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辉
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的重构
——基于学习共同体的视角
张辉
学习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其强调师生地位的平等性,注重学习自主性,着力于打造“以人为本”的教学模式,是课堂文化重构的全新方向。 本文以学习共同体理论为研究基点,通过分析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中存在的现实问题,提出了构建新型课堂文化的有效路径,为高校思政理论课功能与价值的实现提供支撑。
学习共同体 思政教学 课堂文化 发展现状
1.学习共同体的概念界定
“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 衍生于社会学的术语,可译为“学习社区”,是在共享性、协作性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这一概念是 1995年由博耶尔在《基础学校:学习共同体》一书中首次提出来的,他认为学校教育最重要的是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共同体,并将“有共同愿景”作为学习共同体构建的必备条件之一。据此可将其定义为:学习者及助学者(教师、家长、辅导者等)因具有相同的信念和目标,而在共同的愿景支配下组建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团体,目的在于通过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学习氛围,打破传统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将学生从“客体”状态转化为“主体”状态,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和学习。
2.学习共同体的表现特征
(1)互助学习是共同愿景。从学习共同体产生根源分析,其是所有共同体成员在共同愿景的支配下,以实现个人及全体成员自身发展为目标,通过对话交流、互助合作等方式,来分享学习资源和知识成果,相互学习、相互影响、共同探究,从而最终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共同成长,为此,共同愿景是学习共同体衍生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文化氛围是关键因素。共同体的构建需要具有凝聚效力的文化氛围支撑,每个团体组织都具有自身的文化价值体系,在学习共同体中,全体成员拥有共同愿景,遵守着相同的学习制度和规则,形成了相同或近似的文化价值取向和偏好,促进了共同体成员之间彼此信任、理解、互为归属等文化价值理念的发展,并成为学习共同体发展的润滑剂和黏合剂,影响着每个成员内心的归属感和安全感,增强了共同体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1.师生关系的非平等性较为凸显
目前,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师生关系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仍然没有超出“权威”与“服从”的框架。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作为从属者只能被动服从,这成为课堂文化发展的最大瓶颈,而作为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高校思政理论课必然也无法逃避这一问题。教师是主导者,“管教”观念根深蒂固,忽视学生主体性,推行“灌输式”教学法,教什么、学什么、怎样教、怎样学都由教师单方决定,学生仅需要绝对服从即可,这势必会使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发生本末倒置的现象,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学生思政理论课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最终制约教学实效性发展。
2.教学方法缺失共同探究性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师生良性互动为必要前提的,作为课堂主体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有思想、有创造力的独立个体,通过语言、肢体动作的交流能够促进彼此的了解,营造一种相对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但就目前现状来看,教师仍将自己定为课堂的支配者、知识的主导者,忽视了学生内心情感和个性发展需求,沿袭传统的“注入式、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学生处于被动接受、记忆的状态,成为课堂的旁观者和看客。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把握仍然停留在表面,无法深入了解思政理论课的精髓,当面临现实问题时更是无所适从。这种“独角戏”式的教学方法,导致课堂缺乏生机和活力,学生参与性受阻,师生之间的探究式学习更无从谈起,禁锢了教学方式的创新发展。
3.教学评价的多向性发展不足
在思政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因价值理念的差异而对所学知识产生消极的情感,但是否将知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则决定于学生的积极体验。因为消极情绪影响下虽然也能够从语言层面获取某种知识,但其转化为学生实际行为的可能性却很小,甚至可能走向相反的方向,为此,在教学评价中应该注重学生情感体验以及知识行为表现。这样才能转变知识教学中的教条和保守状态,以教学评价的多元化发展推进教学模式的深刻变革。
1.秉承以“学为本”的教学理念,树立共同愿景,构建课堂观念文化
当前,随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的深化发展,学习共同体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较为完备的教育理论,并成为影响高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和教学环境的关键所在。其将师生、生生之间放在一个共同愿景之下,提倡“学为本”的教学理念,转变了传统的以知识为本位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一种以学生为本位的全新课堂文化,将课堂作为师生学习的共同体,在尊重个性差异的基础上,促进自主性学习和探究式教学的发展,是一种由教育向学习的转化过程。从这个层面分析,以学习共同体为视角构建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首要任务就是要剔除教师的“权威性”,以教师领导力的削弱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性;同时,在学习共同体中,处于不同文化成长背景下的教师和学生所追求的发展目标存在差异,面对多元发展需求,应该以共同愿景为连结点,求同存异,通过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发展目标及全体成员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来确定共同愿景,为自由、和谐、民主的课堂文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并发挥共同愿景所带来的“扩张力”,推进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观念文化的形成和发展。
2.强化对话协商,促进互动学习,构建课堂时空文化
传统思政教育中沿袭的是“唯教材、唯教师是举”的教条式模式,教师作为课堂的操控者,左右着教学进程和教学方式,将课堂转变成为其个人的表演舞台,学生成为了旁观者,这势必会阻碍教学水平的提升。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强化对话协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情感和个性发展需求,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互动交流、合作,分享学习经验和情感体验,形成马丁·布伯所谓的“我—你”共生关系,使互动、沟通教育模式转化为现实,最终在互动学习中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3.推进问题情境的创设,构建探究式的“生本”课堂文化
高校思政理论课是以马克思思想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为基本内容的文化课程,教学内容较晦涩难懂,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效果不明显,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且整个课堂是以教师的单向知识传输活动为支撑,师生之间欠缺互动性。而学习共同体视角下,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体差异性,以学生发展需求为根本出发点,对教材进行多层次开发,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以灵活多变的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实现跨越式发展。
课堂文化作为影响师生教学与学习行为的关键力量,对于高校思政理论课的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影响,但传统的课堂文化沿袭“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学生主体地位被严重忽视,造成师生地位不平等、教学方式呆板教条、教学评价单一,弊端不断凸显,面临重塑的紧迫性。而学习共同体秉承“学为本”的教学理念,通过营造平等、自由、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师生之间互动、合作学习及探究式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基于此视角构建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势必能够推动师生的共赢发展。
[1]吴潮霞:《学习共同体视域下的高校思政理论课课堂文化建设研究》(学位论文),浙江工业大学,2013。
[2]易显飞、廖小平:《基于学习共同体理论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究》,《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3年第1期,第152-155页。
[3]赵炳坤、杨玉泉、刘娜:《“学习共同体”理论在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中的应用》,《廊坊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第96-99页。
[4]时长江、刘彦朝、张胜红:《“学习共同体”教学模式在思政课中的应用》,《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22期,第30-32页。
[5]黄爱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变革研究》(学位论文),南京理工大学,2015。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政法学院 陕西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