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福建 漳浦 63200)
捕捉错误资源 促就小学数学精彩课堂
林艺妙
(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福建 漳浦 63200)
数学课堂教学中会产生许多始料未及的错误,教师要以平和的心态接纳学生的错误,捕捉课堂上有价值的错误资源,因势利导,让学生在辨析、纠错中明理、长智,主动建构、创造出一个具有生命力的课堂。
捕捉错误;造就精彩;促进成长
有效的数学学习来自于学生对数学学习活动的参与,而参与的程度与学生学习时的情感因素密切相关,如成就感、自信心等。课堂中的错误是一种比较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首先要静下心来,不急于呵斥,打击学生学习热情,而应做到换位思考,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要善于培养学生的纠错能力,在纠错、议错的过程中放松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树立学习的信心。
如数学智力乐园中经常碰到的爬楼梯问题:小陈叔叔在某大厦的十六楼上班。一天因停电,他步行上楼。他从一楼到六楼用了90秒,如果用同样的速度走到十六楼,还需要多长时间?刚开始有部分学生认为从一楼到六楼要走6层楼梯,那走一层楼梯就用了15秒,从一楼到十六楼就用了(15×16)秒,对于这种想当然的答案,教师应留给他们思考和讨论的空间,让他们联系生活实际想想。片刻,同学们恍然大悟,纷纷提到从一楼到六楼只需走5层楼梯,因为一楼不用爬。接下来同学们的思维开始活跃了:那走一层就用了18秒,从一楼到十六楼就用了(18×15)秒。这时,教师应充分肯定他们的想法,并转换题型,抛出“锯木头问题、敲钟问题、排除问题”等变化了的“植树问题”。由于学生的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思维也异常活跃,所有的问题都是“小菜一碟”迎刃而解,课堂师生互动的氛围格外高涨。
就这样,教师以一颗宽容善待学生错误的心,有效地利用这些错误的资源,作为引导和启发的契机,鼓励学生勇于探究、挑战,展现自我,增强了学生学习的自信。
当学生在探究、解决数学问题出现错误时,教师不要立即给予纠正。而是直面错误,抓住错误的原因,灵活地、及时地调整教学策略,正确引导,巧妙利用,将错误变成一种课堂的生成性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策略进行反思性教学,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时、分、秒》巩固练习中有一道连线题,就是把钟面和对应的时间用线连起来。本题有一个多余的信息就是“1时30分”,教师把这道题设计成找朋友的游戏形式,以活跃课堂气氛。没想到在教学中这个多余的信息出现了一个小插曲,那个拿“1时30分”的同学与拿“6时零8分”钟面的同学手拉起手,交上了朋友,造成拿“6:08”的同学无处可站,显然学生没有仔细观察钟面,搞不清短针与长针代表的是什么。这时,教师的处理方案是不急于指出学生认识的片面性和思维的错觉,而是以此为信息,抛出导词:“请同学们都来当小老师,判断一下他们找对了朋友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议论纷纷,他们经过观察比较后指出:“1时30分并没有朋友,是个多余信息。”接着师继续追问:“为什么这个同学会找错?”进一步引导学生怎么来看时刻,怎么来区分时针和分针。并在钟面上拨出“1时30分”,营造出一种生生互动的氛围。
这精彩的一笔,即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又突破了本课时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提高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判断、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堂上学生的貌似错误的解法往往蕴含着创新思维,教师要善于挖掘错误背后所隐藏的创新因子,适时地引导、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排除障碍,找出与传统方法之间的联系,体验创新思维的价值所在,享受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给孩子们讲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时,当展台上出示“鸡兔共有35个头、94只脚,问鸡兔各有多少只?”这个题目,同学们各抒已见,有的用列表法来解决,有的用假设法来解决,这时有一个男生脱口而出:“这题数字较大,用列表法要试很多次才能找到答案,恐怕要花半小时,我还有一种更简单实用的方法”。哈哈,也许这位学生想到了“抬腿法”。
师:“那你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生:“我是这样理解的:94÷2=47,求到鸡兔脚总只数的一半,这时,一只鸡一只脚,即一个头有一只脚,一只兔2只脚,即一个头2只脚,所以脚数47比头数35多的12就是兔的只数。”
师:“是吗”?师故意停顿了片刻。霎时大家不约而同地鼓起掌来。
多么有创意的见解呀!学生“水到”,教师“渠成”。接下来大家用这种新方法解决了几道有挑战性的类型题让学生尝试,从中体验到了创新求异所带来的成功乐趣。正确,可能是模仿;错误,却可能是创新。所以我们教师要练就一双“慧眼”,对学生学习上的顿悟、灵感的迸发、瞬间的创造及时捕捉,适时适度地进行引导、点拨、鼓励,从而激活其他学生的思维,迸发智慧的火花,引领更多的同学巧妙挖掘“错误”中蕴含的创新因素,让星星之火燎原,让智慧闪耀光芒!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你讲得再多,练得再多,学生还是屡屡出错,这可能是我们的课堂过于平淡,不妨试试在学习的疑点、难点上,根据学生的思维定势,巧设陷阱,将学生引向错误,诱发冲突,再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深入剖析,找出正确的解法。
如在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时,学生往往会出现底边乘邻边的情况,教学中教师有意让学生先回顾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再课件出示一个平行四边形,让学生猜一猜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大部分学生根据以往经验,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两条邻边相乘,教师这时不要急于纠错,而是让学生动手实验:把平行四边形沿高剪开,再把剪开的两部分拼成一个长方形。最后利用课件再次演示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的过程,让他们仔细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学生经过观察,发现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就是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就应当是底乘高。
让学生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通过合作探究、主动建构,学生的印象一定是深刻的,理解一定是透彻的。
华罗庚说过“天下只有哑巴没说过错话;天下只有白痴没想错过问题;天下没有数学家没算错过题。”所以课堂上教师的出错是很正常的,我们要正确对待,用好自己的差错,当出现失误时,先冷静,再凝神静听,及时地做出判断、分析,采取补救措施,调整教学方案,让失误成为发展学生思维不可多得的契机,让教师处理失误的言行成为学生对待差错的楷模。
在学习了《立体图形的分类》后,课后练习出了这样一道归类题:粉笔是不是属于圆柱体?引导学生回忆圆柱的特征后,大家理所当然地把粉笔划入了圆柱体的范畴。下课后,班里的一位小男生质疑地对教师说:“老师,您课上讲错了。”
师:“哪出错了?”
生:“圆柱体不是由完全相同的两个圆和一个曲面所围成的吗?可粉笔的上下两个圆并不相同,您看,一头大,一头小。”说着,举着手中的粉笔让教师瞧。
师:“哎呀,确实是我错了。”
第二节课,就这道题,大家一起做了更正,并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质疑、坚持自己意见的精神,号召大家学习他的这种科学精神。
“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当我们在课上出错时,就应当有勇气承认自己的差错与不足,而不是以“我是来考你们的”“别钻牛角尖了”等来敷衍了事。更错的过程,其实也是教学相长的过程。
善于捕捉错误资源,铸就了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正确引导学生对错误进行分析评价,举一反三,总结经验,找到知识的缺漏,避免下次再犯错,并从中获取学习的信心,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促进了师生的共同成长,闪现了创新的思维火花。
[1]郑玲华.善待学生错误,关注学生发展[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6).
[2]张春莉,王迪,贺珍娟.学生的错误是一种宝贵的资源[J].小学数学教育,2007(12).
[3]王顺宾.善用错误资源构筑精彩课堂[J].小学数学教育,2012(12).
G623.5
A
1673-9884(2017)02-0071-03
2017-01-16
林艺妙,女,漳浦县绥安中心学校高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