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会网构建探究

2017-04-13 19:39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7期
关键词:残疾人家庭社区

张 扬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会网构建探究

张 扬

(绥化学院 黑龙江绥化 152061)

残疾人对于精神文化同样具有强烈的意愿,但是由于自身所处的弱势地位,他们在文化上缺乏话语权,在资源的获取上缺乏主动权。文化可以给残疾人以精神享受,但是由于社会在残疾人文化参与上存在诸多困难,所以残疾人文化事业发展缓慢,大力发展残疾人文化事业,必须构建社会支持网,动员社会参与。文章从残疾人文化事业参与的社会网络主体、社会工作参与社会网构建的可行性以及社会网的构建等几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

残疾人;文化事业;社会网

残疾人文化事业需要社会网支持,社会工作支持在残疾人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地位。只有完善的社会网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才能够得到发展,残疾人才能更好地享受精神生活

一、残疾人文化参与的社会支持网主体及作用

社会支持网络是指通过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个人不仅能够维持之前的社会身份,同时也能够获得相应的物质援助以及精神支持。信息与社会通过接触,有利于个人缓解心理应激反应,消除紧张情绪,从而提升个人在社会中的影响。社会支持理论认为,人的社会支持网络强弱与人应对环境挑战的能力大小之间存在正相关联系,即人的社会支持网络越强,应对环境的能力也越强。根据社会支持来源的角度,人的社会支持网络主要包括三种类型:亲友支持、社会支持以及其他支持。从当前来看,家庭、政府、社区、社会组织等共同构成残疾人的社会支持网主体,这些不同的社会支持网主体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残疾人所在家庭。我国重视家庭观念,对任何一个人来说,家庭是最具有凝聚力的组织结构,它能够满足个人在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需求。以潘允康为代表的研究者在“中国城市现代家庭模式”中提出,家庭网也是社会网络的一种,它是由具有一定亲属关系的不同家庭所组成,通常情况下,作为一种具有特殊结构及其功能的社会组织,家庭网一般由若干具有独立性的核心家庭组成。家庭网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职业选择和职业调动;二是满足家庭生活;三是提供精神支持。因此家庭和亲属关系在社会支持网中占据主体地位,充分体现出对残疾人文化的支持作用。但同时,残疾人家庭也必须要承担远远超出普通人家庭的经济负担和精神负担,尤其是对那些经济条件处于比较落后地位的家庭来说,要想使残疾家庭成员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得到满足,可能会需要整个家庭付出更多,另外,很多残疾人亲属并不希望残疾人真正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更有甚者,他们会以拒绝的态度来对待来自社会的支持,所以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残疾人亲属对残疾人的保护,当然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为了维护家庭的名誉。但是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整个家庭的经济压力会更加沉重,而且对残疾人的文化参与具有阻碍作用。

(二)政府。在我国,政府在整个社会领域居于主导地位,因此,它在支持残疾人事业上也处于核心地位。第一,政府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的开展,努力建立和完善保障残疾人权利的保障体系,促使残疾人能够摆脱物质的困扰,全身心投入文化事业中去;第二,政府一直没有间断过营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尤其重视残疾人宣传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残疾人在生活中的的歧视,鼓励残疾人积极参与到社会文化活动中;第三,政府重视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工作,为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基本保障。然而,政府面对高达8000万的残疾人口,只能从宏观的角度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很难为残疾人文化事业提供一些真正的、具体的、有实际意义的帮助。况且,我国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并不相同,政府支持残疾人文化事业的能力也不会相同,地域差异性非常明显。

(三)社区。对任何一个社会个体来说,不但属于家庭成员,而且还属于社区成员,整个社区也类似于个体的大家庭。社区能够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保健等方面的支持,从这一角度来看,残疾人参与文化事业也必定离不开社区。社区为残疾人提供基本的生活场所,为残疾人参与文化生活提供良好的平台,所以社区在残疾人文化事业社会网构建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组织引导以及基础保障作用。[1]

社区要构建体现残疾人物质生活、精神生活以及人文生活为主要内容的关怀体系,这样才能从实践的角度提升残疾人的文化参与度。然而,只有经济水平较为发达的地区才出现结构合理的社区组织,而大部分的社区组织在结构上都不合理,而且整个社区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偏低,而且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不高,缺乏基本的活动场所,严重阻碍了残疾人的文化参与性。

(四)社会组织。本文所谈的社会组织指的是社会慈善组织、社会服务机构和专门的协会。慈善组织能够为帮助残疾人募捐大量的社会资源,其中主要为物质资源;社会服务机构主要负责具体实务的开展,也就是实际帮助残疾人参加文化活动;残疾人协会的主要职责是将残疾人的需求反映给社会,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然而,一方面是我国的经济水平以飞快的速度向前发展,另一方面却是社会组织的停滞不前,社会组织无法充分发挥它的社会作用。

残疾人在参与文化建设中的社会支持网暴露出的问题主要包括:残疾人家庭不能充分利用来自社会的各种资源;社会支持的地域差异较明显,结构平衡性较差;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残疾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应该进一步改善。社会支持总量尽管不是很充足,可是最大的问题是受众与社会支持之间没有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方式,导致无法将社会支持最大限度地利用起来。[2]

二、社会工作成为残疾人文化事业参与支持网构成主体的可行性

残疾人群体是我国的特殊群体之一,所占数量非常庞大,因此残疾人在精神领域的生活状况是否良好不仅关系到自身以及整个家庭的稳定、幸福,而且同国家的经济发展、安定团结之间也存在密切的联系。社会工作是专门的社会服务机构,承担着主要残疾人工作的重要职责,是残疾人文化事业的重要社会参与方。在残疾人文化参与的社会支持网中,社会工作是主要的网络主体,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社会工作的出发点是政府工作的不足。当前,民政部门、卫生部门以及残疾人联合会是负责残疾人工作的主要政府部门,民政部门和卫生部门掌握着国家权力,所负责的工作涉及很多领域,范围很广,因而这两个部门很难再有足够的精力来关注残疾人工作,至于残疾人的文化参与,则更是无从谈起。残疾人联合会是专门的残疾人组织机构,它主动承担起一些政府授权之后的工作以及其他一些原本由其他部门负责的工作,但是残联的编制问题很紧张,再加上权力和财力都十分有限,导致很多工作无力完成,这包括帮助残疾人参与到文化建设这一专项工作。政府构建的残疾人工作体系缺乏明确的分工,不同组织机构所负责的工作范围存在重复或是空白;救助形式较为单一,单纯为残疾人提供物质援助;没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残疾人社会支持网络,更没有在文化建设工作中突出残疾人力量。要想使当前政府建立起来的残疾人工作体系摆脱当前的困难,一定要将残疾人问题拿到社会中解决,发动全社会的力量共同帮助残疾人,尤其是要推动专业化的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到残疾人文化活动中。残疾人协会或者其他专门的残疾人团体在性质上都属于社会组织,设立这些社会组织的目的是帮助残疾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而并不是单纯为残疾人提供物质援助,因此必须要有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才能为残疾人提供真正有效的服务。[3]

第二,站在社会工作的本质以及社会工作者的角度来分析。社会工作的出现就是要发扬助人为乐的精神,解决社会问题,实现社会稳定,它在维护社会秩序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并且也一直以此为目标不断地追求着。我们已经了解到社会工作的本质,在帮助解决残疾人困难的时候尤其要教给残疾人残疾人解决困难的方法,提高残疾人解决困难的能力,这样才能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社会工作的重要作用。社会工作不是仅仅为残疾人提供物质援助,而是帮助残疾人找到解决自身问题的途径,使残疾人依靠自己摆脱困境。残疾人社会工作可以利用社会上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政策以及社会支持网,为残疾人提供不同形式的帮助,比如为残疾人提供医疗帮助、护理服务、饮食服务,甚至提供帮助照管孩子服务等。以上种种工作是政府力量所不能接触到的领域,由此可见,社会工作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工作缺陷。除此之外,社会工作对残疾人文化参与也具有促进作用,,如可以帮助残疾人进行策划或者组织,帮助残疾人参与到文化建设中。

三、残疾人文化事业的社会支持网构建

(一)政府的引导及核心作用。

1.建立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残疾人的社会保障包括捐助、保险、救助等多个方面,它对于残疾人维持基本的生活需求具有重要作用。残疾人一般没有收入或者收入比较微薄,难以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因此需要政府予以保障,这种保障不仅是物质的保障,而且还包括其他方面,比如残疾人的就业问题,残疾人的技能培训等等。对于残疾人的保障要做到“授人以渔”,使他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满足生活的需要。因此政府需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这样才能使残疾人在没有经济负担的情况下积极投身于文化建设活动。

2.社会氛围的营造。政府要充分利用电视、网络以及报刊杂志等媒体的宣传力量,在整个社会营造一种关心残疾人的社会环境,使更多的人能够深入了解残疾人的生活状况,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帮助。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意识的转变,社会对残疾人的关爱度逐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也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部分人仍然对残疾人抱有一种偏见,或者说对残疾人不尊重,他们的某些行为阻碍了残疾人的正常交往,严重伤害了残疾人的自尊心,使他们的身心遭受巨大创伤。所以,政府应该努力改善社会环境,营造平等、公正的环境条件。举例来说,可以将生活中的道德模范加工成大家非常喜欢的文艺节目形式进行宣传,使人们一边欣赏有趣的文艺节目,一边在潜移默化中逐渐改变对残疾人的偏见;也可以通过公益广告等形式号召民众尊重、关爱残疾人,共同投入到关爱残疾人的工作中去。[4]

3.发挥残联的中间桥梁作用。中国残联代表的是代表所有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为残疾人提供各种便利和服务的公益机构。残联的组织体系相对完善,不仅在社区开设了专门的残疾人协会,而且在区、以及省市之间也分别设有不同等级的残联组织。在实际调查中发现残疾人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是残疾人参加的社会活动十分有限,而且社会上对残疾人的关爱度不够,各级残联对残疾人在精神上的支持力度也停留在较低水平。由于残疾人在某些方面存在障碍,因此他们很难及时将问题反映出来,导致问题长时间得不到解决。因而,各级残联应该深入残疾人生活,了解残疾人的生活需求,为残疾人提供精神上以及物质上的关爱,真正使残疾人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残联还要注意密切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了解残疾人需求,改变服务方向,为残疾人加入到文化活动中提供帮助。

4.健全和落实相关的法规政策。我国历来都重视残疾人的工作,先后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保护残疾人的合法权益,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体系不太完善,因此在实践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改进和完善现有法律法规中的漏洞,并根据现实需要颁布相关政策,以便更好地解决残疾人在医疗、住房、就业、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5.文化人才的培养。社会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受制于文化人才的综合素质,因此只有加大文化人才的培养,提升文化人才的素质才能为残疾人提供更好的公共文化服务,基于此,政府应做好培训基层文化人才的工作,通过组织各种培训活动来提高文化专业人才的素质。

(二)家庭的照顾和精神调节作用。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人们格外重视家庭,所以一定要充分发挥家庭在残疾人社会支持中的作用。根据中国的传统观念,家庭是维持人与人情感与联系的初级群体,在残疾人家庭中,残疾人家属不但要在照顾人中付出艰辛的劳动,更要忍受经济压力以及精神压力,尤其是在有重症残疾人的家庭中,家属更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沉重压力。

(三)社区的基础保障作用。残疾人与社的区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残疾人无论是在身体康复、医疗卫生,还是在文化教育等方面都需要接受社区的帮助。不同的社区有独特的社会结构以及规范制度,社区为残疾人文化参与提供活动的场所,社区其他群众往往会考虑到邻里感而对残疾人伸出援助之手。社区能够为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提供帮助,使其与其他热一样平等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社区不仅承担着为残疾人提供服务的重要职责,同时也是残疾人政策的执行者,因此要重视社区工作,使社区发挥深入了解残疾人需求,为残疾人提供有效服务的重要作用。社区作用可以概括为如下两点:

1.社区资源的整合利用。社区是开展文化活动的场所,并为文化活动提供基本的设施条件,这是残疾人开展活动的前提条件。举例来说,有的社区利用社区活动场所举办了残疾人参加的文化活动,由于这些活动距离残疾人的家非常近,便于残疾人参加,因而取得不错的效果。以苏州为例,当地已经建立起包括市、县、镇、村在内的四级公益文化设施体系,并已经在镇和接到建立起残疾人文化站和文化活动室,全市每一个行政村都建立起农家书屋,有利地推动了残疾人文化活动的开展。[5]

2.社区组织的角色定位。

(1)社区居委会。社区居委会承担着组织和引导残疾人参与文化活动的职责。社区居委会了解残疾人以及所在家庭的基本生活状况,能够为满足残疾人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所以应该为残疾人提供更多的交流途径,使残疾人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文化活动,在文化活动中获取精神食粮,提升自身交际能力。

(2)文化团体。社区居民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成立社区文化团体,残疾人可以通过文化团体获得更多的参加文化活动的机会,一方面能够帮助残疾人找到娱乐、健身的乐趣,另一方面也能提升社区的向心力。不同社区之间可以加大联系,帮助残疾人成立专门的文艺团体,并为他们解决创办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最终在政府和残疾人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使政府服务朝着更加精细化的方向发展。

3.虚拟社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虚拟社区越来越多,如聊天室、QQ群等。虚拟社区的出现使残疾人有机会认识了解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并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但与此同时,残联和社区也要做好网络建设工作,使残疾人有机会享受网络带给他们的便利条件。这样,残疾人可以通过网络积极参与文化活动,并为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另外,政府和社区要借助于网络技术建设网上图书馆,使残疾人在数字化信息条件下进行文化参与。

结语

残疾人有文化参与的强烈意愿,但是由于社会支持的不足,他们参与的机会比较少,参与的质量不高。[6]社会支持对于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从当前来看,还有很大的挖掘潜力。我们应该正视残疾人文化参与的意愿,采取多种措施,构建和完善社会支持网,为残疾人文化事业的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1]孙璐.论城市弱势群体的社区参与——以扬州市文昌花园社区为个案研究[J].理论与改革,2007(5):23.

[2]周彩娇,李湘.论促进残疾人社会参与与实现社会和谐[J].湖北社会科学,2010(9):41.

[3]张友琴.社会支持与社会支持——弱势群体社会支持网工作模式初探[J].厦门大学学报,2012(1):68.

[4]万书玉.满足残疾人精神需求:一个亟待关注的残疾人工作领域——江苏省残疾人精神需求状况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7(4):74.

[5]江苏省行政学院课题组.残疾人精神文化需求研究[J].唯实,2008(11):72.

[6]周彩娇.制度困境与农村残疾人的文化参与:一项实证研究[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1):93.

[责任编辑 杨贺]

本刊声明

为扩大本刊及作者知识信息交流渠道,加强知识信息推广力度,本刊已许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在CNKI中国知网及其系列数据库产品中,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本刊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及相关稿酬,本刊均作为作者文章发表、出版、推广交流(含信息网络)以及赠送样刊之用途,即不再另行向作者支付。凡作者向本刊提交文章发表之行为即视为同意我刊上述声明。

G760

A

2095-0438(2017)07-0154-04

2017-04-12

张扬(1984-),女,黑龙江绥化人,绥化学院科研处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残疾人文化。

2014年度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12541941)。

猜你喜欢
残疾人家庭社区
社区大作战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