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华,应建庆(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上海200433)
着眼未来,迎接挑战
——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述评
刘丽华,应建庆
(复旦大学复旦学院,上海200433)
博雅教育是大学应对挑战、着眼未来的重要路径。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博雅教育理念被赋予新的意义。秉承博雅教育传统的大学也在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博雅教育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培养学生可迁移的能力及传统教学范式的改革。为应对全球化的挑战,博雅教育注重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促进多元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中国大学着重探索建立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是博雅教育的本土化探索。
博雅教育;未来人才;创新;通识教育;专业教育
复旦大学原校长、宁波诺丁汉大学校长杨福家先生一直致力于推广博雅教育。在他的积极推动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于2014年共同发起了第一届中国博雅教育研讨会。2015年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承办了第二届泛亚博雅教育研讨会。2017年4月15-16日,第三届博雅教育国际研讨会在复旦大学召开,来自国内外70多所高校的210余名专家、学者和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主题是“博雅教育:理念与实践”。
从博雅教育概念的演变来看,人们对博雅教育理念的认识是与时俱进的。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传统,其概念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古罗马时期,主要指面向自由人阶层的全面的教育。19世纪后,针对高等教育专业化日益严重的趋势,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一批大学在继承博雅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开始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探索,传统的博雅教育被赋予新的意义:从培养绅士演变为适合所有人的教育。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两个概念在实践路径上趋向一致,均强调知识的广博,提升学生独立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并在此基础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与专业培养之间的平衡,最终培养完全、完整的人。21世纪,伴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市场化和全球化的影响,劳动力就业压力以及大学消费主义文化的日渐盛行,给大学带来压力与挑战,追求教育的本质意义日渐式微。旨在强调大学之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的博雅教育在坚持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应对挑战,面向未来培养人才。
随着博雅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秉承博雅教育传统的大学也在与时俱进。作为美国著名的文理学院,斯沃斯莫尔学院强调世界下的博雅教育,借助全球化和社区参与迎接挑战;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在促进教育公平方面为学生提供机会,促进教学卓越。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副校长安德鲁·谢南这样总结道:“文理学院永远都是当下的学院,是不断奋进的、开放的教育机构,在传统中焕发新的生机,能更加有效、更加包容、全方位地去教育学生,让学生做好迎接未来挑战的准备。”以保守著称的耶鲁大学自1828年《耶鲁报告》诞生以来,主要通过课程和住宿学院两种渠道传承博雅教育的传统。进入21世纪,耶鲁大学在课程上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传授三大领域知识(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培养三大技能(写作、定量分析能力、外语能力)以及开设海外学习课程等为学生在全球化中发挥领导和服务作用做好准备。不难看出,随着学生构成的日益多元化,即便是非常强调传统的文理学院和研究型大学,也在重新考虑如何使博雅教育在新形势下焕发活力,改革教育模式,提升教育质量,从而适应全球化及多元化人才的需要。
社会需要两类人才:通才和专家。芝加哥大学副校长艾瑞克·艾萨克斯运用希腊哲学家阿尔奇洛克斯(Archilochus)的“狐狸和刺猬”比喻总结了两者的冲突:“狐狸是多面手,而刺猬只精通一种技能。”他认为大学应同时培养这两类人才:“作为教育者,我们有责任培养具有宽广知识面、复合能力的‘狐狸式’学生,也要培养具有精深专业知识、专业精神的‘刺猬式’学生。无论他们沿袭最初选择的专业,还是最终踏上完全不同的路径,都有能力去面对未来的挑战。”面对这两类人才的不同需求,博雅教育一方面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将来投身感兴趣的方向,应对不同的工作情景和角色;另一方面又能为学生在某一专业或职业领域中的发展奠定基础。斯沃斯莫尔学院副校长托马斯·史蒂芬森将博雅教育发挥上述作用的原因归于博雅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可迁移能力,使学生灵活应对新挑战、新机遇,更好地适应当今世界。他列举了两项毕业生问卷调查的结果对此予以佐证:第一,“你在斯沃斯莫尔学院的经历是不是为你现在所从事的职业做了很好的铺垫?”答案普遍为“是”;第二,“您目前所从事的职业和您当时所学习的专业一致吗?”答案普遍为“否”。
21世纪博雅教育所培养的诸如沟通表达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等,都具有一般性和可迁移性,为学生的将来、一生所准备,是未来人才所需要的。这些能力如何通过博雅教育进行卓有成效的培养,是“以人为本”的博雅教育实践的核心所在。大量研究表明,相对于传统课堂,当学生被置于开放的、活跃的、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情景里,并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充分交流与讨论时,学习效果最佳。本次研讨会上,嘉宾们除了强调在课堂内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提出问题、挑战权威外,更加重视在课堂之外培养学生的能力,认为这是博雅教育的真正目的所在。托马斯·史蒂芬森介绍了斯沃斯莫尔学院开展的旨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更多参与社区互动的“伯里克里计划”:通过拜访居民、参与社区活动、进入当地政府做实习生等方式,使学生对所研究的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进一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安德鲁·谢南介绍了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在课程设置中如何将学生所学到的知识与外部世界联系起来,例如训练学生将专业知识讲授给非专业人士的“公共写作研讨会”以及强调团队合作、跨学科解决问题的“全球事务学院项目”等。
作为以“培养人”为宗旨的博雅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为未来培养人才。因此,博雅教育需要教学范式的创新,突破传统课堂的教与学,采取开放式的课程设计,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之间、在学校和社会之间建立起桥梁,使学生在与外界交互中将学到的知识与可感知的世界联系起来,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发现自我,在主动学习中进行对话与独立思考。与此同时,博雅教育也必须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与收获。唯有如此,“以人为本”的博雅教育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全球化是21世纪高等教育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它带来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传播和碰撞。作为培养心智和涵养人性的博雅教育,应通过多种途径应对全球化特别是文化全球化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第一,重视传统经典,培养文化自信。台湾大学副校长郭鸿基认为:“大学在与时俱进的同时不能丢失传统的经典元素,学生要懂得怎样用道德和伦理的方法在复杂的社会中进行思考,这是中华文化的传统。”岭南大学副校长莫家豪指出:“在谈论国际化时,对国际化的理解可能更多的是向西方学习,但是也要立足于本国,以我们本国的灿烂文化为基础。”
第二,多形式展示世界不同民族的智慧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昆山杜克大学副校长高海燕在介绍昆山杜克大学课程的七大核心原则时,特别强调“有根的全球意识”的原则,课程设计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通晓不同历史与文化渊源,在地区、国家和世界环境中游刃有余的国际公民”。韦尔斯利(女子)学院开设的“艺术史概论”课程,为学生提供历史和艺术的概述,通过案例教学展开对性别、种族、文化、多元等问题的深入探讨。斯沃斯莫尔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传统的海外交流与访学之外,还鼓励学生通过参加海外暑期项目或者在传统课堂中开展内嵌式的海外学习等,将博雅教育和校园之外的生活联系起来。
第三,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多元认知方面建立平衡。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建红认为:“强调文化自信是基于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进程中的生动实践基础,通过对现代世界的理解而建立起来的,所以要对当今世界多元文化的存在有正确的认知。”
国内外大学博雅教育在知识广度设置方面,都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对本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的认知。例如芝加哥大学的“西方文明”核心课程、哈佛大学“人类多元社会”与“世界中的美国”两个模块,以及我国高校课程体系包含的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明板块的课程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土文化和世界多元文化认知方面的平衡,培养了学生的全球视野。但从该类课程实际开设的情况来看,特别是在国内大学中,一般以单一文化或文明的介绍或单纯知识的学习为主,难以满足多元人才培养的需要。建议在设置博雅教育课程时,一方面要促进不同文明间的对话,另一方面也要有助于学生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进行文化体验与实践。当然,这不仅对教师的水平提出了较高要求,也要求教学范式不断创新。
由于受教育体制及长期以来专业教育弊端的影响,中国高校通识教育在推进中,一直伴随着与专业教育的矛盾,这是我国大学通识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2016年随着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探索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的培养制度”,国内高校纷纷结合本校传统与培养目标,探索两种教育模式相结合的有效路径。
第一,重视专业通识教育。我国大学在通识教育探索初期,对通识教育的理解主要是应对专业教育的弊端而开设专门通识课程,这是狭义上的通识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加上近年来大学对本科教育的日益重视,人们对通识教育的理解逐渐从狭义过渡到广义,通识教育实践逐步进入到第二阶段:提升专业课程质量,在专业教育中贯彻通识教育理念。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提出了“通识教育=人文教育×科学教育”的公式,认为“好的专业教育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考、清晰的表达沟通以及价值判断的能力,这样的专业课程也达到了通识教育的目标”。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包信和深入阐释了复旦大学本科人才“2+X”培养模式下对“大通识”的理解:学生在两年左右的时间内进行通识教育的学习,通识教育课程的范围从单纯的专有课程扩大到大类基础和专业基础课程,“希望通过通识教育,培养懂中国、懂社会、文理相通、中外并蓄的人才”。“专业通识”或“大通识”的概念是中国大学通识教育适应本国国情的有益探索,是本土化的重要表现。但在推进过程中还面临诸多问题,例如:美国研究型大学的本科阶段主要以通识教育为主,欧洲大学也在中学阶段完成了通识教育任务,与这些欧美国家相比,我国大学通识教育仍然比较薄弱,难以为专业教育奠定深厚的基础。此外,专业通识教育理念如何具体落实到课程体系和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深入讨论、逐步实践。
第二,注重跨学科人才培养。跨学科人才培养是当今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趋势,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与思维方式去解决重大问题的能力,以应对社会的复杂性。因此,对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而言,跨学科人才培养都非常重要,是实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的重要渠道。中外合作办学拥有这方面的优势。昆山杜克大学的组织架构不是以传统的专业或者院系为主,而是以研究中心为单位。课程的组织分为三个广义的学科领域:自然科学、社会科学、艺术与人文。在每个学科领域下会设置若干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每个专业包括跨学科的专业课程和传统课程,其专业课程让学生能够在毕业后就读研究生或者从事其他专业工作时具有竞争力。此外,传统大学也通过一些举措实现多学科联合培养人才。北京大学副校长高松建议院系之间可以共同设计、建设一些学科交叉的模块项目,给学生提供更多主动选择的机会;鼓励院系间更多合作和融合,包括课程开放和共享。从目前来看,我国高等教育界虽然已经认识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但由于受到传统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一般是通过设立跨学科交叉专业、开设跨学科专业课程或让学生跨院系选课等形式进行人才培养,尚没有真正建立起面向全校学生的、引导学生采用多学科的视角来思考复杂问题的、具有通识教育意义的课程或项目。此外,跨学科课程教学对任课教师也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需具备跨学科知识结构和跨学科思维能力,这使得跨学科综合课程的开发面临困境。
博雅教育是古老的,又是现代的;是本国的,又是世界的;既关乎个人发展,又与人类命运紧密相连。为了适应未来人才培养的需求,大学正在不断地守正创新,博雅教育也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任重道远。未来的博雅教育,将更加具有适应性,适应多元的社会、适应无限可能的未来;更加具有开放性,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更加具有长远性,不仅仅关乎学生在校的经历,也将超越学校,为学生适应大学今后的生活做准备;更加凸显本土化,体现本校、本国特色,承载民族希望与未来。
Facing the Future and Meeting the Challenges: A Review of the 3rdInternational Sym posium on Liberal Arts Education
LIU Li-hua,YING Jian-qing
(Fudan College,Fudan University,Shanghai200433,China)
Liberal arts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universities to cope with challenges and face the future.In order to cultivate future talents,the liberal arts philosophy is given new meaning and those universities with the liberal arts tradition advance with the times in innovative ways.Liberal arts education emphasizes on "people-oriented",the cultivation ofstudents'transferable abilities and the reform of traditional teaching paradigm. In response to the challenge of globalization,liberal arts education strives to promotemulticultural communication on the basisof cultivating students'culturalself-confidence.Asaway of localization,Chinese universities focus on exploring the establishmentofa combination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system.
Liberal Arts Education;Future Talent;Innovation;General Education;Professional Education
2017-05-03
刘丽华,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办公室主任,助理研究员,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研究生,从事通识教育研究;应建庆,复旦大学复旦学院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办公室科员,助理研究员,哲学博士,从事通识教育、教育哲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