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学青, 何 洪, 高宏伟, 李宁一
(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 检验科, 北京, 101149)
186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分泌物微生物培养结果分析
郭学青, 何 洪, 高宏伟, 李宁一
(陆军总医院263临床部 检验科, 北京, 101149)
慢性咽炎; 咽分泌物; 微生物培养; 药敏率
慢性咽炎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感染所致的弥漫性慢性炎症,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1], 具有病程长、症状易反复发作等特点。按照临床病理可将慢性咽炎分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及干燥性咽炎3类。本研究对186例慢性咽炎患者咽拭子分泌物做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实验,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86例慢性咽炎病患者,所有临床表现均符合《耳鼻咽喉科学咽科学》(第6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7.93±8.26)岁,男107例,女79例,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87例,慢性肥厚性咽炎54例,慢性干燥性咽炎45例。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嘱患者在采集样本前2 h禁食,并使用无菌生理盐水漱口2~3次,使用无菌镊子将无菌滤纸片贴在细菌感染患者咽后壁上,轻轻挤压滤纸使其全部浸湿,然后将其咽后壁分泌物插入无菌试管中塞紧送检。
1.2.2 细菌培养和鉴定:标本在采集后30 min常规培养,并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标准操作[3], 经过培养、分离后,将得到的纯种菌使用微生物鉴定仪(由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生产,型号为VITEK-2)进行菌种鉴定。
1.2.3 药敏试验与质控菌株:采用K-B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4]来判定结果。以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 25923、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 10231为质控菌株[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 SPSS18.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慢性咽炎患者咽拭子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本研究采集了186份慢性咽炎感染患者的咽拭子样本,通过检测检出16种细菌,菌株数共496株,其中卡他莫拉菌、臭鼻克雷伯菌、类白喉棒杆菌为非致病菌共95株,占19.15%; 其余401株为致病菌,占80.85%。细菌株占比较高的前3位为: α-溶血性链球菌、卡他莫拉菌、副流感嗜血杆菌,占比分别为19.96%、9.88%、9.47%。在分离出的所有细菌中,革兰阳性菌共256株,占51.61%, 革兰阴性菌240株,占48.39 %。见表1。
表1 慢性咽炎患者咽拭子病原菌分布构成
*表示非致病菌,其他为致病菌或条件致病菌。
2.2 3种不同临床分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特点
在3 种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感染患者中, α-溶血性链球菌的检出率最高。除α-溶血性链球菌外,在其他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分别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为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 31.03%; 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7.78%; 干燥性咽炎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67%。见表2。
表2 3种不同临床分型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分布特点
与其他2组比较, *P<0.05。
2.3 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
慢性咽炎的病原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61.99%, 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0.62%, 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58.96%, 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54.76%; 而对妥布霉素、利福平、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0%。见表3。
表3 咽拭子标本分离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药敏率
慢性咽炎在耳鼻喉科较为常见,为咽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受到感染而引起的弥漫性咽部病变,是呼吸道慢性炎症的一部分,一般病程较长且顽固难以完全治愈[6]。因咽部为人体较为重要的细菌储藏场所,因此咽部的细菌分布与比例构成可能与慢性咽炎的发病机制及原因有着一定的关系。对于慢性咽炎病原菌感染患者的治疗,临床上往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然而治疗效果较差且易反复,还易产生抗药菌株,抗药菌株的抗药基因能够在其他细菌间转移,从而引起其他菌株的耐药性[7]。
正常人咽黏膜存在着卡他莫拉菌及类白喉棒杆菌等有益菌群,对入侵的致病菌有着较强的拮抗作用,能够对黏膜下浆细胞产生刺激,使其分泌出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 以抑制病原菌,维持咽黏膜细菌的内部平衡[8]。咽黏膜受到外界细菌入侵时,异常的抗原物质会对机体产生刺激,使咽部固有的菌群繁殖、黏附及定植能力局部发生改变,打破咽部菌群平衡,引起病原菌感染,导致咽部菌群发生异常[9]。本研究中,慢性咽炎患者的咽部细菌以α-溶血性链球菌(19.96%)、卡他莫拉菌(9.88%)、副流感嗜血菌(9.47%)为主,使类白喉棒状杆菌及卡他莫拉菌等失去了优势地位,说明咽炎患者咽部菌群的紊乱对慢性咽炎的病发存在着一定的关系。α-溶血性链球菌的大量增加可能是正常的白喉棒状杆菌及卡他莫拉菌大量降低,改变了咽部原有的微生态,使其菌群紊乱,致使对外来致病菌的抵抗作用下降,从而导致慢性咽炎且难以完全治愈[10-14]。在3 种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中, α-溶血性链球菌的检出率均最高。除α-溶血性链球菌外,在其他不同类型的慢性咽炎患者中检出率较高的致病菌分别为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为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为 31.03%; 慢性肥厚性咽炎患者为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为27.78%; 干燥性咽炎患者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26.67%。虽然3种不同临床分型咽炎患者的致病菌各有异同,但均与α-溶血性链球菌有着较为密切的联系,除α-溶血性链球菌外,慢性单纯性咽炎、慢性肥厚性咽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与副流感嗜血杆菌、肺炎克雷伯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关系密切[15-18]。但3种不同临床分型慢性咽炎的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能与样本数量较少有关。本研究中,慢性咽炎病原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61.99%, 对红霉素的耐药率为60.62%, 对克林霉素的耐药率为58.96%, 对磺胺甲噁唑/甲氧苄啶的耐药率为54.76%; 而对妥布霉素、利福平、头孢他啶、头孢曲松、万古霉素的耐药率均低于50.00%。
综上所述,慢性咽炎的发作与咽部菌群紊乱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对于慢性咽炎的治疗首先要恢复咽部菌群的平衡,在治疗前进行药敏实验选择合理的抗菌药物,从而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1] Badran H, Salah M, Fawzy M, et al. Detection of Bacterial Biofilms in Chronic Pharyngitis Resistant to Medical Treatment[J]. Ann Otol Rhinol Laryngol, 2015, 124(7): 567-71.
[2] Leone C A, Caruso A A, Allocca V, et al. pilot study on the effects of high molecular weight sodiun hyaluronate ni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pharyngitis[J]. Int J Immunopathol Pharmacol, 2015: 125-132.
[3] 周勤梅. 竹沥胶囊对慢性咽炎患者咽部异常菌群检出率的影响[J].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14, 09(06): 740-742.
[4] 涂守东. 咽喉痛及咽喉炎的主要临床症状和治疗药物的合理选择[J]. 黑龙江医药, 2015, 28(03): 546-549.
[5]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写作组. 抗菌药物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J].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4, 30(09): 844-856.
[6] Lu C, Song Y, Zhang J, et al. Yanshu spraying agent,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lieves chronic pharyngitis in animals by anti-inflammatory and antibacterial effects[J]. Exp Ther Med, 2014, 7(4): 990-994.
[7] 肖硕, 王宗喜. 抗菌药物在急性咽炎中的合理应用[J]. 医药导报, 2013, 32(05): 641-643.
[8] 赵哲弘, 谢枫. 慢性咽炎咽部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0): 4654-4655.
[9] 苗壮, 刘瑾红, 刘静, 等. 240例咽部细菌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分析[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3, 13(11): 2131-2134.
[10] 汪常伟, 魏妍慧, 李彦华.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 18(05): 763-766.
[11] 赵哲弘, 谢枫. 慢性咽炎咽部分泌物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2, 22(20): 4654-4655.
[12] 薛英, 周绪红. 慢性咽炎咽部分泌物细菌学特征和耐药性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 医学版, 2017(1): 142-145.
[13] 马桂云. 鼻咽分泌物中EB病毒DNA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21): 509-511.
[14] 汪常伟, 魏妍慧, 李彦华.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慢性咽炎患者咽部细菌耐药基因检测中的应用价值[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4(5): 763-766.
[15] 钟盛彬. 甲泼尼龙、马来酸氯苯那敏与孟鲁司特钠联合治疗慢性过敏性咽炎效果观察[J]. 中国乡村医药, 2015, 22(19): 28-28.
[16] 曾锦婷, 刘爱胜, 房笃智, 等. 深圳宝安区儿童感染致病性A群链球菌流行现状及emm基因分型研究[J]. 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 2016(7): 123-125.
[17] 刘清林. 滋阴降火汤合半夏苦酒汤治疗慢性咽炎32临床观察[J]. 医药前沿, 2012(32): 349-350.
[18] 曾宪锋, 范铁锤, 李丽, 等. 灯盏生脉胶囊加金莲花颗粒与氯雷他定对风燥性咽炎的疗效比较[J]. 武警医学, 2014, 25(3): 292-293.
2016-11-17
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项目(Q1151020602)
R 766.14
A
1672-2353(2017)05-215-03
10.7619/jcmp.201705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