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晓晖
摘 要:德育是小学阶段重要的教育内容,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将德育渗透到每个细节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态度和习惯。在高年级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以身作则,用爱心、耐心感化学生,让学生在和谐的班级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养成良好的人格。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德育
“少年强则国强”,良好的品行习惯是成为一个优秀的人的必备品格,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新时代,德育工作应是小学阶段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小学是学生人格养成的基础阶段,教师应坚持将德育工作放在第一位,让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除学到知识外,还能够关注社会、他人的发展,学会与他人相处,学会做人。只有把德育渗透到日常班级管理中,学生才能够在集体中受到良好的道德教育,从而发展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为社会建设奉献自己的力量。笔者认识到了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并找寻到了以下几种实施的有效方法。
一、注重身教,促进家校共育
德育重在“行”,德育的成效也由学生的行为体现出来,不论是学校德育还是校外教育的延续,都应注重身教。作为班主任,在班级工作中,不但要言传,更要身教,以身作则,为学生作出榜样。小学生模仿能力很强,他们看到教师随地扔垃圾,自己也会这样做;他们看到教师爱护花草树木,也会不自觉地这样做……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和班级管理中要时刻注意自身的言行,用自身的优良品行影响学生,教育学生。此外,德育的场所绝不仅仅是在学校,家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场所,德育应让学生从学校习得,在家庭生活中得到实践,实现家校共育。如,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会、家长会都是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的载体。教师可以通过班会,为学生布置德育作业,让学生帮父母洗脚,放学路上做一件好事等等,并邀请家长参与其中,评价孩子的行为,与孩子共同进步。这样的德育才能落实,学生的行为习惯也会在实践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二、理解学生,包容全体学生
小学高年级学生大多十二三岁,他们心理发育不成熟,同时又有了自己的想法,他们渴望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但又想独立,有些固执己见。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纠正他们的不当言行,灌输德育教育,就要了解、尊重、理解学生,用一颗宽大的心包容学生。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学生的生活圈子也越来越广泛,他们的生活在更加丰富多彩的同时,也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一些在大人看来十分幼稚的问题在学生眼里是十分重要且难以解决的。作为班主任,就要从多层次关心学生,站在他们的角度理解,做学生的知心大朋友,才能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烦恼,将学生引入正途。这就要求教师用“热爱”“宽容”“理解”获得学生的认可,进而使学生听从教师的劝导,消除烦恼,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班级管理中的德育工作还应一视同仁,不论成绩好的学生还是成绩不好的学生,班主任都不应区别对待,否则会让部分学生心理产生阴影,导致他们自卑或自暴自弃。班主任应用博大胸怀包容班级中的每位学生。如,对于顽皮的学生,班主任要耐心地引导、鼓励,使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从而对其进行转化教育。
三、耐心引导,正面强化为主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好胜心较强,他们争相表现自己,希望得到教师的夸赞。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可以恰当地利用表扬,促使学生心中积极因素的迸发,使学生在其作用下受到引导,产生连锁的正面反应。鼓励、表扬都是正面强化管理方式中的有效手段,在班级管理中收效较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可以充分利用这两种方式,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作为德育工作者,要认识到表扬能够使学生学会感激,讽刺只能让学生更加自卑;认可让学生学会自爱,恐吓让学生忧虑。因此,班主任要多赏识学生,对学生进行耐心地引导,从而使学生学会和他人相处。例如,有的学生就是不遵守纪律,打闹、扰乱课堂秩序,班主任仅仅靠批评,恐怕学生会充耳不闻,假如通过耐心引导和鼓励,会感化学生,使学生自我纠正自身行为,当学生有进步后,班主任再适时进行鼓励和表扬,这样学生的正确思想行为才会得到强化,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总之,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從学生实际出发,讲究一定的方法策略,并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每个教育环节中,用爱心和耐心教育学生,使学生发展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
参考文献:
[1]邱岷,黄杰.浅谈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8).
[2]邓仕玲.德育工作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6(8).
[3]罗雪婷.道亦有道 德者居之:试论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J].考试(教研版),2012(2).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