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材解读

2017-04-15 12:26柳惠娇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云雀本课森林

柳惠娇

(霞浦县第二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教材解读

柳惠娇

(霞浦县第二小学,福建 霞浦 355100)

核心素养与教材解读两者关系相辅相成。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指导教材的正确解读;只有正确的教材解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基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下的教材解读的方法是找到知识的提高点,找准能力的训练点,找好习惯的养成点,找对人格的培养点。

核心素养;教材解读;语文知识;能力

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然成为新时期中国课改的重要目标。所谓“核心素养”,当指学生在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中所需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即应当特别关注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和国家情怀,格外重视自主学习、合作参与和实践创新的时代要求。[1]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教材与教学内容的一致性非常低。教材往往只是文章的选辑,而没有清晰地指明师生如何利用教材,更没有指明利用这些教材,师生应该完成哪些内容,达到何种教学目的。也就是说,对于阅读教学而言,“教什么”应该走在“怎么教”之前。因此,教材的解读尤为重要。教材解读包括有“进得去”的正确阅读,和“出得来”的对文本形式和主题进行分析,以及是把文本放入课程标准的相关年段,单元设想中,来最终判定它的教学价值。[2]教学理念决定了教材解读。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核心素养与教材解读两者关系相辅相成。把握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指导教材的正确解读;只有正确的教材解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笔者从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出发,以《云雀的心愿》一文为例,具体谈谈几点教材解读方法。

教材解读其一:找到知识的提高点

语文课程承载着学习母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优秀文化的重要作用,解读教材的首要任务是找到学习知识的提高点。《云雀的心愿》是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第六组一篇阅读课文。这是一篇科普童话,讲述了小云雀跟随妈妈飞出森林后,看到由于人们的乱砍滥伐,森林变沙漠,河水泛滥的情景,最后飞回森林懂得了森林实在是太重要的道理。根据本阶段学生的年级特点,以及教材所处的位置,笔者把本课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设立为:

(1)掌握生字、新词。小学阶段,生字、词语的学习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一、二年级更是重点。在解读教材中,不应忽视对每课生字、新词的教学内容的掌握,如:本课需要掌握的一类字有9个,二类字有2个,根据汉字音、形、义的难度分析,笔者认为生字中:“滥”“壤”字形书写是难点,教学中可以从汉字的字理出发,指导记住字形,正确书写;“冠”字是多音字,教学中可以指根据词语的意思来指导学生选择正确读音;“泛滥成灾”“乱砍滥伐”两个词语的理解有难度,教学中可以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想象画面等方式指导学习。

(2)了解森林有哪些重要作用,懂得森林的重要性。本课虽讲述的是科普知识,作者却以童话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森林具有保护土壤,蓄水、调节气温的作用,从而懂得保护森林的重要性。教学中可以结合故事的内容,了解这个知识点。

教材解读其二:找准能力的训练点

阅读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解读教材时教师应根据课程标准中指出的阅读总目标与阶段性目标要求,以及本班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找出教材中有利因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当然阅读能力包含的许多方面,就本课而言重点可以抓住这几个能力的培养。

(1)检索能力。课文最后两个自然段,说明了云雀的心愿,起到点题的作用,学生很容易找到。教学时可以在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找出云雀心愿是什么。

(2)概括能力。这是一篇童话故事,童话故事往往都有反复的特点。如本课中三次写到“他们飞呀飞”,这三次的飞呀飞就是文章脉络的线索,教学中指导学生抓住线索,就能很快地概括出故事的主要内容。

(3)运用能力。第十自然段,妈妈对森林蓄水的本领进行有条理的讲述,按照总—分—总的构段方式把森林是个“大水库”说得十分清楚。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本段的表达方法,用上“可以……可以……”关联词,说说森林的其它作用,在训练中学会表达。

(4)鉴赏能力。本文语言生动,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很有想象力。如“只见大河的水位很高,浑黄的河水像脱缰的野马,咆哮着向下游冲去”一句,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河水凶猛,泛滥成灾的画面。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换词的方法,让学生在辨析中,培养鉴赏能力。

教材解读其三:找好习惯的养成点

小学阶段是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一旦错过了这一关键期,很多习惯就很难养成。语文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学科,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指出:“教育的本旨原来如此,养成能力,养成习惯,使学生终生以之。”可见,教育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是叶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现行的苏教版语文教材在每册开始都安排两个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各个习惯之间既有其独立性,又是相互联系,所以教师在解读教材时,除了要关注本册教材良好习惯的培养,也要对以往提出的各项学习习惯常抓不懈。根据本课教材所处的位置,可以从“保持正确的写字姿势”“读书做记号”“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面加强训练。

教材解读其四:找对人格的培养点

社会的发展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同时也对人的素质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们能否适应社会的发展,承担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冲击,这些都与“健全人格”的培养关系密切。教师在解读教材时要找到文体正确的价值观引领,承载着人格培养的重要任务。

本文以描写人物对话为主要形式,寓保护环境的科学道理于有趣的故事中,人们破坏环境,造成的巨大危害,激发人们保护环境情感跃然纸上。有利于培养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具体做法如下:

(1)从对话着手,体会情感。情感是一篇文章的眼睛,只有体会文章的情感,才能真正走进作者的内心,实现编者、文本、教师、学生的对话过程。课文中“小云雀埋怨说”“妈妈心疼地说”“妈妈叹了一口气”等这些提示语点明了小云雀、云雀妈妈说话时的心情,因森林遭受破坏,人们产生的厌恶、惋惜的情感表露无疑。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这些提示语言,体会云雀的心情,再通过分角色练习朗读,多媒体展示画面,想象补白等形式激发情感,让学生真正与编者、文本进行对话。

(2)从中心着手,升华情感。本文的中心意思在课文的最后两段。教师在教学完前面的内容后,可以引导学生从云雀的心愿谈到自己环保心愿。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如写一写保护森林的倡议书;设计保护森林的广告语等。

[1]周一贯.小学语文教法探微——名师同课异构教评析[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2]干国祥.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10.

G623.2

A

1673-9884(2017)11-0028-02

2017-09-24

柳惠娇,女,霞浦县第二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云雀本课森林
云雀叫了一整天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灵感的云雀
云雀
A double inequality for the modulus of the Grötzsch ring in Rn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