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

2017-04-19 11:57刘小红蔡华亮郭相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7年5期
关键词:前瞻性心电优良率

黄 辉, 刘小红, 蔡华亮, 郭相华, 蔡 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上海, 200137)



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

黄 辉, 刘小红, 蔡华亮, 郭相华, 蔡 榆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七人民医院 医学影像科, 上海, 200137)

目的 探索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超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及观察组(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比较2组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0%,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9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组冠脉成像CT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显著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

管电压; 对比剂; 超重; 前瞻性心电门控; 冠状动脉成像

目前国内外临床在冠状动脉疾病检查工作中采用的检查手段包括冠状动脉造影、血管内超声、核磁共振成像等,其中冠脉造影被公认为诊断检查的“金标准”,可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1]。该手段属于有创性检查且费用高昂,无法被绝大多数患者承受,因而不具有临床推广使用的可行性。随着医疗设备的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应用广泛,但是在检查过程中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仍然存在着高辐射情形,尤其是超重患者应用过程中辐射问题更为严重。本研究分析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对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5年7月—2016年7月本院就诊的80例超重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13例; 年龄35~68岁,平均年龄(50.44±1.21)岁; 心率52.50~64.45次/min, 平均(58.24±1.31)次/min; 身高164~177 cm, 平均身高(170.11±1.44) cm; 体质量64~83 kg, 平均体质量(75.84±1.20) kg。观察组中男29例,女11例; 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50.56±1.24)岁; 心率53.00~64.50次/min, 平均(58.30±1.25)次/min; 身高162~178 cm, 平均身高(170.08±1.32) cm; 体质量65~84 kg, 平均体质量(75.88±1.17) kg。2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诊断标准:超重诊断符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司编写的《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症预防控制指南》中身体质量指数(BMI)24.0~27.9 kg/m[2]。纳入标准: ① 既往有冠状动脉成像对比剂过敏史或禁忌者; ② 临床依从性好者; ③ 无其他全身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排除标准: ① 心脏起搏器植入者; ② 失代偿期心功能不全者; ③ 严重精神障碍或认知功能障碍,无法配合检查工作开展者[3]。

1.2 方法

检查前0.5 h密切监测患者心率,如心率过高者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美托洛尔等,控制心率在65次/min以下,检查前5 min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并于超重患者肘前静脉预埋20 G套管针[4]。去平卧位,仪器为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Aquilion ONE320排640层螺旋CT, 对比剂为碘海醇,对2组患者冠脉进行容积扫描以及胸部定位像扫描[5]。对照组采取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管电压120 kV、对比剂剂量55 mL), 观察组则为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管电压100 kV、对比剂剂量45 mL), 管电流均控制在170~550 mA, 同时利用对比剂跟踪技术对冠脉进行扫描(容积采集模式),球管转速0.50 s/r, 扫描范围15 cm, 视野320 mm×320 mm, 数据扫描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扫描相为75%心动周期,采集工作均于1个心动周期内完成[6]。

1.3 观察指标

① 图像质量优良率; ② 冠脉成像CT值; ③ 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均由系统自动生成。图像质量判定标准采用主观质量评分法(MOS)结合本次研究所需,设定图像质量判定标准如下: ① 优(1分):图像质量清晰,无运动伪影存在,血管形态清晰可见; ② 良(2分):图像质量较为清晰,运动伪影对血管形态干扰程度较低,不影响医师主观判断; ③ 可(3分):图像模糊,运动伪影严重,血管形态模糊可辨; ④ 差(4分):图像极为模糊,存在严重的运动伪影且影响医师判断血管形态。优良率(%)为优和良占比之和[7]。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以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观察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0.0%, 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为92.5%, 提示两种方案均可以取得理想的图像质量。见表1。

表1 2组图像质量优良率比较[n(%)]

观察组冠脉成像CT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提升成像效果。见表2。观察组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指标数值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临床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应用效果更佳。见表3。

3 讨 论

目前国内外医学界针对超重与冠状动脉疾病之间的关联性并不存在异议,均认为超重为其重要的风险因素,而随着全球超重患者数量的激增,冠脉疾病发病率也必将呈现出进一步升高的态势[8-12]。针对潜在冠脉疾病的超重患者的检查,多层螺旋CT以其无创、操作简便、检查时间短的特点而被患者普遍接受与认可。但是,在实施冠脉成像扫描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仍然存在着辐射以及对比剂不良反应问题,尤其是大量辐射的蓄积势必会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而由对比剂所致的对比剂肾病并未罕见[13-14]。既往研究[15-16]证实,辐射剂量的高低与管电压、管电流呈正相关性,而对比剂不良反应同样与其使用剂量具有直接关联性。所以,在保证成像质量的前提下降低管电压及对比剂使用剂量成为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表2 2组冠脉成像CT值比较 HU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表3 2组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较, *P<0.05。

本研究证实,采取“双低”(低电压、低对比剂剂量)检查的观察组患者图像质量优良率90%, 略低于传统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检查下对照组的92.5%。而在冠脉成像CT值、图像噪声、图像信噪比、辐射剂量等指标比较上,观察组各项数值更优,尤其是辐射剂量明显低于后者。因此,在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工作中实施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方案能够获得较为理想的图像质量,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并且患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受到的辐射剂量更低,安全性更高,证实了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方案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保证超重患者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质量的前提下采取低管电压及对比剂剂量可显著降低患者受到的辐射剂量,值得作为优选方案推广使用。

[1] 陈宏才, 鲁锦国, 彭万宏, 等. 双源CT低管电压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J]. CT理论与应用研究, 2014, 10(03): 371-377.

[2] 祁丽, 张龙江, 周长圣, 等. 70 kVp管电压和30 mL对比剂的前瞻性心电门控触发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J]. 放射学实践, 2014, 14(06): 601-605.

[3] 吴咏梅. 低管电压对256层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的质量影响评价[J]. 山西医药杂志, 2014, 25(17): 2018-2019.

[4] 吴晶晶, 普福顺, 罗家滨, 等. 64排CT前瞻性心电门控冠状动脉成像降低辐射剂量的研究[J].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 10(02): 30-33.

[5] 梁心红, 余林, 孙戈, 等. 320排容积CT低管电压结合低浓度对比剂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研究[J].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5, 11(03): 458-462.

[6] 陈惠娟, 祁丽, 赵艳娥, 等. 基于BMI调节管电压的前瞻性大螺距CT冠状动脉成像研究[J]. 医学研究生学报, 2015, 17(03): 272-276.

[7] Mittal Umesh Kumar, Garg Lalit, Rissam Harmeet Kaur, et al. A Case of Coronary Cameral Fistula with Associated Aneurysm: Role of ECG Gated 256- Slice Dual Source 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in Diagnosis[J].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diagnostic research, 2015, 12(5): pp. TD01-2.

[8] 栾贻新, 张玉敏, 巴照贵, 等. 低对比剂剂量、低管电压冠状动脉CTA在BMI>25 kg/m2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 16(04): 433-436.

[9] 伍保忠, 李大圩, 施玉森.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剂量对比分析与低剂量探讨[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0(06): 851-853, 856.

[10] 唐皓, 邓克学, 赵英明, 等. 采用低电压及低对比剂剂量行冠状动脉CT成像可行性研究[J].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13, 28(05): 406-409.

[11] 张东香. MSCT冠状动脉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支架的评价[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9): 136-137.

[12] 贾喆, 刘丽君, 张海斌. 多层螺旋CT冠脉成像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2014, 28(7): 677-679.

[13] 伍保忠, 李大圩, 施玉森.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不同剂量对比分析与低剂量探讨[J]. 海南医学院学报, 2013, 19(6): 851-853, 856.

[14] 关则劲, 谭世奇, 周永生, 等.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动脉粥样硬化的应用比较[J].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2010, 30(3): 624-625.

[15] 曹建新, 王一民, 王爱军. 双源CT前瞻性心电门控技术在快心率患者冠状动脉成像的应用[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1, 33(22): 2425-2427.

[16] 丁奉, 丁志坚, 钱农, 等. 128层炫速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在评价冠状动脉心肌桥中的价值[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1): 157-158.

Effects of low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dose on prospective ECG gating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 overweight patients

HUANG Hui, LIU Xiaohong, CAI Hualiang, GUO Xianghua, CAI Yu

(DepartmentofMedicalImaging,TheSeventhPeople′sHospitalAffiliatedto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 200137)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ow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dose on the prospective ECG gating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n overweight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80 overweight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traditional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medium dose) and observation group (low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medium dose), and effect of prospective ECG gating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was compared.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excellent rate of imaging quality was 90%, and which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92.5% (P>0.05).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values of CT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image noise, image signal-to-noise ratio and radiation dose between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Low tube voltage and contrast dose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patient’s radiation dose.

tube voltage; contrast agent; overweight; prospective ECG gating; coronary artery imaging

2016-11-16

上海市科委科技支撑项(1500190251)

蔡榆

R 543

A

1672-2353(2017)05-209-03

10.7619/jcmp.201705073

猜你喜欢
前瞻性心电优良率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心电向量图诊断高血压病左心室异常的临床应用
形式正义的前瞻性要求:麦考密克的后果推理
3D-ASL在TIA预后的前瞻性评价中的价值研究
基于非接触式电极的心电监测系统
穿戴式心电:发展历程、核心技术与未来挑战
更正启事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经腹腔镜Nissen与Toupet胃底折叠术治疗GERD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
关于发展中国雕塑“网上教育”的前瞻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