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师观的当代启迪
——读《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教师篇》

2017-04-14 04:31颜廷燕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黄炎培读本职教

颜廷燕,宁 波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31)

道理与思想政治工作

黄炎培职业教育教师观的当代启迪
——读《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教师篇》

颜廷燕,宁 波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济南 250031)

黄炎培以“敬业乐群”为核心理念的职业教育教师观要求职教工作者对己要刻苦奋斗、对群要精诚团结、对事要丝毫不苟、要始终如一地贡献于民族复兴大业,这在当代职业教育发展中,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既是对职教工作者职业态度、职业技能、人文素养的要求,也是对职业教育者的一种心灵启迪,指引着其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和发展。

黄炎培;敬业乐群;教师观;职业教育

《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教师篇》(以下简称《教师篇》),周汉民主编,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4年11月第1版。本书为《黄炎培思想教育读本》(以下简称《读本》)系列丛书之一(另外两种为《理必求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综合篇》、《双手万能:黄炎培职业思想教育读本·学生篇》),收集整理了黄炎培在研究、指导、实践职业教育的过程中形成的有关职业教育教师观的书信、言论、观点,内容丰富而深刻,对当代从事职业教育者来说,是一部学习黄炎培职教思想的合适读本。

一、黄炎培简介

黄炎培先生(1878-1965)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人物,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他是清朝举人,又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曾积极投入辛亥革命。他是中国职业教育的开创者,于1917年发起创立了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中华职业学校和《教育与职业》杂志,在战乱频仍的中国现代,克服种种巨大困难,形成“大职业教育思想”,取得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黄炎培认为,职业教育是“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谋个性之发展,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他认为职业教育的特点和优势是“双手万能,手脑并用”,职业教育应该开门办学、学校办工厂、工厂办学校,使学生能“学做合一”。在其整个大职业教育思想中,对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要能够培养学生“金的人格,铁的纪律”,要塑造学生“敬业乐群”的人格并使之成为现代化公民;教师要有“对己则刻苦奋斗,对群则精诚团结,对事则丝毫不苟,始终为一”的操守。他的职业教育教师观,在今天看来,不仅不过时,而且至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教师篇》要点

《教师篇》是《读本》系列之一,它以职校教师为读者对象,方便大家深入体会职业教育内涵,掌握职业教育方法。全书分为五章,内容要点如下:

第一章:中华职业教育社。本章主要介绍了自1917年中华职业教育社创办到1952年35周年纪念日之间各个阶段发表的中华职业教育社的社旨、社训、宣言。使读者了解当时为什么创社,和在追寻“为什么”的过程中“大职业教育思想”逐渐形成的过程。共选取10篇相关资料。

第二章:怎样办职业教育。本章主要介绍了黄炎培先生在以中华职业学校为主的职业院校的创办实践中,所思考总结的职业院校到底该怎样办的过程和经验。他在一系列实践中,得出职业院校社会化、平民化、科学化的社会实用原则。共选取10篇相关资料。

第三章:职业教育理论与职业指导。本章主要为职业教育从业者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教育模式及教育方法,如“工学结合、工读交替”的培养模式、“知能并重、人格完整”的质量标准。共选取13篇相关资料。

第四章: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本章侧重于职业院校的道德教育,提出一定要重视道德教育,要不断完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即“敬业乐群”、最终落脚点还是“为国家、为人人”的大职业教育精神。共选取17篇相关资料。

第五章:《黄炎培日记》选辑(1914-1949)。本章内容为1914-1919年间黄炎培先生作为江苏教育负责人在参观考察中外职业学校时的日记节选,以及1942-1949年间的日记节选。在每篇日记中,黄炎培先生都对当天见闻给予分析总结,客观评价,并绘图列表以辅助说明,体现了其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对“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的践行。

三、敬业乐群涵义

敬业乐群体现的是教师的职业态度。“敬业”就是要热爱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并尽心尽责地干好,为社会和人类做贡献,“乐群”就是要有高尚情操和群体合作精神。以“敬业乐群”命名《教师篇》,可以体现黄炎培先生对职业教育教师的总体规范和要求。

在“敬业”方面,黄炎培先生要求职业学校教师,不仅要“先知觉后知”,还要“先能授后能”,同时在执教过程中,要以人为本。只有这样,方能达到“敬业”的基本要求。黄炎培先生在选聘教师、任用教师方面,狠下工夫。“办一职校,聘专门教师不易,聘实习老师尤难,而欲聘实习工人,如在农为园丁,在工为机匠,则难之又难矣。”[1]92职业教育不惟着重在“知”,尤着重在“能”,在“先知觉后知”以外,还需郑重地补充一句——“先能授后能”。[1]63为此,黄炎培先生在1935年,专门邀请各方面专家,号召职业教育工作者用新精神来实施职业教育,要求教师“对己则刻苦奋斗,对群则精诚团结,对事则丝毫不苟,始终如一。还需从大处着眼,从实处着手,把这种精神渗透在职业教育中间。”[2]74敬业乐群即是这种新精神。

到底为何而乐?为人人的谋生,为民族的复兴。在民国年间江苏第五届省教育行政会议(1921年)上,黄炎培先生借杜威博士之言,剖析当前办学之弊在于各学校科员、学校校长及执教育行政者,脱离了社会实际需求,不能为个人谋生,不能为公众服务。为此,黄炎培先生对对职教界提出“以人为本”的要求,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需求为主,为平民公众服务,为民族的复兴服务,并乐在其中。中华职业学校在战争频仍的二三十年代是很苦的,但是它却坚持下来了,就是因为他们的有所“乐”:爱国、报国。从这一方面来说,“敬业乐群”实际上就是一种责任,一种信念,一种信仰。它不仅仅是一教师观,还是黄炎培大职业教育思想的凝结。

黄先生在《苦——中华职业学校二十五周年纪念日给诸教师诸学友一封公开的信》中,真情推介当时的职教先辈的“敬业乐群”精神,赞扬他们在“苦教”中尊敬职业教育,严格要求自己、真心爱护学生,精诚团结群体,以自己的苦来求民族复兴之乐。下面摘录片段,以供当代职教同行学习、自省并努力实践。

“贾(佛如)先生在上海当了7年校长,每天清早起来,亲自领导全校师生早操,大风、大雨、大雪、大暑,从未缺过一天,这是上海一般同学公认的。”“(俞)抗澜先生富感情,苟学生不率教,或开会时有所争执,俞先生潸然泪下,泪下而同学间眼眼相瞩,举座不欢,莫不谨敬受命,有时余亦下泪,同学都下泪,全场肃然。”

“一日,黄君望平以功课未完,俞先生停止其星期日外出,黄君在室读书,竟日不倦,不思外出,俞先生即伴之读,余亦不欲出,三人一室融融泄泄,书声达户外,友人来访者,为之哑然。”

“凡同学有疾病,余与顾(述之)校长及俞先生轮流慰问,坐其床侧,与之语,剌剌不休。一日俞先生亦患病,闻某学生病,强欲起视,余执不可,俞先生言,苟子弟有疾,为父母者能坐视乎?余为感动。竟夕伴某同学寝,俞先生始安枕。某同学感激至于泪下,以为得师如此,逾父母矣。”[1]211

试想一下,当时的职业教育学校师生在苦教苦学之下是何等的相亲相爱,老师们的苦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黄先生在文中最后写到:

“即使真苦,须以我辈的苦,换取一般同胞的乐;须以少数人的苦,换取多数人的乐;须以一时间的苦,换取河山收复、民族复兴、永久光荣的乐。”[1]213

这就是“敬业乐群”!它不是干巴巴的概念,而是饱蘸了心血和汗水的可歌可泣的行动。可尊可敬的职教先辈们在那不平凡的峥嵘岁月里,用他们的坚毅和执着,追求着自己的理想,践行着自己的诺言,诠释着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宗旨:“用教育执法,使人人以其个性,获得生活的供给和乐趣,同时尽其对群之义务,而其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做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1]21

除却俞抗澜先生、贾佛如先生外,《教师篇》中还以极大的热情赞颂了中华职业学校的其他老师:沈信卿先生、袁观澜先生、黄伯樵先生、顾荫亭先生、顾述之先生、邹韬奋先生……他们从毁家办学到以命卫校,从无形守护到有形捍卫,从关心学生生计到关爱学生人生,从重视技能到保家卫国,一桩桩血的例子,一天天苦的坚持,一件件“敬业乐群”的行动,都给当代从事职教者以心灵的震撼和启迪。

四、当下启迪

(一)职业态度:敬业乐群

现代职业教育是为高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高质量人才,在全球化、多极化发展的和平年代里,职业教育目的是富民强国。但是,在现代以政策文件为载体的职教体系中,职教从业者大多已没有了前辈们的热情和决心。理论认识浮泛,工作态度被动,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缺乏深入探究、锐意精进的努力等,成为当下职教从业者的普遍状态。许多青年教师甚至仅把职校作为择业的跳板和过渡,随时想着为自己再谋生计。教师的职业态度不端正,直接影响教学成果的取得和所在院校整体的提升。

这种现象,虽然与有关政策不健全、不到位有关,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教师自己的人文素养存在差距。对此,黄炎培先生强调,教育目的还是得从民族的“魂”上下功夫。敬业乐群现在仍然是教师们的职业规范、道德操守,目的就是通过老师的教,使职业教育能够发挥振作民心,开启民智,充实民力,为民族复兴提供高质量人才的社会作用。这种期望和要求,现在仍是我们应该重点强调并努力去做好的。职教老师们应该向黄炎培等前辈们学习,端正自己的态度,积极进取,敬业乐群,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学生谋发展,为学校做贡献,为职教事业、为社会、为人类服务。这样才能在竞争日益激烈的职教人才市场中,实现让学生“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自己也才能站稳脚跟,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职业技能:手脑并用、双师多能

本书还收集了黄炎培先生关于职业教育手脑并用、双手万能、学做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等教育原则的论述,这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及措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应地,职教老师们必须达到高素质、多技能,才能胜任工作。

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职业教育质量的最基本条件。高素质首先体现在教师的高职业技能方面。职业院校必须要有高职业技能的师资队伍。1995年原国家教委《关于建设示范性职业大学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提出“双师型”师资,首次对老师的职业技能提出要求,这对老师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双师型”教师的理解主要有3种:①双职称说;②双能力说;③双证书说。从对“双师型”教师多样化的归类可以看出,在对老师的资历要求方面,我国职业教育有着更高的标准,这就决定了职业院校的老师们不仅要具有足够的本专业知识技能,还要有多方面才能,这样才能适应职业的需要。对于“双师型”,本文不打算展开细致细究,但可以肯定的是,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社会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双师型”师资是职业教育的优势资源。在职业教育院校聘用一批专业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企业行业一线的能工巧匠或技术骨干,这样的师资引进,可以让职业教育院校的学生更直接地接触到前沿技能和行业业务。学院应鼓励职业教育专职教师到生产、服务一线兼职挂职,或参与项目合作、技术研发,教师则应积极参与,从而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

(三)人文素养:金的人格、铁的纪律

人文素养是指人们在人文方面所具备的综合素养。它主要包括具备人文知识、理解人文思想、掌握人文方法、遵循人文精神等方面的内容。在黄炎培的职教思想中,这种素养被凝练为“金的人格,铁的纪律”。现代职业院校因为学制短、就业压力大,在培养学生的人格、纪律方面往往重视不够。在职业教育中,怎样在教会学生职业技术的同时加强其人文素养,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的问题,在当前颇为突出。

近年来,网上盛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一位二战期间在纳粹集中营饱受折磨的犹太幸存者战后成为一所中学校长,他每年会给每一位新教师一封信,信中写道:“亲爱的老师,我是一名纳粹集中营的幸存者,我亲眼看到了人类不应当见到的情境:毒气室由学有专长的工程师建造;儿童被学识渊博的医生毒死;幼儿被训练有素的护士杀害;妇女和婴儿被受到高中或大学教育的士兵枪杀。看到这一切,我疑惑了:教育究竟是为了什么?我的请求是:请你帮助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性的人。你们的努力决不应当被用于创造学识渊博的怪物,多才多艺的变态狂,受过高等教育的屠夫。只有在使我们的孩子具有人性的情况下,读写算的能力才有其价值。”这个故事的真假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道破了现代教育的一种极大危险:当教育与人性、人格的培养分离,就可能会成为残暴的帮凶。

虽然《教师篇》中黄炎培先生在教育调研中多次提及一个人的人生观在中学就已定性,在《怎样教我中学时期的儿女》中,也曾再次感慨:“我感觉最难处置的就是中学这个关头。到了大学,人生观渐渐确定了。”[1]166但是,笔者认为,上述中学校长所提出的问题,同样值得我们职业教育教师深思。正如孙承武所说:“我们职业技术院校培养学生,既要使其掌握职业技术,更要重视提高其人文素质。否则,就不能说很好地完成了我们肩负的光荣职责和历史使命。”[3]1

这种使命最终要靠教学第一线的老师们完成,因此,教师的职业态度、职业技能固然重要,但是教师的人文素养更是重中之重。因为学生的人文素养要靠教师来培养。作为教师,在教书的过程中,一定要把“教书”和“育人”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使之相辅而行,让学生在学到知识技能的同时学会做人。同时,要自觉地以师德标准要求自己,要像黄炎培先生那样要求的,要有“金的人格,铁的纪律”。具体来说,一位教师讲授一门课程,除了其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应对学生产生三种影响:第一,是教师自身的模范形象给学生所带来的影响,即所谓身教重于言教;第二,是通过课程的学习给学生以人文思维方法上的训练;第三,把每一门学科都与社会、与人类的发展的密切的关系,详细解释给学生使之充分理解,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那位在纳粹营中幸存下来的校长的请求才能变为现实。

五、结语

今年是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成立100周年,党中央高度重视,在北京召开庆祝大会,表彰了在弘扬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推动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单位和杰出个人,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信祝贺,这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教界同仁们无不引以为荣。感慨之余,更要反思。

老师们要反思自己为学校做了什么,为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教育做了什么?有没有脱离了仅为自己谋生存的阶段,有没有做到真正的敬业乐群: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有没有遵守“手脑并用、学做合一”的教学原则,能不能达到“知能并用、人格完整”的质量要求?在职业教育经济文化的双重使命下,能不能使学生“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这是作为职教工作者,应该深思反省,并且始终追寻的人生目标。

《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教师篇》是值得职教工作者珍藏的一本好书,建议老师们都读一读,看一看职教先辈们所付出的努力,所追寻的真理,从而激励自己,奋斗终生。当然,要深入研究黄炎培职教思想,仅读此书还是不够的,可以从此书入手,依次阅读读本的另外两种:《理必求真: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综合篇》《双手万能:黄炎培职业思想教育读本·学生篇》,进而阅读黄炎培的更多著作。黄炎培著作是一座职教思想的理论宝库。

黄炎培先生第四子黄大能(1916-2010)在《教师篇》代前言《忆念吾父黄炎培》中写道,黄炎培先生为教他做一个正直的人,勤恳的人,曾给他题写座右铭:

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事闲勿荒,事繁勿慌,有言必信,无欲则刚;

和若春风,肃若秋霜,取象于钱,外圆内方。[1]13

这也是对当今所有职业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要求,一种启迪,愿与同行们共勉。

[1]周汉民.敬业乐群·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读本:教师篇[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14.

[2]尚丁.黄炎培[M].人民出版社,2012.

[3]孙承武.要职业技能,更要人文素养[J].华夏职教研究2016(上卷).

(责任编辑:孙 强)

Contemporary Enlightenment of Huang Yanpei's View of Teache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tudy ofJingYeLeQun: the Reader of Huang Yanpei's View of Teacher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YAN Tingyan,NING Bo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Jinan, Shandong 250031, China)

As the core concept of occupation education, Huang Yanpei's Jing Ye Le Qun requires teachers to have to struggle, to group solidarity, to do any things consistently from beginning to end, to contribute fastidiously to the national rejuvenation. These still have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in occupation. They are not only the require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ors' professional attitude, vocational skills and humanistic quality, but also the spiritual enlightenment for vocational educators, which guide the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ir outlooks on life and world.

Huang Yanpei; respect work and enjoy company; outlook on teac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2017-06-23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职业教育研究专项课题重点项目“黄炎培职业教育教育思想研究”(17SVE010)

颜廷燕(1983- ),女,山东曲阜人,国学研究所讲师,历史学硕士。

G710

A

1671-4385(2017)04-0078-05

猜你喜欢
黄炎培读本职教
散文诗小型张读本
新时代机关党建简明读本
关于构建铁路职教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
培养“工匠之师”,赋能广东职教
黄炎培的“三多”:行路多、读书多、著述多
黄炎培教子从小事做起
打 得 好
中英越洋握手 职教领跑未来
《中华家教》亲子读本
黄炎培感动了日本特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