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
◎任宏丽上海中医药大学(201203)
水,甲骨文写作,状水流动的样子,《说文解字·水部》云:“水,准也,北方之行。”段玉裁注:“水,准也。准,平也。天下莫平于水。”因此,古代匠人建设需要水平尺。
水是生命的源泉,追溯古代的著名文明,如古印度、古巴比伦、古埃及等等,其发祥地附近都有大的河流。如古埃及就是横跨尼罗河两岸,因为充沛的雨水和灌溉,最终形成尼罗河三角洲,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丰富的物产,促进了埃及文明古国的强大,时至今日埃及金字塔也是举世公认的世界奇迹之一。同时在古代,人民认为水和火都是神的力量,对水神和火神都是顶礼膜拜。中国古代的水神有很多,根据《广雅·释天》的记载,江神为“奇相”,而掌管黄河的神是冰夷。另外民间朴素地认为,在天地众神中,龙是掌管江河湖海的水神,旧时遇到大旱,人们会在河边摆出丰盛的祭品向龙王求雨,至今有些地方老人们还称自来水管为“水龙头”,就是古老文明的遗迹。
水是流动的,流动的水才有生机,古人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水又是清凉的,人们从滴水成冰领悟到水的本质——寒凉;水流向下,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在东南西北中五个方位中,水因寒凉,故归属于北方。根据取象比类的原则,凡是具有寒凉、向下、滋润、流动的特征的,都归属于水。
《尚书·洪范》说:“水曰润下。”水与火的性质刚好相反,“火曰炎上”,我们常说水火不相容,就是这个道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载:“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把五脏中的肾归属于水,同时把膀胱、骨、发、耳、二阴等与肾相关的事物统统都归属于水。这是一种推演络绎法,是传统医学的认识方法,目的是便于临床上的分析和治疗。
通过这种方法,中医学也同样对肺、肝、心、脾进行归属,把与之相关的五腑、五体(骨、肉等)、五官(耳、口等)进行了相应的归类,从而建立了以五行为中心、以五方为基本空间、以人体五脏为基本架构的整体思想,人体的各个组织部位都与自然界有机的紧密联系起来,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也由自然界的事物关系得到了很好的解释。我们要理解传统医学的理论,首先要形成自然万物一体的观念方法,做到万事万物都在医者的心中,取象比类,顺应自然。
水是生命之源,肾也称为人体的先天之本。古人认为肾中藏有肾精,肾精又称为“先天之精”,它禀受于父母,是构成胚胎的原始物质。《灵枢·本神》有“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的记载,强调肾精在人体发育中的重要地位。如前所述,肾归属于水,所以补肾的方法,通常也被称为“滋水法”,如著名的滋水涵木法,就是通过滋养肾阴以养肝阴的方法,又称滋肾养肝法、滋补肝肾法等等,适用于肾阴亏损而肝阴不足,以及肝阳偏亢之证,代表的方剂是民国著名医家张锡纯的“镇肝熄风汤”,该方由白芍、天冬、玄参、龟版、代赭石、茵陈、龙骨、牡蛎、麦芽、怀牛膝、甘草、川楝子等药物组成。其中玄参、龟版、天冬都有补益肾水的作用,肾水充足自然能够涵养肝木,使肝风平息,对于头晕头痛、四肢震颤、耳鸣耳聋等症状有良好的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