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繁荣,贾 琳,张海霞
(河南工程学院 纺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微课在“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孔繁荣,贾 琳,张海霞
(河南工程学院 纺织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7)
以“纺织材料学”课程中羊毛纤维的缩绒性为例,探讨微课视频的制作和应用方法。在“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中采用微课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可以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纺织材料学;羊毛纤维缩绒性;教学改革
2014年国务院批准实施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要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作为建校历史比较短的地方本科院校,我校(河南工程学院)积极申请并于2016年获批河南省示范性应用技术类型本科院校,这意味我校的办学目标应转向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此人才培养模式必须作相应调整。纺织工程为我校的省级特色专业和重点学科,而“纺织材料学”又是该专业学生接触到的第一门专业基础课,因此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对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我校纺织学院目前开设有纺织工程、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以及两年制纺织工程(专升本)专业,另外国际教育学院也开设有纺织工程本科专业。“纺织材料学”是所有纺织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纺织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该课程的内容包括纺织材料的种类、结构、性能、测试方法及品质评定等众多知识点,是纺织专业本科学生最先接触的专业基础课,也是纺织工程专业学生继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以及各专业方向课程的基础。
我校“纺织材料学”课程目前的上课形式以课堂讲授为主,纺织工程专业本科为64学时,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本科为48学时,纺织工程(专升本)专业为48学时,课后辅助2周的纺织材料学实验,包括纤维、纱线、织物常规测试项目,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我校“纺织材料学”课程组目前有5名主讲教师,课程组定期进行教学研讨,促进了课程的教学改革和发展。
微课也称为微课程,相对于传统课堂来说是一种时间较短的课程,旨在解决教学内容中的单一知识点或教学问题[1]。微课通常由时间较短的视频及相关资源组成,授课教师可在上课期间利用微课作为授课内容的一部分,也可以提前发放给学生,学生在课下通过微课进行预习、学习和复习等,最终实现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作为一种新型的现代化教学形式,微课受到了国内外教育者的广泛关注。目前武汉纺织大学建设有“纺织材料学”国家资源共享课[2],属于课堂实录式的视频教学资源,单个视频时间长、涉及内容广,适合在普通课堂教学前后作为辅助资源使用;严瑛[3]在分析了国内外微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将微课应用于“纺织材料学”课程的教学中。传统的课堂讲授模式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和对教学的及时掌控,但学生普遍缺乏学习主动性,学习效率较低。微课可以围绕课程中的某个知识点进行教学,目标清晰明确、针对性强,其核心组成内容是短小精悍的视频。因此,尝试选择“纺织材料学”课程繁杂知识点中相对比较独立完整的内容进行微课资源的建设,并将其应用到日常教学中,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我校纺织工程专业“纺织材料学”课程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为64学时,内容包含了纤维、纱线和织物的基本性能和测试。学生最先接触到的是纤维部分的内容,因此在项目进行之初首先选择这部分内容进行微课制作,第一部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第二部分为纤维材料的性能。对于要录制的内容首先进行知识点的分解,力求在3~5分钟的时间里说明一个小知识点。下面以羊毛纤维的缩绒性为例介绍微课的制作方法和过程。缩绒性是羊毛纤维的独特性能,视频制作内容主要分为三部分。
1. 问题的引入
缩绒性是引起羊毛织物发生风格或尺寸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问题引入部分首先展示缩绒有可能带来的问题。展示分为两部分:未经过抗缩整理的羊毛纤维制成的织物在洗涤之后会发生较明显的尺寸变化,把这部分内容制成视频能使学生比较容易理解和明白,也很直观;而羊毛引起的织物风格变化比较难以用画面展示,所以在视频制作中这部分内容主要是插入一些精美的毛织物和冬季流行毛呢服装的图片,以此激发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兴趣。问题展示部分的内容约占视频长度的20%。
2. 主要知识点的讲解
在这一部分中,首先借助手写板采用夸张的手法绘出多根羊毛纤维,在外力和化学试剂以及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把羊毛纤维的运动轨迹绘制出来,剪辑之后以2倍速度播放,以此反映羊毛纤维的变化过程。在播放的同时进行录屏并配音,然后对影响羊毛纤维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行概括,最后提出如何进行抗缩的问题,在课堂上作为课堂讨论的主题。此部分内容约占视频长度的70%。
3. 总结部分
从性能的基本定义、引起的原因、如何有效地利用此性能三个方面,用文字对羊毛纤维的缩绒性进行简单的总结。此部分内容约占视频长度的10%。
1. 微课的应用
作为传统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笔者在2016年的“纺织材料学”课程教学时穿插微课的播放,在播放过程中加上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学生对相应知识点的掌握效果较好。以上述羊毛纤维的缩绒性为例,在课堂上首先向学生展示若干不同风格特征的毛织物,让学生对毛织物有一个感性认识;接着为学生播放视频中的第一部分,播完之后暂停,教师以提问的方式与学生进行简单的互动,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思考,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然后继续播放视频至第二部分结束,暂停后对视频中提出的问题在课堂上分组进行讨论,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最后继续播放视频的总结部分,并以提问的形式对羊毛纤维的缩绒性进行总结。
2. 微课使用的效果
微课使用的效果可以从两方面进行评价。一是课堂气氛明显活跃,从对织物的感性认识到展示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最后引导学生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合理使用这种“现象→问题→原因→解决问题”的形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地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意愿,而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克服了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可以获得极大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二是笔者所教授的最近三届学生的“纺织材料学”课程卷面成绩逐年提高,不考虑学生本身存在的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微课资源的使用是一个重要的促进因素。
“纺织材料学”课程知识点多,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加入微课资源可使得知识呈现的形式多样化,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网络资源和资源共享课也可以使学生学习具体的专业知识,但是大学教育除了让学生获得专业知识外,也要引导学生对具体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无论是课程的改革还是教学方式的演变,传统课堂教学也有其无可替代的作用,那就是真实的人对人的影响。微课资源的建设作为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的一种尝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处于教学主体地位的学生更好地向教师和知识靠近,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挥学习的主动性,进而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1] 张一川,钱扬义.国内外“微课”资源建设与应用进展[J].远程教育杂志,2013(6):26-33.
[2] 李建强,徐卫林.“纺织材料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实践的关键点[J].纺织服装教育,2013,28(2):115-118.
[3] 严瑛.微课在纺织材料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纺织报告,2015(4):72-75.
(责任编辑:姚时斌)
新书介绍
书名: 《服装效果图从入门到精通1000例》
作者: 张 群 定价: 68.00元 书号: 9787566911193
开本:16开
简介: 该书从人体绘画入手,详细讲解女体、男体、不同年龄段童体的绘画方法,包括人物五官、发型、手、脚(鞋)等细节。在“服装绘画篇”中,详细介绍了各类服装的绘画方法及人体着装的表达技巧,包括服装的一些细节部分,如不同的领型、袖型、口袋以及帽子、鞋子、包袋等;在“织物绘画篇”中,以案例的形式介绍了不同面料肌理、不同纹样的表达技法;最后附有百余幅作品赏析。该书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从初学者到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专业学习者皆可从中获得启示。
书名: 《时尚零售——全渠道模式》
作者: [美]杰伊·戴蒙德等 定价: 79.90元 书号: 9787566911681
开本:16开
简介: 该书介绍了基于视野的时尚零售技巧,内容涵盖基本的零售概念以及新的趋势。新的趋势包括多元文化和新技术对零售业的影响,如通过电子媒介与顾客进行沟通,以及移动商务在全球的发展。该书内容紧跟时尚零售的发展趋势,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资料来源:东华大学出版社,2017-06-10]
2016年度全国纺织服装信息化教学研究课题(ZWH-16009);河南工程学院纺织材料学校级精品课程项目
孔繁荣(1980—),女,河南新乡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纺织品检验。E-mail:kongsiru243@163.com
G642.0
A
2095-3860(2017)03-024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