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效果观察

2017-04-15 11:07张燕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17年8期
关键词:颈性供血椎动脉

张燕

甘肃省玉门市新市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酒泉 735211

眩晕是指患者自觉周围的物品或者自身在旋转、倾斜、数量变化的运动幻觉。颈性眩晕是指由于颈部病变或外伤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的眩晕表现,常见有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立行不稳、肢体麻木、猝倒、感觉异常等症状,临床上多为气血亏虚,又以中老年人最为常见[1]。研究表明,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眩晕。因此,抑制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促进血管舒张,中枢神经供血系统得到改善,从而缓解颈性眩晕[2]。该次以该中心门诊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针灸治疗和针灸治疗+加味益气聪明汤对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做对比,选取疗效好的方法,予以推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50例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针灸治疗)和观察组(针灸治疗+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对照组:针灸治疗25例,男性13例,女性12例,年龄40~68岁,病程2~6个月;观察组:针灸治疗+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患者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42~72岁,病程1~7月。两组患者均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症状大多为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立行不稳、颈部外伤史、肢体麻木、猝倒、感觉异常等。入组患者标准:年龄必须在40岁以上,确诊为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及患者知情并且同意并签署同意书。排除:血液病、脑卒中、脑肿瘤、神经性等非颈性眩晕患者;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有严重的脏器功能疾病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施与针灸治疗,针灸治疗主要取百会、大椎、风池、完骨、颈夹脊、腕骨、C3~C5 为主,配穴血海、三阴交、肝俞、肾俞、足三里。患者仰卧,进行常规的穴位消毒,夹脊穴使用1.0寸毫针刺入0.5~0.8寸为宜,百会穴使用1.5寸毫针刺入0.5~0.8寸为宜,大椎使用1.0寸毫针刺入0.5~0.8寸为宜,1次/d,为期1个月,留针30 min/次,其余穴位常规针刺,坚持治疗1个月。观察组辅以加味益气聪明汤配合治疗,汤剂的主要药物组成为葛根9 g,甘草6 g,白芍10 g,升麻9 g,人参15 g,黄芪15 g,蔓荆子6 g,黄柏3 g。 恶心、呕吐,加厚朴15 g,半夏10 g,陈皮10 g;脾虚纳差加白术10 g,茯苓10 g;心悸怔仲加丹参15 g,当归10 g;睡眠差加酸枣仁15 g,合欢皮30 g,龙眼肉15 g;耳鸣耳聋加磁石30 g,头发干枯易脱加何首乌15 g,桑葚子15 g,水煎服,1 剂/d,为期 1 个月[3]。

1.3 观察指标

主要是对治疗前后,血清总胆固醇、血清纤维蛋白原、椎动脉、基底动脉收缩期最大流速、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纤维蛋白原(Fib)值进行分析对比,判断此次治疗的效果。治疗后的眩晕程度:无眩晕不适为0级评4分;轻度眩晕,可下床活动为1级评3分;有眩晕发作,不需要完全卧床,下床活动受限为2级评2分;眩晕持续存在,需要完全卧床为3级评1分;用药全过程监测血压、心率为4级评0分。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软实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方LSD-t检验,wilcoxon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手术前后血流速度、Fib、TC、PI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血流速度变缓,Fib、TC、PI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眩晕程度观察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手术前后临床疗效情况比较

观察组的治愈率为89%,对照组的治愈率为71%,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医方集解》曰:“五脏皆禀气于脾胃,以达于九窍;烦劳伤中,使冲和之气不能上升,故目昏而耳聋也。“此方服之可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耳聋目障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故名益气聪明汤。

颈性眩晕多发于40岁以上,男女无明显差别,血压基本正常,症状大多为头晕或眩晕伴随颈部疼痛、立行不稳、颈部外伤史、肢体麻木、猝倒、感觉异常等[4]。研究表明,高水平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清胆固醇值升高能使血流缓慢,血液粘稠度增加,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眩晕。因此,抑制颈部交感神经受刺激引起椎动脉痉挛,促进血管舒张,中枢神经系统供血得到改善,从而缓解颈性眩晕[5]。该次研究表明,治疗前,两组患者眩晕程度并无差异;治疗后,观察组的眩晕程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评分;血流速度变缓,Fib、TC、PI值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比对照组更好。益气聪明汤出自《东垣试效方》,功能益气升阳,聪耳明目。方中黄芪、人参、甘草补中益气;升麻、葛根升发清阳;蔓荆子清利头目;芍药平肝敛阴;黄柏清热泻火。诸药合用,使中气得到补益,从而清阳上升,肝肾受益,眩晕、目障、耳鸣诸症获愈,令人耳聪目明。针灸治疗能够通络活血,聪耳明目,补益脾气,滋补肝肾,更好的促进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因此,使用针灸治疗+加味益气聪明汤治疗疗效更好,缩短患者的病程,对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性高,予以推广。

[1]寿依夏,任玉兰,唐勇,等.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古代针灸治疗眩晕的经穴特点[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3,36(2):1-3.

[2]岳峰.八荒及百会麦粒灸为主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研究[D].成都:成都中医药大学,2010.

[3]祝安惠,刘玉良,崔斌,等.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联合颈椎骨性结构评价对诊断颈性眩晕病因价值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7):506.

[4]陈睿,孙苏闻,孔婷婷,等.加味益气聪明汤联合针灸治疗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6,18(56):59-61.

[5]赵立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4):391-392.

猜你喜欢
颈性供血椎动脉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辣语
颈性眩晕的保守治疗效果
中蒙医结合治疗颈性眩晕
回回药方失荅剌知丸胶囊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36例疗效观察
颈性眩晕的中医治疗近况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
三针刺配合直旋扳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10例
三芪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气虚血瘀型)45例
牵引配合手法治疗颈性眩晕9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