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更庆,王 威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504)
基于“互联网+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嬗变与建设路径
张更庆,王 威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山东 威海 264504)
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互联网+”正引领职业教育进入“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变革时代。“互联网+”为职业教育赋予了跨界融合、创新驱动的新内涵,推动职业院校招生决策、培养过程、就业发展的结构性变化。职业教育工作者要转变观念,以战略思维审视“互联网+职业教育”,运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嬗变,同时敦促政府在宏观环境上给予政策支持、资金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大投入。
“互联网+职业教育”;跨界融合;人才培养体系
2015年3月,“互联网+”行动正式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标志着“互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加快“互联网+”融入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毫无疑问,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将在“互联网+”行动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正有力推动行业变革和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发展。从行业发展趋势看,“互联网+”驱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过渡,需要职业教育肩负起既懂互联网技术又通晓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职业人才培养的重任;从职业教育发展的潮流看,职业教育将跨入以“互联网+”为特征的教育2.0时代,需要将“互联网+”耦合于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改变内部治理结构,提升职业教育的发展内涵。可以这样说,基于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化引擎,带动的不仅是产业的聚变,更是教育模式的创新,“互联网+”行动计划正把职业教育带进“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变革时代。
(一)“互联网+”的内涵
“互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化版本升级为国家战略,深度耦合或融合于经济社会体系的全新范式[1]。技术上,“互联网+”是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和互联网、终端设施为一体的“云+网+端”的互联网技术应用体系;战略上,“互联网+”是信息技术跨界融合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推动产业升级、结构优化、社会效率提升的创新引擎。随着“互联网+”行动计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以“互联网+”为驱动正创新应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催动经济、社会逐步实现数字化、智慧化、协同化,打破原有的经济和社会均衡体系,呈现互动共生、跨界融合的新局面。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
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客观上要求职业教育与企业共为一体,以“校企合作”模式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然而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由于机制问题,企业过多关注企业经营而忽视合作育人,学校专注于校内教育而不能与企业形成良性互动,校企合作往往出现中间割裂带。校企双方都在试图打破合作瓶颈,跨越中间割裂带,实现产教深度融合,但现实的复杂情况使合作难以达到互动共生的预期。“互联网+”的出现,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提供了技术手段。这得益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互联网技术,贯通政府、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禀赋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同时,“互联网+”产业催生的产业转型和新业态,迫使职业院校主动迎接新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按照“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要求,进行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培养模式创新及招生决策和就业创业机制改革创新等。于是,基于“互联网+”对产业、行业、企业的变革创新和职业教育的“职业”属性,“互联网+职业教育”成为客观的必然;基于职业教育加强内涵建设的现实要求和“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时代引领,“互联网+职业教育”又成为现实的可能。
总之,“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耦合于职业教育的全过程,进行内部治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即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贯通政府、行业、企业等资源优势,加强对职业教育的鼓励、引导和资源禀赋,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智慧化、协同化,从而形成产教深度融合、校企互动共生的良好局面。
(三)“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特征
1.开放性。互联网下的职业教育是开放式教育,实现了政府、学校、企业资源开放,课内、课外教学资源开放,培养状态数据开放等。“互联网+职业教育”可打通政府、学校、企业的数据资源平台,实现资源共享,为教育决策提供第一手资料;可整合各种教学资源,从而打破时空限制,使“人人可学,时时可学、处处可学”;可随时调用学习者的学习状态数据,提供个性化培养方案,或有针对性地提供职业规划服务或就业指导服务。
2.在线化。依靠视频云供应商提供的核心技术,提供在线课程视频服务,使学生随时随地选择学习内容进行课程学习,从而改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现象,让学习者以更低的成本获得更适合自己的学习资源。
3.智慧化。建设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集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泛在网络技术为一体的智慧教育管理平台,通过该平台促进招生决策、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就业服务等改革与发展,实现职业教育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
4.协同化。通过互联网贯通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数据系统,打通职业院校与其外环境的隔离,优化数据环境,实现资源共享。同时,以信息平台为桥梁,跨越中间割裂带,学校、政府、行业、企业结为一体,共同承担职业人才培养义务,应对职业教育环境变化的挑战,效率优先,集中决策,资源共享,合作育人。
从招生决策、培养过程到就业创业,“互联网+职业教育”正颠覆着传统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走向开放化、个性化、智慧化和协同化。
(一)招生决策机制实现信息对称,精准招生成为可能
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供给侧改革、“互联网+”行动计划的指导下,我国经济结构处于转型升级的重要时期,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转型为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绿色产业。产业的转型升级需要以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支撑,职业院校肩负此任,义不容辞,责无旁贷。但是从历年招生情况看,招生口径与市场需求不一致,存在报考率低、生源一般、退学率高、专业报考人数失衡等问题。究其原因,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和教育行政部门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招生决策偏离社会需求的重要因素。科学的招生决策需要打通院校、企业、行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信息通道,共享数据,协同研判。“互联网+”的开放性、智能化、协同化等特性为职业院校招生决策的科学化提供了技术手段,依赖云计算、大数据的分类、聚类、关联、预测等分析功能,构建市场需求与培养反馈结合的招生反馈机制,实现职业院校、企业、行业和教育行政部门的互联互通。职业学院可根据行业发展动态、市场需求数据、学校培养状态数据、历年招生与就业动态数据、学籍异动数据,通过横向比较,纵向分析,确定专业招生规模,实现精准化招生。
(二)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统一,跨界协同育人成为可能
产教深度融合是确保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一环。由于社会分工异化,企业、院校各从自身利益考虑,因而各自职业教育资源禀赋存在差异,使得传统职业教育培养过程处于相对静止状态,表现为教育主体对行业发展态势不敏感,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评价体系等方面落后于经济生态和教育生态的发展要求。“互联网+”的出现,对职业教育来说是一次科技革命,带来职业教育体系创新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对人才培养体系的解构、重构,摒弃传统职业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不足,紧跟经济生态和教育生态的发展要求,走向智能动态化调整,确保了人才培养的效率和效益。
1.“互联网+”视域下,以“跨界融合”思维提升专业建设的发展内涵
“跨界融合”是“互联网+”的基本特征,也是职业院校专业建设紧跟产业发展步子,实现无缝对接的基本思维。“互联网+”正打破旧有产业、行业、企业界限,将不同产业、行业、企业的价值链重构,跨界融合并激发新业态。职业院校只有以“跨界融合”的思维建设专业,才能增强专业的核心竞争力,保证专业发展与行业、企业不脱节,从而确保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就业与创业。一是搭建专业建设智慧平台,打通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信息通道,立足行业建设发展专业;二是专业知识体系再造,须将互联网技术、跨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形成体系,夯实专业建设的基础;三是基于“互联网+”的创新驱动,以“柔性化”思维建设专业,突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和专业迁移能力的打造;四是基于“互联网+”的个性化需求,专业建设不仅要突出创新能力培养,更要强调人文关怀,须将“个性化人才文化”纳入专业建设的体系。
2.“互联网+”视域下,以“宽知识、厚基础”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和保证,培养什么样的人,最终归结到课程体系建设。“互联网+”时代的“跨界融合”效应,要求专业课程体系泛在化,以“宽知识、厚基础”为导向,跨学科整合课程内容,保证人才培养与时俱进。“宽知识”就是保证“互联网+”时代知识体系的跨界整合所形成的囊括不同领域的新知识体系,可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要求;新知识体系以互联网技术为纽带,把产业上下游价值链所具备的知识、技能关联起来,体现知识的广度。“厚基础”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保证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体现知识的深度或精度。新知识体系的课程设置秉承“以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的方针,包括国家规定的专业通识课程、以培养学生专业关键能力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培养学生适应“互联网+”视域下产业转型应具备的基本能力的专业选修课、以增强专业迁移能力的拓展课程和公共选修课程等[2]。课程建设上,一是专业核心课程坚持“以质取胜”,打造校级、省级、国家级精品课程,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带动其他课程建设。二是专业选修课“以量换质”,增加专业选修课的“量”,拓宽学生专业知识面,增强学生应对“互联网+”时代对行业的挑战能力。三是专业拓展课“以柔克刚”,以柔性化思维设置课程,重在培养学生专业素养、人文素质、探索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满足新形势下社会对柔性化、个性化人才的需求,应对以“互联网+”为驱动的刚性变化对传统职业岗位带来的严峻挑战。
3.“互联网+”视域下,以“开放、多元”观念推动职业院校教学模式的改革
“互联网+”的开放性特征赋予教育教学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使学习者打破时空限制,时时处处都可进行;“互联网+”的创新性特征,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的改进提供了新思维、新技术,在“互联网+”的驱动下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由单一性走向多元化;“互联网+”的在线性特征,又使得传统的线下教学模式走向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成为必然。基于此,以“开放、多元”的观念,推动“互联网+”对职业院校教学模式改革有其必然的逻辑。“互联网+”下的教学模式趋向:一是传统的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转变为以“导”为主。基于多媒体互联网的微课、MOOC(大规模开放式网络课程)、SPOC(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等教学形式及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教学方法的应用,教师由讲授者变为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二是传统的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基于互联网的云计算分布式储存优势,可云集多方优质教学资源,形成优质教学“资源池”[3],共建共享,学习者利用丰富多彩的“资源池”,挖掘学习资源,自主学习;根据个人实际情况,结合专业选修课计划,可选择在线课程,自由管控学习进度;通过互联网智慧平台,打破时空界限,学习者可互动交流和讨论,从而拓宽自主学习空间,提高学习效率。三是实施差异化教学成为可能。大数据、云计算、泛在网络等信息技术运用于教学,借助智慧平台可实时监测学生的学习状况,可就学生单体或某类学生开展针对性的差异化教学,使得“因材施教”得以贯彻落实[4]。
4.“互联网+”视域下,以培养过程数据为基础构建多维评价体系
“教学评价是依据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及结果进行价值判断并为教学决策服务的活动,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5]传统评价由于技术落后、评价主体单一、数据局限等因素,评价结果不客观、不科学,因而为教育决策提供服务的效率不高。从评价技术看,仅看学生的考试成绩,不看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从评价主体看,一般由任课教师单一评价,评价结果客观性不高;从评价数据看,缺乏过程性数据、企业数据、社会第三方数据等,不能从多因素综合考核,影响评价结果的科学性[6]。“互联网+”为教学评价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多元参与的终端和多维评价的数据来源。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构建了教学评价的智慧平台,借助平台终端,集大数据优势,教师、企业、社会第三方等多元主体参与评价,双向反馈,回归分析,确保了评价的客观性、科学性。
(三)就业服务智能化,理性就业成为可能
目前,大学生就业形势严峻,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矛盾、结构性矛盾突出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就业不理性,期望值高、追求高薪酬和挑剔就业地域、就业单位、就业岗位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观因素。从根本上讲,就业素养不足以匹配期望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内在原因[7]。以“互联网+”为手段,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改善就业服务机制是提升大学生就业素养、实现理性就业的有效途径。一是通过网络手段加强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利用云课堂、微课、慕课等教学方法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和就业指导课程,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涯观、就业观、择业观;通过微信、微博、网站平台与大学生谈心,解惑答疑,帮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二是建立服务就业的网络众创空间。网络众创空间以互联网为基础,有效整合职业院校、用人单位的资源、平台和数据,为学生提供在线职业体验、就业推送与预警、创业培训与跟踪的全方位服务。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是职业院校以互联网为基础和创新要素,以云计算、大数据和泛在网络为技术支撑,建设学校的招生决策、人才培养、就业服务与政府、行业、企业的网络资源对接的人才培养智慧系统。
(一)转变观念,以“互联网+”思维变革职业教育培养体系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跨界融合,带动产业转型升级,催生新的经济形态。对肩负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主动适应“互联网+”视域下的人才培养新要求,是时代赋予的责任。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工作者必须将观念转变到“互联网+”思维上,以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技术审视经济业态的变化和职业教育的运行模式,助推“互联网+”融入招生决策、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育教学及就业服务中。一是要深刻领会“互联网+”的内涵,为职业教育体系变革提供精神动力;二是要有跨界融合的思维,以信息技术为手段打通产业资源和职业教育资源之间融通的渠道,推动教育生态和经济生态相和谐;三是主动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提升教育教学发展水平。
(二)政策铺路,为“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
完善政策制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创造良好的内外环境。政策制度上,虽然国家颁布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仅从宏观政策上给予指导,与此相配套的教育发展政策制度尚未形成,“管办评”分离、社会参与的治理体系还未真正落地,学校与政府、行业、企业平台对接的口径、标准尚未统一等,制约着“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效率和效益[8]。政府部门要加快“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制度建设,形成群策群力效应,推动职业教育“互联网+”化;进一步改革职业教育的治理体系,鼓励多元参与办学,发挥各自能动效应和协同作用,为“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在资金、技术、制度保障上给予支持;有关行业要加快“互联网+”行动对接标准制定,保证“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口径、标准的统一,实现顺畅对接。基础设施上,目前,与“互联网+”有关的基础设施尚不完善,加快“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基本保证。为此,政府部门要围绕信息交流、价值交易、社交活动等基础设施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一是加强移动互联网建设,实现移动互联网超高速、全覆盖、低成本、高效益;二是加快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等互联网技术升级,提升数据传输、存储、处理和分析的能力;三是加大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投入,鼓励职业院校加快互联网技术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跨界融合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三)立足全局,以战略思维规划“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不是“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简单叠加,而是“互联网+”耦合于职业教育的培养体系,作用于职业教育的招生决策、培养过程、就业服务,实现从结构到功能质的飞跃。这种质的飞跃不是完全的颠覆,而是沿着“融合-改革-创新”的模式渐进式递进[9]。因此,规划“互联网+职业教育”建设体系急于求成的思想要不得,要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循序渐进。同时,要着眼全局,从整体上推动“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融合。就是说,循序渐进推进“互联网+”与职业教育的融合,要着眼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着眼于教育信息化及其治理能力的全局,着眼于现代教育体系建设的全局,深化职业教育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参与、信息贯通、协同互动、创新驱动的开放体系[10]。外部治理上,要以跨界融合的思维,把政府、行业、企业三者统一于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禀赋于职业教育的发展,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内部治理上,要以“互联网+”为驱动,变革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基于招生决策、培养过程、就业发展的治理系统,实现内外数据共享、信息相互贯通、多元参与决策的新治理体系。
(四)创新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平台
创新是“互联网+”思维的根本,基于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泛在网络技术之上。“互联网+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创新就是以“跨界融合”的思维,采用互联网技术,对传统职业教育培养体系的解构、重构,实现招生决策、培养过程、职业发展一体化、智能化,最终归结到“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体系建设。“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通过将信息技术充分融合到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产教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智慧管理平台是“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为全部职业教育参与主体提供统一身份认证与数据中心、差别化的门户界面与功能授权,有效整合来自参与主体各方信息、资源与服务,形成职业教育业务的集中管理和服务按需分配;基于互联网技术构建平台数据库载体——“培养过程数据库”和“教学资源数据库”。“培养过程数据库”打破时空限制,与用人单位、行业协会、政府部门互联互通,整合招生、培养过程、就业反馈等数据,形成学业成就数字管理系统和数字评价系统;“教学资源数据库”基于智慧管理平台,构建校企协作的优质教学资源,建设以能力培养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模块化”课程,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工作过程模拟等资源平台,形成课程、平台相结合的教学资源库。通过“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发挥“互联网+”的连通、聚合、预测、协作与体验功能,实现智慧招生、智慧培养、智慧就业[11]。
“互联网+”耦合于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形成“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新范式,就是以“跨界融合”思维,借助云计算、大数据、泛在网络技术对职业院校内部治理机制的变革与创新,实现职业教育数字化、开放化、在线化、智慧化、协同化,进而推动校政、校企良性互动,实现产教深度融合,助推人才培养内涵式快速发展。基于职业教育的“职业”与“教育”的双重属性,“互联网+”引发产业转型、新业态形成,对高素质劳动者和职业人才提出新的要求,职业院校迎合市场人才需求变化,责无旁贷;与此同时,以“互联网+”为驱动,变革职业院校的内部治理机制也成为客观的必然,正引发“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嬗变,即:“互联网+”推动招生决策机制实现信息对称,精准招生成为可能;人才培养过程实现教育生态与经济生态相统一,跨界协同育人成为可能;就业服务实现智能化,理性就业成为可能。职业教育工作者一定要把握“互联网+”的先机,循序渐进地推动“互联网+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在思想上,要以“互联网+”创新思维主动变革职业教育培养体系;在行动上,要立足全局,以战略思维规划“互联网+职业教育”建设体系;在具体实践上,要注重创新应用,以现代信息技术重构职业教育体系平台。同时,政府要做好公共服务,为“互联网+职业教育”提供制度保障、资金支持和良好的基础设施环境。
[1][8][9][10]南旭光.“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5-11.
[2]杨成青.“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课程建设探索[J].机械职业教育,2016(5):16-19.
[3][11]闫广芬,张栋科.“互联网+职业教育”体系构架与创新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6(8):7-12.
[4]张文.基于“互联网+”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教育探索,2016(12):34-39.
[5]教学评价.百度百科[Z].
[6]胡梅,马斌.“互联网+高等职业教育”的现实可能与当代变革[J].现代教育管理,2016(1):19-24.
[7]罗志敏.“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就业指导与服务机制的建立[J].理论观察,2016(8):154-155.
(责任编辑:李爱民)
Study on"Internet+the Vocational Education"System Transmut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Path
ZHANG Gengqing, WANG Wei
(Shando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Foreign Affairs Translation, Weihai, Shandong 264504, China)
With the "Internet +" Plan rising to national strategy, it is lead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o the era of "Internet + Professional Education". "Internet +" gives the new connotation of cross-border fusion and innovation-driven to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moting the structural change of vocational colleges on admissions decision, training process and the employment development. Vocational education workers should change idea,look at "Internet + Professional Education" by Strategic thinking,and apply the advanced internet technology to vocational college cultivation system. Meanwhile, urge the government to give policy support, fund guarantee and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vestment from the macro environment.
"Internet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ross-border integration; talent cultivation system
2017-04-28
中华职教社2016年度重点研究计划“‘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子项目“职业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趋势”(ZJY16104)
张更庆(1968- ),男,山西闻喜人,讲师,经济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和经济管理。
G710
A
1671-4385(2017)04-003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