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互联网+”思维提升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探讨
——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2017-04-15 08:38刘志杰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科学素养场馆师范生

刘志杰

以“互联网+”思维提升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探讨
——以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刘志杰

(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福建福州350108)

加强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科学素养培养,对提升师资质量,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当前,学生互联网利用率偏低,科普场馆利用效率不高,高校科学素养教育的互联网优势未能充分发挥,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工作滞后于互联网发展。为此,致力于打造科学+时尚的移动网络新平台,以“互联网+”思维改革学校管理,创建“互联网+科普”的优质工程等,补齐“互联网+”时代高专师范生短板,才能使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高等专科;高专师范生;“互联网+”;科学素养;提升

2006年国务院发布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明确了公民科学素质的基本内涵,提出了未来5~15年我国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方针、目标、任务和措施。在我国,科学素质又称科学素养。科学素养决定公民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前提,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是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科学素质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公民科学素养总体水平大幅提高[1],进一步加强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培养,对提升师资质量,助力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2015年“互联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利用互联网提升高师院校师范生科学素养逐渐成为共识。“互联网+”作为互联网发展的新事物,深刻变革落后的发展理念和模式,影响并重塑传统产业行业格局,同样也给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提升带来全新的机遇与挑战。“互联网+”思维能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助推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

一、提升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的重要意义

(一)科学素养的含义

“科学素养”一词译自英文Scientific Literacy,是1952年由美国教育改革家科南特(J.B.Conant)首次提出。科学素养一般指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科学素养,主要包括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2]。

(二)提升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意义

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生作为我国众多农村小学,尤其是老少边穷地区小学义务教育阶段师资队伍中的骨干力量,他们的科学素养直接影响祖国下一代科学素养水平的高低[3],更关乎我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现阶段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专科层次师范院校,其培养对象是“准小学教师”,作为小学生科学教育的启蒙者和引导者,师范生应自觉跟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需求,以“互联网+”思维来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

二、互联网时代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短板凸显

高等师范院校是培养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优秀师资的重要基地,提升高专师范生的科学素养,推动小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迫在眉睫。在“互联网+”的时代变革中,作为生产生活要素共享的重要平台,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与各领域的跨界融合已成为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的重要助推器。根据对福州市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的科学素养的抽样调查,结果表明,师范生科学素养提升工作仍滞后于互联网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生互联网利用率偏低

当前,高等专科学校的师范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科技信息的比例分别为: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占32.54%,电视占23.08%,课堂教学占14.20%,广播占5.33%,由此可见,互联网已成为师范生获取科技信息的第一渠道,但与53.4%的中国公民利用互联网或移动互联网的平均水平相比较,仍存在较大差距。此外,在过去一年参加科普活动情况来看,仅有14%的师范生经常在互联网上浏览科技信息,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互联网利用率偏低。

(二)未发挥互联网教育优势

“互联网+”作为师范教育改革发展的先锋,已经引起诸多师范院校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关注和讨论[4,5],进一步倒逼师范院校通过互联网探索新型教育服务的供给方式以顺应时代潮流和发展趋势。但在实际办学过程中,学校尚未利用“互联网+”优势将其融入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有意识运用“互联网+”思维来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缺少行之有效的方法,培养工作流于形式。

(三)科普场馆利用效率不高

根据对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利用科普场馆学习情况进行调查,统计显示:76%的学生去过最多的场馆是学校图书馆或图书阅览室;对于其他科普场馆,如69%的学生去过科技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62%的学生去过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59%的学生浏览过科普画廊或宣传栏。虽然学生通过科普场馆获取科学知识和科技信息的机会很多,但经常去学校图书馆或阅览室的学生仅占23%;经常去科技馆或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学生仅占7%;经常去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的学生仅占13%;经常浏览科普画廊或宣传栏宣传栏的学生仅占6%。这说明师范生对周边科普场馆的利用效率不高。学校的科普理念和科普服务模式有待全面创新,以适应“互联网+”时代下师范生获取科普信息的新变化和新要求。

三、“互联网+”环境下提升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的路径选择

面对“互联网+”,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科学素养的提升迎来全新的技术性变革,强化“互联网+”思维,补齐师范生科学素养的短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打造“科学+时尚”移动网络平台

随着移动通讯网络环境的不断完善以及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已经渗透师范生的日常生活,这就为科学素养的培育与提升提供了极为便利的条件。但大学校园里,通过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师范生比例仅为32.54%,问题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基于师范生受众的科学教育移动网络平台较少;二是现有的科学教育网络平台的用户体验差,无法直指人心,营造良好口碑。以问题为导向,积极把握“互联网+”变革机遇。传统科学教育媒介应主动融入国家“互联网+”整体战略布局,清晰把握科技发展趋势,结合师范生移动终端的特点,借助4G/5G技术,打造风格设计上符合手机阅读习惯,内容规划上契合高师院校学生的知识结构,做到内容通俗易懂,形式活泼多样的移动网络新平台;在用户体验上,接纳学生对设计的参与、问题的反馈、结果的评价,实现科学和时尚两个概念的跨界连接,为高等专科学校师范生亲近科学提供新动力,助推师范生在移动互联网中高效便捷接受科学技术信息,不断提升科学素养。

(二)以“互联网+”思维改革学校管理

随着“互联网+”概念深入人心,传统专科层次的师范院校必须更新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模式,以“互联网+”改革学校管理:一是学校要积极主动“触网”,利用成熟的新媒体媒介,建立网络互动社区、校园微博、微信公众号、科学教育网等多网融合的宣传阵地,定期推出《科技之光》《探索·发现》《走近科学》等系列科学教育专题,以互联网为抓手,激发师范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二是把“互联网+”融入教学。充分挖掘互联网上的海量资源,全面拓展与更新师范生的科学课程内容,让前沿科学知识能够及时地进入课堂。同时,依托网络教学平台、网络教学系统、网络教学软件,改变课堂教学手段,突破课堂时空限制,完善互联网科学教育体系。三是以“互联网+”提高学生能力。鼓励学生建立微博、微信平台,打造科学直播间、微课等网络互动交流平台,通过新媒体网络平台与校园的科技文化节等科技实践相结合,加强线上线下互动,培养师范生学科技、用科技的意识,塑造科学精神,提升科学素养水平。

(三)创建“互联网+科普”的优质工程

科普作为常规的学校科学教育之外的重要补充,是提升师范生科学素养的另一有效途径。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公众获取科普信息方式发生根本变化,各种类科普场馆等科普设施面向公众开放,成为科普教育的主阵地,使科普走出了固定的建筑,跨越地区、国家,以互联网之利,提升科普效率,增加科普信息传播的精度、广度和深度。为此,一是创建“互联网+科普”优质工程,推进科普信息化与实体科普场馆深度融合发展,依托大数据分析,准确把握师范生的科学素养水平,于供给端发力,增加优质、全面科普内容的供给能力,精确分类、精准推送,实现科普信息在师范院校的优化配置,加大对师范生的科普信息服务定制化推送。二是深挖“互联网+”潜力,强化双向互动,跨终端传播的科普服务。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的官方公众号渠道开设科教栏目,实现科普信息的双向互动,围绕师范生关注焦点,实时答疑解惑。同时,利用互联网,促进科普领域同行业汇聚及跨学科合作共享,在科普内容上多次开发,全媒体呈现、跨终端传播,适时、动态传递科普信息。

科学素养是每个人必备的基本素养,针对高等师范专科教育的特殊性,教育工作者要提高认识,明确目标,理清思路,补齐“互联网+”时代高专师范生短板,创新科学素养提升的途径,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使高专师范生科学素养培养工作再上新台阶。

[1]新华网.中国科协发布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质调查结果[EB/OL].http://education.news.cn/2015-09/19/c_128247007.htm.

[2]孙润秀.小学教育专业加强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J].阴山学刊(自然科学),2010(1).

[3]徐美.提高农村教师科学素养完善农村中小学科学教育[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34).

[4]冯智慧.“互联网+”时代的教学创新——访华南师范大学胡小勇教授[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5(10).

[5]徐安安.“互联网+”背景下地方师范类院校资助育人工作的反思与创新[J].教师教育论坛,2016(11).

G641;G651

A

1673-9884(2017)04-0027-03

2016-03-10

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FJJKCG15-159)

刘志杰,男,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科学素养场馆师范生
会前视察 支招亚运场馆利用
创新标准打造绿色雪上运动场馆
冬奥之约,场馆先行
如何培养学生真实记录的科学素养
践行美好教育 培养科学素养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如何在日记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关注实验数据 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场馆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