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艳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以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改革为例
李红艳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辽宁沈阳110122)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为把现代职业教育办出特色,与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开展了“校企融合”合作办学。双方构建了校企合作制度,联合确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发课程,共同建立企业参与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在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方面取得新突破,创新性地提出了“校企合作、管家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物业管理专业;管家学校
“订单教育”即根据行业人才紧缺的实际情况,与相关企业签订协议,在学校完成理论教学和基本技能训练,在行业完成专业训练和跟岗、顶岗实习,毕业后到企业工作,完成“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1]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推出“万科冠名班、管家培养基地”,与企业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培养学生,提升学生的企业适应能力和技术能力。
1.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构建校企合作制度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已由初期的浅层合作发展到深层合作。历经“用人合作”“冠名班”“管家学校”等合作,协议中明确了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常务工作、招生就业方案、师资队伍培养、校企资源共享等相关事宜,聚集双方优势,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享优势资源,强化实训实习,以体制创新带动制度创新,逐步完善了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为校企合作实施教学建设与管理,提供了必要的政策环境。
2.校企合作确定人才培养方案
依照物业服务公司提供的工作岗位,剖析物业维修管理员、物业档案管理员、物业接待员、中控室管理员、保洁管理员、保安管理员、绿化管理员等工作岗位[2],依据工作岗位的能力与素质要求来设计专业课程标准,同时确定哪些是专业基础课,在此基础上确定基础课,修订课程设置体系。根据实际工作任务单、工作流程和工作情景安排课程,与企业共同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企业物业管理人员的参与下,研究设计物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任务引领为主体,使“以行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真正落地,形成务实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3.校企合作开发课程
学校根据工作岗位特点,以具体项目任务为依据,以就业为导向,参照工作标准调整课程标准,与企业共同构建校企融合全新的课程体系,强调实用性,弱化理论性,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对接。在课程整体开发的过程中重视工作步骤的关联性,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重视典型工作情境的案例和学生自我管理式学习,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情境结合在一起,通过设计实践性问题,学生能够更加关注工作任务单的实现,充分体验完整工作过程的实践机会。
4.校企合作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经过与企业充分协商,双方精诚合作,辽宁水利职业学院物业管理专业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成功地实现了“三个年级三步走”。[3]一年级的学生认识职业岗位和职业能力,二年级的学生获得职业能力,三年级的学生体验职业能力。通过跟岗、顶岗实习、学校专任教师现场授课、企业员工采用“师傅带徒弟”等形式,将二年级获得的职业能力在企业中运用,并不断改进和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在企业建立学校即“厂中校”,为学生们安排生活宿舍和学习教室,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结合。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全部在企业进行,将课堂移到企业。学校专任教师通过万科会议平台讲授课程,学生和万科的员工通过会议平台同时听课、共同学习提高。这种“课堂岗位化,岗位课堂化”双转换的教学模式,做到了岗位与课堂合一,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合一,教师身份与师傅身份合一,学生角色与员工角色合一,真正达到了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受益。
5.建立企业参与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万科物业公司共同研究,改变以前对学生一张卷的单一评价,实行学校与企业共建评价体系,共同评价学生能力。建立企业参与评价学生能力的指标体系,改变了以前注重对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评价的评价体系,建立了顶岗实习学生跟踪机制,采取定期和不定期走访、调查问卷等形式,全面了解企业对实习学生的满意度情况。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流程图见图1。
1.“订单培养”方面的合作
校企双方共同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同建立以企业名称冠名的“万科班”。企业正式聘用人才时充分考虑学生在校期间的综合测评成绩,初步实现招生与用工同步,实习与就业联动,校企双方联合制订授课计划、课程标准设置、实习指导书和任务书,部分课程由企业师傅承担理论教学和实践指导。
图1 校企融合合作培养人才流程图
2.校企融合等方面的合作
物业管理专业学生在学校完成前两年的教学计划的全部课程后,采用学校推荐与学生自荐的双向选择的形式,到管家学校即万科物业进行为期一年的跟岗实习和顶岗实习,学校和企业共同参与对学生的培养和管理,[4]使即将毕业的学生成为用人单位需要的“下得去、留得住”的职业人。
3.产学研合作及技术交流
充分发挥学校具备的专业师资资源优势,加强校企融合方面的研发工作,走专业优势明显、以产业促专业的就业思路,真正实现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充分结合,帮助企业走健康、协调的发展之路。
4.校企共建“厂中校”
与万科物业合作,引入企业的资金和设备,学院提供场地和人员,在校内建立“万科管家学校物业管理办公室”。依托此工作室,使学生真正掌握物业管理工作岗位中所需的各项能力(服务能力、社交能力、沟通能力、维修能力等),将知识与技能融为一体,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融为一体,实现“教、学、做”一体化。
5.成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学校聘请行业里手、企业专家与物业管理专业教师共同组建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明确物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5]提供企业人才需求信息,共同积极参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调整工作。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标准及时调整专业理论学习计划和实习计划,协助学校做好校外实习安排、实训基地的建设。
1.教学与物业服务融为一体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校企合作办学,实现了“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物业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五对接,学生真正实现了“做中学、学中做”,理论教学和物业服务融为一体。
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6]
辽宁水利职业学院与沈阳万科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共同研究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人才综合培养与企业实际需求相融合;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实现素质教育与职业能力相融合;共同搭建一体化教学平台,实现理论教学内容与物业实战服务相融合;共同建设“双师结构”教师团队,实现学校专业教师与企业能工巧匠相融合;共同开展岗位技能教学研究,实现能力培养与技能鉴定相融合;共同打造企业职场氛围和职业精神,实现学校的校园文化与企业的文化精神相融合。
3.开展校企深度合作的良性循环
校企深度合作,充分调动了企业直接参与学校办学的积极性,企业从人才培养、资金资源、环境场地、设施设备、技术等方面支持学校,促进了学院整体办学能力和水平的提升,促进了教学条件的改善,实现了学生顶岗、实训、成长、就业的良性循环,形成了“专业围绕市场转、课程围绕企业转、老师围绕学生转、学生围绕岗位转”的办学新思路、新理念、新模式,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经济效益。
4.实现学生、家长、企业、学校、政府五方满意
学生“入校即入企业,上课即上岗,就学即就业”,有利于学生的刻苦学习、创新创造和技能提高;[7]企业通过全程参与人才培养的制定和修订,在学生入学初就把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理念、物业管理工作要点等纳入教材,移植课堂,学生们可以提早了解、提前熟悉工作岗位,能够有效地避免员工流动性强的弊病,提高企业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节约管理成本。这有利于促进校企双方的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真正做到了“政府满意、企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学院满意”。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灵魂是办学理念,发展根本源泉就是专业建设。物业管理专业作为辽宁水利职业学院改革发展典型实践案例,通过全面推行“校企合作、管家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增强了学生适应工作的能力,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职业经验。校企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了现代学徒制的实践,培养了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能力,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管理的共建与融合。
[1]李红艳.基于“厂中校”创新教育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6(6):10-12.
[2]屠志恋.校企合作新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 (4):22-24.
[3]何业军.“校中厂,厂中校”办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科教导刊,2013(6):11-13.
[4]何海荣,张兴才.议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作用[J].山西建筑,2014(8):271-273.
[5]祁建斌.新形势下水利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探析[J].水利科技, 2014(1):76-79.
[6]周世春,何万一.职业教育校企一体化办学模式发展动因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1(23):51-53.
[7]王芳,倪勇,任聪敏.高职校企合作模式分析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4):121-125.
[责任编辑,抚顺职院:陈辉]
Innovation and Practice of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Enterprise Integration
LI Hong-yan
(Liaoni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Shenyang 110122,China)
In order to run the modern vocational education with its own features,cooperating w ith Shenyang Vanke Property Service Co.Ltd,Liaoning Water Conservancy Vocational College carries out the cooperative school running of college-enterprise integration.The two parties establish the cooperation system,set up the talent training scheme,develop courses,formulate the exam ination evaluation system,and cultivate the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students.It has made new breakthrough in cooperative training,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and proposed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and housekeeping school.
college-enterprise integration;talent training mode;property managementmajor;housekeeping school
G710
A
1009—7600(2017)03—0074—03
2016-12-29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课题(JG14EB200)
李红艳(1977—),女,辽宁阜新人,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