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专业化的道德之维:从职业道德走向专业道德

2017-04-15 06:16杨启华
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教师职业师德

杨启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教师专业化的道德之维:从职业道德走向专业道德

杨启华

(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北京100048)

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转变,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与专业要求,其意义在于促使师德从模糊的一般德行要求提升为专业伦理规范。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难点在于对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内涵、结构系统及建设途径的探索。

教师专业化;职业道德;专业道德

教师职业专业化是世界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也是中国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方向与前景。尽管人们对于教师工作是“职业”“专业”还是“半专业”的看法还存在某些分歧,但教师专业化发展确是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要求。教师专业化应该包括五个方面:运用专门知识;提供专业服务;具有专业自主;接受专业教育;信守专业道德。教师所面对的工作对象是在知识与思想观念等方面逐步社会化的学生,因而“专业道德”在教师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是教师专业化的内在要求与核心要素。教师职业向专业化发展,推动教师的知识、技能与道德等方面的专业化,重要的一方面就是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转变。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中,对教师在道德方面的专业伦理规范,即教师专业的角色道德。相对于教师职业道德而言,教师专业道德更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特性与专业要求。

一、从职业与专业的区别看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师专业道德的特点

(一)在师德规范的知识基础与内涵方面

“专业区别于一般职业在于它们非同寻常的深奥知识和复杂的技能。在专业问题范围内,有明显的内行和外行的差异。而一般职业无需以高度学理作为基础,只按照规例行事,无内行和外行之别。”针对“职业”所设立的道德规范,并不需以高度的学理作为基础,只需考虑本职业的传统特点与规律,沿袭以往的规范。而针对“专业”所设立的道德规范,需以专业的知识为基础,体现出“专业化”的特点。因此,相对于教师职业道德,教师专业道德更强调以深奥系统的理论作为支撑,注重专业知识与专业精神,从对于一个职业的一般性德行要求提升到专业的伦理规范。

由于教师面对的是思想与心理上并不成熟的学生,教学过程并不仅仅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引导。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道德规范对教师从业的重要作用。而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只是一般的德行要求,是从其他职业道德规范“移植”进来的。在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中,传统教师职业道德须向教师专业道德转换,在对教师专业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加强教师专业伦理道德建设。

(二)在师德的培养与发展方面

“专业需要接受长时间的专业化训练……而一般职业主要通过个人体验与个人经验总结。”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包括教师对待学生、家长、社会、教育事业等方面的道德。在从事教育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对于如何理解和展示师德,主要源自于个人的体验与经验总结。而教师职业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师通过接受专业训练掌握专门的知识与技能,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专业道德作为教师专业化的核心要素,必然也在不断发展,经验型的师德难以适应教师职业专业化对师德提出的要求。

尽管教师职业道德的体认与执行,需要借助于个人的体验与经验总结,具有实践性与情境性,但教师专业化发展,强调服务的理念和专业伦理,传统经验型师德受到了挑战。教师的养成需要经过长期专门化的训练,不仅仅在知识与教学技能方面,更在教师道德方面。因此,从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转换,要求将对教师专业道德的培养纳入长期的教师发展规划中。教师在专业道德方面经过系统专业的培养,结合具体情境中的实践与总结,才能将专业道德发挥完善。

(三)在教师对待师德的态度与行为方面

“专业与职业相比,要更多的提供一种独特、明确、必要的社会服务与奉献,专门职业的从业人员把工作看作是一种事业,在自主的范围内对于自己的行为与判断负责任,以高质量的服务取得高报酬。且服务表现要重于报酬高低……而普通职业的从业人员仅仅把工作当作是一种谋生的手段……”作为一种职业,教师职业更多的是作为一种谋生手段;而作为一种专业,教师职业更多的被视为是事业。当下,教师的职业认同水平偏低,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职业只被视为是谋生的手段,而非与个人发展相伴的事业。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推动教师从一个职业的从业人员,转变为一个不断发展的专业人员。

作为一种职业的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主要涉及基本的职业规范与操守。又由于教师将本职业视为谋生的手段,在“谋生”的过程中,不得不去被动地遵守该职业的基本道德规范。教师职业道德在没有被教师内化与认同时,只是对教师的一种约束。教师职业的道德规范被教师认同的基础在于,教师职业被视为一种事业,即教师职业专业化。随之,教师职业道德也应转变为教师专业道德。教师从事其职业,是因为职业是与其兴趣、爱好及个人发展相伴的事业,教师对职业本身认同度较高,对于教师专业道德的认同度也较高。此时,教师专业道德并非是约束教师的道德规范,而是教师主动遵守与发展专业道德。

(四)在教师对师德的发展与创新方面

“职业更多地体现为工匠式的特点,一旦掌握,即可不断重复,无须创新。而专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需要不断地面对变化,需要不断修进,并做出创新。也就是说,专业人员不仅要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为了保证服务品质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还要在服务中不断进行研究,通过研究提高专业水平,并且对研究人员而言,这种研究是一种自觉的行为;而普通职业仅提供一种服务,没有研究的意识。”

教师不是“教书匠”,不能仅仅靠着旧有的知识与教案维持教学活动。教师职业的专业化发展过程中,作为专业人员,教师要具备很强的自我学习能力,注重不断地创新,通过自觉的研究来提高教学水平。在教师专业化过程中,教师职业道德也应转换为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重视教师对道德的遵守与执行,更强调教师在践行道德规范时,对道德进行主动研究与创新,对自身教学活动中的道德思想与道德行为进行反思,使之适应不断发展的教师角色的要求。

相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重复性与固定性而言,教师专业道德体现出了专业自主与创新,而自主与创新的主体主要为教师群体,因而教师专业道德是被教师群体所认同、所建构完善的专业道德。

二、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转变的意义

(一)将师德从过高的理想与口号转为能为教师所接受与践行的现实规范与要求

传统教师职业道德处于模糊未分化的状态。有的道德规范“移植”自其他职业的道德规范,有的道德规范只是模糊的表述。由此制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未能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独特性,且对教师的道德行为缺乏强有力的指导与规范作用。在学校实践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并未引起教育者足够的重视,而且一些理想化的口号、过高的道德标准,成为教师无法企及的目标而被高悬起来。相比而言,教师专业道德更注重教师工作的独特性,针对教师工作的特点与要求,以专业化发展的目标为导向,致力于改变教师职业道德模糊、流于形式的弊端。考虑到专业特点而制定的专业伦理规范,将有助于使专业道德转变为能为教师所能践行的现实规范与要求。从我国的职业道德与其他国家的专业道德的比较可以看出,专业道德的细致分化与专业化,是实践道德行动的有效指导。

(二)将师德从被动的规范转为教师的主动实践

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工作还只是人们谋生的一种手段,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遵守很大程度上是出于保持自身职业身份的目的,因此教师职业道德成为了一种外在于教师发展要求的压制力量。而在教师职业专业化过程中,教师作为不断发展的专业人员,与“谋生”的要求相比,对于工作有了更深的体认,并能通过主动实践促进专业发展。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将使得师德从一种外在的压制力量转变为促进教师职业成长的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对专业道德的认同与主动实践起到重要作用。而教师的认同与主动实践,又是以上文所提及的教师“专业道德”,是能为教师所接受的现实的规范与要求为基础的。

(三)将对师德的遵守转为对师德的主动研究与创新

教师入职前与入职后都会接受有关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与训练。传统的教师职业道德的培养受结构功能主义的影响,认为职业道德规范是先在的、发挥一定功能而维持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转的必要因素之一。教师职前培养或接受职后再教育,都是对已有的道德规范的熟识,通过知识、思想等方面的“职业化”过程,逐步认同本职业的道德规范。结构功能主义强调的是对原有系统的认同与遵守,排斥冲突与对立,唯其如此,才能维护系统的有序运转。因此,教师对职业道德更多的是遵守,而非反思甚或反对。而强调教师专业道德规范,是基于社会发展变化对教师专业提出的挑战,是基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而提出的。教师只有自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发展,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转变,即是提倡教师不能只固守已有的道德规范,而应在实践中对传统道德规范进行反思与自主创新。

三、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难点

(一)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涵

以往教师职业道德内涵的模糊表述以及过于理想化的追求,使其在教师的实践中易流于形式。提倡教师专业道德建设,是为了改变以往的状况,使道德内涵具体而专业,从而推动道德实践。但是,对于教师专业道德的具体内涵应该涵盖哪些方面却尚需进一步探究。教师专业道德规范作为一种指导性的规范,既不能过于理想化,也不能过于关注各个细节。过于关注各个细节,容易造成由于知识水平或认识局限,一部分道德规范被纳入进来,而另一部分道德规范被排除在外。具体的道德规范条目总是难以胜数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应把握好其所应涵盖的内涵的“度”。

(二)教师专业道德的结构系统

教师专业道德不仅仅只包括作为文本的教师专业道德规范,而应是一个由多个要素有机组合而成的体系。正式的专业组织对于教师专业化必不可少,对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同样重要。“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保障客户和公众利益,以及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角色。”以往谈论师德建设,更多提及的是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而较少考虑教师的权利与保障。教师在师德方面,承受了来自社会各方面较大的压力与责任,而有关师德的专业组织对于教师专业道德权利的保障将起到重要作用,平衡责任与权利的落差。除了专业道德规范、专业道德组织等要素外,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结构系统仍需进一步探索。

(三)教师专业道德的建设途径

从职业向专业转变,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转变,教师对于事业的积极主动性增强,会更加自觉地参与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由被动遵守转向主动践行,并注重不断地创新。尽管教师的主动性在专业道德建设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然而,教师专业道德建设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热情与主动,还需有规范的、制度化的途径。而传统的师德评价、培训等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存在问题,是对原有制度进行修补使之完善,还是创设新的师德建设机制?

教师专业道德建设要真正有实效,不能只流于空想与空谈,必须落实到实际行动中。而教师专业道德规范的具体内涵、教师专业道德的结构系统、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途径是困扰教师专业道德建设的难点。尽管存在诸多困难,但在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过程中,提倡从教师职业道德向教师专业道德的转变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师德发展的趋势。

[1]刘捷.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檀传宝.论教师“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的观念转移[J].教育研究,2005(1).

[3]钱焕琦.高中教师职业道德实践[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4][美]斯特赖·克索提斯.教学伦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G651

A

1673-9884(2017)08-0001-03

2017-07-19

杨启华,女,首都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副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教师职业师德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师德考核“ 量化”实践与思考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爱是师德的源头活水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
幼儿园新任教师职业适应问题研究
幼儿园教师职业幸福感的调查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