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战略下皖北地区发展路径研究

2017-04-13 10:12陈敬霄卓翔芝邓高丹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皖北一带一带一路

陈敬霄,卓翔芝,郑 跃,邓高丹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一带一路”战略下皖北地区发展路径研究

陈敬霄,卓翔芝,郑 跃,邓高丹

(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安徽 淮北 235000)

国家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为皖北地区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本文在概述皖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条件的前提下,进一步分析了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路径,以期为皖北地区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提供思路。

“一带一路”战略;皖北地区;发展路径

1.引言

2013年第三季度,我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中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进行访问时,先后提出了与这些国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简称“一带一路”)的设想,立刻引起了国际和国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解读[1]。“一带一路”战略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增长乏力,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国家战略。该战略的实施,有助于重塑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有利于我国面向国际市场消化产能过剩,从而保障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所需要的资源与市场[2]。同时,这对于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掌握对外贸易的先发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该战略提出之后,各省纷纷响应,并出台了相应的配套政策措施。在此情况下,皖北地区作为淮河生态经济带的主要支撑区域,是连接华东、华中、华北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也应当顺应“一带一路”战略发展要求,加强改革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促进形成区域合作中的主导地位,广泛参与国际竞争,努力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2.皖北地区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基础条件

总体来看,皖北地区处于“一带一路”和淮河生态经济带两大战略支撑带建设的区域节点,并且与“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经济贸易往来、人文文化交往等方面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因此,皖北地区有条件积极推动支持 “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一)从交通发展状况来看,皖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该地区具备参与建设“一带一路”的能力。皖北地处淮河地区生态经济带的重要位置,是东西部的重要联系纽带,是沿海与中西部内陆的过渡地带,也是安徽省唯一一个“一带一路”总体布局经过的地区。目前皖北地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已基本建成,已初步形成满足“一带一路”互联互通需求的交通物流体系。郑徐高铁、商合杭高铁的建成之后,也将为皖北地区与欧亚大陆桥对接提供新的交通条件。

(二)从经济贸易方面来看,皖北地区经济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具有互补性。近年来,皖北地区也在不断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在经贸领域和产业对接方面的合作。2016年,皖北地区与“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家的对外贸易总额已达17.45亿美元,占区域对外贸易总额的27.1%。从经济贸易结构层次来看,皖北地区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商品主要是工业原材料、农产品,出口商品主要是电子电器产品、机电产品、农业深加工产品,特别是矿山机械产品、农副产品、汽车零部件及中药材在东南亚、南亚以及西亚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拥有一定的市场吸引力。从企业对外贸易合作情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合作国家已经成为皖北地区企业对外贸易合作的重点区域之一,例如蚌埠神舟机械有限公司出口伊拉克油船项目。另外,皖北地区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优势,一些劳动力缺乏的“一带一路”合作国家也是皖北地区进行人力资源输出的重点区域[3]。

(三)从文化旅游交流合作方面来看,皖北地区所具备文化底蕴以及旅游配套条件,基本能够承担得起“一带一路”的建设需求。徽商特别是明清徽商在历史上曾居全国十大商会之首,他们也曾为“一带一路”地区的经贸活动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徽商的经营范围曾经遍布东南亚甚至远达西欧,他们所经营的独具中国特色的茶叶、丝绸、棉布、纸张、瓷器等商品远销全球各地。同时,皖北地区文化旅游资源非常丰富,具有国家5A级景区1个,4A级景区27个,这些景点对“一带一路”合作国家的游客具有较强的吸引力。2013年至今,皖北地区积极参与了安徽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的文化交流活动,共计访问了13个国家,并开展了20批次的文化交流活动。同时,2013年至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在皖北地区进行了旅游项目的投资,总投资金额已超过2亿美元。

(四)从对外交流往来情况来看,皖北地区与近年来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各个层面和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在不断增加。目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成为皖北六市对外友好交往的重点方向之一。近年来,皖北六市积极参与安徽省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对外交流往来活动,如扬子江上游的六个省份与俄罗斯西南部地区领导人座谈会、安徽省与中东欧国家经贸交流合作论坛等。目前,皖北地区与中欧和东欧国家的双边农产品贸易发展迅速,合作领域日益广泛,合作机制日渐成熟,并有14个中欧和东欧国家与皖北地区开展了农产品贸易和农业经济合作项目,进一步加快了皖北地区农业向更高领域发展。

综上所述,皖北地区地理位置优越,发展前景广阔,加之该地区目前的基础建设已基本具备了全面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条件,因此应当细心谋划,适时参与到“一带一路”建设中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以来,皖北地区在产业创新、规划区域内互助发展、拓展对外开放与合作等方面都有着成功的经验。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情况与“一带一路”多数沿线国家的经济情况非常相似,所以皖北地区可以将这些成功的经验进行总结创新,并运用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上面,从而达到密切双方交流的目的。

3.皖北地区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发展机遇

3.1 有利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能源开采与使用、电力通讯等有关基础设施建设的行业,事关国计民生的核心。皖北地区自身基础设施条件已形成一定的格局,具有规模化的水、陆、空立体交通体系。鉴于皖北位居我国内陆区域的基本地理位置状况,在与欧亚国家加强合作联系过程中,应主要从改善航空运输条件着手。在航线开通方面,阜阳西关国际机场应适时增设直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航班,比如直飞西欧、俄罗斯以及东盟国家的航班,从而进一步拓展与这些国家的直接联系渠道。同时,蚌埠地区应当着力打造成为区域内重要的对外贸易物流中心,建设成为带动皖北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从而奠定其皖北中心城市地位[4]。

3.2 有利于加快承接产业转移

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开展,为我国大陆腹地区域对外贸易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全球产业链正在进行新一轮的分工整合,同时国内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相关产业也倾向于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5]。因此,皖北地区要抓住这一发展契机,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降低产业转移后的总体经营成本,着力制定有利于产业转移的政策导向机制,奠定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的良好环境条件。

3.3 有利于推动对外贸易发展

皖北地区还可以通过参与 “一带一路”建设,来推动本地区贸易结构的优化。一方面可以实现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资源优势互补,“一带一路”沿线当中的西亚、北非、东欧、东南亚等区域内的国家资源丰富,拥有石油、天然气、有色金属、矿产等优质能源,而这些资源都是皖北地区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基础性资源。另一方面,“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电器、电子产品、食品及日用品、机械设备等工业化产品需求较多。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断加深的战略互信关系以及不断消减贸易壁垒,皖北地区的这些工业化产品制造企业将迎来广阔的市场前景。

3.4 有利于创新企业发展的环境

“一带一路”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项目投资。为此,我国政府先后设置了代表中长期债权融资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中长期股权融资的丝路基金来解决项目融资的问题[6]。皖北地区应当充分抓住这一机遇,以现代产业园区建设为抓手,适当的引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的建设资金,投入到对外贸易的相关企业中去,扶持相关企业的发展。同时,皖北地区各级政府要积极谋划政策思路,进一步形成服务企业发展的管理理念,组织多方力量加快设计全方位扶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从而为企业发展壮大与转型升级奠定良好的政策生态环境。

4.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存在的挑战

4.1 顶层设计不足,缺乏总体规划

在国家“一带一路”总体规划当中,并没有将皖北地区作为“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区域。同时,皖北六市也缺乏统一规划部署的支持 “一带一路”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在产业分工、优势分配、项目规划上缺乏总体性的衡量[7]。各个地区政策不集中,没有形成良好的沟通机制,区域内的各项政策实施缺乏统一协同体系,从而制约着皖北地区的经济贸易共同发展。同时,皖北地区在安徽省内政策扶持方面也处于第二梯队,与皖南地区相比,支持力度明显不足。

4.2 对外贸易规模不大,发展后续力量不足

安徽省内,皖北地区和皖南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相比,仍然有很大的差距。2015年皖北地区对外贸易的依存度明显低于安徽省平均水平,大约为安徽省平均水平的80%。除此之外,皖北地区在对外贸易方面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第一,一些行业龙头企业在产出能力方面面临着市场饱和的严峻形势,且近年来其进出口的额度基本没有显著的增长;第二,2016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上存在较大的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皖北地区对外贸易规模,这极大的影响了区域对外贸易的发展;第三,种子型企业获得培育的机会较少,发展前景不明晰,自身创新能力不足,这都不利于区域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4.3 政策扶持体系不完善,企业“走出去”的积极性不高

现如今,在皖北地区服务业政策发展体系当中,虽然存在一定的“走出去”政策,但力度不足,始终没有形成合理的体系,尤其是配套政策极度缺乏,导致企业无法通过政策环境的扶持实现深度的发展[8]。2015年,皖北地区对外投资的总额只达到9800万美元,占安徽省对外贸易投资总额的比例不足10%。同时,皖北地区各个企业彼此之间没有形成对外贸易协同创新体系,行业内资源整合力度不足,这都影响了企业的生存发展以及市场竞争力的提升。

4.4 产业整合力度不足,整体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在皖北地区,缺乏新兴产业的发展,在所有的工业化产业中,新兴产业的规模占比只有30%左右,这明显低于皖南地区将近43%的占比规模。在新兴产业中,产业分布比较零散,没有形成完整的产业链,从而导致产业竞争力低下。在皖北地区第二产业当中,主要的产业仍是一些传统产业,且其在第二产业中所占的比重过高,部分地区的占比规模甚至达到了70%。同时,区域内的一些优势产业,例如汽车零部件产业,其产品的附加值仍比较低,处于初级的加工水平,且整合力度不足,参与国际竞争力不强。此外,区域内服务业发展滞后,仍以传统的服务业为主,高层次的现代化、信息化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仍然偏低。

5.皖北地区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路径分析

5.1 加强顶层设计,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提供政策环境

首先,政府要积极争取国家层面支持。皖北地区各级政府应积极对接国家有关部委,促进区域内企业更多参与“一带一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争取更多企业建设项目进入“一带一路”战略项目库。其次,企业要多方争取发展资金,为了更加科学有效的投入到一带一路的建设中,获得更多的建设资金,企业需要高度重视一些国家级投资机构,如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投资动向,同时要与各类金融结构联系对接并开展合作。再次,社会需要建立各类协作组织。为了推进对外投资,加大一些“走出去”企业的重要资源以及网络系统的利用力度,推动“走出去”战略更好的实施,可以以区域内在境外资本市场上市企业为基础,成立各类协作组织,以多种形式带动中小企业一同走出去。

5.2 构筑立体化交通体系,推动交通设施一体化运作。

充分发挥公路交通网的作用,将其与皖北保税物流中心的发展有机结合,规划保税区更新升级成为综合型保税区,建立辐射整个皖北地区的无水港。充分利用铁路枢纽,健全铁路无水港的功能体系,推进各类铁路口岸的申报和建设工作,尽快开通“蚌新欧”线路。推进淮河以及沙颍河等航道的治理升级工作,力争建设通航2 000吨级的Ⅱ级航道[9]。以长淮卫作业区为发展中心,由此建立一个大型的综合性港口,使其同时具有装卸存储、口岸服务及现代物流等功能。同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将长淮卫作业区建设成为一个临港的经济开发区。以集装箱航班为基础,大力推动水运“互联网+”的实施工程。加快升级阜阳西关国际机场、宿州机场、蚌埠机场以及亳州机场四大机场,力争发展国际性的航运业务。同时,公路及铁路和机场等交通枢纽间要建立直达快线,完善水、陆、空三位一体的运输衔接以及多种方式联合运输机制,打造一个辐射中国联通全球的运输体系,最大限度的提高本地区对外通道能力。

5.3 提升对外贸易水平,推动贸易协调发展

贯彻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以及负面清单制度,促进贸易管理机制等多项制度的改革。探索建立国贸“单一窗口”制度。以保税物流中心作为基础,积极承接我国东部地区的各类规模较大的贸易企业,让本地区的加工贸易尽快转变到 “内外结合”的发展轨道当中,由最初的简单加工深入到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等高新领域环节,尽快对接全球加工贸易产业链。大力支持本地区有自主知识产权及品牌的企业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设立自己的营销网点。一方面维持西欧和日本等原有市场的业务发展,同时加快开发中东及东南亚等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市场,培育开拓东欧和非洲市场的潜力。让现有的内外贸易模式同商品市场的建设联系起来,推进大宗商品集散地以及特色专业市场的建设,并且增强市场的进出口功能,力争取得国家级贸易方式试点。

5.4 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以产业进步促进贸易发展

在第二产业当中,当前皖北地区的产业支柱还是煤电化、电器及电子产品初加工、农副食品加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这类产业利润率低且对生态环境破坏极大.因此应当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来促进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如电子信息、硅基以及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通过引进先进技术、高端装备及配套产品的方式,提升产业素质。同时,紧抓当下大数据时代的发展契机,大力发展信息经济,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10]。通过引入互联网经济,推动皖北区域“互联网+外贸”政策的实施,并致力于建立一个大型的跨国电子商务平台,同时还要积极学习外部经验,对跨国电子商务的有关法律法规和监督机制进行完善。

[1]王谢勇.“一带一路”战略下大连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研究参考,2015(31):51-55.

[2]杨柔坚.连云港:发挥“一带一路”战略中的独特优势[J].宏观经济管理,2014(11):77-81.

[3]任志安.加快皖北地区跨越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J].区域经济评论,2013(4):55-58.

[4]任志安,何宏春.欠发达县域经济增长因素决定及其发展方式转变研究——安徽省北部地区县域的经验分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12,19(2):52-59.

[5]陈晓.“双增长”:宁波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贸易发展[J].宁波经济:财经视点,2015(4):33-37.

[6]李东阳,鲍洋.俄罗斯和中亚四国投资环境评价[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15(12):75-79.

[7]胡旭.全面落实加快皖北振兴各项政策持续促进皖北地区又好又快发展[N].安徽日报,2011-09-03(A01).

[8]辛桦.各省区市一带一路方略[J].决策,2015(4):81-85.

[9]秦柳.内陆城市后发赶超与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以蚌埠市为例[J].开发研究,2016(4):35-38.

[10]李庚香,王喜成.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特点与河南的积极融入[J].区域经济评论,2014(6):77-82.

编辑:林军

The Research About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Northern Anhui under“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trategy

CHEN Jingxiao,ZHUO Xiangzhi,ZHENG Yue,DENG Gaodan
(School of Management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Anhui 235000)

The national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trategy is a new opportunit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Anhui,especially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basic premise conditions to participate in"The Belt and Road"construction in Northern Anhui as the precondition,then Further analyzed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hat integrated into the"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in Northern Anhui,And put forward the path that integrated into the"The Belt and Road"strategy in Northern Anhui,in order to provide ideas for the realiz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Northern Anhui.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strategy;Northern Anhui;development path

F57

A

2095-7327(2017)-09-0058-05

陈敬霄(1990-),男,安徽淮北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应用经济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卓翔芝(1970-),男,安徽灵璧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郑跃(1980-),男,安徽萧县人,淮北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双层规划。

安徽省教育厅:淮海经济区协同发展战略与“一带一路”战略的对接研究——以皖北地区为例(编号:SK2017A035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弱线性双层规划问题的理论与算法研究(编号:11501233)。

猜你喜欢
皖北一带一带一路
摄影·美好安徽
皖北“民间艺术之乡”生态化发展机制
皖北小麦病虫害防治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皖北区域社会保障服务水平实证分析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