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2017-04-14 04:31马广水王倩倩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互联网+信息化职业

马广水,徐 红,王倩倩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高职高专理论

“互联网+”职业教育研究综述

马广水,徐 红,王倩倩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山东 济南 250103)

通过对“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内涵与特征、发展现状进行梳理,阐述“互联网+”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教育发展模式、专业结构设置和师生关系等四方面的影响,面对“互联网+”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不够完善、资源分布不均衡、部分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低等问题,提出“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互联网+;职业教育;综述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引发产业界和学术界对“互联网+”的高度关注[1]。其后,《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中阐述了“互联网+”的重要作用,并把探索新型教育服务供给方式列为“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点行动,探索网络化教育新模式,鼓励学校对接线上线下教育资源,为职业教育提供新方式[2]。目前,作为一种新经济形态的“互联网+”正加速改变着传统业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国内众多学者、职业教育管理者从不同角度对“互联网+”职业教育开展研究,为加快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模式变革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拟梳理查阅“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研究文献,提供该领域研究的新进展。

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概念内涵与特征

(一)概念内涵

“互联网+”实质上是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渗透和改变,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教育革命。“互联网+”职业教育并不是简单地在互联网的基础上进行职业教育活动,它重塑了职业教育的教育体系、教育模式、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方法。“互联网+”职业教育就是把互联网与职业教育深度耦合和跨界融合,利用互联网技术推动职业教育的转型升级,最大限度地发挥互联网在职业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职业教育将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引领下走向现代化,提升职业教育的生产力和创造力,培养适合新兴产业发展和市场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具体内涵可从两个层面阐述:首先,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新商业形态的形成、新技术的应用,对劳动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职业院校要努力适应产业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快速变化;其次,职业院校要紧紧把握“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在职业教育的各个环节,如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升职业教育的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实现资源整合和协同配置,不断提高跨区域、跨行业的跨界融合水平,增强职业教育的价值优势。

(二)特征

1.数字化。“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中教与学都围绕互联网进行,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互补充,信息资源在网上自由流动,流动的每个环节都能被准确记录,使之必然成为大数据时代。

2.碎片化。互联网使人们的生活更加碎片化,完整信息被分解为信息片段,网络课程突破传统课程时间、空间的限制,学习者可充分利用零散时间学习到国内外知名课程,丰富学习内容。

3.去中心化。去中心化不是没有中心,只是将中心由人转移到互联网技术,打破权威的管控,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相互联系又彼此独立的网络,每一位使用者都拥有更多的自主权和选择权。

4.开放化。互联网的本质是开放共享,“互联网+”打破了少数人对知识的垄断,使职业教育从封闭走向开放,人们能够共享知识,获取自己所需资源。同时,互联网模糊了时空边界,人们能跨越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与不同的专家和学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现状

(一)数字化教学资源极大丰富

我国政府大力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学管理公共服务平台[3]。如山东省2016年上线的“山东省教育云服务平台”,集信息化工作、云服务平台和数据服务等功能于一体,面向各县市教育局、学校和师生提供一站式服务。此外,教育部组织开发了300多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教学资源和40多个国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涌现了学堂在线等一大批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平台,向社会免费开放1000门网络教育精品课程和1000门视频讲座,国家数字化学习资源中心整合了3万多门继续教育课程,山东、辽宁、湖南、广东等省建设了网络学习空间和数字化资源库,职业教育数字化优质资源初步实现共建共享[4]。

(二)在线教育蓬勃发展

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促进了在线教育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在线教育朝着多元化、层次化和智能化的良性态势发展。2016年我国在线教育的市场规模达到1665亿元美元,而到2017年,将增长约34.8%,达到2555亿美元[5]。与此同时,我国的在线教育机构已经发展到12.4万家以上[6],专业技能培训、职业资格培训、学历考试等在线教育层出不穷,职业院校学生在线学习的意识和理念逐渐增强,参与度也越来越高。蓝墨云班课、得实网络教育平台、世界大学城等平台广泛应用于职业院校的课堂教学中,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教师信息化应用水平得到提升

国家初步构建了国家-省市-地区-学校四级赛事体系,连续举办了五届信息化教学大赛和三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通过大赛实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改”,促进参赛教师的沟通和交流,大力提升参赛教师的信息化技术水平,促进职业院校教学方式和方法的改革,扩大院校信息化应用范围。

三、“互联网+”对职业教育的影响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变化

在“互联网+”时代、中国制造2025、工业4.0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新兴产业和新的经营方式不断出现,需要匹配相应的人才发展战略,新型职业技能人才必须紧跟时代潮流,满足互联网时代对人才的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发展型的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二)教育发展模式的变化

伴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冲击了传统教学模式,推动传统教育模式不断演进,催生了新的职业教育模式,并成为传统教学模式的有益补充,教与学的思路从“技术导向”向“学习导向”变革。开展翻转课堂、移动学习、在线学习等教学活动创新教学模式。国内与国外资源结合、课内与课外资源结合、线上与线下教学结合等混合式教学模式成为新的教育发展模式。

(三)专业结构设置的变化

根据动态调整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升级和学生个性化成长需要,对接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聚焦现代流通产业转型升级与高技术服务业创新,主动适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需要,采取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优化调整专业结构,凝练专业方向,实现专业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的协调发展。

(四)师生关系的变化

教师再也不是教学的主体、知识的垄断者,学生能通过互联网满足自己的知识需求,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也不局限于传道授业,更为重要的是掌握学生认知规律、把握学生发展特点和个性需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

(一)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健全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对于提高职业教育质量、促进职业教育公平具有重大意义,但我国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仍与计划经济适应,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表现为政府包管过多、自主能力较差。因此,健全权责明确的职业教育信息化协同管理体制机制是职业教育建设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

(二)资源分布不均衡

国家侧重于对发达地区和城市地区进行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投入。对于这些地区,能争取到的资源较多,“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越快;反之,对于偏远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投入却相对较少,在这些地区很难实行“互联网+”职业教育的资源建设,“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就会较慢,“马太效应”导致地区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因此,如何平衡地区间的资源配置差异、实现资源的优质共享,成为“互联网+”职业教育面临的重大挑战。

(三)部分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低

国家大力倡导“互联网+”职业教育,提倡信息化教学,举办信息化教学大赛、微课教学大赛,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鼓励教师改变教学观念,利用信息技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信息化应用能力。然而,部分教师并未接受过系统的、专业的信息化技术培训,仍然采用原始的教育教学方式,信息技术使用意识差、信息应用能力不足、参与信息化技术应用大赛的积极性差,数字化资源利用率低下,影响了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如何提升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互联网+”职业教育建设面临的又一重大挑战。

五、“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一)完善职业教育体制机制

良好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促进互联网时代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政府部门应明确中央和地方在信息化建设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教育行政机构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信息化的专门管理机构、落实工作人员,各大院校要完善信息化建设管理制度和绩效评价制度,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学、管理、考核和评价。

(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支持力度

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欠发达地区和偏远地区倾斜力度,加大对互联网硬件、软件的投入,大力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采取政策,吸引优秀的专业人才投身于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另一方面,政府采取激励政策,加强跨区域的合作,协调推动不同发达程度的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开展学术交流、人才交流,推动欠发达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建设。

(三)进一步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教师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职业教育信息化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至关重要。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信息素养的培训,根据不同年龄层次培训对象的理解、认知和记忆程度的不同,进行旨在让教师熟练掌握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各种培训,力争让所有教师都有所获。此外,学校通过制定考核评估和激励制度,并作为教师评聘的重要依据,促进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教师要自觉培养互联网思维,提高使用信息化技术的意识,主动参与各种信息技术培训、学习交流机会,提升自身信息化应用能力。

综上所述,“互联网+”推动着职业教育向智能化、开放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营造了一个创新、开放、共享的大环境,职业教育必须紧紧抓住“互联网+”带来的红利,迎接新一轮的挑战,锐意改革,开拓创新,促使职业教育紧跟“互联网+”时代的步伐,顺利实现转型升级。

[1]“互联网+”职业教育:逻辑内涵、形成机制及发展路径[J].职教论坛,2016(1).

[2] 中华人民共和共教育部.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EB/OL].[2015-07-04](2017-04-05).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7/04/content_10002.htm.

[3]王晨倩. 高等继续教育转型:借助“互联网+”促“开放共享”[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29).

[4]吴升刚.突出应用驱动 强调学习导向 加快高职教育息化建设[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5).

[5]尹增德,朱笑荣. 基于“互联网+”的继续教育生态化发展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6(17).

[6]黄文芝,赵晶.“互联网+”时代在线教育发展前景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16(6).

(责任编辑:李爱民)

Overview on'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MA Guangshui,XU Hong,WANG Qianqian

(Shandong Institute of Commerce and Technology, Jinan, Shandong 250103, China)

In this essay, while we sort out data on the connotation and features as well as the status quo of '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we illustrate the four effects that 'internet+' brings to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talent cultivation objectives, educational modes in future, discipline curriculum structuring and teacher-student relationship. Moreover, we also discuss the problems of '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such as: imperfect mechanism, unevenly-distributed resources, some teachers' incompetence in utilizing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accordingly propos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on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internet+; vocational education; overview

2017-05-08

基金项目:中华职业教育社2016年度重点研究计划课题“山东省‘互联网+’职业教育发展状况研究”(ZJY16005);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创业型高职院校建设路径研究与实践——以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2015006);2015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重点资助项目“全面发展视角下的高职教育‘三维一体’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2015008)

马广水(1963- ),男,山东章丘人,副研究员,博士,党委书记,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G710

A

1671-4385(2017)04-0027-04

猜你喜欢
互联网+信息化职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月“睹”教育信息化
幼儿教育信息化策略初探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