan .org/index.html.

[31]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 [EB/OL]. http:// www. ncqa.org /ReportCards /Health Plans /State of Health CareQuality/2015Table of Contents /Physical Activity in Older Adults.aspx. Accessed 3-3-16.

[32] National Helthcare Quality Report,2013:Chapter 3. Effectiveness of Care Across the Lifespan[EB/OL]. http:// www.ahrq.gov/ research/fi ndings/ nhqrdr /nhqr13/chap3.html. Accessed 3-3-16.

[33]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ALLIANCE.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EB/OL].http://phy sical activity plan. org/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pdf.php /.

[34] PATRICK K,PRATT M,SALLIS R E. The healthcare sector’s role in the U.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J]. J Phys Act Health,2009,6 Suppl 2 (Suppl):S211-219.

[35] PATE R R. An inside view of the U.S.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J]. J Phys Activity Health,2014,11:461-462.

[36] RAITAKAN O T,PORKKA K V K,TAIMELA S,et al. Effects of persistent physical activity and inactivity on coronary risk factors in children and young adults the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Finns study[J]. Am J Epidemiol,1994,140(3):195-205 .

[37] SALLIS R E. Exercise is medicine and physicians need to prescribe it[J].Br J Sports Med,2009,43:3-4.

[38] THE 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 2016 Participation Report [EB/OL]. http://physical activity council. com/ PDFs / current.pdf. Accessed on March 22,2016.

[39] TRIAL A R C. Effects of physical activity counseling in primary care [J]. Jama,2001,286(6):677.

[40] WHITLOCK E P,ORLEANS C T,PENDER N,et al. Evaluating primary care behavioral counseling interventions:An evidence-based approach [J]. Am J Prev Med,2002,22(4):267-284.

Research on Integration of Sport and Public Health Industry for American Physical Activity Plan

Based on analyzing the internal mechanism and the mechanism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American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this paper tries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our national fi tness and health integrati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sport’s assets commonality is the premise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sports,health and medical industry’s predicament is the power of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mode is a key factor of integrated development. For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intrinsic mechanism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the concept of level focus on generalizing walk with the doctor,sports is medicine;organizational level present development form of cooperation,internal development,transformation and fusion;strategy and tactics focus on promoting physical activity as the center,which is around the combination of various industries characteristics to build a community;technology’s level is to build the system of physical activity of vital signs,clinical diagnoses,child and adolescent physical activity monitoring,comprehensive school physical activity. The Amercian n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plan integrated experience have very good reference value and signifi cance for our 2016-2020 national fi tness plan and the integration on the national fi tness and health care.

national f tness plan;integration;physical activity;healthy China

G80-05

A

1000-677X(2017)04-0029-10

DOI

10. 16469/j. css. 201704004

2017-02-22;

2017-04-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6BTY07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3YJC890043);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gxyqZD2016020)。

岳建军,男,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健康,Tel:0553-5910707,E-mail:yuejj@ mail.ahnu.edu.cn。

安徽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Anhui Normal University,Wuhu 241000,China.

猜你喜欢
体力全民卫生
全民·爱·阅读
智取红领巾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卫生歌
全民健身 参与快乐
讲卫生
人类的收留
水下作战用啥枪
男子体力测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