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云忠
(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尊道而贵德
——老子德之思想论析*①
韩云忠
( 山东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老子基于对世界之“道”的本原性、本体性及“道”与“德”的源流关系阐述,对“德”观念予以了突破性的重塑。老子把德分为上德和下德,上德即道之至善本性的体现,下德即世界万物得之于道的善之本性;他对道和德的态度是“尊道而贵德”,即以道的绝对仁爱的本质为至尊,以道的绝对善良的本性(德性)为至爱。在老子看来,圣人是人类德性的典范,集诸多品德于一身,从善如流;他们是人类美好生活的组织者、创造者和革新者,因而是人类社会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作为统治者,圣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典型的德治,即自然之治和无为之治。老子德之思想为我们准确把握道德的内涵,重新理解道德之于人的价值,全面认识善德者的崇高形象,深刻领悟德治的价值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
老子;德思想;贵德;圣人;德治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4.008
“德”是老子思想中的重要范畴。但是相比于人们对老子“道”思想的极大关注,学界对于其“德”思想的探讨就未免显得薄弱,而且已有的见解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大致来看,学者们主要是从道体德用等角度抽象地阐述“德”之内涵,承认“德”是“道”的体现和下落,强调“德”对“道”的依附性和派生性,而忽视“德”的独立性、客观性及系统性。实质上,“德”在老子思想中的意义并非仅仅表现为“道”的一种功用或体现。作为一个观念体系,老子之“德”蕴含着从形上本根流注于形下世界的理论脉络,逐步展示了至善本根如何被切实推行的过程 。本文主要从老子“德”的本根、本性、价值及德性的回归与保持等方面系统地探讨老子德之思想。
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德”并非创始于老子,在前诸子时期“德”作为周人政权合法性的重要基石,已备受统治阶层重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经过诸子的进一步探讨,此观念在他们的学说中具有了新的思想生命力。不同于孔子为“德”注入新的伦理内容,老子则主要是基于对世界之“道”的本原性、本体性及“道”与“德”的源流关系阐述,对“德”观念予以了突破性的重塑。
老子是在道与德的关系中分析了德之内涵。他认为,德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是道之创生、养育世界万物的至善本性、本质的现实体现,即上德;二是道赋予世界万物(包括人类,下文同,不再标明)的本性,道之至善本性在世界万物上的体现,即世界万物得之于道的善之本性(下德)。
老子认为,道是世界的本体,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及存在的本质。“大道泛兮,其可左右。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名有。衣被万物而不为主,可名于小;万物归之而不知主,可名于大。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72页。道造就了整个人类和人类赖以生存的整个世界,并为人类创造了自由幸福的生活所必须的全部条件。因此,道的恩泽博大如海、无所不至,是至真至善至美的。德者,性也。道之创生世界万物至善本性的现实体现即为上德,老子讲的玄德、常德等都是指上德,是道之至善本质的体现。老子曰:“上德不德,是以有德。”*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根据杨润根注解,上德,即绝对的德(也即道);不德,即不得德,不必获得至善的存在和本质。因为道作为世界的绝对存在和本质,根本没有必要去获得自己的存在和本质,因为道自身就是自满自足的绝对存在和自在自为的绝对本质。又曰:“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盖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道生育了人类而不直接地占有人类,养育着人类而不直接地支配人类,养护着人类而不直接地主宰人类,这就是道的至善本性的伟大显现,即玄德。
道创生了世界万物,并赋予了世界万物善之本性。得之于道的世界万物的善之本性即为下德。老子曰:“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6页。下德,即世界万物善之本性;不失德,意谓不失去自己被给予的绝对存在和至善本质;无德,即没有个体独立的绝对存在和至善本质。在老子看来,对于世界万物的个体本身来说,个体的存在和本质完全是由道即世界的绝对存在和至善本质所给予的,它们并没有自己独立的存在和本质,也即没有“上德”。因此,世界万物的存在和本性(德性,下文同,不再标明) 完全是一种被给予、被给定的东西。它们的存在和本性,仅仅是由于它们接受了——或者更确切地说是承受了——道的绝对的存在和本性而已。也就是说,当世界万物保有自己的存在和本性时,只是不失去道在创造它们时所赋予它们的存在和本性而已。而对于人类来说,只有当他们在主观上认识、掌握并保持了这种被赋予的天性时才具有自觉、自为和现实的普遍无限的存在和普遍无限的本性,才具有善,才具有德。这也就是说,人类之有德,并不取决于人们自然地承受了道所赋予自己的存在和本性,而完全取决于人们能否积极地去认识、去把握自己那种完全被给予的存在和本性,从而认识、把握那个给予我们如此存在、如此本性的绝对存在和绝对本性之自身——道,并积极主动地去参与道的创造一个完美世界的伟大活动。*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88页。因此,人类德性的保有在于自觉的识道、遵道、行道,保持与道本性的统一,从而不丧失自己的存在本质(德性)。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老子认为,道凭借自身绝对仁爱的本质生育着人类,按照自身绝对善良的本性(即德性,下文同,不再标明)养育着人类;它赋予整个人类生命存在具体的形式,也赋予整个人类生命存在具体的内容,所以人类都以道的绝对仁爱的本质为至尊,以道的绝对善良的本性为至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器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43页。老子认为,道的绝对善良的本性之所以受到人类的尊祟和爱戴,并非因为道命令强求人类这样做,而是因为人类天生的崇敬和热爱一切仁爱与善良的事物的本性使然。因此,人类只有守住天赋善良本性,才能保持与世界至善本质的统一与一致,才会善良纯朴、自由幸福;反之,人类如果丢掉德性,则就背离世界的本质和本性,会陷入相互倾轧、相互践踏的罪恶状态。老子曰:
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43页。
人们只有做到 “为天下溪”、“为天下式”、“为天下谷”,即与世界的本原不分离、不背离赋予人类生命的世界本体、不与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世界分离,才会“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常德乃足,复归于朴”,即世界的绝对存在与至善本质也就不会与人类相分离、相背离,人类就会如德之本质一样善良纯朴,就会与世界整体融为一体,才会犹如婴儿生活在母亲的子宫内一样自由幸福、无忧无虑。“朴散则为器”,是指人类自然的、天赋的和诚实善良的本性消散丧失,从而使自己堕落成为片面有限的自私自利的器具。这就是说,当人类认识不到或根本忘记了自己是以普遍无限的世界为生命的本原、为生命的依靠、为生命的全部条件的,而把自己看作是以自己为本原、以自己为依靠、以自己为条件的、片面有限的、个人的存在物时,人类也就因此而陷入了相互倾轧、相互践踏的罪恶状态之中*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46页。。
为了使人类保持“常德”,免于陷入相互倾轧、相互践踏的罪恶状态,老子提出了拯救人类道德沦丧的方法——“重积德”。老子曰:“治人事天莫若啬。夫唯啬,是以早服;早服是谓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76页。“啬”,本义是把收获的粮食储存在仓库之中,以防霉烂变质;这里它和“德”的意思相通,意即保持人们从道中获得的存在和本质,保持自己天赋的本性,保持自己的德性。“重积德”,是指重新认识并重新掌握自己普遍无限的德之存在和德之本质。老子认为,拯救人们沦丧的道德心并使之遵从整个世界的道德意志去行事的最好方法,莫如使人们认识自己天赋的德之本性,并按照自己天赋的纯正善良、诚实无欺的德之本性去生活。只有使每一个人都认识了自己天生的德之本性,人们才能认识到自己本来就是按照普遍无限的道德意志而诞生、而存在的。一旦人们都认识和掌握了自己普遍无限的德之存在和本质,那么人们就能够战胜自己的一切非义与罪恶,这样人们就能够达到自己至善存在和本质的最完美的状态。*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78页。故老子曰:
故从事于道者同于道,德者同于德,天者同于天。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同于德者,德亦乐得之;同于天者,天亦乐得之。*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23页。
从自己天赋的至善本性出发,自觉地参与道的活动并积极地投身于道的事业的人,他将与道同在;从自己天赋的德之本性出发,自觉地参与德的活动并积极地投身于德的事业的人,他将与德同在;从自己天赋的普遍无限的世界本性出发,自觉地参与整个世界的活动并积极投身于整个世界的事业的人,他将与世界同在。与道同在的人,道也将乐于与他同在;与德同在的人,德也将乐于与他同在;与世界同在的人,世界也将乐于与他同在*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25页。。
老子认为,由于每个人的根基和悟性不同,因而对道的领悟程度不同,从而也决定了每个人德性的不同。“上士闻道,勤能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而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08页。上士闻道,便尽其所能地遵道而行;上士就是老子所称的圣人,即认识道并自觉遵道而行的人,也是纯朴善良、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老子认为,圣人是集诸多品德于一身、从善如流的善德者,是人类德性的典范。
1.圣人无私
老子认为,圣人之所以像天地一样长久的为人崇敬和敬仰,被人所铭记,就是因为其无私的品质。“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1页。“私”具有正面的积极和负面的消极双重意义。“私”的正面的积极的意义就是自己、自我,这个自我不是作为自我而存在的自我,而是作为世界、作为道而存在的自我。就“私”的负面的消极的意义来说,就是片面有限的个人和以个人为中心的个人主义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这种个人主义的生活态度,不是以世界为出发点,不是以世界为目的,而是以抽象的片面有限的自我为出发点,以抽象的片面有限自我为目的。“无私”不是指没有自我,而是指超越自我,即把自我提升到世界整体的存在,使自我的存在与世界整体的存在融为一体。老子认为,圣人否定和超越自我的片面有限的价值,并因此而在这种否定与超越之中使自我获得了普遍无限的价值;圣人否定和超越自我的片面有限、稍纵即逝的存在,并因此而在这种否定与超越之中使自我获得了普遍无限、绝对永恒的存在。*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5页。
2.圣人无心
老子认为,圣人无个人的意愿,以人民百姓的意愿为意愿。“圣人常无心,以百姓之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圣人之在天下,歙歙焉,为天下浑心焉。”*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36页。无心,指无个人的一己之私的意愿,即超越于一己的片面有限的意愿之上而达于世界整体的意愿。圣人始终如一地超越于片面有限的个人意愿,以人民百姓的意愿为自己的意愿,也就是说,圣人始终为百姓的利益着想而不为自己的利益着想。圣人无为自己谋利之心,却拥有一颗博大仁爱、诚实善良的心。对于善良的人,圣人以善良之心待之;对于不善良的人,圣人也以善良之心待之,所以圣人以自己的善良在善良者的心灵中鼓励并加强了善良,也在不善良者的心灵中培植养育了善良。对于诚信的人,圣人以诚信待之;对于不诚信的人,圣人也以诚信待之,因此,圣人以自己的诚实在诚实者的心灵中鼓励并加强了诚实,也在不诚实者的心灵中培植养育了诚实。*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38页。因此,圣人与世界同呼吸、共命运,并使自己的意识与意志和整个世界的意识与意志融为一体,因而与所有的人融于一体。
3.圣人无积
老子曰:“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善者不多,多者不善。圣人无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为而不争。”*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54页。依据杨润根的理解,“积”的本意是粮食和金钱,它是人们苦心积虑、苦心经营和梦寐以求的对象。因此“积”作为主观认识论意义上的概念,它的意思是“积虑”或“虑积”,即为幸福的有粮食和金钱作保障的安居乐业的生活作长远周密的打算。“圣人无积”,指圣人根本不为自己个人的利益和幸福而苦心积虑。因为他认识到,整个人类(包括自己)作为宇宙的必然产物,宇宙在其全部的历史必然性的发展过程中早已为人类(包括自己)的利益和幸福作了充分的准备。只要人类保持自身善的本性,投入到整个宇宙的客观历史必然性之中,与整个宇宙融为一体,而不与之相违抗,那么人类就能保有自己天生的幸福与自由。圣人作为整个宇宙存在的主体,他在自己的生活中只追求整个人类的普遍利益与幸福,而不仅仅追求个人的片面的利益与幸福,因而他的人生也就会像他的人生追求一样丰富;既然他已将自己完全投身到为了整个人类的普遍利益与幸福的共同活动之中,而不仅仅是投身到为了个人的片面利益与幸福的个人活动之中,那么他的人生就会像他所投身的活动一样广博。*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57-358页。
4.圣人不争
圣人因为无私、无心、无积,因而表现出像水那样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的品性。老子曰:“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6页。根据杨润根的解释,“争”是指由于人们把个人的片面有限的利益视为至高无上的东西加以追求,并由此所引发的人们间的不顾廉耻的争夺与纷争。这种争夺与纷争完全是不正当的私欲的结果,是由不正当的私欲所引发的人们行为的失当与过失,而这种失当与过失归根到底又是人们错误地认识自己的欲求的结果。“不争”是指对错误的私欲和由此所引发的人与人之间、人与世界之间的矛盾、冲突和争斗的自觉否定和超越。*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49页。圣人是至上的善者,行善如水之自然流淌,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利。他不是狭隘地单纯追求个人的片面有限的利益,而是把个人的欲求和目的提升为整个人类、整个世界的普遍无限的欲求和目的,并与整个人类、整个世界融为一体,保持和谐一致,毫无利害冲突与争斗,从而在实现整个人类欲求和目的同时也实现了个人的欲求和目的。
5.圣人常救人
圣人能超越一己私利并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因而表现出能够善待并救助每一个人的崇高品质。老子曰:“善行无辙迹,善言无瑕谪,善数不用筹策,善闭无关楗而不可开,善结无绳约而不可解。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39页。老子认为,圣人不仅具有卓越的才智,而且具有洪大慈悲之心;他总是善于发掘每一个人的善良本性,并使每个人的善良本性得以彰显,因而不抛弃任何一个人;他也总是善于发掘每一种物质的潜在价值,并使每一种物质的价值得以体现,因而不丢弃任何一种物质。圣人的崇高品质具有极大感染力,每一个人只要能承袭圣人慈悲的光辉,他就会自觉地展露并表现出自己善良的本性;每一种物质一旦能受到圣人理性光辉的照耀,它就会自然地展露并表现出自己原有的价值。所以,圣人应该成为那些不善于洞察人的善良本性并不善于依从人的善良本性去生活、去行动的人的教师;而不善于洞察人的善良本性并不善于依从人的善良本性去生活、去行动的人应该自觉成为圣人的学生。*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41-142页只有这样,圣人才能真正体现并发挥其自身的价值,善良的人也才会越来越多,世界才会越来越美好。
正因圣人具有高尚的品德,其产生的影响力不可估量。“修之于身,其德乃真;修之于家,其德有余;修之于乡,其德乃长;修之于邦,其德乃丰;修之于天下,其德乃博。”*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53页。在老子看来,圣人在他的整个一生中所表现出来的崇高伟大的道德之心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作用于一个人,这一个人的道德品行就会变得纯真美好;作用于一个家庭,这个家庭的道德品行就会变得卓异超群;作用于一个地区,这个地区的道德品行就会变得杰出无比;作用于一个国家,这个国家的道德品行就会变得完美无缺;作用于整个人类,整个人类的道德品行就会变得可与天地共存、与日月争辉。*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55页。可见,圣人的道德品质对个人乃至世界的道德品行具有的巨大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在老子看来,圣人是那种认识了自我存在的世界本质,从而自觉地超越自我的片面有限性,把自我提升到世界的普遍无限的高度,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按照世界的普遍无限性去生活、去行动的人。在这种普遍无限的生活与行动中,他不以个人的意志为意志,而以世界的意志为意志;他不以个人的利益为利益,而以世界的利益为利益;他不以个人的目的为目的,而以世界的目的为目的。他是智慧的典范,道德的楷模,人类美好生活的组织者、创造者和革新者。因此,这种人也就是人类社会当之无愧的统治者。*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6页。
老子认为,对于理解人类存在及生活的道德本原和道德本质的圣人来说,治理一个国家将犹如加工一道美味的小菜一样轻而易举,得心应手。他说:“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79页。通过治理,使每一个人都认识自己存在的道德本原和道德本质,使每一个人都把道德置于自己的心灵之中,那么各种自私的、邪恶的意念就不会在每一个人的心灵中产生。当人们确立了道德对自我心灵的绝对统治,那么任何个人内部的邪恶意念都不能败坏人们的心灵并诱使人们堕落犯罪;而当圣人确立了道德对整个国家的绝对统治,那么任何社会外部的邪恶力量也都不能败坏人们的心灵并诱使人们堕落犯罪了。当个人内部的邪恶意念和社会外部的邪恶力量都不能败坏人们的心灵并诱使人们堕落犯罪,那么人们天生的道德存在和道德本质也就从人们存在的内部与外部两个方面都回归于人们的心身相统一的存在之中,并与人们融为一体了。*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81页。可见,圣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典型的德治。
德治是自然之治。老子认为,圣人是认识道并自觉遵(天)道而行的人。“道法自然”,自然是道之本质特性,因此,遵道而行的圣人实施的政策是合乎自然的。“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72页。统治者所制定的各种政策如果是合乎自然、合乎常理,也就不必兴师动众地强制推行,而这样的政策可以促进乃至造就人民的真诚善良的道德品质;反之,统治者所制定的各种政策如果是精心设计、冥思苦想出来的,是不合自然、不合常理的,因而需要不遗余力地强制推行,这样的政策会使人民迷失其纯朴善良的自然本性,把人民的道德品质引向腐化堕落。“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340页。圣人统治人类社会不凭个人的主观意志行事,而只按道之必然性活动,他们对社会的统治犹如道之统治世界一样,只是协调、管理、服务于社会,而决不企图在这种协调、管理、服务于社会的活动中追求仅仅属于自己个人的目的,获取仅仅属于自己个人的利益;他们与人民共同创造着一个和谐、幸福、美满的社会,而决不企图把这一切成果都占为己有。
德治是无为之治。老子曰:“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66页。根据杨润根的理解,老子“无”的概念与世界整体相联系,它指的就是世界的普遍无限的整体,就是无极、太一、道。“无”与个别的具体有限的事物和行为相联系,它指的就是否定或超越个体,把个体提高到普遍无限、提高到整体世界。*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6-17页。老子讲的无为、无事、无欲中的“无”都是这个意思。“无为”是指超越个体片面有限的、以自我为出发点、以自我为目的的活动,从而达到普遍无限的世界整体融为一体的结果。只有这种活动才是合乎自然、合乎道德、合乎个体存在的世界本质的。“无事”是指使这种事根本不发生,从根本上排除这种事发生的可能性,即超越个人和国家间的对抗、冲突和矛盾,实现人民和国家的持久和平。“无欲”是指超越个体自私自利的欲求,以人民的欲求为欲求。老子曰:“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2页。圣人治理国家的方法是:扩大民众的心胸,使其免于自私与偏狭;确保民众的需要,使其免于饥饿与寒冷;提高民众的意志,使其免于自蔽与短见;保障人民的健康,使其免于疾苦与病痛。只有实施这样的无为之治,民众的道德品质才会提高,崇高境界才会提升,人与人的关系将达于和谐统一、协调一致,民众在这种关系中也将获得的自由和幸福。*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28页。
老子认为,圣人实施德治不仅是为了使百姓百倍获利,使人与人之间恢复相亲相爱的关系,使盗贼绝迹,更为主要的是提升百姓的品质,因为它是文明社会的根本。“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杨润根:《发现老子》,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第102页。以上“民利百倍” 、“民复孝慈”、 “盗贼无有”三个政治目的的实现只是人类文明得以重建的基础,但还不是人类文明本身,它们作为人类文明的标志还是远远不够的。一个社会要达到真正的文明,还必须满足下列根本条件:使社会中的每一个人都注重自然平凡的真理,保持自然质朴的品质;减少一己的私念,削弱个人的欲望;根绝那些无视世界的整体并与人的存在的世界本性相违背的卑劣有害的学问,达到与整个世界融为一体的无忧无虑、无私无畏的绝对价值的状态。可见,老子清醒地意识到,假如个人仅认识到自我的片面有限性,而不能意识到自我存在的世界本质,便会产生过度的私欲;而过度的私欲不仅是一个人痛苦的开始,也是一个人人性堕落、道德败坏的根源,更是人类一切罪恶、矛盾和纷争的根源。因此,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德治的根本目标是在满足百姓温饱的基础上,提升百姓的道德品质,引导抑制其过度的私欲,从而使每个人都能够和谐相处,生活得宁静、快乐、愉悦、幸福。这不仅是文明社会的标准,也应是每个有品质的人应追求的生活目标。
综上所述,老子在道与德的源流关系论述中,阐发了其德之思想。老子德之思想博大精深、高屋建瓴、深刻独到、发人深省,为我们当前准确把握道德的内涵,重新理解道德之于人的价值,全面认识善德者的崇高形象,深刻领悟德治的价值和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参考价值;对于改进和加强当前我国道德建设,改善社会道德风尚、提升公民的道德素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第一,在老子看来,道与德两者的地位虽然不一样,但是两者的关系决定了其具有直接同一性。道是创生世界万物的本体和本原,具有至善的特性;德是派生物,是世界本原即道之至善特性在世界万物(包括人类)中的体现;道的至善本性直接决定了德的属性,德的属性直接体现了道的至善本性。由此可见,德的属性不是外在人为的赋予,而是源于世界本原即道之至善本性,因而具有客观规定性和绝对性。老子德之思想对于我们准确把握道德的内涵,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发价值。当前,一般人认为,道德是人类的主观创造物,是人为了调节相互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维持社会和谐而创造出的为人服务的工具。因此,只承认道德具有主观性和相对性,否定其客观性和绝对性,因而难以产生对道德的崇敬和信仰。究其原因,根源在于仅从形而下的层面把握道德的现象和形式,而没有触及现象和形式背后的本质。只有在借鉴老子德之思想的基础上,从本体论的视角对道德作形而上的分析思考,才能真正把握道德的内涵。
第二,老子认为,德既是道之至善本性在世界万物中的体现,也是道赋予世界万物之所以成为自身的内在规定性。人作为世界万物的一员,当然也不例外。德是道赋予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因此,德对于人类来说,不是可有可无、可遵守可不遵守的外在规范,而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性,是必须珍视并始终涵养保持的;否则,人将失去人之为人的根本,最终导致人性的丧失、品质的堕落,人将不能成为真正的人。正因如此,人也就理所当然地“尊道而贵德”,这不是什么外在的律令或规范,而是自然常态。道德不是人创造出来的,相反,人倒是道德生育出来的;人类要是丢弃或远离道德,则根本就无法生存。*徐克谦:《论先秦道家的道德哲学》,《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6期。老子这一思想对于我们深入理解道德的价值大有裨益。道德的价值不仅在于它具有规范性和约束性,能够调解、协调人与人间的关系,使人们获得利益、满足需要,更主要的在于它能为人提供终极价值目标的精神支撑,为人提供令人敬畏的价值信念,为人提供精神寄托之所。因此,道德是人应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是人应坚守的根本价值标准,也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
第三,德的属性源自于道,具有客观规定性,但是由于人们智慧的差异,对道之本性领悟的不同,因而对德之属性(内容)的理解各异。在老子看来,只有那些具有非凡智慧的人(即圣人),能洞察天地宇宙奥秘,参透道之至善本性,领悟德之本质内涵,并通晓德之于人的价值;他们能自觉遵道而行,涵养德性,具有崇高的品质。圣人是智慧的典范,道德的楷模,人类美好生活的组织者、创造者和革新者。因此,这种人也就是人类社会当之无愧的统治者。作为统治者,圣人治理国家的方式是典型的德治。老子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加强道德建设具有启发意义。官德应是当前我国加强道德建设重点强调的问题。有德不仅是为官之道,也是为官之本。官员有德才能做好人;做好人,才能做好官;做好官,才能做好为民之事;否则,一切都是空谈。官员在社会中起到表率和引领作用,良好的官德对社会道德风尚产生的正面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反之,亦然。同时,只有官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德治才能真正实行并产生良好的效果。因为德治除了依靠制度和法律,更要依靠官员良好道德品质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责任编辑:寇金玲
Worshiping Taoism and Respecting Morality——On Lao Zi’s Thoughts of Morality
HAN Yunzhong
(School of Marxism,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250014)
Based on the origin and ontology of Taoism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aoism and morality, Lao Zi made a breakthrough in the concept of “morality”. Lao Zi classified morality into upper morality and lower morality. The upper was the manifestation of the good nature of Taoism, and the lower was the nature of goodness of all the things in the world rooted in Taoism. Lao Zi worshiped Taoism and respected morality. He believed that saints, regarded as the paradigm of human virtues, possessed several virtues. Saints were the organizers, creators, and innovators of the good life of man. Therefore, they were deservedly the rulers of the human society. As rulers, the ways saints managed state affairs were typically the management of state affairs by morality. For us,Lao Zi’s thoughts of morality is of important theoretical reference value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connotation of morality, re-understand the value of morality to man, know in an all-round way the noble images of saints, and comprehend the values and goals of managing state affairs by morality.
Lao Zi;thoughts of morality;respecting morality;saints;managing state affairs by morality
2017-05-07
韩云忠(1976— ),男,山东滨州人,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
本文为作者参与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科学发展观视野中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建构研究”(13BKS011)、主持的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儒家礼乐文化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涵养价值研究”(16KSJ08)、山东省一流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支持项目(mxk20160306)的阶段性成果。
B223.1
A
1001-5973(2017)04-00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