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贞
(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中日两国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述评*①
李光贞
( 山东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山东 济南,250014 )
黑岛传治有“反战作家”之称。日本学者对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重点在其小说的遭禁解禁、作家生平、农民小说等方面,并取得许多具体扎实的研究成果,近年来研究论文亦出现增加之趋势。中国学者对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多集中在其思想性方面。近年来对其反战精神、反战文学理论开始关注,然而专门研究论文较少,重点不够突出。黑岛传治去世半个多世纪以来,其文学价值已经越来越得到中日两国研究者的关注和认可。但总体来看,黑岛传治的文学价值与研究现状呈现严重的不对称性。
黑岛传治;反战文学;反战作家;研究述评
国际数字对象唯一标识符(DOI):10.16456/j.cnki.1001-5973.2017.04.003
日本作家黑岛传治(1898-1943),曾被称之为“反战作家”。其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以简洁的文笔、精巧的构思、现实主义的描写,再现了处于社会底层的日本农民的悲苦哀愁,远离家乡的日本士兵内心对战争的厌战情绪,直指日本侵略者的本质。我国日本文学研究者对黑岛传治文学给予高度评价,认为他是“日本反战文学中一位质朴坚定的优秀革命作家”,“他对战争的看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的”②[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2页。。20世纪60年代黑岛传治小说介绍到中国后,广为传播,《二分硬币》《猪群》等多次被选入我国日语专业教科书,被列为高中语文课后必读之经典小说③中学生读书网上也在中外小说栏目将其列出。中学生读书网地址:http://www.fox2008.cn/。,并被列入世界名著④刘安武:《东方文学名著题解》,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9年,第187页。。那么,黑岛传治去世64年来,中日两国对其文学的研究有哪些进展?笔者拟通过中日两国对黑岛传治文学的翻译、出版及研究作一系统梳理,客观还原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现状,探讨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意义。
(一)黑岛传治反战文学在中国的翻译出版
黑岛传治反战文学最早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李芒介绍到中国。1962年,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李芒等翻译的《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⑤[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2页。,共收录8部短篇小说:《风雪西伯利亚》《电报》《两分钱》《被砸断腿的人》《盂兰盆会前后》《猪群》《泛滥》《波动的地价》。其中,除《电报》由美山译、《两分钱》为梅韬译外,其余均为李芒翻译。1979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日汉对照两分铜币》,共收录3部小说:《两分铜币》《电报》《猪群》,日语部分由吴俗夫注释,中文翻译采用的仍然是《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中的译本,但小说《两分钱》改译名为《两分铜币》。1981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再次出版李芒等翻译的《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共收录17部短篇小说,新翻译9部小说:《田园挽歌》《他们的生涯》《盘旋的鸦群》《游击队员伏卢科夫》《冰河》《崖下的人家》《地鼠和塌井》《海上第十一工厂》。*在这个版本的翻译中,《两分钱》小说名改译为《两分硬币》。1986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李芒等翻译的另一本《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时,收录了9部黑岛传治小说,这9部作品均来自《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无新小说译出。据统计,黑岛传治一生共创作近70部短篇小说和1部长篇小说,还有不少文学评论及其他文章。
黑岛传治唯一的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有名的“禁书”。这部以20世纪20年代发生在济南的“五三惨案”为素材创作的长篇小说,在发行之初就遭到日本当局的禁止。2015年,值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伟大的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济南“五三惨案”87周年之际,山东人民出版社在济南举办《武装的街巷》中译本首发式,出版发行了由李光贞翻译的该小说中译本。此书在国内外引起强烈反响,先后被多家媒体报道,产生了深远的社会影响,黑岛传治文学也再次进入中国读者的视野。目前翻译成中文出版的作品有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及以上17部短篇小说。
(二)黑岛传治反战文学在日本的出版情况
黑岛传治反战文学作品于20世纪初在日本即开始出版。1925年,黑岛传治在《潮流》(1卷5号)上发表短篇小说《猪群》,受到广泛好评,自此开始登上文坛。而发表在同一杂志上的另一篇小说《结核病室》,被称为“日本最早的反战小说”*[日本]浜贺知彦:《黑岛传治的轨迹》,东京:青磁社,1991年,第280页。。1926年,黑岛传治在《文艺战线》(3卷1号)上发表了短篇小说《二分硬币》。这几部作品都在我国广为流传。1927年,日本春阳堂出版社在文坛新人丛书中,以《猪群》为书名推出了黑岛传治的短篇小说作品集,内有《猪群》《电报》《二分硬币》《风雪西伯利亚》《村之网元》《被砸断腿的男孩》等8篇短篇小说。这是最早出版的黑岛传治小说集,当时就受到很高的评价:“这部小说集没有煽情没有感伤,只是朴实地书写了故事,其中我最喜欢的小说是《被砸断腿的男孩》。新人黑岛传治颇有作家的潜质。”*[日本]浜贺知彦:《黑岛传治的轨迹》,李光贞译,东京:青磁社,1991年,第62页。本稿未注明译者的论文均为李光贞所译,不再一一注明。这段来自当时著名的自然主义文学理论家正宗白鸟的评价,颇为中肯,也一语中的地说出了黑岛传治文学的特点。1929年,黑岛传治发表《冰河》《俘虏之足》《武器》3篇小说,当即就以《黑岛传治集》为名收录到平凡社出版的《新兴文学全集》中。
1930年,黑岛传治完成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该作品的出版发行可谓命运多舛,在此有必要介绍并分析一下其创作过程和主题思想。1928年,中国国民政府开始北伐。日本帝国主义为了阻挠一个统一的中国出现,以保护日本侨民为借口,第二次出兵山东,并在济南大肆杀戮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黑岛传治1929年9月至11月来济南、天津、沈阳等地做实地调查,回国后据此写成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作品对日本图谋掠夺占领中国的阴谋进行了揭露,直指日本出兵山东的侵略性质。因为其中深刻的反战思想,1930年11月发行当天就遭到禁止。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对日本进行全面管辖,一批当时遭到禁止的具有反战思想的文学作品解禁出版,而《武装的街巷》因为作品中同时具有深刻的反帝国主义思想,仍在禁止之列,直到1953年才得以由青木出版社重新出版发行,此时,作家已经去世10年。后来,该作品多次收录在日本遭禁作品选中。例如,《近代日本遭禁作品选》中收录了该作品,在出版解说中这样写道:“这些书籍遭到禁止出版发行的理由各式各样,……但均为反映那个时代风貌的作品。黑岛传治的《武装的街巷》,取材于战前日本出兵山东的济南事件,1930年在发行的同时就遭到禁止。”*[日本]『近現代日本の発禁本作品選』,东京:乡林社出版社,2014年,第1页。2016年3月日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出版发行遭禁书目录》*[日本]大塚奈奈绘:《出版发行遭禁书目录》,东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6年3月。,该作品再次被收录其中。黑岛传治的文学作品也多次被收录到日本的无产阶级文学系列作品集中,例如1984年出版的《日本无产阶级文学集》*[日本]『日本プロレタリア文学集 9 黒島伝治集』( 单行本),东新:日本出版社,1984年9月。系列书系的第九卷就为黑岛传治作品集。
1970年,筑摩书房出版《黑岛传治全集》(3卷本),由日本著名文学评论家小田切秀雄、壶井繁治担任主编。这个全集是日本文学史上第一次出版的黑岛传治全集。对于出版的目的和意义,小田切秀雄写道:“近年来,随着黑岛传治研究的进一步开展,终于到了出版全集的阶段,我们深感欣慰。”在出版解说中,他还对黑岛传治文学进行了较为透彻的分析,认为“黑岛传治文学站在下层农民、士兵、工人的立场上,以清澈透明的写实主义手法及扎实的创作,构筑了其独特的文学世界”*[日本]小田切秀雄、壶井繁治:《黑岛传治全集》,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第436页。。2001年,勉诚出版社再次出版由佐藤和夫主编的《定本黑岛传治全集》(5卷本),此次出版弥补了之前3卷本时部分作品缺失的遗憾,同时补充了部分新的研究成果,使黑岛传治文学的全貌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现在,日本最大的电子图书馆——青空文库上有39篇黑岛传治的作品。《日本小说大系》《日本文学全集》等也多次收录其作品。1999年,神户亲和女子大学在黑岛传治诞辰101年之际,举办“黑岛传治诞辰101年纪念图展”*原题目为:《生誕——紀念黒島伝治電図録》主题展,以纪念这位伟大的作家。2015年6月,日本乡林社出版社出版《文士眼中的战前中国》*原文为:文士達が見た戦前の中国(第3巻),东京:響林社,2015年6月。系列图书,其中在第3卷中,收录了黑岛传治的《到齐齐哈尔去》《国境》《武装的街巷》三部小说。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书出版盛行,这进一步方便读者阅读。黑岛传治文学作品也以电子书的形式出版:2016年11月23日,日本青猫出版社推出电子书《黑岛传治作品集》,共收录39部作品。这样,从1943年黑岛传治去世至今,日本共有近百家出版机构出版再版过其作品。
黑岛传治在走向文学之路时,同乡女作家、诗人壶井荣*壶井荣(1900~1967),日本女小说家、儿童文学家。她的短篇小说《蒲公英》曾被编入过我国中学语文教材,小说《二十四只眼睛》在我国广为流传。曾给予他巨大的帮助和影响。黑岛传治去世后的1965年,在壶井荣的多方努力下,黑岛传治文学碑在其家乡香川县小豆郡小豆岛町(镇)建成,碑上写有“一粒沙的千分之一大就是世界之大。黑岛传治”*原文为:一粒の砂の千分の一の大きさは世界の大きさである。黒島伝治。。建碑过程被整理为《黑岛传治文学碑建立相关资料》*原题目为:《黒島伝治文学碑建立関係資料》,香川県立図書館出版社,1965年。,现存于香川县(省)立图书馆;黑岛传治在世时阅读过的约180册书籍及两封亲笔信,现均作为重要文物保存在小豆岛町(镇)图书馆,图书馆里设置了一个专门区域放置这些书籍,这个专门区域被称为“黑岛传治文库之角”*[日本]佐藤和夫:『「黒島伝治文庫」について』,亲和女子大学国文学,2016年10月。。黑岛传治阅读过的书籍有:《战争与和平》《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23卷)、《诗圣歌德》《红花》《农业革命的理论和实际》《资本论》(第1卷)《世界戏曲集全集·第二十三卷俄罗斯篇(一)》《托尔斯泰全集》《最新俄罗斯文学研究》《希腊悲剧六曲》《暗夜行路(前篇)》*[日本]佐藤和夫:『「黒島伝治文庫」について』,亲和女子大学国文学,2016年10月。等。从这些书名可以看出,黑岛传治的阅读面非常广泛,涉及到马克思著作、革命理论著作、俄罗斯文学、法国文学等欧洲文学,阅读领域从西方文学到日本文学,还有美术、戏曲,甚至还有一本《印度文学史话》;在类型上,既有小说作品,也有理论书籍,理论书籍中既有文学理论,也有政治理论。广泛的阅读对他的影响肯定很大,从中可以窥见黑岛传治成长为反战作家的轨迹及反战思想的形成。
(一)日本反战文学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黑岛传治在日本有“反战作家”、“农民作家”之称,其文学一直得到研究者的高度关注。在日本,目前能查到的最早的研究论文发表在1949年,当时《新日本文学》四卷8期曾出专刊——《黑岛传治特集》纪念黑岛传治*新日本文学/新日本文学会 編:『黒島伝治特集』,1949年第8期。,该特集刊登3篇研究论文:「黒島伝治小論」(小田切進)、「黒島伝治の思い出」(伊藤永之介)、「黒島伝治の『橇』と『渦巻ける鳥の群』」(蔵原惟人)。此时黑岛传治刚去世6年,故这几篇文章怀念意义的成分更多一些。1953年,《武装的街巷》重新解禁出版。1954年,稻垣达郎就在《日本文学》第9期发表《黑岛传治的轮廓》研究论文。该论文在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从黑岛传治未发表的作品《军队日记》中最初的反战意识,到《武装的街巷》中高度的反战精神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较为周密的考察,对以后日本的黑岛传治研究产生了很大影响。在日本国家图书馆检索“黑岛传治”的研究文献,共有71篇有关的探讨论文,时间跨度为1949年至2016年;有2本研究专著:2004年,山口守圀所著《文学运动与黑岛传治》(海岛社)、《黑岛传治的轨迹》(浜贺知彦著,青磁社1991);其他还有在『プロレタリア文学の作家たち』、『プロレタリア文学·全7巻』*[日本]楜沢健編:『プロレタリア文学全7巻』,东京:森話社,2013年。中对黑岛传治文学的专题研究。两本研究专著中的《文学运动与黑岛传治》一书,共有15章组成,主要以黑岛传治文学的阶段性代表作品为切入点,对当时文学运动带给黑岛传治的影响以及他文学作品的风格演变、黑岛传治文学在日本无产阶级左翼文学中的地位等作了较为深入的探究;另一本专著《黑岛传治的轨迹》,则由“走向农民、反战作家之道”、“《文艺战线》时代”、“《纳普》时代”、“疾病——在家乡的岁月”四部分组成,该书对黑岛传治的出身、成长经历、思想轨迹、文学创作等方面按照时间顺序进行了客观梳理和细致分析,是首次对黑岛传治文学全貌进行较为全面研究的专著,该专著将一个立体的活生生的黑岛传治展现出来,值得肯定。纵观日本学者对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其角度颇为多样,有作家研究,也有作品研究,也有出版问题研究。例如仅 2016年就有5篇论文发表,分别为《黑岛传治〈二分硬币〉与〈猪群〉之间》*[日本]椋棒哲也:「黒島伝治「銅貨二銭」と「豚群」のあいだ」,立教大学日本文学 (116) ,2016年7月 。《有关黑岛传治文库》*[日本]佐藤和夫:「黒島伝治文庫について」,親和女子大学国文学,2016年10月13日。《黑岛传治笔记》*[日本]佐藤和夫:《黑岛传治的未发表作品〈巡礼〉:解题与文本介绍》,《渕江文也·島居清两教授記念号》, 2016年10月13日。《黑岛传治未发表作品巡礼:解题与文本介绍》*[日本]佐藤和夫:「黒島伝治の未発表作品『巡禮』:解題と本文紹介」,渕江文也·島居清两教授記念号, 2016年10月13日。。
日本学者研究黑岛传治最忌空泛,十分注重实证研究或文本细读,因此取得一些具体扎实的研究成果。例如山口守圀对黑岛传治文学在日本左翼文学中地位关系的研究、浜贺知彦对黑岛传治生平的研究、佐藤和夫对黑岛传治文学出版遭禁解禁研究、椋棒哲也对黑岛传治农民文学的研究、红野敏郎对黑岛传治反战文学观的研究,佐藤和夫对“黑岛传治文库之角”中的书籍进行全面梳理……。相较于单篇论文,出版社出版黑岛传治全集或分文集时写的出版解说,对黑岛传治文学也有颇为全面的研究和评价。例如山本善行在《黑岛传治全集》解说中对黑岛传治文学这样评价:“每当开始阅读黑岛传治的小说,整个身心都被其吸引,沉浸在故事中。……即便是人物对话中也感到有抒情,由对话所衍生的冲突、不安等等,令人急欲一探究竟,欲罢不能。”*[日本]山本善行主编:《瀬戸内海のスケッチ―黒島伝治作品集》,东京:サウダージ·ブックス出版社,2013年,第345页。囿于地域文化的影响,日本学者的思维优势在于他们良好的微观感受力,实证研究成果比较扎实。但是,这也带来某些不足之处,那就是缺乏思辨和理论深度。“日本的日本文学研究中,作品=作家研究、作品思想=作者意图研究的传统根深蒂固。”*李光贞:《夏目漱石小说研究》,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7年,第3页。从论文数量上来看,虽然有71篇,但时间跨度有67年,平均每年只有1篇强。显然,相对于出版社黑岛传治文学出版的繁荣,研究方面则显得不尽人意。
(二)中国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现状考察
在中国,虽然黑岛传治文学早在1962年就有中译本,但除译者在出版的小说前言中对黑岛传治文学有论及外,很长一段时间内无专门研究论文发表。1978年,平献明在其论文《略论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平献明、王凌:《略论日本早期无产阶级文学》,《辽宁大学学报》1978年第5期。中论及黑岛传治文学,并以《雪橇》《盘旋的鸦群》两篇小说为例进行分析,指出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反战思想及强烈的艺术感染力。1982年,李芒在评价电影《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李芒:《新雷第一声——〈一盘没有下完的棋〉思想浅谈》,《电影艺术》1982年第10期。时,论及黑岛传治的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对该小说揭露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五三惨案”的侵略行径给予肯定和高度赞扬。随后很长一段时间,国内对黑岛传治文学大部分都是在研究日本无产阶级左翼文学及作家时提及,直至1993年才出现第一篇专门研究论文:《从“抚顺”到“齐齐哈尔”——评黑岛传治及其两篇反战小小说》。该论文以《防备队》和《齐齐哈尔》两篇小小说为例,对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前的种种阴谋予以揭露,对其“在事实真相被严密封锁、歪曲,在军国主义浊浪铺天盖地的日本国内,黑岛传治明察秋毫,并仗义执言”*李弘慧:《从“抚顺”到“齐齐哈尔”——评黑岛传治及其两篇反战小小说》,《日本研究》1993年第3期。的无产阶级反战精神大加赞扬。同时,该论文把黑岛传治与另一个日本作家石川达三所谓的“反战小说”《活着的士兵》中日本士兵杀戮中国人时都有种种理由进行比较后指出,黑岛传治的小说爱憎分明,主题明确,侵略者就是侵略者,“着实令人钦佩”*李弘慧:《从“抚顺”到“齐齐哈尔”——评黑岛传治及其两篇反战小小说》,《日本研究》1993年第3期。。1998年,王向远发表《“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以几篇代表性作品为中心》*王向远:《“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以几篇代表性作品为中心》,《日本学刊》1998年第6期。论文,在第一部分中,以“‘济南惨案’与《武装的街道》*即《武装的街巷》。关于这本小说的中文译名有以下几个翻译方法:《武装的城市》(李芒),《武装的街道》(王向远),《武装的街巷》(李光贞)。”为题,对《武装的街巷》中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性质的反战思想进行了深入分析和高度评价,虽然该文指出黑岛传治在小说中对中国北伐军在认识上存在不足,但也同时指出:“在《武装的街道》同时或之后出版、并得以公开发行的以日本侵华事件为题材的作品,再也难见反战的倾向了。”*王向远:《“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以几篇代表性作品为中心》,《日本学刊》1998年第6 期。2013年,李雁南出版专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其中在第三章第三节《日本无产阶级作家笔下的中国阶级兄弟》部分,对《武装的城市》(即《武装的街巷》)进行专题研究。对小说的主题思想进行深入探讨后,该文在结论部分这样写道:“《武装的城市》是对日本帝国主义政府侵华行为的一次正面批驳和日中两国无产阶级大团结的高声召唤,它的长篇篇幅和鲜明有力的主题使它在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占据了独特的地位,是日本无产阶级作家对中国无产者的阶级同情的一次最彻底最果断的表达。”*李雁南:《在文本与现实之间》,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104页。李雁南早在2006年就发表过与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相关的研究论文《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李雁南:《超国界与超民族的阶级认同——昭和初年日本无产阶级文学中的中国劳工形象》,《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12期。,在其中对《武装的街巷》中所描写的中国工人形象进行了分析。2016年,李红发表论文《苦难与抗争〈农村三部曲〉与〈泛滥〉的比较》*李红:《苦难与抗争〈农村三部曲〉与〈泛滥〉的比较》,《绥化学院学报》2016年第6期。。该论文对其农民题材的三部曲小说与茅盾《泛滥》进行比较研究后指出:“茅盾的《农村三部曲》和黑岛传治《泛滥》中的主人公都是遭受苦难、饱含辛酸、最终走上反抗道路的广大农民群众,作品描述了中日农民在遭受苦难后决定和恶霸势力进行积极抗争的人生历程,这在中日无产阶级革命时期或是抗争时代具有重大社会意义和价值。”
通过在各种数据库中查找黑岛传治研究论文资料得知,1978年至2016年共有23篇相关论文,然而其中20篇都是在论述日本左翼文学时提及,1篇论文是比较研究论文,只有2篇专门研究论文。但令人可喜的是,近年来,黑岛传治及其作品开始进入我国年轻学者的研究视野。硕博论文数据库中可以查到3篇与黑岛传治及其作品相关的硕士论文:《黑岛传治的反战文学论——以〈雪橇〉〈冰河〉〈武装的城市〉等为中心》*程培斐:《黑岛传治的反战文学论——以〈雪橇〉〈冰河〉〈武装的城市〉等为中心》,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黑岛传治文学中的死亡主题》*郭跻:《黑岛传治文学中的死亡主题》,硕士学位论文,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福建师范大学的胡希则在其硕士论文《从自然与本能到苦难与抗争——浅析近代日本农民文学》*胡希:《从自然与本能到苦难与抗争——浅析近代日本农民文学》,硕士学位论文,福建师范大学,2014年。中,对黑岛传治的农民文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专题研究。
从以上具体的现状考察可以看出,黑岛传治去世60多年以来,中日两国的日本文学研究界从未忘记过这位具有伟大思想的反战文学作家。然而研究形势并不乐观,在我国应该说是个被忽略的荒芜地带,日本的有关研究也较为薄弱,用“零散研究”来形容也不过分。
(一)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现状与其文学价值不相称
1898年,黑岛传治出生于日本香川县小豆岛苗羽村一个半农半渔的家庭。15岁中学毕业后就进入当地的一家酱油厂工作。这一时期,他对文学创作产生极大兴趣,开始尝试着写作诗歌和短文,并以黑岛通夫的笔名投稿。后来,为了实现文学梦而赴东京,于21岁那年考入早稻田大学。当时他喜欢的外国作家有: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契诃夫等;日本作家有:岛崎藤村、正宗白鸟、志贺直哉等人。在日本作家中,志贺直哉的自然主义文学风格给予他极大的影响。这一时期,他也认识了同为早稻田大学学生、后来成为无产阶级作家的同乡壶井繁治。壶井繁治当时在文坛已经小有名气,他对黑岛传治的提携、影响与帮助,使黑岛传治受益极大,在文学之路上进步迅速。然而,进入早稻田大学不久,他就接到征兵令,翌年4月被派往西伯利亚,兵种为卫生兵。从学生到士兵身份的巨大转变,加之西伯利亚冰天雪地的艰苦军队生活,对日本帝国主义对外扩张侵略更为直观的体验,促使当时的“文艺青年”黑岛传治开始思考战争的意义。这期间所写的《军队日记》,记录下他当时的思想活动,其中对日本军营中黑暗的揭露,可以看出其反战思想开始萌芽。在西伯利亚期间,他与住在医院附近的一家俄国人成为朋友,跟着他们学习俄语,这也为他后来广泛阅读俄罗斯文学打下了基础。1922年,黑岛传治因病退役回到家乡小豆岛后,写出《电报》*1925年,在壶井繁治的帮助下,《电报》发表在第7期的《潮流》杂志上。等小说,开始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27年,黑岛传治加入日本劳农艺术家联盟,其政治立场更加鲜明,反战思想更加清晰。1943年10月17日,黑岛传治病逝于家乡,只有43岁。
黑岛传治先后做过渔夫、酱油厂工人、学生、作为士兵参加过战争,这些亲身经历对黑岛传治的成长给予极大影响,也奠定了其文学风格和文学思想的基础。黑岛传治生活时代的日本,充斥着军国主义思想,对外扩张侵略,对内残酷镇压。在这种极为黑暗严峻的形势下,黑岛传治在短短的10余年(1922-1935)的创作中,不仅写下近70部充满深刻思想性的长短篇小说,同时还写下全面阐述战争本质和作家应该如何反映战争的《论反战文学》(1927),以及《明治的战争文学》《农民文学的问题》《关于战争》等评论文章。作为反战文学理论的实践之作,黑岛传治以自己远赴西伯利亚作战的亲身经历为素材,先后发表《创作笔记》《军队日记》(1919)、《雪橇》(1927)、《风雪西伯利亚》(1927)、《盘旋的鸦群》(1928)、《冰河》(1930)等小说,他在这些作品中借士兵之口大声质问:“为什么非到西伯利亚来不可呢?这是什么人派他们来的呢?”“为什么非要杀死这个人?为什么非要和俄罗斯开战?”*[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170页。甚至在《盘旋的鸦群》中直接写道:“他们(士兵)所以要在这样的地方,埋在大雪里,究竟是为了什么人呢?既不是为自己,也不是为双亲,而是为了在内地(日本国内)揣着手残酷地驱使着他们的人们。他们是为了那些家伙的缘故才来侵略这个国家的。”*《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李芒、包容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88页。对日本帝国主义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十月革命的行径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揭露,反战思想十分强烈。除反战小说久负盛名外,黑岛传治以其家乡为故事题材描写农村的小说,反映农民的疾苦,使人耳目一新。《电报》(1925)、《二分硬币》(1925)、《猪群》《盂兰盆会前后》(1926)、《农民的鞭子》(1927)、《波动的地价》(1930)等系列小说,描写了贫苦农民在地主压迫下的悲惨生活及其反抗,具有很强的现实性。而他在其唯一的长篇小说《武装的街巷》中,对一些具体事件的描写,考据严谨,与历史记载颇为吻合,以写实主义手法还原了济南“五三惨案”的真实图景,“不仅有极强的思想性,艺术表达也极具魅力”*[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3页。。日本评论家也指出该书“应该作为成功的作品镌刻在人们的心上”*[日本]红野敏郎:《昭和文学》出版解说,东京:有斐阁出版社,1972年,第3页。。
近代以来,日本相继出现一批现代主义作家所谓的“战争文学”,这些战争文学刻画了战场的残酷和日本兵营里的弥天黑暗,但大都强调战争给日本士兵心理和生理上留下的重创,有意无意地避开了战争的性质问题,因此,它不可能帮助日本人民正确认识侵略战争的本质。而黑岛传治文学中的反战文学理论、反战文学主题、农民主题小说,既细致地刻画了侵略战争给日本国内造成的伤害,又在一定程度上指控了日本帝国主义给他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但中日两国对黑岛传治文学,无论是研究论文还是翻译、出版,与黑岛传治文学的价值都极不相称。日本评论家指出:“日本大部分的无产阶级左翼文学缺乏研究,属于未开拓之地,黑岛传治就属于其中一人。”*[日本]浜贺知彦:《黑岛传治的轨迹》,东京:青磁社出版社,1991年,第6页。在我国查阅“石川达三”的有关研究资料,发现相关研究论文约220篇,是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研究的近10倍,其中专门研究论文28篇,是黑岛传治文学研究的10倍以上。因此,在21世纪的今天,重新认识这位“一流的无产阶级作家”*[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3页。的文学价值,对于深刻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真正面目和性质是很有意义的。
(二)对黑岛传治反战文学中反帝思想的忽略
黑岛传治反战文学不仅具有强烈的反战思想,同时也具有深刻的反帝思想。青空文库对《武装的街巷》这样介绍:“《武装的街巷》是日本无产阶级作家黑岛传治唯一的长篇小说,1930年11月出版发行后当天就遭到禁止。该小说以日本出兵山东(1927年到1929年,日本军队在保护日本侨民的名义下,武力介入中国国民政府军北伐而出兵山东)为素材,生动地描写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大肆枪杀平民的的残暴。”*[日本]大野裕。见日本青空文库。在该小说中,黑岛传治不仅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罪行进行揭露,也对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予以揭露:“鸦片战争以来,各国的帝国主义都想要中华民族灭绝,所以故意将鸦片带进中国,让中国人沉湎于此。但无论怎样禁止,其法令也无法得到贯彻,总有空子可钻。”*[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2页。对美国在中国利用庚子赔款建立学堂、在黄河流域种植棉花之事,黑岛传治评论道:“企图在文化上对中国进行侵略的美国,在所到之处设立教会、学校、医院,进行虚假的慈善事业,赠送物品,并放弃庚子赔款,让中国人就范于他们。”*[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82页。2016年3月18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山东与日本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定本黑岛传治全集》第一卷的解说者、日本早稻田大学高桥敏夫教授,在“无产阶级文学史或战争文学史中的《武装的街巷》”*原题目为:「プロレタリア文学史あるいは戦争文学史における『武装せる市街』について」的主旨演讲中指出:我们不能忽视一点,为何二战结束美国占领日本后,大量之前的遭禁书籍解禁出版,而《武装的街巷》仍然无法面世?这是因为其中的深刻的反对帝国主义的思想,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和侵略。
美国全面占领日本后,制定一系列政策对日本加以管制。例如,对日本一些军国主义言论严格查处,解禁一大批二战期间违反日本当局文艺管制规定而遭到禁止发行的文艺作品,等等。应该说,美国当时制定的对日各项政策,顺应了国际国内形势,在铲除日本军国主义体制、使战后日本走向民主化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然而,《武装的街巷》一书仍在遭禁之列。1945年,《武装的街巷》预定由新日本文学会发行,但在审查时却没有通过“联合国驻日本最高司令部”(简称GHQ)的检查而再次遭到禁止发行,其理由就是这部小说“是反帝国主义的作品”*[日本]高桥敏夫:「プロレタリア文学史あるいは戦争文学史における『武装せる市街』について」。见2016年3月18日,在山东师范大学召开的《山东与日本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演讲。。直至1953年7月美国文艺管制政策废除,该书才得以由青木出版社以文库版形式出版,但该版本出版时仍有个别地方遭到删节,直至再次出版时才得以以全貌示人。例如以下这段文字在初版中就曾被删掉:
看见宣传画,山崎感到美国对这里的野心,已经过于明显。
在满洲、蒙古、山东地方,这里拿不到的话,美国也会取得那个。美国人把眼光投向劳动成本低、原料丰富、几乎没有多少组织的中国。设立大工厂、大银行,把中国人全部变成薪水奴隶。*[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99页。
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的高度发展,西方列强国家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阶段。帝国主义的最主要特征就是通过强取豪夺,建立政治、文化及经济霸权,因此而衍生出殖民主义、军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从《武装的街巷》中的描写来看,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济南,已经成为列强冒险的乐园:贩卖鸦片的德国人、西班牙人,在中国建立教会、帮助蒋介石北伐的美国人,还有大量走私贩毒、无恶不作的日本人……,日本人、英国人在济南开设工厂,设立银行,美国人则在黄河流域实验种植棉花,他们争先恐后地要把山东变成自己的殖民地。他们大肆贩卖鸦片毒害中国人,“德国人、西班牙人都从事这个工作(注:贩卖鸦片)。一方面他们让中国人吸食,使他们最后患上痴呆症;另一方面,他们又把武器弹药卖给军阀及土匪。而这些,又导致战乱、掠夺、民不聊生”*[日本]黑岛传治:《武装的街巷》,李光贞译,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20页。,而“欧美人嘴上说着教会、慈善的,却干着大买卖,数量之多,我们(指日本人)可差远了。——普通的学校、医院之类的,全在他们的控制之下”。与日本赤裸裸的武力侵略相比,“干着大买卖”的美国有着长远的打算,对中国施行的是文化侵略。可见,具有如此深刻反帝思想的作品遭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该书之所以没有被GHQ检阅通过,正是因为它将列强的野心和阴谋大白于天下之缘故。但纵观中日两国研究界,对这部在“日本现代文学史上几乎可以说是惟一的反对侵华战争的长篇小说”*王向远:《“七七事变”前日本的对华侵略与日本文学——以几篇代表性作品为中心》,《日本学刊》1998年第6期。之研究,无论是深度还是广度,都远远不够。
黑岛传治的反帝思想有一个形成过程。在最初被征兵派往西伯利亚从军时期,他对日本帝国主义当局的认识还有一定的局限性。他曾经在1920年9月7日的《军队日记》中这样写道:“美国增加军舰、扩充军备,而且,德意英等国也在秘密地增加军备,扩充海军力量,看到他们纷纷增加军力,日本不能落后,要快速赶上,这也是无奈之举。”*[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全集》(第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第297页。对此,黑古一夫指出:“日本刚刚在日清战争(中日甲午战争)中取得胜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日本也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当时的日本全国都充斥着帝国主义的野心,鼓吹‘日本=国家’,黑岛传治那时也被这种理论毒害。”*[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全集》(第5卷),东京:勉城出版社,2001年,解说(黑古一夫),第204页。但随着他在西伯利亚亲眼目睹日本干涉十月革命的种种罪行,其思想发生极大变化。后来,他加入无产阶级左翼文学联盟,阅读大量进步书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认识更加清醒和深刻。到1930年创作《武装的街巷》时,黑岛传治的思想已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例如,他敢于指出日本报纸的一贯欺骗和煽动的宣传,通过进步士兵高取等人被杀害的悲惨命运,揭露普通士兵对上级(国家)反抗意识的觉醒,等等。
日本在中日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中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又攫取德国在山东的权益,1918年,又与美国、英国、法国、意大利一起行动,出兵西伯利亚,干涉俄国革命,进入所谓“一等国家”的行列。在日本举国上下一片狂热中,黑岛传治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作为亲身参战的士兵,他以自己在西伯利亚的经历为素材创作的13篇小说,对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国的掠夺和出兵的实质进行深刻揭露。“最能代表大正时期‘反战文学’的作品,非黑岛传治的西伯利亚文学作品系列莫属。”*[日本]黑古一夫:《戦争は文学にどう描かれてきたか》,东京:八朔社,第33页。黑岛传治通过小说告诉人们,战争乍一看是偶然发生的,但这是帝国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对于黑岛传治文学中的反帝思想,有研究者认为黑岛传治是受列宁的影响,例如受到列宁的“社会主义与战争”等思想的影响。*[日本]山口守圀:《文学运动与黑岛传治》,东京:海岛社,2004年,第183页。然而遗憾的是,在目前的研究中,无论是中国还是日本,还未有对黑岛传治文学中的反帝思想进行专门研究的论文。日本无产阶级左翼文学研究专家佐藤和夫曾经指出:“文学研究既然是研究,就不应该玩弄抽象的语言游戏,就不应该对作家作品做恐意的解释,而必须对问题做具体认真、确凿的考证。”*李芒:《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83页。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对黑岛传治文学中的反帝思想进行研究,非常迫切。
(三)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的研究价值
1999年,《外国文学评论》发表《日本有“反战文学”吗》*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论文。该文一开头就这样写道:“长期以来,我国文学界、学术界的许多人误以为日本有‘反战文学’、‘抵抗文学’甚至‘反法西斯文学’,这是亟需澄清的一个重要问题。”初读此句,令人感觉日本文学史上从未有过真正的“反战文学”。然而,该文很快话锋一转,继续写道:“20 世纪30年代中期之前,日本有过‘反战文学’。……以反战为主题的作品,只有两本书。一本是黑岛传治在1930年创作的以1928年‘济南惨案’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武装的街道》,另一本是1928年5月由日本左翼作家联合会刊行的题为《反对战争的战争》(第一集)的短篇小说与剧本集。”显然,该文中“误以为”的时期,指的是日本对他国发动侵略战争期间的整个日本文坛而言,因为战时的日本当局为了战争需要,在对外扩张侵略的同时,在国内实行严厉的文艺管制政策,许多在战前具有无产阶级反战思想的作家也开始“转向”(背叛),其文学中对侵略战争的性质的描述也暧昧不清、语焉不详起来,只有黑岛传治等极少数日本作家站在正义的立场上,坚持反对日本当局的法西斯对外扩张政策,坚持反战文学创作。今天,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的珍贵和价值,对其文学的研究也有待于向纵深发展。具体说来,黑岛传治文学的研究意义有以下几点:
首先,黑岛传治的反战文学理论是无产阶级反战文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对社会现实政治理念的宣传,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的论述。
马克思主义对待战争的性质,采取一分为二分辩证法态度,认为侵略别国的战争及镇压人民的战争都是非正义的战争,而“那些反侵略性质的、民族自决的和推动历史前进的战争,则是正义战争。”*董翊彤:《对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的再认识》,《学理论》2010年第31期。黑岛传治也认为:“无产阶级反对战争。在反对方法上,与一般的反对有区别,一般来讲并非是反对战争。在某些时候,无论是悲惨、还是残酷,无产阶级反对战争是为了人类的进步,彻底反对的是帝国主义战争,即反对侵略性的战争”*[日本]黑岛传治:《反战文学论》,《黑岛传治全集》(第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8月30日。。这种认识与马克思主义的战争观不谋而合。他在《反战文学论》中还曾经这样论述:“资产阶级的反战文学,多是把个人主义或人道主义作为出发点。他们描写的多是个人的痛苦、几多的牺牲、战争的悲惨,或者是反对这些的个人的心情、人道的精神等。”*[日本]黑岛传治:《反战文学论》,《黑岛传治全集》(第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8月30日。这段话直指资产阶级反战文学的性质,廓清了无产阶级反战文学与资产阶级反战文学两者之间根本性质的不同。
关于战争的起源,列宁认为,“现代战争产生于帝国主义。……列强力图奴役其他民族,掠夺殖民地,以获得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俄]列宁:《齐美尔瓦尔得左派的决议草案(一九一五年九月二日以前)》,《列宁全集》(第 21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324页。。对于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发动战争、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也争相来分得一杯羹的恶劣行径,黑岛传治比喻为“这是小偷和小偷之间赃物多少而抢夺的战争。少的一方就在大义的名分下修饰一下自己的行为进行抢夺,实质上与小偷行径没有什么变化”*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对当时英美等列强侵略中国的无耻行径进行了深刻的批判。黑岛传治在对西方反战文学,例如让-雅克·卢梭的《永久和平的企图》、亨利·巴比塞的《光明》、厄普顿·辛克莱的《正义人吉米》等进行深入分析后指出:“反战文学就是揭露发动战争的目的和真相,并将这个真相告知民众,唤起民众。很有必要将小偷们意欲万全地维持最恶毒的小偷制度的目的暴露在阳光之下。”*[日本]黑岛传治:《反战文学论》。选自《黑岛传治全集》(第3卷),东京:筑摩书房,1970年。黑岛传治这些有关战争的文学评论,“字里行间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2页。。
其次,黑岛传治在文学创作中,坚持反战文学创作。在日本当局的高压政策下,部分作家“转向”(背叛)无产阶级文学时,他仍然踏踏实实地坚持无产阶级反战文学创作,其精神值得称道。
1992年,重庆出版社策划出版《世界反法西斯文学书系》,主要收录二战期间各国反法西斯文学作品,在《日本卷·卷一、卷二》部分,收录有《真空地带》 (野间宏著)、《野火》(大冈升平著)、《风中芦苇》(石川达三著)及几部短篇小说和诗歌。这份收录名单,很快就遭到研究者的质疑,认为“(这些)作品大部分是战后发表的作品”*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不能列入反战文学名单之列。因为,“在战争中不反战,就不是真正的反战,不是在战争中写作和发表的‘反战文学’,就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反战文学’”*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对于该观点,笔者十分赞同。当然,对于编选者来说也是实在迫不得已,因为在整个日本侵华战争时期,日本文艺界很多作家放弃良知,开始“转向”(背叛),例如武者小路实笃,在战前创作的《一个青年的梦》《我们不需要战争》两个剧本中明确反对战争;与谢野宽的反战诗歌在战前也颇为有名,但日本侵华战争开始后,都“转向”(背叛)到日本帝国主义立场,歌颂战争。从日本全面发动侵华战争一直到战败期间,“整个文坛全面军国主义化”*王向远:《日本有“反战文学”吗?》,《外国文学评论》1999年第1期。。
黑岛传治一生没有加入日本共产党,也未像小林多喜二那样站在无产阶级左翼文学运动的最前线。然而在他早期加入的“劳农艺术家联盟”开始转向(变节)时,他毅然脱离这个团体,参加“无产阶级作家联盟”,并被选为中央委员。他一生遵守自己的信念,踏踏实实地进行富有深刻反战思想的文学创作。随着日本当局对国内左翼文学作家的严厉镇压,1937年7月,黑岛传治被判处监禁两个月,罚款20元。而这个时间,正是日本在卢沟桥挑起事端、全面侵华战争开始的时候。后来,黑岛传治被迫回到家乡小豆岛,直至去世都处在日本当局的监视之下。在此期间,他创作的系列作品仍然具有强烈的反战文学精神,因为“反战文学当然并不只是讨论军营、军队生活的文学”,在描写日常生活的文学中,仍然可以体现反战的文学精神。
第三,黑岛传治文学不仅具有深刻的思想性,且文笔流畅、布局精巧,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在朴实简洁的文字中,带着几分痛苦的幽默,思想性与艺术性兼备。
黑岛传治文学语言朴实简洁,在故事情节上,平铺直叙,但结尾却常常出人意料,令人拍案叫绝,具有极强的可读性。例如,在《武装的街巷》中有一个重要的登场人物——山崎,他是日本间谍,在中国坑蒙拐骗,无恶不作,经常提供一些假情报给日本国内,为日本军侵略中国寻找借口。为了搜集情报方便,他拼命学习汉语,无论是穿着打扮还是举止言谈,都与中国人无异。有一次,他发现一起普通的死亡事故,心想正好可以说成是中国人对日本人袭击造成,日本军就有借口出兵山东了,自己也可以大捞一把了……;他美滋滋地边想边往日本军营走去,沉浸在其中,没有听到日本哨兵要他停止前进的命令,结果怀揣有5把手枪、8000元存折的山崎,被日本哨兵误当成闯哨卡的中国人开枪打死。多么巧妙而又意味深长的结尾设计。
李芒曾经指出:“塑造受压迫、受折磨的劳动人民形象,除了挣扎在痛苦深渊的人们及其同情者以外,历来是难以受到一般读者欢迎的。这种文学作品,总不如描写‘清风的絮语’和‘女人的发香’那么温存,那么富有诗意和魅力。因此,它要在一般文坛争得一席地位,就需要比之一般的各种文学具有更加突出的特色,必须更深刻、更生动地反映社会的本质问题,用较强的艺术力量抓住读者的心灵。”*李芒:《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1页。黑岛传治的西伯利亚系列小说,虽然都是短篇小说,但情节设计、故事切入、意外结局读起来都有出人意料之感。在《风雪西伯利亚》中,被派往西伯利亚的士兵都不想待在西伯利亚,都想早日回到日本国内,两个士兵吉田和小村“本以为老实听话,多干活,就会得到报偿,早些回国的;因此,平时执勤很努力,…未曾疏于值守。但现在所得到的报偿却只是:为国尽忠,必须继续在西伯利亚呆上一年”*[日本]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李芒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62页。。而那些平时乱干蛮干、大打出手之人都按时回国。他们彻底崩溃,再也不按时执勤,偷偷出来打猎取乐,结果有一次走得太远,撞见俄国人而被他们打死。两天后同伴找到他们的尸体,在尸体面前,上级军官“现在只想到,怎样造一份遗失两人的武器和军装的报告”*[日本]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李芒等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271页。,故事到此结束。而《盘旋的鸦群》写的是派往西伯利亚执行干涉俄国十月革命任务的日本军队中,两名日本士兵偷偷去找一名俄罗斯姑娘寻欢作乐,被也来找这名姑娘寻欢作乐的少校撞上,少校恼羞成怒,回到军营后立即紧急点名,两名士兵迟到。以此为理由,少校利用手中的权力将两名士兵所在的连队派去驻守边防,结果全连士兵在冰天雪地中迷路。连长痛恨这两名士兵拖累全连,把最危险、最繁重的任务交给他俩,百般虐待他们,最后全连士兵全部冻饿而死。翌年春天,天暖雪融,尸体露出,一群乌鸦争相前来,贪婪地啄食着士兵的尸体。小说取材别具匠心,“诗情和现实感融为一体”*李芒:《叶山嘉树、黑岛传治小说选·译本序》,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第9页。。该小说篇幅虽然不长,故事本身却颇值得深思:士兵牺牲的消息传回国内,不知内情的人们会将冻死的士兵当作在战斗中英勇牺牲之人加以膜拜,同时又会激起普通日本人对俄罗斯军队的更进一步的仇恨。
黑岛传治将其深刻的反战思想以这种黑色幽默的形式表现出来,不仅具有思想性,而且极具艺术性,这也正是黑岛传治文学的魅力所在。日本著名评论家荒川洋治对黑岛传治文学大加赞扬:“文学与结构非常出色。要了解文学,可以从黑岛传治文学开始”*[日本]荒川洋治:《本周书推荐》,《每日新闻》,2013年11月17日。;并指出“黑岛传治写下的故事,是永远能留在人们心底的文字”*[日本]荒川洋治:《本周书推荐》,《每日新闻》,2013年11月17日。。
第四,黑岛传治文学与日本其他“战争文学”作品最大的区别在于,他在文学创作中,运用朴实的现实主义方法,立意明确,爱憎分明,深刻地揭露和批判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行径,直指日本侵略中国的性质。
黑岛传治的文学作品大体分为三类:反战小说,农民小说,工人小说(这部分极少)。无论哪种题材的文学作品,都具有深刻的反战精神。他的反战小说与同时代的其他反战小说相比,独树一帜。在文学主题中,他把日本军队内部的矛盾、战争的侵略性质明晰化;在人物形象上,他塑造出一系列作为侵略战争中一员、在具有加害者身份的同时、也是受害者的日本士兵形象;在直面与揭露日本帝国主义不义战争的侵略性质方面,即便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所谓的反战小说,也不能与之相比。黑岛传治直至临终前还一直受到日本当局的监视居住,但他还在坚持反战文学的创作,其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尤其难能可贵。
李芒曾经说道:“文学现象极其复杂,有的作品刚一问世即名声大振,尔后,或永葆其美妙的青春,或逐渐被人们遗忘。有的宛若一股涓涓细流涌出泉眼,并未引起多数人瞩目,然而,随着时光的流逝,那泉眼越来越大,细流变成长河,碧水扬波,淙淙悦耳。黑岛传治就是后一种类型的作家。”*[日本]黑岛传治:《黑岛传治短篇小说选》,李芒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1年,第1页。日本评论家小田切秀雄也曾经指出:“虽说他(黑岛传治)的作品在他从事活动的当时已经深深感动了专业文学工作者和一部分读者,但他更广泛地为一般人所知,尚需要一些时间。”*[日本]小田切秀雄:《黑岛传治全集》(第1卷)。东京:日本筑摩书房,1970年,第373页。今天,随着黑岛传治反战文学的不断传播,黑岛传治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越来越得到中日两国文学研究界的认可,对其反战文学的研究也会不断走向深入。
1943年10月17日,黑岛传治病逝于家乡小豆岛,留下遗稿小说《岬》《伤病员》及只写到第二章的《贫农》等。他离世前留下的最后一首诗如下:
翻过一山又一山,越过一峰又一峰。路漫漫兮无止境,行进路上乐观行。*原文:一山こゆればまた一山,一峰こゆればまた一峰,限りなき,道ぞたのしき。
诗中的革命乐观主义及不屈服的精神,今天读来,仍然令人感动。黑岛传治去世已经64年,今天的中日两国文学界对黑岛传治文学的评价越来越高:其文学中高超的技巧、精妙的布局值得称赞,他站在正义一方、敢于直言揭露日本战争侵略性质的反战精神更值得称道。我国学者孔范今指出:“每个时代的文学都带有时代特色,但好的作品,其意涵中必定又包蕴着人性和生命的发展更为悠远的,可以说是超越时代的诉求,必定又会透露出永恒性的价值,是穿越历史的。”*孔范今:《舍下论学:关于文学》,《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7年第2期。日本学者高桥敏夫也这样说道:“我们这个时代需要黑岛传治。”*[日本]佐藤和夫:《定本黑岛传治全集》(第5卷),东京:勉诚出版社,2001年,第345页。在今天的日本,更有必要重温黑岛传治的文学精神。实际上,在黑岛传治文学研究中,随着研究的深入,也不断出现新的研究成果。例如,日本学者岛村辉认为黑岛传治在小说中不仅具有反帝国主义思想,也有反殖民主义思想,他这样论述道:“与一般的反战文学还略有不同,《武装的街巷》充满反对殖民主义思想而大放异彩。”*[日本]島村輝:『「反戦」から「反植民地主義」』,《定本黑岛传治全集》(第4卷),东京:勉城出版社,2001年,第323页。对黑岛传治文学中反殖民主义的思想,目前我国的研究界还从未涉及,有待加强。
总之,目前我国日本文学研究界,对日本文学的研究成果颇丰,但其研究多集中在文学流派、中日比较、文学特性、对中国文学的受容等方面。日本的无产阶级左翼反战文学鲜有研究成果。1990年以后,我国相继推出川端康成、三岛由纪夫等多位日本作家的文集,日本文学在中国迅速传播。特别是当下,村上春树文学长盛不衰,东野圭吾等新锐作家伺机而动,我国的一些出版社不断推出他们的文学作品中译本。2016年12月16日,亚马逊中国发布2016年度阅读榜单及趋势报告,东野圭吾的作品已经成功登上该年度畅销书榜首。而反观黑岛传治等日本无产阶级左翼反战文学作家作品的翻译与研究,应者寥寥。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深思。
责任编辑:孙昕光
Review of all the Studies on the Anti - war Literature of Kuroshima Denji in Both China and Japan
Li Guangzhen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Kuroshima Denji is known as an“anti-war writer”. Studies on Kuroshima Denji’s literature by Japanese scholars focus on the banning and lifting the ban of his novels, the writer’s life, short stories of farmers, and others. Lots of substantial results have been yielded, and the number of papers has increased in recent years. On the contrary, the studies on Kuroshima Denji’s literature in China concentrate more on its ideological aspects. Recently, the anti-war spirit and anti-war literary theory have begun to enter the study field of Chinese scholars, but on the whole, the papers are few in number and the key points are not highlighted enough. Since the death of Kuroshima Denji more than 50 years ago, his literary value has drawn more and more concern and recognition of the scholars in the two countries. However, there exists a serious asymmetry between his literary value and the status quo of the studies on him.
Kuroshima Denji; anti - war literature; review of studies
2017-04-20
李光贞(1962—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本文为作者主持研究的日本住友财团“亚洲各国日本学研究资助计划”——“近代中日战争视野下的日本文学与山东”(158012)的阶段性成果。
I313.45
A
1001-5973(2017)04-003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