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及培养途径探索

2017-04-14 01:06李红梅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8期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李红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高职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研究及培养途径探索

李红梅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泰州 225300)

本研究以跨文化交际能力理论为基础,改用林玉生有关跨文化交际能力调查问卷,调查某学院学生目前英语能力现状、英语学习动机、已有词汇量、文化学习情况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等五个方面,解读文化与知识,文化与英语教学的关系,探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途径,为实用英语课程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

高职类;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

0.引言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是我国外语界的热点话题[1]。相关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能力与工作绩效高度相关,甚至高于前者[2]。

教育部2000年和2007年颁布了新的《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分别提出:(1)打好语言基础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标,但要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强调打好语言基础和培养语言应用能力并重;强调语言基本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实际从事涉外交际活动的语言应用能力并重;(2)大学英语教学是以外语教学理论为指导,以英语语言知识与应用技能、跨文化交际和学习策略为主要内容,并集多种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为一体的教学体系。这两个要求都强调在英语教学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即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高职教育研究者意识到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至关重要,但如何系统并高效地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习得和实践中的困惑和误区呢?有鉴于此,调查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探索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策略是新一轮实用英语课程改革中首要解决的问题。

1.文献回顾

跨文化交际能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是在对乔姆斯基理论的补充和批判基础之上提出的有关语言能力和语言运用的观点。国内外学者(Rubin,1976;Gudykunst,1991/1997;胡文仲、高一虹,1997;高永晨,2005/2006)参与到有关交际能力,尤其是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讨论,并提出各种交际能力或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模式。Hymes(1972)提出交际能力指一个说话者所具有的语法、心理和社会文化知识,以及他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3]。Spitzberg(1988)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由跨文化知识、交际动机和交际技巧这三个因素构成[4]。文秋芳(1999)提出该能力模式,即交际能力和跨文化能力[5]。胡文仲(2013)总结了学界观点,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包括三个层面(认知、感情、行为)的能力,即对文化与文化差异反思的能力,对文化差异的理解与处理并寻求自我边缘化或“第三空间”的能力,及话语与沟通的语用能力[1][6]。

综上所述,研究者认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任何两个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交际,这不仅包括国际间的跨文化交际,还包括种族交际,以及属于同一文化背景的不同群体之间的交际。本研究所涉及到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是指以汉语为母语,以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利用英语实现日常交际的过程[7]。

2.研究设计和方法

以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为基础,本课题在2015年9月针对某院2015级新生设计了一份调查试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学习英语年限、英语词汇水平、英语学习动机、文化学习情况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参与者涉及到市场营销、国贸、模具、护理、物流、钢结构、设计、应用电子八个专业,计526名同学。其中男生 144名,女生 382名,包含各二级学院,涵盖了文、理科专业,基本反映该院一年级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现状。

本研究旨在了解高职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认真解读文化与知识,文化与英语教学之间的关系,为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教学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促进英语教学改革和教学观念的改变,有效实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3.结果分析

本研究采用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高职类院校学生的英语学习现状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为教学改革提供实践数据。调查结果显示:

(1)参试学生平均年龄19岁,男、女生比例大约在4:6,农村学生占62%。学生三年级开始学习英语。84%的学生还未能达到基本词汇2000的要求。

(2)多数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以工具性学习动机为主,无法理解语言学习需关注该语言的文化学习,认为在平时的电影、电视、影碟、广播、互联网等活动中就能够获得一定的文化知识。但经过本次问卷调查,学生明显对跨文化交际的概念有所了解,意识到英语学习中要关注中西文化的差异,并尝试去学习有关英美文化知识,这是本次课题调研的附带习得结果。

(3)50%学生认为对英美国家的各种节日了解程度较低;在与外教的交际过程中,526名参试学生中有300名同学认为自己能意识到双方文化价值观不同,但在实际交际过程中对对方特殊习俗的容忍能力偏低,控制交际的起始和结束方面的能力也较低,预测对方会有什么反映的能力较弱;在遇到目的语人群时,缺乏主动交流的想法和行动,并普遍感到紧张;他们能够认识到文化的差异性和平等性。在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学生自感水平较低。

总之,该调查表明了高职类院校学生英语学习现状及学生能力培养中遇到的问题。学生普遍基础较差,对英语文化知识的了解甚少,英语学习动机主要是以应试为主的工具型动机。学生缺乏文化与语言的融合意识,缺乏主动用英语与人交流的意识,自信心不足。

4.讨论

根据以上调查和分析,高职类实用英语教学需要系统、有效地开展文化教学,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这需要教学中各个环节全方位深入改革。研究者提出以下策略和措施,以改善高目前教学现状,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

4.1 理解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语言和文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8]。从外语教学角度看,文化包括显性文化和隐性文化,指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自然、政治、哲学、经济、科技、文学、某一特定人群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

跨文化交际者需要习得语言,更需要习得文化,“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9]。要理解目的语的深层含义,了解该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培养自身对目的语的语境认知能力,扩大自己的文化知识视野,努力建立文化图式(cultural schemata),使语言与文化内在化、认知化,以保证交际的顺畅进行[10]。

4.2 避开语言交际的误区

英语教学多关注了该教学的实用性目的,而忽视了文化本身的复杂性。以汉语为母语者常常发现自己的交际行为和意识受到母语的负迁移和干扰作用。这是由于交际双方思维方式、话语规则、价值观念、词汇的社会内涵等方面的差异而造成的。因此,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者有意识区别两种语言,形成对目的语文化的敏感性和包容性。

4.3 用科学的理念指导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拓展

首先,提高师资跨文化水平能力。在教师资源方面,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必须重视教师的作用。学校可采取出国培训、文化讲座、理论研讨、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建设具有跨文化交际能力水平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另外,教师自身应不断提高,做到教学与研究并重。

其次,改变教学过程和教学环节。在具备高素质、高质量的教学师资基础上,要利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大力改造教学环节。学院应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列入学生的必修课程,成为独立的课程,并根据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和社会需求,编制适合本院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训练教材,充分利用文字、视频和音像资料培养学生听力、阅读技巧,提高自身修养,培养学生有意识地了解文学作品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时代背景,培养其跨文化的理解意识和运用能力[11]。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要注意材料的系统性、真实性和对比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按学生的实际语言水平和领悟能力,兼顾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知识及文学评论;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创设真实的文化语境,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受文化信息,并确保师生交际和学生交际等活动在真实的文化语境中进行,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在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之间进行真实的双向思考;对比不同文化差异,找出不同文化之间在词汇、语法和文本中潜在的价值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文化因素,能使学生认识到由于差异而形成的跨文化交融的潜势。营造英语环境:把英语教学置于社会文化大环境中,教学内容和过程围绕着语言和文化意识,突出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和差异,多采用启发式、引导式、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并正确地引导学生大量阅读有关西方文化和跨文化交际知识,拓宽知识面,以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此外,该课程教学需以网络技术为支撑,采用课堂教学、网络自主学习和课外扩展阅读等形式有机结合,形成以信息化教学为载体的一整套跨文化交际课程的教学网络。

最后,改革教学评估体系,增加对文化能力的评估。增加检测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目的语文化知识等与跨文化交际能力有关的试题,通过这些测试来刺激并鼓励学生有意识关注并习得跨文化交际知识,锻炼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切实的基础。

5.结语

所有教学研究者都需要分析实施教学对象,了解他们的语言学习现状,用科学的方法引导,不断地改革、调整,以满足学生和社会需求,才能更好地完成大学英语教学,以达到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的。

[1]冯海颖.黄大网跨文化交际研究:从本质主义到批判现实主义[J].外语界,2016(1):61-69.

[2]史兴松.外语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社会需求分析[J].外语界,2014(6):79-86.

[3]Hymes,DOnCommunicative Competence[A].In JohnBPride&Janet Holmes(Hg),Sociolinguistics[C].1972:269-293.

[4]Spitzberg,B.H.Communication competence:measures of perceived effectiveness. In Tardy,C.(Ed),AHandbook for the Study of human communication,1988:67-105.

[5]文秋芳.英语口语测试与教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6]胡文仲.跨文化交际能力在外语教学中如何定位[J].外语界,2013(6):2-7.

[7]Paulston,C.B.Linguistic and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Topics in ESL[M]. Clevedon;Multilingual Matters Ltd,1992.

[8]林娟娟.跨文化教学策略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4):25-29.

[9]Sapir,Edward.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Inc.h,1921.

[10]许丽芹,万涛.跨文化交际中的语境认知[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12):23-27.

[11]孙畅,孙淑华.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3):122-124.

G642.0

A

2095-7327(2017)-08-0066-02

①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6年职教研究一般课题,《基于“互联网+英语词汇和阅读”的人才培养方式创新究》,编号为ZY201609。②江苏省教育厅2015年高等教育教改研究立项课题《基于互联网的高职高专实用英语课程改革实践与创新研究》(课题编号为2015JSJG605)的研究成果。③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科研项目《基于多媒体应用的词汇注释、词汇任务与二语阅读的相关性研究》(课题编号为TZYKY-15-19)的部分研究成果。

李红梅(1975—),女,江苏泰州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词汇附带习得、跨文化交际。

猜你喜欢
跨文化交际英语教学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超越文明冲突论:跨文化视野的理论意义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
高职高专公共英语教学中EGP+ESP模式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