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圣国
【摘要】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当今社会越来越关注学校的德育教育。然而,现阶段的高中德育教育现状却并不理想。基于此,本文从分析目前高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入手,并针对德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提出几点建议,希望能够对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德育教育 高中教学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6-0036-02
圣人有云:“不学礼,无以立。”道德教育自古以来就备受关注,在中国尤其如此。现代社会,随着新课改与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社会各界对德育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德育教育与知识教育提高到了同等层次。知识教育在于教导学生掌握知识与技能,重视学生的心智发展;德育教育则更加关注学生品行的培养,重视学生价值观的形成。当今时代提倡张扬个性,要求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更要实现个性发展,寻求自己独特的社会价值,并最终实现人生价值[1]。然而,当今社会物欲横飞,充斥着许多不利于学生道德发展的因素,对德育教育形成了极大的挑战。此外,学校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本身,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尤其是在高中阶段,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并不受重视,甚至完全被忽略,这对学生的价值观形成造成了極大的障碍。
一、当前高中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正是学生个性发展的重要时期,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因此,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要做好高中德育教育工作,就必须先分析当前高中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来看,当前高中德育教育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第一,教师德育教育理念落后,重成绩而轻德育。目前,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不少高中教师已经初步培养起了素质教育的意识,开始逐步转变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受到现实教育体制的影响,这种转变还仅仅停留在表面,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仍然关注学生的成绩,德育教育理念较为落后。一些学校将学生成绩作为教师考评的关键条件,甚至是唯一手段,而德育因素不管是在学生评价还是教师考评中都没有任何体现。学生有升学的压力,教师有考评的压力,这种对成绩的过分强调使得高中德育教育几乎被摒弃。
第二,德育教育内容陈旧抽象,缺乏实质性。德育教育是高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点毋庸置疑。然而,目前高中的德育教育并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一些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内容陈旧,十分抽象,甚至完全等同于思想教育。而思想教育主要强调的是思想上的高度统一,内容多为思想理论,如“三个代表”、“伟大复兴中国梦”、“可持续发展”等,可以看出,思想教育虽然能够引导学生大方向上的思想形成,但是缺乏了对具体应用的指导。而德育教育的内容应当集中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要求学生对事物形成自己的认知态度,并学会统筹自身的发展规划,其中包括了思想教育内容[2]。德育教育工作者应当重视这一现象。
第三,德育教育方式较为单一,教育停留在表面。教育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德育教育的效果。德育教育关键在于要实现理论向实际的转化,而这与学生的接受程度直接相关。目前,高中德育教育主要采取“教师讲、学生听” 的灌输式方式,学生没有切身体会,教师讲得也枯燥无味。一些教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学生也是如此,听过之后却没有接受,这直接影响了德育教育发展。
二、德育教育在高中教学中的有机融合
1.融合各学科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是一两次德育活动、几节德育课就能够实现的。德育工作也并非班主任一人的工作,更是全体教师共同的工作。各科学科教师都应当重视德育教育,通过分析德育教育与学科教学之间的联系,关注德育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渗透,寻找教学内容与德育的契合点,在教授知识的同时,悄无声息地实现德育教育。例如,体育课上对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可以组织多种教学活动,尤其是团队合作活动、竞技活动等,如球类对抗赛,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做好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德育氛围
校园文化是全校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创造、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3]。通过建设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可以很好地促进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首先,教师要深挖校内德育资源,树立校园道德榜样,通过榜样力量影响其他同学,从而提高德育质量。其次,学校要积极开展德育活动,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实现学生的德育教育。例如话剧表演、校园运动会、辩论赛等,通过开展这些活动,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满足精神需求,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进同伴间的信任,丰富情感体验,学会面对成功与失败等。此外,以班为单位的德育活动也是十分重要的。
3.优化德育教学方法,深化德育教育
“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式德育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接受程度不高,德育工作就难以取得成效。因此,在德育教学中,教学方法十分重要。除了融合学科教学、开展德育活动等教学手段以外,德育教育更要注重优化在德育课上的教学方法,选择适合高中生特点的德育教学方法。例如,教师可以结合多媒体开展德育教育,利用多媒体整合网络资源,进行系统性的德育教学。此外,教师还可以展开德育专题教育,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定一个主题,并自主设计探究活动,分工合作,通过查找资料、整合分析资料、交流讨论等环节,最终形成对该主题的深入理解与认知,并组织小组汇报、班级汇报等,还可以让学生制作成手抄报、主题杂志等收藏下来。通过开展德育专题教育,学生对德育主题的认知更加深刻,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不仅实现了德育教育,而且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胡健.浅谈高中德育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2(02).
[2] 韩丽芳.浅议提高中职德育课教学的实效性[J].新课程(中旬),2014(03).
[3] 童鹿超.新课程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策略[J].吉林教育教研,201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