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军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保卫处,四川遂宁629000)
在社会发展历程中衍生的高职教育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独特的职业职场能力教育,它同样肩负着传承优秀文化和培养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重任。然而,由高考模式解脱出来的高职学生,很快被铺天盖地般的“互联网态势”深度吸引,无意识中受其引领而专注于市场需求的专业职业技能学习,传统文化的传播和综合素质的提高逐渐淡出师生的视线,加之某些高职院校过度强调“职业化”过分重视专业核心课程建设,人文素质教育呈边缘化趋势,教育之航标偏离了原本应有的方向。这显然有悖于我国高职教育办学理念及标准。如何抢占有限的时间,拓展无限的空间,在新形势下探索立德树人有效培养人文素质之途径已然迫在眉睫了。
人文素质,指一个人成其为人和发展为人才的内在精神品格,它包含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方法和人文精神四个方面的内容。人文素质教育重点在于人文(文史哲艺)知识和技能的内化,即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将人文科学和优秀的文化成果内化,使学生成为具有较高文化修养和更高尚精神品格的人。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开始转型,改革也进入了深水区,经济下行就业压力日益加剧。处于蓬勃发展势头下的高职教育在教育部要把职业教育打造成“名优土特产品”的激励下,既豪情万丈,也压力倍增,适应市场,为社会输送高技能人才的要务压倒一切而成为唯一追求之目标,人文素质教育如弃儿般被忽视甚至遗忘。这一现象在我国的高职院校已不是一二典型案例,且呈蔓延趋势。人才培养出现方向性问题,学生自身在大环境下的认知也随之悄然变化。近年来常听见社会大众感叹:现在的大学生传统文化观念遗失、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淡薄。企事业等用人单位对应届毕业生的评价也不容乐观:专业知识和技能较完善,创新意识薄弱,身心素质不强,语言能力退化等。以笔者所在的高职院校为例,用人单位对2016届毕业生的满意度评价显示(数据来源:第三方机构新锦成-2016届毕业生用人单位调查):与其他高校毕业生相比,用人单位认为本校2016届毕业生“适应能力”较强,所占比例为55.17%;其次是“学习能力”(41.38%)及“专业技能和能力”(37.93%);但团队合作能力只有27.59%,沟通能力满意度27.59%,敬业精神20.69%,抗压能力和创新能力都仅13.79%。另外,笔者从教多年的经验发现,尤其是源于单独招生的高职学生更是忽视人文素质,片面强化职业技能的修习和动手能力的训练。
一个人的人文素质,大多在中小学阶段已初部成型,之后的大学乃至在职人生旅途中,是巩固、完善和提升的过程。我国课程式教育及高考制度曾经为选拔优秀人才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在我国的历史诗篇中占据了重要篇幅。然而,高考指挥棒也助推了基础教育分数至上、考试至上的怪象,很多中学与考试、分数无关的不教,与专业无关的置之不理,学生道德是不是进步,是否具有基本的生存能力鲜有关注;中学生在各种压力及误导下,坚定地认为读书仅仅是为了上大学,因此“一心只读圣贤书”,除了教材考试内容几乎不曾涉足真正的阅读和思考,结果我们培养出的考试机器,不仅缺乏人文理论构筑,缺乏创造力,更有甚者成为“空心病”患者。矫治应试教育弊端,从知识本位,学科中心走出来,给学生世上最美好的东西,确保教育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已成为我国目前考高模式改革的重要目标。
中小学阶段的缺憾,在高职教育中理应得以重视,但市场需求背景下的高职教育天秤似乎出现了偏差。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和市场接轨后的新生事物——高等职业教育,它所培养的是高等技术型、应用型人才,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但是,也许正是因为其鲜明的职业定向性和岗位针对性使一些人误解了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片面强调职业技能教育,阻滞了人文教育的实施和延伸。[1]
市场既需要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更看重人才是否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和综合素质,据调查,近年来很多用人单位(尤其外企)将诚信、事业心及人格素质列入对应聘者的重要考核指标。所以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者,必须认清教育的精髓,转变观念,走出误区,回归正途,在传授专业知识培养专业技能的同时,充分发挥教育工作者的人文教育主导作用,帮助学生塑造人文精神,铸造高尚情怀。同时,高职学生也应顺应新形势,不偏不离,专业、素质两手齐抓,使自身的人身观价值观、文化艺术修养、科学民主意识等,不断厚积并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
人文素质教育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从课程设置来说,在开设核心能力课程的同时,要合理安排课时开设人文素质类课程。将人文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构建更加坚实的教育平台,从而实现人文素质教育的预期目标。[2]就课堂教学内容而言,专业课程也需融入人文素质教育,教书更需育人,在“授之于鱼”的同时,更要“授之与渔”,也就是说,专业课程的讲授可结合相关内容,精心挖掘人文素质因素,与德育课共同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质。结合专业课程,模拟真实的职业环境而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效能。
教育改革不断推陈出新,单纯“满堂灌”早已不能适应新趋势。称之为“现象教学法”的授课模式在高职院校得以推广:学生分组自由陈述并讨论现象,产生与课程模块衔接的研究话题,通过合作探讨确定解决问题的具体的方法、路径,在规定时间交付学习的发现成果报告,并与大家进行分享,教师提供指导和资源支持,并充当裁判,这就是企业工作法。这样的教学方式,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更多以咨询师的身份参与教学,而不是以前的掌控者。学生在全新的教学模式下学会思考,学会沟通合作,学会了处理问题应持有的态度,形成了自我约束意识。
互联网+背景下,人们的信息渠道无限扩展,网络、APP以绝对压倒之势进入了年轻人的生活。信息时代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拓宽了人们的视域,也为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搭建网络平台、制作微课视频、利用软件资源…层出不穷的信息化手段和资源成为素质教育的破冰利器,生动丰富的资源使人文素质不再停留在文字层面,而是渗透到校园的每个角落。因此,积极加强网络人文教育平台的建设,为高职学生筑造健康向上的网络家园,以保障学生汲取充足的营养,为完成高职教育人文素养的培养之使命奠定基础。
提高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是一项系统工程,单纯依赖课堂教学这一主渠道,还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多方位、多层次、多渠道采取措施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任课教师固然身负人文教育主导使命,辅导员、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更能及时了解学生心里变化和思想动态,并根据个性差异,引导鼓励学生,使其充分发挥个性优势,完善自我。
无论学校层面还是学生社团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激发学生在读书活动、演讲赛、艺术节、创新创业展等活动中发现自我、提升自我,增强学生的获得感,进而愿意主动寻求路径给自身更多的发展空间,同时以点带面,让更多的学生提高认识,通过多维度教育渠道参与并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活动,在活动中体验传统文化,提高语言能力,培养职业精神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近年发展迅猛,几乎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发展可喜,却也堪忧。教育部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中,既要加快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改革步伐,加强技术技能积累,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对市场的适应能力和自主发展能力,又要加强以职业道德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为特点的高等职业教育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将人文素养和职业素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加强文化艺术类课程建设,完善人格修养,培育学生诚实守信、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由此可见,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文教育在高职教育中占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培养具有较高人文素质和健康高尚人格的全面发展的创新型技能人才是高职院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1] 唐杰军,张琛,姜辉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及培养途径研究[J]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2):111-112.
[2] 潘桂云.加强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J]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学报,2011,(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