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楠楠
颍淮地域文化创新发展研究
杨楠楠
(中共阜阳市委党校,安徽 阜阳 236000)
颍淮文化作为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颍淮大地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文化创新的视角,对颍淮地域文化的悠久历史、鲜明特点进行梳理,着重分析制约阜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消极文化因素,进而从创新理念、制度、内容和人才四个方面提出颍淮地域文化创新发展的对策建议。
地域文化;创新发展;阜阳
颍淮文化是我国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拥有地域文化的共性,也具有独属的个性。以文化创新的视阈观察颍淮地域文化,可进行更深地研究,以期更合理地开发利用。阜阳市是一个集中体现颍淮地域文化特点的古城,在颍淮大地上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人文蔚盛,积淀深厚,饱蕴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以文化创新为突破口,充分认识并且利用好这些丰富资源,不仅要从理论层面继续深究,更应进行实践层面的积极探索。
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成长历史的共同记忆,是一个地区最响亮的精神品牌,也是一个地区发展进程的助推器和软实力。2016年,阜阳市第五次党代会提出要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阜阳,要建设富有竞争力的现代化大城市。想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对颍淮地域文化应给予足够的重视,既要重审颍淮地域文化的优劣,也要创新颍淮地域文化的未来,以实现对于建设大美阜阳的文化支撑。
(一)创新颍淮地域文化是先进文化发展的必然之举
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就是创新。可以说,文化创新的历史如同人类发展史的缩影,它是不断地从文化创新中汲取能量、开拓进取的历史;它是不断地创新,赋予文化新时代精神,充满新活力,创造新价值的历史。地域文化包含文化的共性,但其发展的相对稳定性,亦包含着重组革新的挑战。坚持创新是文化特质和基本功能得以实现的必然选择。
(二)创新颍淮地域文化是实现阜阳发展繁荣的必然之举
虽然社会实践孕育了文化基因,但是,文化的发展创新却引领、推进、制约着包括政治经济在内的整个社会实践的变化。地域文化是地域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软实力:一方面,它能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引领;另一方面,它和经济社会的融合创新能繁衍新的产业类别、创造新的增长亮点,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能够直接推动大美阜阳的健康发展。
(三)创新颍淮地域文化是提供颍淮精神家园的必然之举
“文化是一种生存方式,它是历史凝结成的稳定的生存方式,它像血脉一样熔铸在总体性文明层面中,自发地左右着人的各种活动。”[1]同时,对于社会主体和社会活动而言,它也是从深层次制约着、全方位影响着的根本所在。地域文化蕴藏着当地积淀而成的历史风貌、价值诉求和集体意识,作为一种有力的精神正能量,润物无声地熏染着、影响着本地居民。对于当地文化的挖掘、整理、归纳和传播,会在生产生活中融入人们的血液机理,并渐渐凝结为大家普遍认可的价值观念和理想追求,从而协调改善当地干群关系、群众关系,成为推动颍淮人民共谋阜阳经济社会发展大计、共建颍淮美好家园的润滑剂。
(一)颍淮地域文化源远流长
颍淮大地位于我国南北交界处和东西过渡带上,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文化环境就造就了颍淮地域文化悠久的历史、丰厚的内涵和鲜明的特点。先秦时期,名人辈出,涌现出管子、鲍叔牙、甘茂、甘罗、吕蒙、刘福通等一批著名的历史人物,影响深远。至北宋时,因颍州临近开封,位置优越,经济发达,文化兴盛,“颍寿并称”。晏殊、欧阳修、苏轼、周邦彦等大文豪、大政治家出任颍州,令当地文风大振,学风鼎盛,文人荟萃。应当说,有宋之前,颍州“禹贡制赋,厥田上上上中”[2]、“商业繁盛,自古已然”[2]、“其物产丰富,农村兴盛,文化教育为今日全皖之冠”,[2]魏晋之后,颍淮发展急转直下,战乱、灾荒、流民频现。一方面,颍州地处南北要冲,“颍地周围两千里,率皆平原矿野。”[3]地理上的开放性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战乱频繁,饱经战火。另一方面,自宋代以来,多次出现夺淮入海的现象,河道淤浅,水灾频发;而战乱频繁、灾荒不断又极大地缩减人口,破坏生产力。累累灾害使得颍淮社会经济的发展出现停滞甚至开始倒退,“方是时 (南宋),淮以北举不知有全书”[4]、不但文化上黯然无色,经济上也面临破产,人民贫苦不堪。长期的深重灾难与贫穷困顿导致颍淮文化上的创造力逐渐衰减,地域文化逐渐缺乏凝聚力和扩张力,弱势文化的特征渐次显露。
悠久璀璨的古代文明在颍淮大地留下众多文化遗产,积累造就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资源。目前,阜阳共有“黄冈柳编、界首彩陶等8项国家级和16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17处省级文保单位”[5],相关地区国家各有关部委命名为“中国柳编之乡”、“中国书法城”等。可以说,颍淮文化纵贯了五千年中华文明史,翻阅颍淮文化的演变,就如同走进了中华历史的恢宏殿堂。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为当今阜阳的文化建设、社会发展提供了丰厚能源。但悠久的历史文化并不等于繁盛的现实,辉煌的过去值得骄傲,应当铭记,更重要的是把它做为发展颍淮文化现代文明的深厚基础和精神宝藏。
(二)颍淮地域文化特点鲜明
所谓地域文化,往往是指在当地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它一般由多种因素组成,并在历史的长河中多方不断地摩擦交锋,在特定的自然和人文条件下形成,集中反映当地特殊性的文化。颍淮地域文化也是由多种复杂因素构成的,它们决定了颍淮文化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开放性与包容性并存。一方面,颍淮地域文化既受外来文化的辐射作用,又得本地社会文化的巨大影响。在历史上,颍淮临近中原,深受中原文化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影响。同时,由于长期被楚国占领,楚文化的影响也不容小觑,阜阳曾出土的大量楚币和现存楚式建筑,足以表明楚文化影响之深。除了外来文化的作用,在颍亳境内出现的老庄思想,“与流经阜阳境内的涡颍之水及当地的民情风俗密切相关。”[6]另一方面,颍淮境内多元文化包容并存:既有“南北文化的融合,也有老庄文化的积淀,更有戎马文化的影响、西湖文化的滋润”[7]。这种特色表明了颍淮文化兼收并蓄,具有较强的融合性。这种特点为我们今天引进先进的外来文化,整顿本地文化,进行文化的创新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系统性和成熟性欠缺。纵观地区发展,颍淮大地呈现出时快时慢、时高时低、不够顺畅的态势。经济上的繁荣带来文化的大发展,经济上的落后亦导致了文化的低迷徘徊。这样,文化就呈现出非系统性。和我国传统的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相比较,颍淮文化又相对缺乏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根基,这就表现为文化上的不成熟。这种特点确有不足,但从另一角度来看,也表明了颍淮文化的可塑性强,极有利于我们在颍淮地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的重塑、创新和再造。
(三)阜阳经济社会发展的阻碍文化因素分析
文化“化”人,文化开智,文化既对能动主体影响深远,也时时制约着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地域文化中存在的滞后因素常会阻碍区域社会的发展。阜阳是传统的农业区,经济上欠发达,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很多,但深层次的根源在文化,主要是与束缚观念息息相关。随着时间的推移,先进的文化理念意味着创新与发展,而落后观念上的消极因素则是阻碍发展的最大障碍。就阜阳而言,制约当今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消极文化因素表现为三点。
第一、重武轻文。颍淮地区在历史上就存在重武轻文之风,近代学武之风仍然旺盛。由于天灾、战乱频现,为了生存,逐渐形成了“轻文尚武”的风气。“民气强悍,重武轻文,在前清时代百年间无得科第者”[8]的情况在当地极为普遍。虽然近年来,政府加大了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但高等院校仅5所,无法满足本地培养高等人才、实施继续教育的需要。并且,农村地区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作为劳动力输出大市,新生代农民工所占比例逐年上升,但这一群体的文化程度基本在初中左右,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水平的很少。
第二、重农轻商。翻查颍州旧志,明清以来,在市镇活跃的商人、工匠多是徽州人,而本地人多不远贩,即使经商,也多是在集市贩卖农副产品。如“颍地不事末作,商贾半属远人”[9]这种少事商贾、重视农业的传统,在近代新式交通工具出现后也没有太大改变。所以,阜阳人的商业观念淡薄,市场化意识不浓,缺少创业精神和规避风险意识,这一切都推迟了市场化进程,发展缓慢。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起,伴随市场经济的浪潮,大批贫困的农民远赴外地打工,又加剧了本地私营企业用工难的问题,阜阳已连续五年开展“接您回家”、“凤还巢”等活动,吸引外出务工者返乡创业、返乡就业,以应对这一挑战。
第三、重义轻利。阜阳人重情重义、不愿言利、喜交朋友,这些优秀的民风传统却被某些人歪曲成哥们义气。遇事先找关系、“走后门”、原则让位于人情,讲交情不讲规矩,这些处事原则导致阜阳人过于感性而忽视理性,人治常常高于法治。这种重义轻利的价值观念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市场经济以及物质利益至上的价值理念存在矛盾,对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而言,是极其不利的。
同时,权力至上的“官本位”思想时有抬头;消极散漫、安贫认命的宿命思想仍有残留。消极的文化理念从根本上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只有清除旧观念,才能树立新理念。所以,消除思想上的落后腐朽是文化创新的首要任务,要使各级领导干部用先进的文化理念来思考、筹谋、推动阜阳的发展,以文化的创新发展全力支持大美阜阳的建设。
总的来说,颍淮地域文化的创新发展应该遵循文化发展的规律、彰显先进文化的要求、突出地域文化的特色。对此,笔者仅从以下四点谈谈粗浅的看法:
(一)理念创新:解放思想,摆脱旧识,以创新理念推进文化创新
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未来。思想的变革是推动文化创新、社会进步和人类全面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当今社会,我们更需要解放思想,重新审视颍淮传统文化,积极传承其精华,发挥其对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彰显其时代意义。阜阳人的热情好客、质朴善良、诚实守信、吃苦耐劳、乐于助人声名远扬,在此诞生的“王家坝精神”、“农民工精神”更是这些优良品质的时代凝结,它们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与文化资源,也是阜阳经济得以发展的有利支撑。同时,阜阳人思想上保守、散漫,不思创新,权力意识浓厚,重感性轻理性的文化障碍,重义轻利的价值取向等传统思想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应予以摒弃,即从封闭保守转变为积极进取,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创新。
(二)体制创新: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构建利于创新颍淮文化的体制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10]改革文化体制对文化创新起着根本性作用。近年来,阜阳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皖发[2006]20号)和省文化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有关精神以及阜发[2010]4号《阜阳市文化体制改革工作方案》文件精神,积极推进体制改革,构建高效惠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此外,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注重分类引导,积极稳妥推进改革。文化事业类应积极推进体制革新;文化产业类要主动适应文化主体的市场需求,以市场为导向,结合本地特色,充分发展地域文化产业。
二是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各项扶持政策。建议市国资委、财政局尽快对三团一院的资产进行核定,以推进股份制改革。引导有关部门相互协作,以政策为保障,处理好各方利益,让文化体制改革和各类相关的社会改革相结合,形成整体合力,得以共同推进。
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提高文化事业单位投入。根据本地实际,既要加大投入力度,也要不断改进投资方式,构建稳妥的资金运投机制,使资金得到有效利用;出台相关财政政策,吸进更多社会力量进入阜阳的文化公益事业领域。
(三)内容创新:纵观古今、横跨中西,努力实现文化内容和形式创新
要将文化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进而成为经济优势,就必须以地域文化特色为根本,努力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创新与再造。
一是在深入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推进文化创新。文化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今天这样发展极快、锐意革新的时代,我们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是拥有丰富内容和题材的。
二是在借鉴外来文化的成果中推进文化创新。坚守民族文化根本,博采众家之长,是积极推进阜阳文化创新的必然选择。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纵观历史,凡不同的文化相互接触,必能产出一种新文化”。[11]阜阳在推进颍淮文化创新的过程中,既要激活自身最具生命力的因素,也要以博大的心胸自觉吸收和借鉴其他民族、国家、地域文化的优点,勇于突破自身局限,通过文化的交融互鉴实现文化创新。
三是在加强文化科技的融合中推进文化创新。科技进步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行为举止、生产生活,也影响着文化的主要内容、表现手法和传播方式。它制约着文化内容的变化,引导着文化主体的需求,激励着文化创作的喷涌,是文化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比如,通过现代声光电科技和影视特技展现地域文化,借助互联网+促使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文化创意产业等等。
(四)人才创新:建设宏大人才队伍,为文化创新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文化的繁荣发展最终是表现在能不能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上的,所以我们要建设一支由高水平人物领导、高素质专业人才推进、大量基层文化人才支撑的门类齐全、比例合理的文化人才梯队。
一是通过“造血”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推进阜阳各大中专院校转型、阜阳师范学院开设文化产业类的相关专业,按需培育基础人才,可按照学员素质,分别培养创意创新、经营管理和乡土文化等专业人才。
二是通过“输血”引进高水平人才。目前,阜阳非常缺乏高层次的、复合型、管理型的高水平文化人,针对这一短板,我们可以实施人才引进计划,按实际解决其住房、子女入学等问题,探索建立以技术入股的收益分配制度;勇于打破文化人才职称评定的体制壁垒,逐步建立面向全社会的职称评定制度。
三是通过“洗血”推动人才培养跨界。条件未成熟前,可利用网络资源,和对口省市实行人才共享;通过协会等组织,加强整合,培养综合性跨界人才;加快文企股权改革,以完善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专业人才加入并留下。
[1]肖海凤,梁维超.东北地域文化创新的基本要素[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9(1):36-38.
[2]侯伟.皖北地区县城空间拓展动力要素与合理性评价研究[D].合肥:安徽建筑大学,2013:47.
[3]吴海涛.浅谈阜阳历史文化特点[J].安徽史学,1998(2):22.
[4]陈立柱.安徽淮河流域文化的形成、演变与省思[N].安徽日报,2014-09-15(1).
[5]黄家盛.阜阳市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问题研究[J].理论建设,2014(1):98-103.
[6]亓龙.历史 文化 精神[N].颍州晚报,2010-7-9(2).
[7]张文禄.民国以来皖北教育滞后原因的概述——以亳州为主要考察对象[J].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90-95.
[8]张崇旺.皖北文化发展的路径选择[J].文化学刊,2011(2):89-93.
[9]云付平.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动力观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4:20.
[10]孙国良.参政党历史文化记忆——从传统文化中寻找帮助和力量[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2014(3):45-49.
G0
A
1672-4437(2017)03-0090-04
2017-04-26
安徽省委党校系统2016年度立项课题(QS201629)。
杨楠楠(1989-),女,安徽阜南人,阜阳市委党校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科学社会主义、地域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