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承雯
摘 要: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革新,它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術手段,从根本上颠覆了传统教学流程,重新规划和调整了课堂内外时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翻转课堂 自主学习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12(a)-0161-02
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带来了课堂教学模式上的重大变革。借助先进的信息化教育技术手段,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从根本上颠覆了基于印刷术的传统教学流程,改变了传统授课模式的单一形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得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参与度更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理念
与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上课讲授新知识,学生下课完成作业这一传统流程不同的是,翻转教学模式重新规划和调整了课堂内外时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学生需在课前通过自主学习完成教师精心设计的课前学习任务。他们可以观看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可以随时查阅所需电子资料,还能在网络上与其他同学讨论,与教师个别交流。通过课前学习的反馈,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难点,有限的课堂时间因而将被用于师生间的充分互动交流,答疑解惑。在课后,学生自主规划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节奏、方法等,最终完成知识的构建、吸收和内化。这一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师在教学中的引导作用与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升教学效率。
翻转课堂起源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因材施教的问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接受水平量身定制自己的学习计划,避免了传统教学模式下由于统一教学进度和要求而出现的“一刀切”“跟着跑”的现象,体现出个性化教学的特点。
翻转课堂从本质上来看是教学流程的颠覆和重组,由此带来了知识传授的提前和知识重难点的突出,并最终优化了知识内化的效果。
2 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实施条件
翻转课堂相较于传统课堂而言,不仅仅是教学流程的重组,教学时间的调整,教学内容呈现方式的改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更新,更是教育思想和理念的革新。
(1)教育者和教育管理者思想和理念的更新是翻转课堂得以付诸实践的前提条件。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应仅局限于知识内容的传输,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能力、素质至上”的新教育环境决定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模式必然无法适应时代的需求。教学模式的变革需要把学习者的需求放在首位,而学习者的个性差异却会给课堂教学带来极大的挑战,如何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实现个性化教学是摆在教育者面前的一大难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引进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2)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是翻转课堂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传统课堂是教师按照事先准备的教案、讲稿及课件授课,所有教学因素都属于教师的设计范畴,按部就班,循规蹈矩。而翻转课堂作为新的教学模式,一切都处在不确定之中,它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表现性评价能力及教学活动组织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除此之外,教学视频作为翻转课堂的必备要素之一,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的教育信息化素养。简单地制作PPT教学课件,编写文本数据表格等已经无法满足翻转课堂教学的需要。如果教师不具备与教学视频编制相关的技术技能,开展翻转课堂是很困难的。
(3)学习者的参与度是翻转课堂成功开展的关键。学生在翻转课堂中扮演者不可或缺的角色。学生要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团队学习的意识,积极操作,主动思考,与他人交流讨论合作,汇报学习结果,要学会制定自己的弹性学习计划,主动学习。没有学生的参与,翻转课堂中的学习就无法进行。
(4)评价机制的提升是翻转课堂普及的动力。教育评价体系对教学活动的指向性作用不言而喻。传统课堂注重群体教学和目标检测,采取总结性单一型评价体系,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将学生区分优劣,判定等级。而翻转课堂强调个性教学,与翻转课堂相配套的评价机制是为了了解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存在的具体困难问题,有利于教师及时予以个别辅导,纠正错误,解决问题。翻转课堂的评价机制因而是以形式性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以及学生互评、自评等相结合的多层次评价体系。
3 翻转课堂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意义
翻转课堂教学革新较好地适应了我国教育改革的要求,它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使得优质教学资源得以共享,有助于促进教育的普及和均衡发展。现代教育愈加注重学习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让学习者学习更加主动灵活,参与度更高,教学效果更强,在教学实践中有着极大的应用意义。
(1)翻转课堂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翻转课堂上成为主动学习者,需要承担学习的责任:制定弹性学习计划,尽力完成学习任务,检测和夯实学习成果。
翻转课堂把传统课堂上的新知讲授放到课前,学生要根据教师课前提供的学习资源、布置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知识讲解,完成习题,并实现与同学和老师的网上交流以强化学习效果,为课堂上的知识应用做充分准备。课前学习是翻转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在课堂上,学生要通过与教师同学的深入讨论交流互动发现自身的不足,纠正错误,达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自主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习惯因而得以形成。
(2)翻转课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
翻转课堂上的教师主要是担任学生学习的指导者角色,全面兼顾学习程度和学习水平不一的学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使得课堂学习更加集中高效。教学能力不足就无法胜任翻转课堂教学任务,教师因此会主动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翻转课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网络资源的开放性可以让教师们相互观摩各自制作的教学视频,学习借鉴彼此的教学经验,改进自身的教学。网络平台上空前丰富的学习资源也给了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素养的源泉和动力。
(3)翻转课堂有利于深化课堂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通过教学流程的重新设置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学习效率因此极大提高。教师通过课前学习任务的完成和反馈加深对学生的了解,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一对一的指导,实现个性化教学。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课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实现学习效果的最大化。
4 结语
翻转课堂借助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利用丰富的信息化资源,促进了我国课程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这一全新教学模式的实践推广仍存在诸多问题,然而瑕不掩瑜,翻转课堂使课程变得多样化,充分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对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有着显著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玉锟,田爱丽.慕课与翻转课堂导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2] (美)乔纳森伯格曼·亚伦·萨姆斯.翻转课堂与慕课教学:一场正在到来的教育变革[M].宋伟,译.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15.
[3] 刘健智,王丹.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2):68-71.
[4] 张红艳,龙荣培.试析翻转课堂在国内本土化实践过程中的挑战[J].文教资料,2013(14):158-159,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