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佳妮(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200240)
“学术硬着陆”: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的工作适应研究
朱佳妮
(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上海200240)
高校海归教师是留学归国人员重要的组成群体,他们知识储备丰富、国际化视野宽广。本研究以文科青年教师为例,通过访谈,探索他们进入高校后的教学和科研工作适应现状。研究结果显示,部分文科青年海归教师遭遇“学术硬着陆”:尽管有教学热情,但缺乏必要的教学技能;课题申请、论文发表也面临重重困难,研究进展缓慢;此外,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对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与晋升机制缺乏认同。最后根据访谈结果探索导致“学术硬着陆”的原因,分析影响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工作适应的因素,并从高校和青年海归教师的角度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工作适应;教师发展
(一)海归与海归教师的研究
随着国家及地方层面先后出台多项政策吸引留学人员回国发展,我国留学归国人员数量逐年递增。教育部最新数据显示,从1978年到2015年,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404.2万人,其中221.9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9%。[1]
高校海归教师是留学归国人员中重要的组成群体,他们曾在国外高校获得博士学位或从事研究工作,知识储备丰富、国际化视野宽广。人们普遍认为,海归教师在国外学习、工作过一段时间,回国后对于国内的情况也不会太陌生,进入高校后开展教学和科研也应该适应比较快。然而,相关报道显示,海归教师在国内高校工作时出现“水土不服”的现象。[2-3]一些海归教师回国前期望值比较高,入职后产生了消极和抵触的负面情绪;还有一些海归教师由于习惯了国外相对自由的工作和生活方式,对国内的快节奏产生了一定的不适应。陈昌贵等通过实地调查和个别访谈发现,留学人员进入高校后科学研究难起步,人际关系难处理,学术水平难提高,后顾之忧难解除。[4]对高校科研、人际关系以及学校管理环境等方面的不适应导致一些海归教师入职后始终游离在高校的体制之外,最终决定离开高校再次出国。[5-6]
(二)青年海归教师的工作适应研究
在高校海归教师的队伍中,青年教师的发展尤其值得广泛关注。与获得国家或省部级层面资助回国的海外高层次人才不同,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可谓“白手起家”,从新开始打拼。目前针对高校青年海归教师的研究主要关注他们回国后适应的总体情况、对职业及职称评价制度认可情况、对科研评价制度的满意度、对所处环境的认可情况以及收入情况等。[7]同时,由于海归青年教师正处于重要的人生转折期(例如,组建家庭、抚养年幼子女、赡养老人等),因而相当一部分青年海归教师表示高校工作压力大。[8]
值得指出的是,一些研究将海归教师回国后在高校的适应过程称为“再适应”[7,9]。然而多数青年海归教师出国前在国内高校并无工作经历,因而回国后进入高校开展教学和科研工作是一个全新的适应过程,面临从“学生”向“教师”身份的转变。[10]鉴于此,对高校海归教师,尤其是青年海归教师回国的工作适应现状开展实证研究,探索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对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国内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环境,提高其回国后的工作适应能力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研究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在高校的工作适应现状,本研究以人文社科教师为例,对上海、天津和厦门3所教育部直属高校的5位文科青年海归教师进行了访谈。访谈对象的年龄在31-45岁之间,曾在欧洲(英国、德国、西班牙、荷兰等)求学(见表1)。
经访谈对象同意后,研究者对4则访谈(J老师除外)进行录音。第一步,研究者本人将全部访谈内容完整转录为文字。第二步,为保证研究准确性,研究者将访谈记录通过邮件的形式反馈给受访者,请他们核对信息是否有误。第三步,研究者将确认后的访谈文本导入质性统计软件MAXQDA,并使用该软件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与分析处理。
表1 受访者的基本信息
(一)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对自己的研究展现出学术自信
青年海归教师在国外相对成熟的学术体制中接受过系统、严格的学术训练,参加过各类国际会议,有机会接触到各自领域国际前沿的研究探讨,研究视野较为开阔,因此他们对回国后从事的研究展现出充分的自信。例如,Y教师表示自己目前所从事的研究在国内同领域中数一数二,“即使有人做得比我好,也只有一两个”;J老师也对自己研究的前沿性很有信心,表示“目前在国内研究我这个方向的海归教师人数大概10个左右,论排名我可能在前5之内”。
(二)回国意愿强烈,渴望回国在学术上有所成就
受访的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均是独生子女,他们渴望完成学业后回国照顾父母、组建家庭、成就事业,因此回国意愿强烈。J老师解释回国的原因在受访者中有一定代表性:“我回国的意愿很强烈,有多方面的原因。第一,我是独生子女,希望回国后能照顾父母;第二,希望自己学有所用,回高校这个平台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我希望能在这个研究领域有所成就,树立我自己的小天地。”
由此可见,尽管青年海归教师的事业刚刚起步,今后的学术生涯充满着未知,但是他们对高校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充满着期待,渴望在各自的研究领域成就一番事业。这一结果与之前对留学归国人员回国动机的研究结果较为一致。[7]强烈的回国意愿对青年海归教师积极融入国内高校的工作有重要意义。
(三)学术生涯刚起步,尚未建立起学术网络和学术人脉
受访的青年海归教师以“助理教授”或“讲师”身份入职,是学术“金字塔底的攀爬者”[11]。与获得高层次人才计划(如“千人计划”)资助的“大海归”不同,作为“小海归”的青年教师的学术生涯刚刚起航,在国内的学术关系网尚未建立。除D老师在国外博士毕业后有一年的博士后经历外,其余受访的青年海归教师从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回国立即进入高校工作,因此在国内外的学术圈都尚未奠定自己的研究地位。此外,与本土培养的青年教师相比,受访的海归教师意识到自身缺乏学术人脉。例如,W老师表示:“在国内完成博士学位的老师他们在博士阶段已经适应了国内高校的学术环境,还有导师在这边帮他们,我都没有呀。”
由于缺乏必要的过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从“博士生”到“高校教师”的转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部分教师回国后猝不及防地经历了一次“学术硬着陆”。
(一)有教学热情,但面临从“博士生”到“高校教师”的转型挑战
进入高校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是青年海归教师回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因而他们对教学和科研工作积极性高,备课认真,力争把国外所学知识融入课堂教学。例如:C老师评价自己在教学方面很认真,讲课时不愿照本宣科,所以花了很多时间备课,光一门课的PPT就认真准备了350页演示文稿;而W老师最初对教学工作的职业性并不抱有多高期待,但在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却对教学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她说:“备课时我确实花了很多很多心思,教书本身很有意思。我刚开始教书的时候并没有想很多,但是后来接触了学生以后,慢慢开始为他们想了很多。我觉得既然上课就应该把它做好。……目前来说和学生相处是这份工作唯一让我开心的地方,因为学生给我很多的回报。”
值得指出的是,受访的教师中除D老师在国外高校担任过助教外,其他青年教师在国外并没有教学方面的实践经验,他们回国执教也是第一次站上讲台,因此缺乏一定的教学经验和基本的教学技能,在课堂上面对着和自己年龄相近的学生难免显得有些被动。
(二)研究进展缓慢,课题申请、论文发表困难重重
第一,入职后研究进展缓慢,开拓新的研究出现困难。访谈结果显示,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研究进展缓慢,开拓新的研究方向需要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特别困难,因此博士阶段的研究对于事业刚刚起步的青年海归教师而言有重要意义。例如,J老师回国后发表的第一篇文章是在他博士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而D老师和Y老师通过延续博士阶段的研究方向都成功申请到了国家级的研究课题。
第二,课题申报缺乏经验,屡战屡败。受访的文科青年海归教师表示回国后由于不熟悉国内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学术话语体系,在课题申报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J老师表示:“一开始申请项目完全摸不着方向。在过去的几年中,我感觉自己一直在做陪练。”显然,屡战屡败的课题申报经历对于原本信心满满,回国后一心想在高校从事科研工作的青年教师而言无疑是很大的打击。
第三,论文发表难度大,“夹缝中求生存”。受访的文科青年海归教师表示论文发表碰到困难。W老师坦言“没有在国内发过文章,也不知道怎样去发,必须全部重新适应国内的发表规则”。此外,J老师道出了青年教师发表论文的苦衷:他所在的高校职称评审时认可的期刊数量少,其中一些又是双月刊,而每期的文章数量少于10篇。J老师无奈地表示:“我们专业有那么多的‘大佬’,我作为年轻讲师要想在这些期刊上发表论文可谓‘在夹缝中求生存’。”
(三)对国内高校科研评价与晋升机制缺乏认同
第一,海归教师对当前高校职称晋升和学术评价制度不太认可。海归教师在欧美发达国家较为成熟的学术体制中学习或工作过,对发达国家的学术制度和学术文化的认同感较强。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难以立即适应国内行政力量占主导的高校管理体制,对当前高校职称晋升和科研评价制度不太认可。例如,J老师表示:“国内高校科研考核,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考核太重数量了,过度崇拜SSCI论文,很多老师对此都有意见。”Y老师则对学校近年来实施的聘任制度改革表示异议,批评这一系列改革的实施并没有征询专业教师或专家组的意见:“我们教师都觉得这些聘任要求是行政人员坐在办公室里拍拍脑袋想出来的。”
第二,研究成果评价的单一性无法有效激发文科青年海归教师的积极性。国内多数高校尚未采用分类评价,对人文社会学科研究成果的评价采用了和理工科相似的模式。然而,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其科研成果评价的多样性和特殊性,如果完全以发表论文数量评价教师的科研绩效,难以有效激发文科海归教师研究的积极性。例如,W老师表示自己曾经翻译过外文著作且对翻译工作很感兴趣,但是由于她所在的高校职称评定时没有将著作翻译算作研究成果,考虑到评价考核和职务晋升压力她还是婉拒了多项翻译工作。
(一)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学术硬着陆”的原因探讨
第一,“意料之外”:入职前对困难预计不足。入职前对高校工作的困难估计不足导致文科青年海归教师难以立即进入高校教师的角色。受访的青年海归教师表示回国前与国内的学术同行接触或交流较少,对国内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学术文化知之甚少,也没有预料到高校工作可能出现的困难。这就导致他们入职后对国内高校的很多现象表示出惊讶。例如,J老师表示回国后对高校教师承受的工作压力感到意外:“我当时就觉得回国就回国嘛,并没有过多的准备。入职后才发现,当时没有考虑过高校青年教师可能会承受的巨大压力,所以没有做这方面的准备。回国后发现很多事完全是意料之外,尽管也听国内的朋友说过这些情况,但是根本没想过压力会这么大。”
第二,“马不停蹄”:从“博士生”到“高校教师”的转型缺乏缓冲与过渡。受访的多数青年海归教师表示他们把回国工作的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通常在国外答辩一结束后就匆匆赶回国内去高校就职(如,Y老师回国6天后就到高校报到)。然而,在如此高强度的时空转换下,青年海归教师对高校教师的角色适应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例如,C老师回国前抱着“先回来再说”的想法,回国入职后遇到困难时显得非常被动:“回国前我没有提前、积极主动地了解国内高校的一些状况,所以入职后只能碰到一个问题解决一个问题,缺乏规划性。如果有一个职业规划,发展起来会更快、更顺利一些。……一直以来,我对国内高校的一些情况关注比较少。”结合自己回国初遇到的困难,C老师建议即将回国的海归教师应该提前了解国内高校教师的发展情况,这样在碰到问题时就能主动应对。
第三,“不接地气”:没有扎根中国土壤研究现实问题。访谈发现,部分青年海归教师申报课题时片面追求“阳春白雪”,拒绝“下里巴人”。例如,W老师认为在国内只有申报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才有可能成功,并对此产生了抵触的情绪。她说:“在国外我们做的都是学术上的东西,导师也很支持,但是回国后申请课题时,你的题目要‘有用’。其实我觉得文科都‘没用’,它就是一种‘思维的舞蹈’,看人的思维能到哪儿。我心里其实特别排斥这个[‘有用’],所以我花了很长时间去适应,直到现在我还没转过弯来,还没想明白。我之前做的研究现在已经无法再做了。在学术上有一些孤单。”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研究课题需要深深扎根中国土壤研究现实问题,这对于浸润了多年“洋墨水”,对国内近年来的发展缺乏了解的青年海归教师而言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W老师的想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部分青年海归教师申报课题时仅凭个人研究兴趣,而没有从解决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寻找研究课题,导致研究“不接地气”的问题。
第四,“研究个体户”:与同伴缺乏沟通与交流。访谈结果显示,人文社科的青年海归教师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平时开展研究工作时经常“单打独斗”。导致这一现象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首先,学科特色决定了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师一般以个体研究为主,这与理工科教师以科研团队为单位开展课题研究的形式有很大不同。例如,J老师表示他们学院的老师们类似“研究个体户”,平时专注于各自的科研工作。其次,青年海归教师除了上课或者处理工作事宜一般不是天天来学校,这种“不坐班”的工作形式也导致同事间交流机会不多。例如,Y老师表示他们学院的老师只有在新学期或者放假前开全院大会时才会碰齐。再次,青年海归教师事业刚起步,教学科研工作忙碌,无暇交流。例如,C老师说:“‘青椒’们都很忙,我与其他老师更多是私交,纯粹公共方面的交流不太多。”此外,由于社会普遍期待女性投入更多时间照顾家庭和子女,因此女性海归教师还承担着“贤妻良母”角色。[12]C老师在访谈中坦言结婚生子后投入家庭生活的时间较多。
(二)影响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工作适应的因素
第一,个人主观态度。遇到困难时,青年海归教师个人的主观态度对其适应高校工作至关重要。访谈中,青年海归教师明确表示自身应该作出调整,主动适应国内高校的学术和科研环境。例如,W老师指出:“尽力而为,做一项工作确实应该把它做好,不管这件事的要求合理或者不合理,它就这么要求了,你就要想办法调节自己。”此外,Y老师提到当学院对新教师“传、帮、带”的氛围比较弱时,应该自己主动出击向学院其他教师请教。他表示能申请到教育部和国家级课题与自己主动出击、积极向学院同事请教密不可分。由此可见,态度积极主动对于青年海归教师适应新的工作氛围有重要意义。
第二,学缘关系。学缘关系是指在教育和科学研究中由于共同的学习经历而产生的关系,是以师徒、同门师兄弟姐妹与同学等关系为纽带而组建的利益共同体。[13]访谈结果显示,学缘对于青年海归教师的适应有一定影响。访谈对象中除Y老师曾在目前工作的高校中有求学经历外,其余4名教师与目前工作的高校并无学缘关系。以Y老师为例,由于院系领导和同事对他比较熟悉,以往的求学经历也让Y老师更了解该院系的组织文化,因此比起其他4位老师更易融入院系的环境,更快适应高校的工作。相比之下,无“学缘”的教师回国后进入一个陌生的高校工作环境后,凡事需要靠自己独立摸索。J老师的话语中带着些许失落:“我在国内没有背景和根基,要完全靠自己凭学术能力得到学术圈认可,国内并没有导师能在学术道路上提携我。”因此,具备学缘关系的青年海归教师相对而言能更快融入、适应高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第三,来自学院同仁的学术支持。同属一个学院的教师在课题申报、论文发表和学生培养过程中面临很多相近的问题,分享工作中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有利于青年教师共同进步。事实上,相比资深教师,受访的青年海归教师表示倾向于从同辈教师那儿“取经”。例如,J老师表示自己和资深教授的研究起点不同,因此课题申报时一般不向学院的资深教师求助,而是向有成功申请课题经验的同辈青年学者征询意见。此外,各高校、各院系同事间沟通交流的氛围有所不同。例如,D老师所在的学院在申报课题时会组织教师共同开展讨论;而J老师表示他们学院未组织任何活动,青年海归教师申请课题时只能“单枪匹马”。显然,来自学院同仁的支持和帮助,有效避免了部分文科海归教师回国后遭遇“学术硬着陆”。相关的研究结果也表明,学术支持是海归教师工作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14]
(一)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工作适应的总结
青年教师作为大学教师队伍中特殊的一个群体,在经济收入、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心理等方面面临着一系列的困惑。[15]当这一身份再叠加“海归”身份时,导致了一部分青年海归教师遭遇“学术硬着陆”。此次研究结果显示,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的工作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既包含了博士毕业后成为高校青年教师的工作适应,也包含了海归人员回国后的跨文化再适应。因此,访谈中青年海归教师在教学和研究中碰到的许多问题与多数本土培养的青年教师初入职场遭遇的困难相仿,但一些问题也带有鲜明的“海归”特点(如:曾在国外相对成熟的学术体制中接受学术训练,回国后难以立即认同国内的管理和学术评价机制;在国外浸润“洋墨水”的经历也导致部分海归教师“不接地气”,没有扎根中国土壤研究现实问题等)。此次研究结果也验证了以往研究中高校青年海归教师身兼“青年”和“海归”教师双重身份的结论。[16]
(二)促进高校文科青年海归教师工作适应的建议
近年来,海归教师已经从原来的“稀缺资源”逐步转化为常态化的师资来源,这对我国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理念和评价机制都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科青年海归教师适应国内高校的学术环境是一个双向的过程,不仅需要高校在体制机制上进行改革,更需要青年海归教师自身调整好心态,尽快融入国内高校的工作环境并发挥好留学海外的优势。
1.从高校的视角
第一,尊重青年教师成长的客观规律,逐步完善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科研评价机制。创造一个良好的学术环境对于吸引留学人员回国服务具有重要的意义。[17]高校一旦引入海归教师后就应该对其抱有合理的预期和充分的信任,给予其长期从事基础研究的勇气和决心。访谈中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在高校中遇到的种种不适应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校与国际通行的学术标准之间的差距。因此,建议高校结合我国国情和高校实际情况逐步改进和完善科研评价机制,充分考虑学科特点,在评价中充分贯彻分类评价的理念,[18]保护和鼓励文科青年海归教师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我国高校的学术规范早日与国际接轨。
第二,加强对青年教师的职前和在职培训,为他们回国后的工作适应保驾护航。对于大学教师而言,职业生涯最初的几年是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19]由于长期在国外学习,青年海归教师对国内的科研环境和高校的工作氛围并不熟悉,一旦入职前预期过高则容易产生失望和抵触的情绪。访谈结果显示,尽管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对教学和科研工作充满热情,但缺乏一定的教学基本技能,课题申报或文章发表也遇到了诸多挑战。鉴于此,高校首先应该把握好海归新教师入职培训的重要契机,使他们尽快熟悉各自高校的基本情况,并在入职后针对海归教师的教学和研究需求,通过工作坊或小型研讨会的形式定期开展专项培训。此外,高校在职前和在职培训中,可以邀请回国多年的“老海归”分享回国后从事教学和科研的经验,以过来人的身份对新海归教师进行言传身教。
第三,建立资深教师与青年海归教师结对机制,以学科为切入点协助青年海归教师尽快融入高校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文化。此次研究显示,受访青年海归教师从国外取得博士学位后选择直接回国工作,部分教师从“博士生”身份转换到“高校教师”的身份遭遇了“学术硬着陆”,多数青年海归教师在科研与教学中四处碰壁,对未来职业规划比较迷茫。资深教师在科研道路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可以在实践工作中引导和启发青年海归教师。因此,建议高校建立资深教师与青年海归教师的结对机制,发挥好资深教师“传、帮、带”的示范作用,以学科为切入点,在学术上给予青年海归教师扶持和关心,并协助他们尽快构建各自的学术网络,积极融入所在单位的科研环境和学术文化,回国后尽快适应高校的科研和教学工作。
2.从文科青年海归教师自身的视角
第一,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前应具有合理的预期,入职前主动了解国内学术进展。访谈结果显示,尽管青年海归教师国际视野开阔,但是相比本土毕业的教师,他们对国内学术文化和本领域国内的研究现状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建议青年海归教师不仅要有仰望星空的豪情壮志,同时也要能脚踏实地地务实探索。青年海归教师一旦决定回国发展,入职前就应积极关注国内高校的发展动态,对回国从事教学和科研做出合理预期。同时,青年海归教师回国后应及时调整好心态,即使遇到与自己预期有出入的情况,建议从国情出发,用发展的眼光宽容地看待我国现行的科研评价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我做起,为完善高校的学术氛围和科研环境作出贡献。
第二,青年海归教师不仅要发挥“洋墨水”的优势,同时应尽快“接地气”,积极融入国内的教学和科研环境。访谈结果显示,尽管青年海归教师拥有国际化的学术背景,但回国前对国内高校的发展并不熟悉。因此,建议青年海归教师通过提前了解国内高校的教学科研环境和学术文化,尽快完成从浸润过“洋墨水”的海归学人到“接地气”的青年研究者的身份转变。同时,建议海归青年教师回国后以自己的学科为切入点,积极参加国内的学术会议及相关学术活动,尽快熟悉本学科在国内的最新发展动态,拓宽自己的学术渠道,增进与同行的沟通与交流,积极融入各自领域的学术网络。
[1]教育部.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EB/OL].(2016-03-16) [2017-01-13].http://www.moe.edu.cn/jyb_xw fb/gzdt_gzdt/s5987/ 201603/t20160316_233837.html.
[2]朱敏,刘伯年.海归教师闯难关[EB/OL].(2014-05-14)[2017-01-22].http://scitech.people.com.cn/n/2014/0515/c1007-25018744.html.
[3]柯国笠,徐鹏.让海归教授尽快适应国内环境[EB/OL].(2014-08-29)[2015-01-02].http://paper.people.com.cn/rmrbhwb/html/2014-08/29/content_1471032.htm.
[4]陈昌贵,高兰英,楼晓玲.为什么回国与回国后怎么样──对471位回国人员的调查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0(Z1):46-49.
[5]李广旭.高校“海归”教师职业不适应问题的研究——以上海某高校M老师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3.
[6]刘蓉洁.高校“海归”教师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研究——以上海四所“985”高校“海归”教师为例的分析[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2010.
[7]李唐,程丽如,方舒.高校海归青年教师生存现状分析——基于ZR大学等首都六所高校的调查[J].学海,2015(06):210-216.
[8]谢红梅,徐小军,吴丹青.高校归国青年教师生涯发展状况分析[J].当代青年研究,2012(10):19-24.
[9]庄怡川.国外有关归国人员文化再适应研究综述[J].华侨华人历史研究,2005(04):51-55.
[10]辛竹叶.游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外来人”——以L大学海归教师组织认同研究为个案[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12.
[11]袁凤凤.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对中国现行学术体制的适应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2]汪善.研究型高校女海归教师的学术职业发展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3]钟云华.学缘关系对大学教师学术职业发展影响的实证研究——以H大学为个案[J].教育发展研究,2012(01):61-68.
[14]余晓飞.基于工作满意度视角的高校“海归”教师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9.
[15]张俊超.大学场域的游离部落——大学青年教师发展现状及应对策略[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202.
[16]张东海,袁凤凤.高校青年“海归”教师对我国学术体制的适应[J].教师教育研究,2014(05):62-67.
[17]张东海.学术环境与归国意愿——对留美博士生的调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4(5):45-49+102.
[18]朱佳妮,杨希,刘莉,刘念才.高校科技评价若干重大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62.
[19][美]罗伯特·博伊斯.给大学新教员的建议[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2.
"Academ ic Hard Landing":TheW orking Adjustment of Returning Young Faculty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at Chinese Universities
ZHU Jia-ni
(Graduate School of Education,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Shanghai200240,China)
Focusing on young faculty with overseas learning experience,this research aims at exploring their working adjustment atuniversities after returning.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young faculty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though having passion for teaching,meetchallengesas they lack sufficient teaching experience and skills. They encounter much difficulty in making progress in research,concerning successfully obtaining competitive research projects and publishing articles after returning.In addition,they do not identify with the current mechanism of research assessmentand promotion atuniversities.The paper further probes factors influencing their workingadjustment,and providessuggestions forboth universities and young returning faculty.
University;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Young Returning Faculty;Working Adjustment; Faculty Development
2017-02-16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教育学青年课题“高校海归教师的归国再适应研究”(课题批准号CIA120153)作者简介:朱佳妮,1982年生,女,上海人,上海交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中国学生和学者的跨文化和学术适应、德国高等教育与科技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