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炳 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岭南史前开发考述
赵 炳 林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 民族学院,广东 广州 510665)
在史前时期,就有先民生息于岭南,广泛分布于今广东、广西和海南等地区。广东境内的磨刀山人、封开人、马坝人、石峡人、象山人、陈桥人,广西境内的宝积岩人、甑皮岩人、白莲洞人、柳江人、顶狮山人、来宾人和海南岛的三亚人等都是岭南开发的主要先民。他们披荆斩棘,战天斗地,为开发岭南作出了贡献。
史前;岭南;开发
《墨子·兼爱中》载:“古者禹治天下……南为江、汉、淮、汝,东流之,注五湖之处,以利荆楚、于越与南夷之民。”实际上,距今50万年前,在广东云浮郁南已有磨刀山人生息。除此之外,广东封开人、马坝人、石峡人、独石仔人、黄岩洞人、象山人、陈桥人、西樵山人,广西柳江人、麒麟人、灵山人、荔浦人、干淹人、九楞山人、都乐人、白莲洞人,海南三亚人等都是岭南开发的先驱,为岭南的史前开发作出了重大贡献。
迄今为止,在广东地区已发现了大量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通过对化石的研究,发现属于更新世中期的动物群已有相当数量,属于更新世晚期的为数更多。
(一)粤西地区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在云浮郁南磨刀山、肇庆封开的垌中岩、罗沙岩旧石器遗址和高要广利蚬壳洲等地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和新石器时期的文化遗存[1]290-291。
在广东云浮南江中游发现六十多处人类旧石器时代露天遗址,采集到近三百件人类石制品,包括石镐、石斧等工具,初步估计其年代至少在50万年前,比封开人提前了数十万年,与北京山顶洞人属同一时期,属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这是目前已知的生活在岭南地区的最早先民,即磨刀山人。
在肇庆封开的垌中岩、罗沙岩、独石仔、黄岩洞,罗定金鸡饭甑山、苹塘下山洞等地发掘出了许多古人类化石、动物化石和石器、第四纪哺乳动物牙齿化石等。在这些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和新石器。特别是阳春的独石仔和封开的黄岩洞两处遗址,都是中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类型。封开人的地质年代距今约十四万八千年。遗址中的石器以打制石器为主,方法为单面打击,少有二次加工迹象,主要种类有砍砸器、刮削器、石片石器等。但也发现了少量的磨制石器,还有几件穿孔的石器,并发现了骨锥和骨镞等。在黄岩洞遗址的文化层中发现了大量打制石器、一件穿孔石器和一件残缺的磨制石器,还有十余种更新世晚期的哺乳动物化石和灰烬等。这些遗物是年代较晚近的文化遗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肇庆新石器遗址数量多,分布广,内涵丰富,主要发现于洞穴、贝丘、台地等,主要有砍砸器、刮削器、穿孔器、切割器、骨角蚌器、动物骨骼、螺蚌贝壳、石斧、石锛、石凿、夹砂粗陶片等[2]6。
(二)粤北地区
发现于广东曲江马坝狮子山石灰岩洞中的马坝人遗址,距今12.9万年,为更新世中晚期遗址[3]24-25。马坝人虽有某些原始残余,但已接近现代人类,属早期智人,是直立人向智人过渡的早期类型人类。“马坝人化石发现的意义在于它扩大了中国远古人类分布的范围。”[4]43从马坝人头骨化石看,其头骨眼眶和眼眶外下缘较尖锐的特点与中国境内发现的其他同期的人类头骨化石有所不同,却与欧洲尼安德特人相同。因此人类学家吴新智认为:“在中国古人类连续进化的主流过程中,还附带着杂交的模式。也就是说在中国古人类发展的进程中,特别是后一阶段中,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和人群的迁徙,人类的繁衍有一定的基因交流,除了中国境内南北间的基因交流外,还有东西方的基因交流。”[4]7从生产力发展水平上来讲,马坝人属于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制作技术日趋进步。
石峡人也是粤北地区较早的先民,发现于曲江马坝镇西南的石峡。石峡人的年代范围约为公元前3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从1973年至1976年间发掘出的64座墓葬看,有些大型墓的陪葬品多达60至100件,且多为贵重的玉礼器等,而小型墓葬中只有4至6件陶器或生产工具。“石峡文化是岭南地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使考古学家对岭南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有了较为清楚的认识。”[4]101农具有石铲、石镰、石镬等。石镬身长,弓背,上宽下窄,两头有刃,比较适合在岭南的红壤上掘土耕耘,地方色彩甚为浓厚。石镰与石铲,是一种收割和播种工具,与良渚文化遗址所发现的石犁不同,均是因地制宜的产物。石锛和石凿是主要的木作工具,用它们可以凿出圆形的槽或孔,是较为先进的木作工具。这些木作工具的大量制作,说明当时木工工具的专门化和木工专业工匠已出现,原始手工业与农业的分离渐露端倪。还发现了大量的灰褐色或灰黄色夹砂陶器和泥制陶器。玉器也在遗址中大量出现,既有琮、璧、钺等礼器,也有瑗、环、璜、笄、坠等装饰品。这些礼器的出现,意味着专职巫师职业人的出现。兵器也是遗址中发现的重要亮点,除了礼仪用的兵器玉钺外,还有实战兵器石钺和500多件石簇。实战兵器的出现,意味着悬绝在岭外的先民也被卷入兼并战争的洪流之中了。在广东英德市牛栏河遗址和清塘,考古工作者采集到了距今1.1万年至8000年的粳稻和籼稻的植物蛋白石,出土了很多已经炭化的米粒、稻谷、稻壳等,经鉴定,属人工栽培稻,并有籼稻和粳稻两个品种,说明八千多年前已经有了原始的稻作农业生产[5]15。
从石峡遗址发掘的实物器型看,石峡文化与江南地区的同时代文化有许多相似之处,如都有段石锛和扁平穿孔石铲,都盛行三足器、圆足器和圜底器以及镂空装饰风格,玉璧、玉琮、玉瑗等与良渚文化出土的玉器大同小异。“石峡文化虽然僻居岭南,但五岭并没能阻止石峡文化与其他地区同时代文化的联系和交流,也充分说明石峡文化的对外联系已经达到了一千多公里之外的长江下游地区。”[4]101-103这也是岭南先民与岭北先民文化交流的考古学证据。
(三)粤东地区
象山人遗址近年发现于韩江口外的南澳岛象山山麓后宅镇后江湾东面,面对海湾浅滩。考古学家推断,象山遗址的年代距今8000年以上,与漳州史前文化同属一个类型[6]40。在遗址表土层下深1.55米的文化层中,采集到一片表里均有纹饰(外面是斜绳纹,内壁是浅印的方格纹)烧制火候低的残片。考古工作者在这里还发掘出了大量的燧石,种类包括削割器、尖状器、石钻和雕刻器等器物,主要功能是渔猎和采集。
在揭阳榕江流域附近山岗地区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曾有哺乳动物、贝类、龟鳖类动物化石出现,都有人类先民活动的遗迹。也发现了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类型,而且呈现出文化多重性以及与各邻近区域文化交流的特征,考古学界把这种文化类型称之为“后山类型”[7]。
陈桥人发现于潮州市西约2公里陈桥村沟北的冲积台地上,距今6000—5500年。在这个遗址里,发现的石器种类较少,大部分是打制石器,原料多为椭圆形的河砾石,采用在边缘及尖端交互打击方法制成,石器自然面保留充分,主要有手斧状石器、砍斫器和敲砸器等。也出现了磨制石器,主要有石锛。器型中“蚝蛎啄”比较普遍,海洋捕鱼特点鲜明。在遗址中,出土的陶器全是粗砂陶。器型以罐和钵为主,表面磨光,部分施以红颜色,饰纹多贝文。这种贝纹,一种是利用贝壳的花纹,在陶器表面印出点纹、齿纹;一种是利用贝壳边缘,在陶器上刻划出线饰。“这里的陶器,不论质料、形制和装饰,都和广东及邻近省区一般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有所不同,是很值得注意的现象。”[8]尤其是用贝壳做工具,衬印或刻划以做陶纹的手法还是很特别的。台湾著名考古专家张光直在介绍福建金门富国墩、平潭南厝场和海坛岛壳丘头遗址中发现的饰篦点纹和贝齿纹的粗砂陶器时,说:“从大坌坑文化的核心区域(台湾海峡两岸)向西,沿着广东的海岸一直到越南有不少时代相同的遗址,以绳纹陶器为特征,并有典型的双道或三道的蓖划纹,但用贝壳缘部作为蓖具的划纹,在已知的考古文献中似乎罕见。”[9]223在遗址中,还发现了堆积在厚度达1.4米地层中的重达数十万斤的软体动物化石,主要有牡蛎、魁蛤、文蛤、海蛏、海螺、乌狮等咸水和蚬蚌等淡水动物化石及牛、猪、鹿、鱼、龟等动物骨头化石,也发现了10个已经轻微石化的人骨头[10]。
从潮汕地区发现的这两处文化遗存看,下海打渔是其主要生活方式。石器制作已基本从打制石器转变为磨制石器了。但石器种类和粤北、桂北等地相比,相对较少,功能相对单一。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丰富的海产品足以维持他们的生活,对捕猎和种植的需求不大。生产方式基本上还处于攫取经济阶段,因而可以说是比较落后和原始的。这与岭南其他地方相比,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在潮汕地区离海稍远的丘陵地带,即韩江、榕江、练江、龙江等河的上游或者支流附近的高地上,也分布着一些原始先民的文化遗存,如在练江支流金溪河中游方圆2.5公里的范围内,至少发现了十处营地。其中在葫芦山、走水岭、粪箕山、九头尾山、左宣恭山等遗址中,出土了石斧、石锛、石簇、石网坠等捕鱼、狩猎、种稼工具,甚至出现了陶纺轮。陶纺轮的出现说明潮汕先民已经掌握了比较先进的纺织和缝纫技术。也出土了陶制的鼎、釜、罐、壶、杯、豆、盂等生活用具[6]47-51。这种情形和离海很近的象山人和陈桥人有所不同,狩猎、种稼、生活等生活生产用具大量被制造和使用,说明了这些地区生产力的提高和生产方式的进步,定居已成其较为普遍的居住方式。
(四)珠江三角洲地区
西樵人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发现的中石器时代及新石器时代的遗存代表,据今12000年至8000年。在西樵山也发现了旧石器时代晚期的采石场和大量的细石器、磨光石器和粗陶片。另外,在珠江三角洲的海滨、海岛、河口和平地的小山岗上,还留存有大量的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主要代表有深圳咸头岭遗址、香港沙下遗址、珠海宝镜湾遗址等。在珠海宝镜湾遗址中,发现了一千多件石网坠,还有停船的石锚,这反映了一定的航海能力和海洋渔猎经济的发达程度。从1988年10月到次年3月在香港石壁东湾的发掘中,出土了“无陶石器群”,包括大量的单边和双边砍砸器。
到了新石器时代以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先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某些变化。大量贝丘遗址及遗物的发现就证明了这一点。贝丘遗址共有65处,主要分布在南海、佛山一带河道纵横的西江、北江流域,绝对年代约为距今6000—3000年。在整个新石器时期,台地型贝丘遗址占了多数,因为以此为依托比较容易获得必需的水生和陆生动物等生活资料。但是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由于人口增多,人类需求向多样化发展,原始先民不得不向更便于获得生存资源的地方移居,于是丘岗型贝丘遗址便成为后来的一种新文化。在不同的贝丘遗址中,所捕获的贝类是不同的。在河流上游,河蚬为主,没有文蛤和牡蛎。入海口多为海贝,而极少有河蚬。中游地区往往二者兼有。很明显,在当时的生产力条件下,人只能被动地适应着自然环境,以求得生存和发展。生活于不同地区的人都捕捞特定的自然环境里所能提供的贝类作为食物来源,这是人类适应环境、开展生存活动的明证。珠江贝丘遗址在距今3000年左右的年代消亡了,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巨大变迁极大地影响到当地人获取海产资源,迫使他们不得不改变原来的生存方式。
香港和澳门与广东地缘相近,文化相同,故粤港澳考古文化联系相当紧密。港澳和广东等沿海地区一样,沙丘遗址较多。旧石器时代的遗址比较少,只在20世纪80年代末在大屿山东湾遗址发现过50多件打制石器,包括了单面打砸而成的砍砸器、双面砍砸器、刮削器、石片和分割砾石等。有学者认为这可能是港澳地区已知最早的文化遗存,距今约六千年。 新石器时代的遗址较多,在香港大湾、东湾二期、虎地、春坎湾、蟹地湾、龙鼓、西湾、深湾和澳门黑沙等地也发现了20多处。在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层中,留存有大量的彩绘陶片、精细易碎的软陶及绳纹粗陶、琢磨过的石器等。
广西也是岭南古人类活动和生活的重要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宝积岩人、甑皮岩人、白莲洞人、柳江人、麒麟人、灵山人、荔浦人、干淹人、九楞山人、都乐人等[3]38。
(一)桂北地区
在桂林的岩溶山洞中,发现了一些古人类和古生物化石,极具代表性的古人主要是宝积岩人和甑皮岩人。宝积岩人被发现于桂林市中山北路的宝积山山洞内,距今3万年,属旧石器时代晚期,是迄今为止桂林最早的人类。宝积岩人的年代要早于甑皮岩人,但晚于柳江人,是年代稍晚的晚期智人,代表了从宝积岩人到甑皮岩人之间的过渡类型。在宝积人的遗址中,发现了很多以锤击单向加工而无修整打磨痕迹的砾石石器和豪猪、熊猫等6目16种的动物化石,还首次发现了当地先民的用火痕迹。从发掘出的遗存来看,宝积岩人的生产力水平已经能使其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了。
在距今约一万年以前,桂林一带的原始先民进入新石器时代,说明当地的开发已进入新的历史时期。甑皮岩人是当地新石器时代的代表,遗址被发现于桂林市南郊独山西南麓,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洞穴文化遗址,距今年代为12500万年至7600年。从甑皮岩遗址中发掘出的石器中,打制石器和磨制石器的数量大体相当,主要有砍砸器、盘状器、刮削器、石砧、石杵等打制石器,也有斧、锛、骨针、骨锥、骨笄等磨制石器,还有罐、釜、钵、瓮等陶器。这些都是生产或生活用具,既有捕猎宰杀动物的砍砸器,也有制造工具的刮削器,还有粉碎作物的石杵,缝纫衣物的骨针、骨锥,更有女子装束用的骨笄。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用化学方法改变天然物属性的开端,它与农业、畜牧业、纺织等生产的出现一样,标志着人类已从攫取经济过渡到生产经济,这是一个划时代的革命。在资源县晓锦发现了大量的炭化稻米,品种为籼米和它的改良品种粳稻。野生稻的驯化和培育极大丰富了先民们的生活。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产品开始有了剩余,这为以后新的生产关系的出现奠定了物质基础。据此可见,在距今八九千年前,桂林一带开始从采集、狩猎、捕捞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原始农业经济过渡了。但当时的农业还处于较低级的发展阶段,工具仅限于石木蚌器,但是工艺水平已经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石器的用途逐渐趋向专门化。甑皮岩人已经有灵魂不灭等原始信仰意识,在一些人的头骨和盆骨上撒放赤铁矿粉末。蚌刀等农业生产用具还被用作随葬品。甑皮岩人在中国古人类文化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白莲洞人于1980年发现于柳州市西南白面山白莲洞,是中国南方第一个旧石器文化遗存,跨旧石器时代晚期和新石器时代早中期两个文化时期,其特征和现代人近似。在遗存里,发掘出了打制石器、骨针、骨锥等生活生产器具,发现了用火的遗迹。另外,还发现了剑齿象、犀牛、熊、猪獾、水鹿、麝等大型动物的牙齿化石。据此可见白莲洞人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
麒麟人和都乐人都是旧石器时代晚期的先民,前者发现于来宾麒麟山洞穴,后者发现于柳州东南12公里都乐岩群中的蘑菇洞。二者都被认为是今天壮族的祖先。在洞穴中发现了很多哺乳动物的化石。
柳州大龙潭鲤鱼嘴贝丘遗址中除打制石器、磨制时期、骨器、蚌器和陶器等外,属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遗存。柳江人,属晚期智人阶段,脑容量已达到现代人的脑量水平,脑内动脉支也接近现代人,说明智力已达到现代人的水平[11]6。
(二)桂西地区
百色的旧石器遗址主要分布在西江上游右江河谷的四级阶地上,出土器物主要有手镐、手斧、薄刃斧、砍砸器、刮削器以及石片、石核、石锤等砾石器。这些器物加工粗陋,器型较大。
在位于百色右江区那毕乡、平果县四塘镇的右江两岸第二和第三台地上发现了大量石核、手镐、石片等石器。这些石器的器型都非常粗大,加工简单,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遗址。这个文化遗存与贵州兴义市的“猫猫洞文化”、台湾台东长滨乡的“长滨文化”有很大的关联性,说明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岭南的旧石器文化已经传到黔西南和台湾岛,对当地的旧石器文化产生了较大影响。而且,这些旧石器和南亚、东南亚等地出现的早期旧石器文化也有着许多共性。
另外,早在150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河池地区就有干淹人和九楞山人活动。这些先民在当地繁衍生息,为开发桂西作出了贡献。
(三)桂南先民
邕宁顶狮山人文化遗址,是一个大型贝丘文化遗址,出土了大批石器、蚌器、骨器、陶片、古人类和牛、鹿、象、马等多种动物遗骸。顶狮山人主要从事采集、狩猎和捕捞水生动物等生产活动。顶狮山文化辐射面较广,在广西南部有广泛分布,往南一直到越南北部。越南考古学家阮文好认为,越南的多笔文化和顶狮山文化实际上同属一个考古学文化,只是名称不同而已[12]244。
在广西来宾麒麟山盖头洞发现了一个人的头骨化石,包括颅骨的一部分、上颌骨、颚骨、右侧颧骨和大部分枕骨,为一男性个体,特征近似现代人。伴出物有石英岩砾石打制的刮削器,以及剑齿象、熊猫、鹿、猪等动物化石。
在广西灵山马鞍山附近的三个洞穴中,发现了代表着四五个不同个体的头骨碎片和一些牙齿、股骨和髋骨等,伴出物有熊、獏、中国犀、豪猪、牛、鹿等动物化石。灵山人的体质形态与柳江人相似,具有蒙古人的特征。
(四)桂东地区
木铎冲遗址位于梧州市郊浔江北岸的后背山上,发掘出了相当数量的砍砸器、切割器等旧石器时代的石器。多年来,考古工作人员在从百色沿珠江流域到南宁、玉林、广东封开一带地区均发现了旧石器时代的遗址。各遗址的年代不同,它们与在云南发现的元谋人古人类遗址连成了一条线。而梧州的这次发现,正好填补了这条线上的一个空白,对研究珠江流域乃至东南亚地区人类起源以及文化传播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资料。
在广西临桂、防城、南宁、钦州、隆安、扶绥、邕宁、崇左等地都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址。时代较早的遗址主要分布在南部河畔、海滨台地和北部石灰岩洞穴内,有的遗址甚至出现了青铜器和铸范,说明当地已经有了早期的青铜器制造业。广西南部和西南部以大石铲为代表的原始文化遗址具有地方特色[13]。这些都反映了广西地区原始先民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征服自然能力的增强。
三亚人是海南岛的最早居民,发现于落笔洞遗址,属晚期智人阶段。在遗址中,挖掘出了人类牙齿、跟骨等及少量鹿、麂、豪猪、虎、豹、豺、鸟类等脊椎动物化石和一些石、骨、角制品等。石器以打制为主,多为直接单向加工而成,个别石器有二次加工迹象,打制器物主要有敲砸器、破砸器、石锤、刮削器、石核及石片等。这些器物加工比较粗糙,除个别器身有磨制以外,其余多是只在刃部进行了简单的磨制。磨制器物主要有铲、锤、锥、矛形器、尖状器、镞、匕、管等。应该说三亚人处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阶段,承上启下的意义比较明显。动物化石有螺、蛤等软体动物和猕猴、长臂猿、果子狸、水牛、赤麂、野猪、华南虎和印度象等。从出土文物看,三亚人基本过上了相对固定的穴居生活,以原始狩猎、捕捞和采集为其主要的生产方式。除三亚人之外,20世纪80年代,考古学家在昌江县砍王岭、琼中黎母山镇、琼海县、陵水的三才、英州、新村、猴岛码头和大港、东方四更、乐东仙人洞、琼中米寮山洞、琼山仙沟、文昌凤鸣、三亚雅龙湾等地,还发现了一些火烧过的土粒、炭屑、小动物碎骨及河蚌、蜷螺等和脊椎动物长骨化石,它们均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向新石器早期过渡的文化遗存,时间比三亚人要晚[14]42-45。
20世纪20年代以来,在海南岛发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共200多处,它们分属洞穴、沙丘、贝丘(贝冢)和山坡(台地)等四个类型,基本属于新石器时代[1]306。从这些遗址的分布范围看,先民的足迹已遍布整个海南岛。从分布顺序来看,他们是先在沿海落脚,而后向内陆发展的。海南岛为移民岛,海南文化为移民文化,正如关万维先生所说:“除非海南的史前考古发掘出大猩猩、类人猿和原始人的骨骼或爪指化石,否则人们不愿相信海南岛上独立完成了人的进化这个不算小的动作。”[15]2可以断定,在从旧石器向新石器的过渡过程中,大陆有一个向海南岛移民的过程,而且这些人变成了海南岛的最早居民,现在海南岛上的黎族、苗族、临高人等居民都是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从大陆迁徙过去的。
从两广、海南、港澳地区已发现的文化遗存来看,岭南地区形成了与北方迥异的文化系统。其活动区域大致是离开山洞走向山岗、台地,进而走向海滨、海洋岛屿这样一个发展顺序。洞穴遗址多,平地遗址少;以当地十分容易得到的砾石为主要的工具原料,工具主要有砍斫器、穿孔砾石和磨刃切割器等。主要制作方法还是以单向反面加工为主。其中以刮削器、尖状器两类工具最为普遍,并由此形成中国旧石器制作技术的传统。随着采集和渔猎经济的发展,刮削器和尖状器又发展成为更加复杂的形制。燧石、石英小石器是岭南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工业类型品的延续。狩猎经济在这个阶段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制造石器技术也有明显改进,石器的二次或多次加工痕迹明显,钻孔、磨削工具大量出现。石簇、骨簇等工具随之出现[16]1-3。这里和中国很多地区一样,加粗粒石英的陶器在岭南文化遗址中的大量出现,说明岭南也是世界上最早发现陶器的地区之一。岭南先民学会了栽培水稻的技术,已经实现了由野生稻向粳稻、籼稻的过渡。根据稻作农业起源的“边缘理论”,岭南有可能成为中国栽培水稻的起源中心[17]37。由此,李光周和Gorman等先生认为,有理由假设中国境内最早从事农耕的地区是华南[18]101。水稻的栽培及其新品种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只能利用天然物品作为食物的情形。但采集渔猎还是岭南先民的最主要生产方式。
[1]王恒杰,张雪慧.民族考古学概论[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9.
[2]丘均,赖志华.历史文化名城肇庆[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8.
[3]王宇哲.中华远古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4]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中国史(史前时代)[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3.
[5]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
[6]黄挺,陈占山.潮汕史[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1.
[7]曾骐,吴雪彬.揭阳榕江流域的“后山类型”[J].岭南文史,2006(1).
[8]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广东潮安的贝丘遗址[J].考古,1961(11).
[9]张光直.中国东南海岸考古与南岛语族起源问题[C]//中国考古学论文集.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
[10]曾骐.潮汕史前文化的新研究[J].汕头史志,1994(4).
[11]刘宝才,钱逊,周苏平.中国历史(先秦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12]严文明.南中国史前考古的新进展[C]//中华文明的始源[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1.
[13]邱立诚.粤西发现的大石铲[J].考古,1983(9).
[14]朱志平,等.海南文化史[M].海口:海南出版社、南方出版社,2008.
[15]关万维.琼州文化[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
[16]马洪路.中国远古暨三代经济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17]张弛.中国史前农业、经济的发展与文明的起源——以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为核心[C]//北京大学中国考古学研究中心、北京大学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第1卷,2002.
[18]许进雄.中国古代社会文字与人类学透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韦琦辉】
2016-12-05
赵炳林(1971—),男,甘肃渭源人,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古中国古代史和岭南史研究。
K29
A
1072-3600(2017)04-005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