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英(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高校自主招考学生创新能力的表现特征及其原因分析
岳英
(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上海200062)
对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历年政策文本的分析发现,创新人才需求是其深层次的政策动因,因而自招生的创新能力可以作为理性评价这项政策实施成效的一个重要维度。由此,文章利用对E大学自招生的调查数据和访谈资料考查了他们创新能力的表现特征并对背后的原因予以了剖析。研究发现:相对于统招生,自招生的整体创新能力仅表现出微弱优势;他们在创新品质、创新技能、创新成果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尚未能真正实现自主招生政策旨在选拔和培养创新人才的政策立意和价值追求。究其原因,既有选拔过程中对创新能力的认识不足,缺乏科学评价标准的问题,也有培养过程中创新人才成长制度保障缺失的原因。
自主招生;自招生;统招生;选拔目标;创新人才;创新能力
2003年教育部在江苏省几所高校自主招生试点的基础上拉开了全国范围内自主招生改革的大幕。历经“点上先行、成片试点、面上铺开、逐步深化”[1]的过程,目前全国试点高校已达90余所,招生人数逾10万人。但在整个过程中,媒体和学者就选拔方式、选拔标准等问题不断提出质疑:自主招生“缺乏科学合理的选拔标准和评价手段”[2],“自主招生目标不明确”[3],“选拔标准模糊,对‘人才’的界定缺少科学、合理的标准”[4]。甚至不少学者惊呼:“改革的实践渐渐偏离初衷”[5],自主招生“已走得太远,忘记了出发的目的”[6]。自主招生制度的最初政策立意就是弥补统一高考政策的不足,探索人才选拔的新渠道,其落脚点仍在于选拔优秀人才。如果不能清楚把握这个目标,自主招生的相关改革就可能带有盲目性。那么,通过自主招生政策选拔的人才具有何种特性呢?此外,该目标的落实情况如何,究竟该如何评价?本文尝试围绕上述问题展开探索性的分析。
表1 教育部历年来关于自主招生选拔目标的规定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酝酿的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制度改革绝非偶然。有学者指出这一改革来自政府、高校、基础教育和社会舆论的合力作用,“政府要改善高校招生管理效能,高校旨在扩大办学自主权,基础教育要求变革考试评价导向,社会舆论更多关注招生与考试的公平公正”[7]。除此之外,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宏观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的背景因素。20世纪90年代末21世纪初,我国面临着从工业化时代向知识经济时代转型的巨大压力,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即从基础性人才转向多样化和创新性人才。在我国经济建设初期,全国统考模式下的人才评价和选拔机制选拔出来的基础性人才满足了工业化时代对于标准化产品生产的需求,但它显然无法继续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创新人才的需求。[8]而招生考试作为改革的突破口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满足以上各利益相关方的需求,也符合国家长期的发展目标。自主招生政策意在从招考组织者、选拔对象、选拔方式、考试内容等方面入手进行改革,从而使得政府可以下放一定的招生选拔权,高校能够根据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人才选拔标准,中小学得以推行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最终各方联动达到选拔和培养出社会经济转型条件下所需要的创新人才的根本目标。换言之,创新人才的需求才是此次改革的深层次原因,这一点可从历年来教育部出台的自主招生政策文本中窥见一斑(见表1)。
2003年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3]2号)》,首次确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自主招生试点,开宗明义点出了自主招生的选拔对象为“优秀创新人才”①。2005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等学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 15号)》中将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招生从自主选拔录取范围中划出,以体现自主招生人才选拔的特色。2011年之前,“综合素质高、全面发展”的学生是自主招生的选拔目标,但到了2012年,自主招生在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后,再次明晰并确定其选拔对象为“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这一目标包括两层含义:其一,自主招生选拔的不再仅仅是学业成绩优异者,或仅仅是综合素质突出者,因为综合素质全面优秀的学生在高考中也能脱颖而出[9],而且综合素质依然需要某一学科和专业作为依托;其二,学科特长是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表现特征,也是试点高校进行人才选拔的基本依据。政策文本中也明确指出,“学科特长一般来说应该与所报考专业相匹配”。可以说,这是自主招生政策在经过多年经验探索和总结之后的理性回归,让高校结合自己的办学特色和专业需求选拔适合的创新人才。那么,通过这种特殊途径录取的学生在创新能力方面的表现如何?
(一)创新能力概念的内涵
“创新能力”(creativity,或可译作“创造力”)概念具有多维性、多质性的特征。因此有学者指出,虽然该概念风靡于教育界、企业界,甚至进入各国政府部门的官方话语和文本,但无论是从规范性、描述性以及可操作性的角度,并未有一个严格的定义。[10]吉尔福特(J.Guilford)认为,创新能力不是某个创造人物所独有的特殊禀赋,所有正常人都拥有程度不同的创造性才能,只是其表现方式不尽相同,但他们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创造性因素,包括思维的灵活性、问题的敏感性、观念的流畅性与首创性等,另外认知风格、动机特征与气质品质也对创造性才能的发挥有影响。[11]阿玛拜耳(T.Amabile)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提出创新能力不仅包括与创造力相关的素养,还包括相关领域的技能以及任务动机等要素,从而构建了创新能力的三要素模型。[12]
国内学者也对创新能力进行过大量的研究。林崇德认为创新能力是一种品质,即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切已知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智力品质。[13]周治金等人将大学生创新品质概括为寻根究底、独具匠心、笃学不倦、特立独行、安于现状、孜孜以求、思维的敏锐性、思维的灵活性和直觉思维等9个因素。[14]罗晓路发现大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典型表现是投射未来、评估力和通感特点较为明显。[15]郑秀英等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创造性思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把握重点、综合整理、通感、兼容性、投射未来等重要创新思维品质。[16]
综上观之,创新能力可概括为内隐性和外显性两个方面。就其内在维度而言,它指的是个体的创新品质和素养,比如张胤将本科生创新能力归纳为挑战性、好奇心、冒险性、想象力四个特征。[17]其外显形式包括个体在某一领域获得的技能以及所取得的创新成果,它是检验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可用学科竞赛获奖、科研项目获奖、论文发表、创新实践项目获奖等指标进行测量。
(二)自招生创新能力的表现特征
此部分的分析资料包括E大学自主招生的政策文本以及2012年至2014年间我们对E大学在读自招生进行的跟踪研究数据,包括根据自编问卷“E大学学生学习体验与发展调查”所获得的数据和根据学科、性别等因素对16名自招生进行的访谈资料。调查采用系统分层整群抽样(自招生10人以上的系)和特殊抽样(其他系或院只对自招生进行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2002份,回收1506份,回收率为75.22%;经测谎题筛查以及无效数据清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398份(自招生问卷306份),有效率为92.83%。样本中,自招生的比例为21.9%,统招生的比例为78.1%;男生比例为19.9%,女生比例为80.1%。问卷中所有等级变量的Cronbach's Alpha系数为0.866,表明其具有可信度。本研究以统招生为参照群体,主要从创新品质、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三个方面来考察自招生创新能力的发展状况,调查分析结果如下。
1.自招生在创新品质上的表现略优于统招生,但整体差异不大
问卷中对创新品质题项的测量主要参照了尤金的创新能力测试题、普林斯顿人才开发公司创新性倾向测量表等,主要从学生一贯的行为表现、思维方式和态度倾向等角度进行分析。调查问卷采用5级评分制,1表示不同意,5表示非常同意,分值越大,表示个体主观认同程度越高。两个不同群体的表现特征如表2所示。自招生在获取专业信息、统筹规划安排自己的事务以及听取不同意见方面要优于统招生,而在其他大部分指标上两者并不存在显著的差异。
表2 自招生与统招生在创新品质上的表现差异
2.自招生在创新技能上整体表现相对平均,性别、学科差异较为明显
某一领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主要衡量指标是专业课程成绩。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专业技能的测量数据来自于学校教务部门提供的学生本年度专业课程成绩的客观信息,原因是在调查问卷中“您上个学年在班级或年级的综合成绩排名”测量的是学生的综合成绩,但考虑到学校在测算学生的综合成绩排名时,会将学生干部经历、社团活动、志愿活动等非学业因素纳入其中,因此我们认为专业课程成绩的绩点更能代表自招生在本专业领域内的知识和技能。
数据分析结果发现,自招生的绩点平均值高于统招生,但绩点的最高值却分布在统招生群体中(见表3)。换言之,如果将全部学生成绩的分布视作一个钟形曲线,那么自招生群体的成绩大多处在中间偏上的位置,而统招生则分属两端,最优者和最差者均处于统招生群体。这一点也可以从多位访谈对象的对话中得到证实。当理科生E-10被问及同班级几位自招生在整个班级同学中的学业表现时,她的看法是,“我感觉没有成绩特别好的,中游的倒是比较多”。而另一位文科学生E-5认为,“统招生是自己考上来的,分数比较高,学习能力上他们比较有优势,感觉我们自招生是加分上来的,一开始基础就有一些差距”,而这种基础学习能力导致自招生在一开始甚至处于劣势地位。
表3 自招生与统招生的专业成绩比较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不同类型自招生进行分析。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自招生的专业成绩在性别、学科上均存在显著差异(表4)。整体上,女性在专业表现上要优于男性。随着越来越多的女性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她们的教育优势也愈发凸显。文科自招生要优于理科生。这可能与E大学自身的发展历史和办学特点相关。该校一直以来都是以教育、心理等文科专业见长,理工科还处在上升和发展阶段,因此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本身文科自招生的生源质量要优于理科生。
表4 不同类型自招生专业成绩的差异
3.自招生和统招生在创新成果上整体表现较弱,前者表现略佳
创新成果则包括科研项目参与、论文发表数量、创新实践项目及学科竞赛获奖情况等。数据显示,自招生在读期间产生创新成果的比例较低,仅在综合性的社会实践项目中的表现优于统招生,其他指标上两者均无显著性差异(见表5)。具体来看,自招生参与科研项目的比例达到43.1%,但是并未产生可见的成果,学术论文发表的比例仅为3.3%;与专业相关的学科竞赛中获奖比例较高,达到6.5%;创新实践项目获奖的比例为3.7%;社会实践项目获奖比例为5.9%,但在全国性的“双挑”项目中获奖的比例不足1%。王汉清等人的实证研究也发现,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在大学期间并没有明显提高。[18]
实证研究的结果显示,自招生在创新品质、创新技能和创新成果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有学者批评这是因为目前的自主招生试点院校把绝大多数精力放在创新机制、挑选人才上,忽视人才培养方面的配套措施,以致精挑细选的人才在经过大学教育之后却表现平庸,政策输出效率低。[19]我们认为选拔和培养都不可偏颇,否则就会造成两者的脱节,出现选拔和培养两张皮的现象。创新人才的生成既需要个体具备一定的创新品质,同时在成长过程中还离不开个人的持续投入以及创新环境的滋养。图1简单描述了这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对于自招生创新能力不足的问题,就需要从选拔和培养过程两个方面进行反思,前者是关于创新潜质的鉴别,后者涉及创新能力的保障。
表5 自招生在读期间的主要创新成果
图1 创新人才的成长过程
(一)创新能力与自主招生选拔过程
E大学是部属高校,是2003年第一批开始自主招生的试点高校,它面向全国进行招生,但生源以上海、江苏和浙江为主。从历年来的招生简章来看,E大学对选拔目标的描述基本采用了教育部的说法。以2013年的招生简章为例,其选拔对象为“学科特长突出、具有创新潜质的高中毕业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E大学采用中学推荐与考生自荐相结合的方式,即根据历年报考情况,对部分重点中学发放推荐表,由中学推荐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同时,具备如下条件之一的学生可以自荐:(1)高中时期,获全国中学生各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的省级赛区三等奖以上(含三等奖);(2)高中时期在学科竞赛的总决赛中获奖,如新概念作文大赛、全国中小学生创新作文大赛;(3)在某些专业领域表现出特殊潜能的学生。自荐的考生需要经过资格审查、文化测试获得自主选拔资格,中学推荐的直接进入文化测试(免去资格审查)。E大学根据文化测试成绩,按中学推荐和个人自荐文理分科进行排序,确定资格名单。获得E大学自主招生资格的考生,高考达到一本线且第一志愿为E大学、服从专业调剂,即可被录取。
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自招生(70.8%)通过中学推荐的方式获得E大学的考试资格。当我们询问受访学生中学如何进行推荐时,他们的回答出乎寻常地一致:学生自己申请,然后学校根据学业成绩确定资格。进一步追问他们有没有对于学科特长或创新能力的要求时,E-8同学说:“我没有什么特长,自主招考也是看成绩的。根据考试成绩排名,我就获得了E大学的考试资格。考试考了一天,就考语文、数学和外语,我通过了A类的分数线。高考我又达到了一本线就被录取了。”E-16同学获得自主招考资格的经历更具偶然性,他说:“正好那个月我的月考考了年级前十。我去申请就拿到名额,所以我相当于是通过月考成绩拿到了华师大自主招考的‘入场券’。”虽然他曾获得过新概念作业二等奖,但他个人认为这并没有在自主招生选拔中发挥作用,因为他选报的是理科专业。
E-7同学是通过自己的特长获得自主招生考试资格的。她说:“我的自主招生是自己申请的,高三考了生物竞赛,有了奖状就有资格参加自主招生。我的自主招生和当时的学校没有什么关系,主要是自己拿下来的。”数据显示(表6),有52.8%的学生表示曾在学科知识竞赛、创新发明、写作等方面取得过省级以上竞赛奖励或等级证书,其中获得过学科知识竞赛和创新知识发明的比例分别为23.4%和4.6%。但E-7同学并未继续发展自己的特长,而是选择了一个与特长无关的就业热门专业。她说:“拿到自主招生资格等于已经进了保险箱,高考压力就没有那么大。”换言之,在某种程度上,她将自己的特长当作进入大学的一块敲门砖。
表6 题项“您是否获得下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或等级证书?”a
进一步针对特长与大学所选专业之间匹配关系的分析发现,在关于“我的专业与我的特长是一致的”选项中,总体评价一般,均值仅为3.08分。这说明很多学生并未根据特长选择合适的专业,据此可推测类似E-7同学这种状况的学生比例不在少数。刘进等人对自招生学科特长的研究从某种程度上证实了我们的猜测。他们发现:自招生认为自己特长优势没有变化的人数比例高达39.3%,比统招生人数高出21.3%;而认为自己特长有一些发展的统招生人数比例高达50.8%,比自主招生学生多出一倍;并且,自招生认为自己特长“有一些退步”和“有很大退步”的比例都高于统招生。[20]
纵观整个选拔过程,首先,能否获得考试资格、招生资格以及最终是否被录取依然取决于高中学业成绩和高考成绩;其次,还出现了一些具备学科特长的学生并未进入相应的学科专业进行学习的情况。学生更多是将各类学科竞赛获奖证书视为获取优质高校自主招生初试资格的一个工具,享受加分或降分录取的优惠政策,结果可能导致自主招生非但未能选拔到具备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反而是被一些学生钻了政策的空子。这可能是自招生在创新能力上表现平平,与统招生没有显著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二)创新能力与高校人才培养体系
除了完善创新人才的选拔机制外,更重要的是需关注人才成长的过程和环境。众多研究也证实,创新能力是个体与环境互动过程的结果。[21]我们发现自招生本身的创新意识及创新活动的参与度较低。以各项创新类活动的参与情况为例(见图2),社会实践类项目参与的比例最高,也仅为29%;国内最高层次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挑战杯”的参与比例低至1%左右;而其他各项学术类创新项目的参与比例为14%-20%不等。这从一个角度折射出自招生本身创新实践积极性不高的内生问题。
更关键的是,图2还暴露了E大学整体上创新氛围不够浓厚的深层次问题。学科竞赛[22]、科研项目参与[23]、各类科技、文体和社团活动[24]都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样本中,仅7.8%的自招生表示对学校提供的参与各类学术活动的机会感到“非常满意”。访谈对象E-4同学认为,学校里无论是在学习、技术,还是娱乐和生活方面的活动和社团都非常少。
图2 自招生参与创新项目的情况(%)
若从课程设置来看,分别只有7%和40.4%的自招生认为自己本专业的课程设置能够很好和较好地满足自己专业发展的需要。访谈发现,该校存在课程体系不完备、编排混乱、核心课程不明确、选修课程不灵活等问题。比如,E-6同学反映:“我们的课程设置每届都不一样,修的学分也不一样。专业课是大二开始修,但我们下一届从大一就可以修。我们的课程一直在变,没有一个定论。”E-8同学说:“大四上学期的课不可能让你提前选。公选课每学期只能选3分,这个不大合理。很难每次都正好选满3分,往往都是只能选到2分,多出来的1分很尴尬,不可以选4分的。如果每次都只选到2分的话,到大四就还要上公选课。大一大二比较空,其实我们大三的课挺多的。我觉得应该大一大二多一些课。”这些问题阻碍了学生无法系统规划自己的专业学习,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合适的课程,不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形式上,目前E大学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与自招生认为收获最大的形式存在明显的差距(见图3)。具体来看,绝大多数教师还是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比例高达88.7%,但就自招生的学习体验来看,他们期望教师能够使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其中他们认为课堂讨论(43.2%)的收获最大,其次才是讲授法(29%),而实验教学也达到25.1%的比例。本科生在课堂上获取的知识类型,主要是某一特定学科的核心内容、学科前沿问题,或者是有待探索的领域,甚至是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其中的基础知识学习可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教师课堂教授的方式进行,而大部分内容理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引导的形式开展。多样化的教学形式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探索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检索、表达、发现及解决问题等核心创新素养。
此外,除了课堂上互动外,师生在课外的交流频次也是影响大学生专业投入的一个重要因子。11%的自招生表示专业课教师在课外“经常”主动跟学生沟通,参与和指导学生学术活动,而选择“一般”“较少”和“从不”的比例分别为40.1%、41.1%和7.7%。虽然E大学实行了本科生导师制,旨在协助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生活帮助,发掘学生潜力,进行生涯指导,但是超过一半的自招生表示在读期间很少跟本科生导师沟通,导师未能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助力。比如,E-11同学说:“我们导师是大一直接分的,刚开学谈过一次,聊了基本情况。然后大二就没有导师了。大一没有专业方面的困惑,等到我们觉得有专业困惑的时候,导师却没有了。”
图3 自招生对各种教学方式的评价(%)
对E大学自招生创新能力的实证考察发现,与参照群体统招生相比,自招生的创新能力稍强,但具体来看,其创新行为表现、态度倾向、思维方式等品质上表现欠佳,专业技能处于中等水平,创新成果产出比例较低,整体创新能力较弱。从高校的层面来说,需要选拔和培养两手抓,建立两者之间的有效联动,真正选到创新型的自招生并为其特殊才能和创新潜质的发展提供制度上的保障。根据以上研究发现和反思,我们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一)深化对创新人才的内涵认识,探索多元化的选拔方式,完善人才选拔机制
创新能力在理论及实践层面仍是个飘忽不定的概念。然而,或许正因为如此,它具有巴克拉克(S. Bacharach,etal)所谓“原生概念”(primitive concept)的特点:一方面,它展示了事物或现象的复杂性和多元性;另一方面,它能够将看似迥异的观点整合起来,与此同时在这个分析过程中会不断衍生出更多相对具体、明确的定义,从而达至对该现象的进一步理解。[25]
从自主招生政策的出台背景和政策动因来看,创新人才需求是根本,因此就要求高校根据自己的办学目标和发展定位,结合学科或专业特色进行人才的甄别和选拔,探索一条适合的自主招生之路。而恰恰是在实践过程中不同高校对创新人才理解的差异性,才会产生多元化的标准,反过来又会提升高校科学选拔人才的能力。比如,北京大学对自招生的发展定位是具有国际视野,在各行业中起到引领、开拓和示范作用,而中山大学则希望自招生综合素质优秀,成为各行各业的专业化优秀人才。[26]这种招生政策的校际差异只有理念之别,没有高下之分,正是自主招生政策的应有之义:有了差异性才有多样性,才会体现高校的自主性;而有了自主性,才能最终达成国家层面上创新人才选拔的目标。而高校能否有效地实现其创新人才选拔的目的,还需要政府进一步扩大试点高校的自主招生权,逐渐突破高考分数和招生名额的限制。
(二)改革课程设置、丰富教学方式和增强师生互动以助力自招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
创新能力发挥的根本在于个体创新品质培养,内生动力的激发。这些都离不开高校创新人才成长的制度和环境保障。其中,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也是重视学生多元发展和提升学生全面素质的有效保障。各院系应依据学科特点,设置核心课程,加强课程选择的基础性和广博性,甚至还可以借鉴国外大学的成功经验,为学有余力和各有所长的学生开设一些荣誉课程。同时,课程内容的开设应遵循学生的阶段性发展特征,由浅入深,分层次开设,形成一套完整的课程体系。改革教学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需要综合使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教学形式,增强学生兴趣,启发学生思考。加强师生互动,注重本科生导师制度的过程管理,最大程度发挥教师在创新人才培养上的作用。建设多层次、多样化的课外创新实践活动体系,为自招生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当然,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环境的营造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责任,也是整体教育过程的任务。自主招生看似是一个人才选拔机制的问题,实则是牵动中学教学方式的革新,大学人才培养机制的建设,甚至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问题。
注释
①2003年,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招生也被纳入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但到了2005年就明确提出“艺术特长生等特殊类招生不列入自主选拔录取范围”。
[1]刘进,沈红.高校自主招生:中俄比较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8,29(5):68-70.
[2]樊本富.中国高校自主招生研究[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179.
[3]高建京,张维平.我国高校自主招生的程序悖谬及其匡正[J].高校教育管理,2011(01):53-57.
[4]王希常.论高校自主招生的专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17-20.
[5]郑若玲.自主招生改革何去何从[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49(4):135-142.
[6]凤凰网.自主招生:我们已走得太远,忘记了出发的目的?[EB/ OL].[2011-02-27],http://edu.ifeng.com/news/special/zzzs/.htlm.
[7]张亚群.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动因、问题与对策[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8(2):37-42.
[8]吴振一,董秀丽,王燕.创新人才的过程性评价机制与选拔策略探析[J].教育发展研究,2000(11):40-42.
[9]王希常.论高校自主招生的专业化取向[J].当代教育科学,2015(16): 17-20.
[10]阎光才.关于创造力、创新与体制化的教育——兼析中美阶段性教育制度设计理念的差异[J].教育学报,2011(1):15-20.
[11]吉尔福特.创造性才能[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12]AMABILE T M.The Social Psychology of Creativity:A Componential of Conceptualization[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2):357-376.
[13]林崇德.创新人才与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9.
[14]周治金,杨文娇,赵晓川.大学生创造力特征的调查与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6(5):78-82.
[15]罗晓路.大学生创造力特点的研究[J].心理科学,2006,29(1):168-172.
[16]郑秀英,王倩莹,张璇,等.大学生创造性发展研究——基于对北京化工大学学生的调查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3,34(4):121-124.
[17]张胤,于明玉.对本科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一次实证调查及其解读[J].中国大学教学,2011(5):84-87.
[18]王汉清,况志华,王庆生,等.大学生创新能力总体状况调查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5(9):88-93.
[19]刘进,杨晴.后自主招生时代:多样化的人才选拔与培养[J].江苏高教,2013(2):95-98.
[20]刘进,贾慧卿.再论自主招生的科学性——基于对学生入校后学业表现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6(9):28-31.
[21]LACHAPELLE J R.Creativity Research:Its Sociological and Educational Limitations[J].Studies in Art Education,1983,24(2): 131-139.
[22]蓝和慧.学科竞赛对本科生创新能力的提升[J].教育现代化,2015(15):253-255.
[23]王成勇,周慧杰,朱晓勇.基于科研项目驱动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新途径[J].高教论坛,2011(10):23-25.
[24]余淑均,范光泉,吴少利.高校社团对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J].学习月刊,2008(14):105.
[25]BACHARACH S,LAWLER E.Power and Politics in Organizations [M].San Francisco:Jossey-Bass Inc.,1980.
[26]孔杰,李佳芯.自主招生政策执行的校际差异分析——基于两部属高校的比较[J].高教探索,2013(4):86-91.
The Status of Independently-Enrolled Students'Creativity and Its Influence M echanism
YUE Ying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historical background and annual policies of Independent Admission Program,we have found that the dire need of creative talents is one significant driving force of this Program. Therefore,whether students enrolled through this Program are of creative potential can be used as an indicator to evaluate its effectiveness.An empirical study of the status of independently-enrolled students'creativity in one University has revealed that compared with regularly-enrolled students,the overall level of creativity of independently-enrolled ones is slightly higher.But in terms of creative qualities,creative skills and creative achievements,there is great room for improvement.Deep-rooted causes can be found both in the process of recruitmentand cultivation,such as a lack of deep understanding of"creativity",no scientific evaluationmethods, and insufficientorganizational and institutional supportand guidance.
Independent Admission Program;Independently-Enrolled Students;Regularly-Enrolled Students;RecruitmentOrientation;Creative Talents;Creativity
2017-03-0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高校自主招考生的学习体验与成长过程特征研究”(EIA120378)
岳英,1983年生,女,江苏徐州人,华东师范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讲师,主要从事招生考试制度、学术职业与政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