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两国慕课建设的研究

2017-09-22 00:56陈知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7年9期
关键词:阶段日本课程

陈知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中日两国慕课建设的研究

陈知武

(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辽宁 大连 116600)

慕课这种新型网络授课模式一经诞生,便在教育界掀起了一场具有颠覆性的改革风景。中日两国在慕课建设方面,几乎同一时期起步,经过几年的发展,却呈现出了不同的态势。本文分析了其中的原因,并对中国今后的慕课建设提出了建议。

慕课;中日两国;教育改革

近年来计算机领域的互联网技术取得了惊人的长足发展,受惠于此项技术,全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的最新研究成果可以更加快捷地实现资源共享。教育领域的交流和合作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育业界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在全球范围内搜寻高素质生源,培养极具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最具代表性的现象就是“慕课”这种新型授课方式的诞生。“慕课”最初在美国的教育界被广泛采用,随着其教学效果被高度认可后,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此种授课方式,随即在全球的教育领域内掀起了一场教育改革的浪潮。

一、慕课的诞生及发展

20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Douglas Engelbart)制定了一项名为《增进人类智慧:斯坦福研究院的一个概念框架》的研究计划。在这项计划中,他认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人类智慧的资源共享方面,必将起到积极作用。在这项研究计划的影响下,美国教育学家伊万·伊里奇 (Ivan Illich)在其代表作·非学校化社会·(Deschooling Society)一书中指出,将计算机领域内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应用到传统的学校教育中,会创造出一种更加具有参与性,更加有效的有别于传统教育的新型学习方法。这些都为慕课的孕育做了最原始的理论铺垫。[4]

进入二十一世纪,慕课由理论设想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教育学者开始实际尝试这一全新的授课方式。慕课的发展大致经历了雏形阶段、正式确立阶段和快速发展的三个时期。

发展阶段 代表事件雏形阶段2007年,美国犹他州立大学戴维·威利(David Wiley)教授面向全球开设网络课程 “Intro Open Education”。之后,加拿大教育家乔治·西蒙斯(George Siemens)和斯蒂芬·唐斯(Stephen Downes)在马尼托巴大学开设网络课程“联通主义和连接性知识”。正式确立2008年加拿大教育家科米尔 (Cormier)和亚历山大(Alexander)将这种网络开放式课程正式命名为“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缩写成“MOOC”,中文名为“慕课”。快速发展 目前,全球有大约50多个国家,接近300个科研机构开放自己的慕课。

当前慕课最为权威的三个开放平台均来自美国,情况如下:

名称 特 点edX 美国哈佛大学与麻省理工学院组建的非盈利组织,与全世界各大名校合作,课程形式比较灵活。Udacity 组建者为私立教育机构,课程绝大部分为计算机方面的内容。Coursera 美国斯坦福大学研发,同全世界名牌大学联盟,免费提供在线教育。

随着慕课在全世界范围内的普及,中日两国的教育界也随之开展慕课的研究工作。在日本,以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代表的21所名牌大学组建了日本开放课程联盟(JOCW)。在中国,2013年在Coursera上的注册用户有13万之多,位居全球第九位。在2014年达到了65万人之多,增幅位居全世界首位。[1]

二、慕课在日本的发展状况

慕课在日本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分别为起步阶段、发展阶段和反思阶段。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特点。起步阶段主要由几所名牌大学起主导作用,发展阶段则由名牌大学拓展到了企业。在反思阶段,慕课的实施结果开始逐渐呈现,教育界对这种新型的教育模式开始静下心来认真分析其利弊。

(一)起步阶段

日本的慕课起步于日本的两所知名大学,即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这一时期主要利用国外平台,采取英文授课。2013年2月,东京大学成为全日本第一所加入Coursera慕课平台的日本高校,推出两个专业的网络授课。

课程名称 主讲教授 时间 授课结果从大爆炸到暗能量From the Big Bong to Dark Energy村山齐 四周144个国家和地区共 48406人参加,3754人获得结业证明。战争与和平的条件Conditions of War and Peace 藤原归一 四周158个国家和地区共 32285人参加,1629人获得结业证明。

2013年5月,京都大学成为全日本第一所加入edX慕课平台的日本高校。之后开设上杉志成教授讲授的“生命的化学”(Chemistry of Life)课程。课程面向全球,采取双向互动授课方式,可以在线与教授互动交流,考试合格后颁发课程结业证明。

(二)发展阶段

2013年下半年,慕课在日本呈现出多元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两方面。首先,慕课的参与者不限于知名高校,一些企业和机构也参与进来。其次,授课语言也不限于英语,为了适应日本本土实际情况,开始引入日文。

这一时期,慕课在各知名高校继续深入开展。[5]

代表大学 课程内容东京大学 2014年2月,加入edX慕课平台,推出“可视化的日本”(Visualizing Japan)课程。大阪大学 2014年3月,作为Contributing Member加入edX慕课平台北海道大学 2014年6月,加入edX慕课平台,推出“环境放射能基础”(Academic commons for Education)课程。

同一时期,日本的企业和机构也积极地参与到慕课的建设和研究中来。

代表企业和机构 具体事件日本电信公司NTTDOCOMO 2013年10月,联合东京大学,共同研究慕课教育模式下的翻转教育。日本网络公开教育推进协会Japan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JMOOC)积极研发日文版慕课平台。

在使用语言方面,也开始从英语这种单一语种转向引入日文的方向发展。慕课在日本起步阶段由于利用的平台是海外已经比较成熟的网络平台,所以推出的课程所使用的语言全部是英语。可是随着慕课在日本教育领域的普及,日本本土对慕课的需求越来越大,但受限于英语水平,英文版慕课往往效果不是太理想。基于这一现状,日本的某些高校联合日本网络公开教育推进协会开始研究如何开发日本版慕课平台。

(三)反思阶段

慕课一经问世就在全球的教育领域掀起了一场革命,其独特的新颖授课模式备受推崇。但随着慕课大范围的普及开来,其弊端也逐渐显现,很多学者开始以冷静的态度重新审视这一网络授课方式。日本国内对慕课的反思主要有一下几点:

第一点:如何规范课程评价体系。参加慕课考试合格后,可以颁发结业证明。但结业证明并不能完全等同于大学学分。如何正确评价慕课的结业证明,还是一个不太明确的问题。

第二点:慕课的可持续性发展问题。慕课最大的方便之处是,只要处于有网络的环境下,可以随时地免费提供教育资源。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平台建设和研发费用,后续还需要维护成本和人力成本。这些费用如何解决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第三点:慕课与传统授课的衔接问题。目前大多数慕课提供一个月左右的短期授课,很大一部分作用是宣传学校,吸引更多更优秀的教育资源。这与传统授课的系统性相比,是很大的短板。慕课如何解决系统性传授知识问题,是今后亟需解决的课题。

三、日本本土慕课平台建设情况

目前日本最大的慕课平台是2013年由东京大学联合NTT集团、日本国立情报学研究所和私立大学情报教育协会等相关机构共同组建。相比较国外知名的慕课平台,具有以下特点:

特 点 具体表现参与者不限于高校,注重企业和名校的联盟。慕课的授课资源来自于高校,这是名校的优势。但在运营层面,企业可以提供大量资金。两者有效结合,互惠互利,有助于慕课长期持续地健康发展。语言不限于英语,可以采用多语种授课。由于亚洲圈的英语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平台的使用语言可以考虑亚洲国家的实际情况,适当引入日语、汉语和韩语等。授课内容不限于大学课程。国外知名慕课平台所讲授的内容绝大多数是大学课程的内容。而日本JMOOC面向的教育对象,不限于大学生,同时包括初中生、高中生以及职业学生和企业员工。平台的利用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模块。平台内部包含多种选择,具有多样性。最具代表性的内部平台有NTT集团的GACCO平台,这个平台将edX平台的内容进行日语化处理后,公开发行。还有一种是日本广播电视大学和NPO法人CCC-TIES财团共同研发的OUJ-MMOC平台。这个平台的核心技术是CCC-TIES财团的CHILO系统。

四、慕课在中国的发展状况

中国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于2013年先后同美国的慕课平台签约,是国内最早推出慕课课程的高校。随后华东师范大学先后成立了面向高中的“C20慕课联盟”和面向小学和初中的“C20慕课联盟”。慕课在中国的发展成纵深发展态势。在发展过程中,慕课的建设工作存在如下两点问题:

第一点:开设课程内容有待丰富。欧美开设慕课的高校和相关机构有300家左右,开设课程达到数万门。日本的慕课建设跟中国同时起步,开设课程也有3000多门。相比之下,中国只有百门左右,相差巨大。最主要的原因是经费问题。开设慕课需要大量人力和财力,后续还需要投入大量精力维护和更新。但慕课是免费提供给听课者的,中国的大学和机构并没有预算来填补这一巨大支出,或者说不愿意在慕课建设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其次,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目前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是否愿意投入到慕课建设中来,也是需要考量的因素。换句话说,对慕课的认识程度还有待提高。

第二点:开发本土化平台的问题。国内大学和机构已经开始尝试建设中国本土化平台,代表事例有:

机 构 内 容北京语言大学 整合校内资源,提供汉语方面的自主学习和远程教育。超星公司 开发“尔雅课程”。教育部 将精品课转型升级为视频共享课,尝试建立慕课平台。

中国本土化慕课建设和研发速度比较缓慢,较欧美和日本的平台建设存在不小的差距。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首先,慕课起源于欧美,对国内来说毕竟是引进来的新生事物,其发展壮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其次,国内对慕课的认识还存在争议,如何同传统的课堂教育进行整合,需要制度上的规范和保证。

五、关于中国建设慕课的几点思考

慕课在日本经历了大学主导的起步期、多元推进的发展期和教育领域的反思期。同样,中国也要经历类似的发展历程。教育部已经开始着手中国的慕课建设工作,不久的将来必将迎来慕课的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在中国的慕课建设过程中,以下几方面问题不容忽视。

第一:慕课的国际化建设方面。可以从两方面来思考,一是我们享受了国外慕课带来的先进教育资源,也应该把中国的先进教育理念传达给世界。二是努力使汉语国际化。在传达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过程中,应同时把汉语推向世界。

第二:本土化建设方面。慕课作为新鲜事物被引进中国,要想在国内取得长期发展,需要同中国教育的特殊背景相结合,走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如何同传统的课堂授课相结合,如何重新梳理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相互关系,都需要在此背景下解决。

第三:制度化建设方面。慕课在中国的发展尚属摸索阶段,各方面都没有相应的保障和规章制度。中国在教育制度方面存在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复杂。慕课在中国的发展,不可能在无序的条件下进行,要给予一定的施展空间和余地,这都需要制定出完整的规章制度来避免盲目地跟风,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身的优点。

[1]王蓉.国外慕课的发展与面临的挑战[J].世界教育信息,2014(13).

[2]白晓晶.对于慕课的质疑[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6).

[3]郝丹.国内MOOC研究现状的文献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1).

[4]修刚.日本MOOC的发展及对中国MOOC建设的启示.日学习与研究,2015(6).

[5]金成隆一.MOOCと大学教育のイノベーション[J].情報処理,2014(5).

编辑:崔月华

The Research on the Construction of MOOC in China and Japan

CHEN Zhiwu
(City Institute 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Dalian Liaoning 116600)

Since MOOC,this new model of network teaching was born,it has set off a subversive revolution in the education sector.The MOOC construction In China and Japan almost started at the same period,but showing a different situation after several years of developmen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asons,and puts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MOOC construction in china.

MOOC;China and Japan;education reform

G64

A

2095-7327(2017)-09-0172-04

陈知武(1978-),男,辽宁大连人,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教学法。

2016年度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研究项,项目编号:UPRP20160677,辽宁省高等教育学会“十二五”高校外语教学改革专项2015年度重点课题,项目编号:WY2D150031。

猜你喜欢
阶段日本课程
日本元旦是新年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探寻日本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黄金时代》日本版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