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巧文(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1)
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建议
卓巧文
(福建省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福建福州350001)
教师要正确理解与把握部编本教材的“自读”课文,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核心理念,突出语文课程的“实践性”,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己读”;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阅读部编本语文教材每册推荐的课外阅读书目,形成良好的语感;重视学习部编本语文教材的语文知识体系,摆脱“应试”的功利思维,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实践性;自读课;自我建构;随文学习
2016年秋季部编本语文教材已进入课堂,经过一年的课堂实践,发现教师们关注点多停留在选编课文与人教版教材相比变换了哪些篇目上,课堂中对新课文的讲解、把握,呈现的教学方式方法依旧是老套路,“穿新鞋,走老路”——这表明教师们没有深刻理解教材改革的思路,没跟上改革的步伐,只看到教材改革的表面变化,而对于支撑教材改革背后的理念却依然认识不清。
教师要理解部编本教材所依据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的核心理念,校正好课堂改革前进的轨道,把握住教材改革微观变化的大义,更好地推进语文课程改革。部编本语文教材是依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编写的,而2011年版课程标准较实验版课程标准,最大的改革变化“亮点”在界定了“语文课程”的理解。实验版只对“语文”下定义:“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2011版则说:“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从“语文”到“语文课程”的发展变化,是语文课程改革的质的飞跃:教材既要体现怎么教的示例作用,更要服务于学生怎么“学”。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王本华先生阐释编写的改革思路:“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1]“守正”守的是语文的人文性: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自然渗透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突出语文素养核心理念;“创新”创的是“三位一体”的教材体系:“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三位一体,这一体系较以往教材,突出强化了学生“自读”与学生“课外阅读”的实践活动。以往教材是以阅读方法“精读”与“略读”区分课型,且仅仅在目录上用“*”标识“略读”课文,具体课文篇章则看不出“精读”与“略读”的区别,教学实际中教师们也因此往往把“略读”课文“精讲”,不给学生自读的实践时间与空间。部编本语文教材则在具体课文篇章中明确区别“教读”与“自读”:“教读”课文的助读系统分“课前预习”与“课后练习”,重点落实该单元的语文能力要求——“教读”课文的“课前预习”是“变化点”,突出的正是语文课程的“实践性”;“自读”课文的助读系统由“旁批”与“阅读提示”组成,不设置练习;“旁批”随文设置,为学生自主阅读时提供思考或点拨重点、疑难、精妙之处,这样的编排,巧妙地把教师对课文的“精讲”分析排斥在外,可以让学生真正做到自己实践怎么读文章。
这些力求突出语文课程理念的教材编写意图,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还是没有很好体现。“现在语文教学普遍是两多一少,精讲精读太多,反复操练太多,学生读书太少”[2],这个判断还是切中时弊的。部编本语文教材“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针对这一弊端进行纠偏的努力还需我们在课堂中实现。语文课堂本质是“实践”的课堂,语言学习的规律在“于实践中学”。“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3]“无论口头语言或者书面语言,都是一种活动,一方表达、一方理解的这么一种活动。语言既是活动,那就应当通过活动去学习它、掌握它。也就是说,要让学生通过自己听说读写的实际活动去学习听说读写。”[4]如果一堂语文课,只看到教师在不停地“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而缺乏学生的“听说读写实践活动”——这犹如只是让学生看教师演戏,教师的戏再精彩,学生还是学不会演戏!何况,多数教师的“戏”说不上精彩,所以,立足“用教材教”,为什么不把语文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学会“自读”,引导学生多读课外书?
语文教学一贯的“敌人”是学生“读书少”:语文是母语学习,应该遵循母语学习的规律,即重视语感养成,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要求“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如果语文课只是精读精讲,反复操练,既容易使学生丧失阅读兴趣,又没有扩展学生的阅读量与阅读面,学生的语感与语文素养从何获得提升?部编本语文教材把课文由原来的30篇减少为24篇,目的在适当压缩“精讲”文章,同时把课堂空间腾给课外阅读、名著导读;部编本语文教材构建的“教读”“自读”加上“课外导读”三位一体的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把“课外阅读”纳入阅读教学的常规流程中:“在教读课文的‘积累拓展’和自读课文的‘阅读提示’中,部编本语文教材都提供了阅读书目,如七年级上册,学习《散文诗二首》,推荐阅读《泰戈尔诗选》和《繁星》《春水》;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合‘名著导读’,阅读《朝花夕拾》的其他文章;学习《窃读记》,推荐阅读《书癖》《忆读书》《书的抒情》;学习郑振铎的《猫》,推荐夏丏尊的《猫》和王鲁彦的《父亲的玳瑁》作比较阅读;等等,粗略统计,部编本语文教材课外阅读推荐的篇目,每册都在10篇(部)以上,可以有效解决课堂教学阅读量受限的问题。”[5]部编本语文教材还改变以往教材“名著赏析”的写法,注重“一书一法”,每次“名著导读”课,都引导学生重点学习某一种读书的方法,如浏览、快读、读整本书、读不同文体等,让语文课更重视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努力做到课标要求的“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书”,进而养成学生读书的生活方式。从“篇章”的拓展到“方法”的引导,部编本语文教材旨在让教师们带领学生打败“读书少”这一“敌人”,达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目的。
教师们要摆脱“应试”的功利思维,站在发展学生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的正确“基点”上,重视部编本语文教材在强化语文知识体系方面的努力。《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版)对语法知识的要求是“不作为考试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则要求对修辞、文体、文学等丰富的知识内容,“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要避免脱离实际运用,围绕相关知识的概念、定义进行系统、完整的讲授与操练”。这一段说明虽然很清楚,但受“应试”的功利思想驱动,多数教师的做法还是“不教语法”或“教得随意”,这样的结果导致学生语法知识匮乏,进而影响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提升;对教师而言,相当多教师则退化到不知道怎么教语法。针对这一弊端,部编本语文教材强化了语文知识体系:“一是除旧布新,删繁就简,依据课标附录的《语法修辞知识要点》,有计划地安排到相关联的教学内容中;二是格外重视程序性知识,诸如阅读策略、写作策略等,目的是让学生学了之后能自主建构知识;三是特别注重‘随文学习’原则,主要素材来自课文,又很自然地体现在各单元习题和相关设计中;四是与课文结合适当安排一些小补白,以简洁易懂的方式适当介绍有关语汇、语法、修辞,以及阅读、写作、文学等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选择精要,且多与阅读、写作配合,有利于教师掌握与实施,也有利于学生自学”。[1]
总之,教师要从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与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用心体味部编本语文教材专家们的“良苦用心”,让语文知识散发魅力。
[1]王本华.“义务教育语文科教师国家级培训”会上的发言:守正创新,构建“三位一体”的语文教科书编写体系[Z].青岛,2017-05-22.
[2]温儒敏.“义务教育语文科教师国家级培训”会上的发言:“部编本”语文教材的编写理念、特色与使用建议[Z].青岛,2017-05-22.
[3]叶圣陶.略谈学习国文[A].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2-3.
[4]张志公.语文教学论集[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143.
[5]朱于国.“义务教育语文科教师国家级培训”会上的发言:七年级教科书编写说明[Z].青岛,2017-05-23.
(责任编辑:赖一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