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的几点思考

2017-04-25 15:41廖显会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15期
关键词: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廖显会

摘 要:21世纪我国实行新课改以来,各个年级的知识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小学课本。新课标下的知识比传统课本上的知识要难了许多,因此,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已经无法完成现代化教学的目标。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发展,树立新的教学理念。小学生是我们祖国未来的花朵,他们正处在成长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所以在小学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具有一定的难度,但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对培养学生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 探究性学习 教学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非常新颖的学习方式,是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的创新。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探究性学习在未来将会成为一种潮流。探究性学习就是让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然后通过调查研究、分析最后获得知识的过程。它有助于刺激学生主动思考,从而起到开发大脑,激发潜能的作用。语文对于小学生来说是一门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课程,是培养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前提,是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途径。所以,将探究性学习运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是一项非常明智的决定。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及特点

(一)探究性学习的内涵

探究性学习又叫探究式的科学教育,是指学生以科学家的身份科学地探究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科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特点

1.自主性

探究性学习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老师起辅助作用,刺激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以自己的学习经验为基础,通过属于自己的方式将学习到的知识收集、归类然后存到自己的大脑里,并学会举一反三,运用自己学到的知识,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它不是单纯的老师讲授知识学生记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探究问题从而获得知识的过程。

2.实践性

探究性学习不是简单的学习并记忆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到活动中来,然后根据自己在活动中的经历以及积累的经验,并与同学进行讨论后总结自己学到知识的过程。探究性学习以实践活动为基础,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3.开放性

探究性学习中的问题都不是封闭性的问题,答案不是唯一的,并且它的学习目标也是十分灵活的,没有明确的学习要求。探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固定思维,鼓励学生创新,敢于提出疑问,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二、探究性学习的有效途径

1.结合实际生活,融入真实情感

人们经常说:故事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各种人的集合体,我们生活在这个人群中,受各种知识以及各类人的影响,所以学习就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当结合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教师应当通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全方面培养学生语文知识素养,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同时教师应当对学生进行文学熏陶,将感情融入到教学中来,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习与生活成为一个整体,使学生不再只是机械痛苦的吸收知识,还可以享受到学习中的快乐,从而不再讨厌学习,并渐渐的喜欢上学习。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将课文里的小故事表演出来,用生活中的例子来为学生讲解课文中的道理。

2.根据授课内容,设立合适的学习情境,刺激学生独立思考

中国人数学好是全世界人众所周知的,但中国人缺乏创新能力也是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要想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必须打破固有的教学模式,进行开放性教学。在我们上小学的时候,老师上课讲故事,让同学们表演节目,小组讨论知识等行为都被认为是不务正业,会受到校长的批评。但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新课改的实行,探索性教学必将成为潮流,老师必须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思考问题,想象课文中所描写的场景。有条件的情况下还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的想象画出课文中所描述的场景。

小学语文课本《桂林山水》一文中提到“桂林三水甲天下”,“桂林的山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等,同一段文字,不同性格、不同性别、不同年龄的人想象出来的场景也是不一样的。所以教师可以让学生尽情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或画作将其描述出来,以其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以及创新能力。

3.允许学生根据爱好自由选择课题,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

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件事,自己有兴趣主动去做,总比被逼着去做有效果。学习需要主动,只有让学生对知识产生兴趣,刺激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增加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大脑的运转速度,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篇文章由很多内容组成,不同的人阅读会得到不同的心得。有的人喜欢带感情的阅读全文,整体把握文章情感,所以可以照這样的同学朗读文章。而有的人喜欢快速浏览文章,然后抓住重点,所以,可以请这样的同学总结课文主旨内容。在进行小组讨论时,不规定特定的分组,允许学生自主选择合作伙伴,一起探讨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老师还可以通过做作业的方式,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老师提出问题,阅读《少年闰土》这篇文章,分析闰土的人物形象,不限定作业的形式。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将闰土的人物形象绘画出来,可以利用表情以及身体语言亲自表演出来,还可以用文字描绘出来等,不同的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完成作业。

总结:探究性学习是教学方式的改革,是针对新课改实行的新的教学手段。在实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对老师加强培训,以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还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老师在其中只担当组织者以及辅助者,组织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给予学生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刘顺玲.谈如何实现小学低年级语文高效课堂教学[J].科学导报,2015年16期

[2]朱目吉.高效语文课堂的实践策略——以藏区小学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5年11期

猜你喜欢
探究性学习小学语文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高中生物教学中探究性学习常态化的策略研究
探究性阅读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探究策略的培养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